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的心尖宠妃-第7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就不管了。
“还好今年爷哪里也不去。”福晋半晌道。
弘昼就直接笑出声了:“是,哪里也不去。看着你生。”
得,她也心里有数,只怕是他不在能把自己吓死。
也真是,他今年哪也不去。
皇阿玛要去蒙古,京城里太子监国,他帮着太子,正好不出去。
福晋就没心事了,只是幸福的笑。
傻乎乎的。
弘昼笑着看她,嗯,怀孕之后,看着圆润了不少,挺好的。
六福晋怀孕还没看出来,毕竟这年头怀孕就赏赐的话,怕孩子留不住。
所以只是叶枣和锦妃象征性的赏赐了一点,也不是贵重的。
可等满了十个月,六爷家的次子呱呱坠地后,赏赐可真不少。
从皇上太子,到后宫里的主位都有赏赐。
大多数都是赏赐给六福晋的,毕竟孩子还小,不敢惊动。
可也看出来了,皇上起,就对六爷很满意。
所以才这么多。
这一来,外头送礼的也是看着上头办事的,就送的很是丰厚了。
六福晋顾及不到这些,她只是高兴终于有了孩子,并且宫里都很满意这一点上了。
人情往来上,全靠她的奶娘以及前院弘昼给的一个太监来盯着的。
弘昼一早就想到会是这样了,所以也不甚在意。
孩子一天天长大,又健壮又聪明。
等孩子到了四岁,福晋再度怀孕,又生下了弘昼的四阿哥。
这之前,弘昼的格格们生了三阿哥和大格格。
弘昼始终最是宠爱福晋,就因为她弱,所以一直没有立侧福晋。
后来,福晋又生下了二格格,六阿哥,四格格。
三儿两女,她也算是福晋里生的很多的了。
终其一生,都被弘昼宠着。
后来弘昼年纪大了之后,就不去别处了,专宠福晋。
福晋是个弱的,但是她纯善。对弘昼好,对宫里的锦妃也很好。
一辈子厚道,对府里的格格们也都是和善的,对庶出子女们也都很好。
便是弘昼的长子大阿哥大了后,也一直觉得嫡母是个好的。
便是他的生母因嫡母死的,也没法生出什么怨恨来。
弘昼本人,活了六十九岁。
等弘昕继位后,一直都是忠心不二的保皇党。
亲王里,他算是最初跟着皇上的一位,一直深受信任。
弘昼不是什么经天纬地的人才,但是胜在忠心和踏实,所以弘昕一直很信任他。
兄弟之间,哪怕是后来一个成了皇帝,感情始终不错。
也是弘昕几个异母兄弟里,与他最亲近的一个了。
锦妃也活了不小的岁数,最后过世后,被追封了贵妃。
她一生活的简单又直白,遇上的是善良的人愿意护着她。
她也回报的很简单,在宫里,从来坚定的站在皇贵妃身后。
她的儿子,也打小就站在弘昕身后。
那时候,她也不知道弘昕会是太子,只是觉得,弘昕的额娘一直护着她,她就也该叫孩子跟着五哥。
极为简单的回报,却是一生受益。
不过,也只有这样心思简单的人,才会这样从一而终吧。
四爷后宫女眷不少,可是真的能富贵一生的,算来算去,锦妃都算是一个极好的。
虽然,她并没被四爷宠爱过,可是她有高位,有子嗣,有体面。
比起无子嗣的嫔妃,她更有依仗。
比起有子嗣却有野心的嫔妃,她更知足。
她选择了信任旁人。
信任旁人的人,不一定会有回报,也许会很惨。
可是也可能会很好。她就很好。
她不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她只是个古人。所以她也不委屈。
就这样简单的过了一生,回头看看,她与她的儿子又何尝不是人生赢家呢?
