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医心不改 >

第146章

医心不改-第146章

小说: 医心不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人就对郑老郎中印象挺好的。

    “也请了,静成侯给请来的,结果那位老郎中给把了脉,就动笔写了一个字,难!”陶夫人说着又哭上了。

    秦氏一愣,这叫什么药方,有这么开方的?

    黄氏因为夏家和傅家常来往,倒是知道一些郑秉均的脾气,说起来郑老郎中确实有个性,他开方子就不喜欢病人和病人家属问长问短的,反正是你要信得过你就吃药,信不过我走人,看在他几乎能药到病除的份上,这脾气再怎么样,好多求他的人也只能忍了。

    至于写“难”的,那就是说他也治不了,不敢伸手,不过人家请他来了,他得给个交代不是?

第二百六十九章 都是亲戚

    黄氏小声跟秦氏解释了郑老郎中给人瞧病的习惯,秦氏明白了,这个“难”字不就跟那些摇头叹气,说“无能为力,另请高明”的郎中一个样吗?没本事治还装什么装?

    秦氏虽腹诽却不敢明说,郑秉均毕竟是奉皇命进京的,说他不好不是说皇上没眼光吗?

    看自己表妹哭得可怜,秦氏就说上林家的不好了:“静成侯打仗或许还可以,但为人处事和管家上千真万确不怎么样的,要不林家少爷能养成这没脑子的,上梁不正下梁才歪,丽容你不知道,我家湘雨的小姑去静成侯府给他们瞧病,还被怠慢了呢。”

    秦氏认为自己这叫实事求是,让蔡家更认清林家的真面目,她可不是火上浇油!

    陶夫人忽然不哭了:“夏家三姑娘?听说夏家三姑娘治好了临江郡主,还治愈了李尚书的二少爷,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们住在西溪时,临江郡主亲自上门求诊,李尚书家是我大嫂和三妹妹同去的。”黄氏是夏百合医术的受益人,她更记得夏百合几句话就讲出临江郡主都忘了的旧疾,郡主家的下人当时的样子她一直没忘。

    听说那都是太医治不好的病,陶夫人升起一丝希望:“湘雨,能不能和你家小姑说说,让她也给你姨丈瞧一瞧?就瞧一瞧,她要是也说不好,我们……我们就让你姨丈上书求辞,回江东老家养着……”

    陶夫人说着又哭起来,她不是舍不得自己官夫人的身份,她是心疼自家男人,他有多尽忠尽职她知道,才四十多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好年纪,要就这么废了……

    黄氏也不忍心,“我回去和三妹妹说说,她要是能治自然会来给看看的。不过姨妈,我可不敢保证三妹妹一定能治好姨丈,您看太医都那么说了……”黄氏虽然对小姑的医术比对太医还有信心,但有些话就得事先说明了。

    “我懂,我说句实在话你也别生气,我现在就是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是个学医的我就盼着能给我家老爷瞧好了。”陶夫人的意思是,她不会因为夏百合治不好就迁怒的,她心里有准备了。

    黄氏就放心了,回去就和夏百合说了,听得是二嫂的亲戚,夏百合答应得痛快:“我去看看,什么时候去二嫂你安排就好。”

    “我派人告诉姨妈一声,就明天吧。”治病救人的事,黄氏也不敢拖久了。

    夏家其他人知道了也说该去,蔡侍郎说起来也是夏百合的长辈,她能给李进治病,当然该去蔡家看看,夏仲谈还安慰黄氏:“你放心,有三妹妹在,姨丈的病肯定能好。”

    “我是看姨妈实在可怜,眼睛都哭肿了,你说这叫什么事,林家怎么出了那么个大少爷,身边的丫环还敢任性到离家出走?他还为找丫环进山了,那真是普通丫环?蔡家小姐还可怜,这门亲真的不能结。”黄氏挺同情的。

    “明天我和你一起陪三妹妹去吧,看看姨丈姨妈。”长辈生病,夏仲谈于情于理都该去看望的,何况他听着黄氏说林家怎么怎么想不到,让他不由得想到曹家了,对妻子妹妹的安全挺不放心的。

    有丈夫在身边陪着,黄氏当然求之不得,夏家人看着有夏仲谈跟着夏百合姑嫂做保护,也是更放心了,这蔡家还好说,但林家的林承业,怎么听着都是不让人安心的。

    因为事先通知了,蔡家不但蔡侍郎的夫人陶夫人在候着,就是敬业侯夫妻也在,这对夫妻也是看着就十分憔悴,毕竟这件事关系蔡侍郎的生死,也关系他们女儿的将来。

    “有劳三姑娘过来一趟。”敬业侯先开口说道,夏百合可不是一般的郎中,那是太傅的千金,太子妃的妹妹,还是皇帝未来的外甥媳妇呢,可不能怠慢了。

    “侯爷太客气了,大家都是亲戚,我过来看看是理所当然的。”夏百合轻声道。

    “姨妈,我们去看看姨丈吧。”夏仲谈不想再客套了,他是真关心长辈的。

    陶夫人看得出来心里挺感动的:“好,好,都是自家人我也不跟你们客气了,去瞧瞧你们姨丈,他昨天听说你们要过来,精神可是好了些呢。”

    敬业侯夫妻互相看看,心里有些羡慕黄氏,瞧瞧人家找的丈夫人家的婆家,他们怎么就看中林家了呢?

    蔡侍郎知道夏家的三姑娘要来,就没躺着,他身上裹着棉衣坐靠着,屋里还烧着火盆,现在都快三月份了,一般人早换了夹衣,所以一看他这样子,就是不懂医的都知道他是病得不轻。

    “内子太心急糊涂了,居然把三姑娘都给惊动了,实在是失礼。”蔡侍郎见了夏百合自然也得客气。

    “姨丈这话才是见外了,长辈有事,我们做小辈的当然得来看望的。”夏百合跟着黄氏来叫人,这样都是亲戚还是长辈,她就不用太顾及男女之防,心思用在诊断上就行,因为她看蔡侍郎的面色的确是大病,难怪傅家说要慢慢养,郑秉均说难。

    夏百合一叫姨丈,蔡侍郎还确实放松了些,他自病后本就精神不振,是知道来的人身份不一般怕失礼才硬挺着的。

    夏百合没问病情,她先给蔡侍郎诊脉,两手都诊了,时间还挺长的,夏仲谈小两口不由得就跟着紧张上了,时间长就说明不好治啊。

    好不容易夏百合诊完脉,陶夫人就忍不住问道:“三姑娘,怎么样?”她看夏百合费了这么长时间,心也是发沉的。

    夏百合没回答陶夫人的话,她问蔡侍郎:“我听说姨丈是因为进山受凉加生气才病倒的,那么在进山之前,姨丈是不是就几天几夜没休息?”

    蔡侍郎有点惊讶的看向妻子,那意思是问是不是陶夫人说的,陶夫人摇摇头:“你生病前都挺忙的,几天不回家我哪知道你忙什么,你不说是朝廷大事不让我过问吗?后来你一病倒,我更顾不上问了。”

    陶夫人说的这么细,是好心提醒夏百合,兵部的事她们都得避嫌的,夏百合自然听得出,“我是郎中,关系的是病人有没有休息好,至于为什么不休息,只要不是因为身体难受,那就不用细说,隔行如隔山,说了我也不懂的。”

第二百七十章 阴阳失调

    话到这份上,蔡侍郎也不用瞒了:“三姑娘猜得不错,我之前几天的确在忙,不曾休息过,结果这么忙还遇上林家少爷出事,林家少爷是住在我家的,我不能不管啊。”

    他这一说,最不好意思的就是敬业侯夫妻俩了,蔡侍郎和林家有什么关系,还不是为他们受了罪,他怕林家少爷出事,还不是怕蔡家小姐守望门寡,只是林家配和他们结亲吗?

    “我不是猜的,是诊断诊出来的,”学医的人哪能用猜的给人看病,“姨丈现在怕冷,出虚汗,精神不振,嗜睡,全身乏力,肢体沉重,而且您刚发病时,是先热再怕冷的,这些都是我从您的脉象上看出来的。”

    夏百合才说完,陶氏就连连点头:“对,对,一点没错,老爷,我可没事先和三姑娘说过一点你的病症。”她还不忘补充这句。

    都是夏百合诊出来的,那她的医术可真了不得了,蔡侍郎和敬业侯夫妻升起希望了,敬业侯先问道:“那三姑娘,我弟弟的病能治愈吗?”

    “蔡侍郎这病属于阴阳失调,治当然能治,但不知你们要怎么治?”夏百合这回没马上就开方子,倒是问病家道。

    这问题听着很奇怪,还有问病人该如何的,要是病人都知道,那还请郎中干什么,蔡家人是看在亲戚份上才只发愣没生气的。

    “我说得再细一点,咱们的生活讲究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好睡好才能身体好,是不是?”