至于六福晋舒舒觉罗氏,就更是个幸福的人了。
若是她遇见的不是弘昼,也许根本看不上她这份弱。
可是她遇见了弘昼,并且弘昼是个很会思考的人。
他早早的就明白了额娘的一切,也知道了这样的性子是该如何面对的。
最要紧的一点,他不反感这样的人。
额娘也好,舒舒觉罗氏也罢,她们虽然笨,虽然傻乎乎的。可都有一颗赤子之心。
你信她,她回报你的更多。
你宠她,她能把命都给你。
看见了这样性子的人的好处,他无法对福晋不好。
唔,他自己,也叫福晋死心塌地的爱了一辈子。
多好,生儿育女,富贵荣华。就这么高高在上的一辈子,多好呢?
所以呀,人最怕看不清楚自己,也看不清楚周围。
怕的是自以为是,怕的是能力不及野心。也怕的是盲目的自信。
看清楚了一切之后,选择一条最好走的路,日子怎么会难过呢?
何况,他们本就生在天家,得天独厚不是么?
第1417章 番外:生气
定下了太子妃与侧福晋之后,就是定太子爷何事出宫住了。
四爷的意思是,大婚之后出去就好了。
叶枣的意思是,先出去再大婚吧。府里宽敞,更能摆开了。
为这个,两个人居然闹的不愉快了。
弘昕得知,真是哭笑不得。
只好挨个劝。
劝叶枣,叶枣就哼了一声:“我为你想,出去宽敞摆宴哪里不好?巴巴的阿哥所里那窄巴巴的挤着?你皇阿玛脾气是大,越来越大了!”
然后再劝四爷,四爷也瞪眼:“堂堂太子爷,不能在宫里大婚还像话么?叫人说朕是如何不待见你了!”
弘昕一头包,都是好心,这就不能调和了?
眼瞅着皇阿玛和额娘闹了好几天,面都不肯见了,他又是着急又是好笑的。
最后还是他的老师秦政海出主意:“不如都听?”
“如何听?”弘昕眼一亮。
“太子爷在宫中办大婚,然后回府洞房不就好了?虽然古来无先例,但是破例也无所谓嘛。”
秦政海一点都不迂腐,这点事,这算个事?
他是比谁都清楚,皇上是多看重太子爷,这一来,不也是抬太子爷的身价了?
这一来,都不用闹了不是?
就是宾客要辛苦些,白天来宫中观礼,晚上去太子府赴宴。
不过,想来宾客才不嫌弃呢,有些身份不够的,还进不来宫里呢!
弘昕苦笑:“老师啊,这当然好,可我能说啊?”
这一说,显得他这个太子多想出风头似得。
毕竟做了好些年太子了,弘昕也算是比较稳重了。
“这事,自然有臣,太子爷哪里知道这些呢?”秦政海笑着摸胡子,这事,他一提皇上就得满意。
果然,次日里,他与四爷一说,四爷就应了。
“正是该如此。嗯,大婚礼也改改,叫礼部上折子。就定在太和殿里大婚吧。正好也去太庙祭祖。该办的都在宫里办了,然后出宫去就是了。”
正好这样抬举了弘昕的身份,更是叫世人认可了。
要说没有先例,大清这几代,不就出来一个先太子?
可先太子是襁褓中册立的,虽然一直住毓庆宫,但是说白了,那也是小时候皇阿玛觉得他还小住得近。
事实上,要按照前朝规矩,也不对啊。
太子理应有东宫。
绝不是毓庆宫那寸把长的地方能比拟的。
本朝太子出宫住不也是没先例么?
这一想,四爷觉得一点问题也没有。当下就传旨叫礼部出程序,叫钦天监看日子,叫各部门忙碌去了。
自以为事情解决的极好,喜滋滋的找叶枣说去了。
到了毓秀宫就是一头包。
叶枣根本不理他。
四爷讪讪的:“这不是解决了么?”
“您还当我是因为解决不了跟您生气呢?”叶枣斜眼看他,都不带起身的。
四爷懵:“难不成还有别的?”
“岂敢那,臣妾不过是是一个妃子而已。皇上宠爱的时候,心肝宝贝的叫。不宠爱了,丢开几日几月不理会也是有的。臣妾但凡知道一点妾妃之礼,就该谨守本分,规矩度日罢了。岂敢有旁的想法?皇上您折煞臣妾了。”
叶枣闲闲的,随意看着自己的指甲。
说的那叫一个对,可语气满是不当回事。动作更是不敬,屁股没离开过椅子。
四爷一时愣怔,随即失笑,这是怪他这几日与她闹气?