    夏百合这句大家都理解,毕竟一顿不吃谁都会饿,一天没睡谁都会困。

    “蔡侍郎忙于公事,几天几夜没休息好,他身体已经处在不健康的状态了,这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忙完了好吃好睡,把身体养好,可他呢,大雪天上深山找人,心里能不急,能不出汗,找到人之后发现只是几个小辈赌气闹的,他又生气了,急和气都属于火,是不是?”夏百合又问道。

    这回大家也点头,冰天雪地再急火攻心,健康人也受不了啊,所以一开始蔡侍郎昏倒又发热,太医还以为是他气极加受了风寒呢,直到后来他又怕冷了,傅家来看过,才确诊是阴阳失调,和夏百合说的一样。

    “一个材质上好的杯子,放一半冰水再放一半热水,它会变成一杯温水,但如果杯子上早有裂痕呢?先冷后热杯子能受得了?姨丈就是这样才病重的,他体内有火有寒,偏偏不能调合,所以这病叫做阴阳失调。”

    夏百合说得是不懂医的人都能明白的,身体底子出毛病了,又在雪天受寒,心里又有火,火和寒不能中和,所以才病重的。

    “这病要想好,可以慢慢调养,先把身体的底子给修补上,火气和寒气慢慢中和,这是最稳妥的办法。”夏百合猜傅家开的就是这样慢慢调养的药方,她这会虽然是用猜的,但也不会错,傅家下几代看病向来谨慎。

    “那三姑娘可有让我迅速好的方子?”蔡侍郎却是听出夏百合另一层意思。

    “迅速不敢说,但我的方子吃七贴能见效,十四贴能治愈,只是见效快代表药效猛,姨丈体内有寒有火,所以我这药里有大热药来驱寒,也有大寒药清热毒,我怕别的郎中瞧了这药方,是不会让姨丈服用的。”

    夏百合为什么不提前询问病症,不提前看别的郎中看的方子,就是因为她在望诊上就发现蔡侍郎得的是阴阳失调症,她亲爷爷就治愈过这样的病症,那也是位首*长,在冰天雪地中指挥战斗几天几夜,战打完人就晕了,患上的正是阴阳失调症。

    治阴阳失调症,用双向调节法是中医中的一个新法子,在朱珠那一世已经取得了不少疗效,是几乎所有中医都认可的,可在夏百合这一世,有几个敢这么开方子,把寒药热药一起给人吃的?

    所以夏百合得采取“望而知之谓之神。”的办法,增加蔡家对她的信心,她知道,以蔡家的条件,是一定会把她开的方子给别的太医再瞧瞧,非得好几个太医确定可用,才敢服用的。

    “如果是傅家瞧这方子,难道也不赞同三姑娘吗?”蔡侍郎当然能听出夏百合话里的意思,所以他一举例就说了傅家,傅家可是夏三姑娘的师门呢。

    “整个傅家敢赞同我这药方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傅院使,一个是郑老郎中。”夏百合不但和傅家的人见过,还见过他们写的脉案,这每个人人品如何她一时看不透,但医术上了解有十分了。

    夏百合说的正是傅家第二代最出色的两个人,嗯,傅老太医的确不如兄长不如郑秉均,也不如远在家乡的傅家次子,他要排得排第四了。

    蔡侍郎有点为难了,药方肯定得请人再看过,那是不是该按夏百合的话请傅院使或郑老郎中?请了要说能用,当然是对大家都好的事,可要是他们说不能,夏百合的面子怎么办?得罪她等于得罪不少有头有脸的人啊。

    “多谢三姑娘辛苦了。”蔡侍郎示意妻子招呼客人,药方的事可以能客人走了再慢慢考虑。

    桌上就有纸笔,夏百合把药方写好给敬业侯,然后就像一般客人一样,出内宅由陶氏陪着吃点心,聊天。

    “三姑娘婚期快了吧,都准备的怎样?”陶氏聊天自然是不再聊蔡侍郎的病。

    夏百合和黄氏在后宅还好说,夏仲谈则有些不自在,按道理他来蔡家,是该由蔡家的少爷陪着的,蔡侍郎也的确有个嫡子才十五岁,可人呢,跑哪去了?

    陶氏是说话聊天时才想起儿子没露面的,没办法,为了丈夫的病她是心力交瘁,再说提先知道夏家三姑娘要过来,蔡家少爷是得回避的,不过等看完病,那孩子得出来招呼表姐夫吧?

    那么蔡家少爷去哪儿了?其实很好猜的,谁的爹要被人给害这样,哪家孩子不能记仇,之前在家侍奉着蔡少爷出不来,可今天他娘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