“也太小气了些……”四爷笑着也坐下。
“臣妾不敢,臣妾小女人,也该大度,明明心里不舒服也该与皇上说臣妾心情好极了。就不知道那般,算不算欺君呢?”叶枣白了四爷一眼,就扭头又不理他了。
四爷含笑:“朕错了,枣枣别气了。”
“哪能呢,皇上哪里会错?错了也是臣妾错了。”叶枣不理会。
“朕错了,朕不该与你闹气,你别气了。气坏身子就不值当了。”四爷厚着脸皮子拉叶枣的手。
叶枣噌的一下起身,看都不看四爷一眼,就进了内室。
四爷摸摸鼻子,很是有些尴尬,到底还是跟进去了。
也不知到底是怎么赔罪的,也没有奴才敢跟进去。不过到了晚膳时候,娘娘还是比白天好说话的。
当夜里,皇上也没能留宿。
三日后,四爷才如愿的留下来。
他倒是不介意枣枣闹,挺好玩的。
不过,他也知道了。以后要是万一有事和枣枣生气了,不能做出这种甩手就走不理会的样子来。
用枣枣的话说,那就是只能吵闹,不能冷战。
四爷想想,还真是挺有道理的。
四爷陪着小心过了几日,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至于宫里行大婚礼,宫外洞房的事,叶枣没意见。
四爷宠爱弘昕,抬举他也是有的。她不会拦着。
于是就这般定下来了。
朝中倒是也有几个言官觉得不合适的,什么有违祖宗礼法啦,没有先例啦。
四爷根本不听,该办照办。
反正这点事,也不至于有言官会死谏。
四爷不是个不听臣子说话的皇帝,但是这种事上,他一点多余的精力都欠奉。
不过,这毕竟不是个值得死谏的事情,言官闹了几回,上了几个折子之后见石沉大海,就都识趣儿的闭嘴了。
可也是么,没有先例就创造吗。
太子爷这么好不是?
于是,这事就定了。
叶枣明面上什么都没管,不过私下里还是叫阿圆出宫,亲自去了富察氏家里传话。
如果四爷抬举弘昕到了这个地步,富察氏就必须跟上弘昕的脚步。
至少,这太和殿行大婚礼,富察氏就不能露怯。
不然,就是叫人耻笑了。
大约,这就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这也是富察氏这个太子妃不得不承受的压力。
她不会过于叫她承受,但是适当的提醒还是需要的。
她这一辈子,毕竟只是妃位。
纵然如今管着整个后宫,形同皇后。但是毕竟还不是国母。
她不想做,但是她要提醒自己的儿媳妇,不能叫皇家丢了人。
富察氏只要不是个坏的,这一辈子,她要承担的就会很多。
这是无可奈何,她能做的,只是提醒和帮衬了。
第1418章 番外:弘昕
圣旨正式下达之后,富察氏家里就转么去了两个嬷嬷以及一个太监。
嬷嬷是帮富察氏教导规矩的,直到大婚之前,一直都要在这里伺候。
太监是负责给富察氏以及家里讲大婚的规矩以及所有的规矩的。
因为是太子妃,所以不可能只管自身规矩,礼仪上也是不能出错的。
所以一点都不能怠慢了,必须有专门的人教导。
也提前提点富察氏家里人,不能叫他们给女儿拉后腿。
就是弘昕这里,也必须在大婚之前演练几次规矩,不能出错,不然到时候难看。
时间不紧不慢,不过满宫里,内务府,礼部,都忙着安排太子爷大婚的事。
就是外头,也有人安排太子府的布置。毕竟大婚之后,也就搬出去了。
满打满算的,没几个月了。
中间还隔着一个颁金节,一个年,一个元宵节呢。
这也是要费心思的,所以,可以说这半年京城好些人是真的忙。
与此同时,被同时赐婚的侧福晋白氏,就很是有点低调了。
钦天监出的好日子里,最好的才能用在太子妃进门上。
这个好日子,就在五月里,这半年后头,再有好日子,也不是特别好了。反正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