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从龙记 >

第30章

从龙记-第30章

小说: 从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怪。”宁师兄按住符纸细看看:“按理不会如此。”

    莫辰轻声问:“难道有什么不妥?”

    “这符是家师亲自制的,用的是灰草纸和银砂墨也都是最好的,我虽然没有用过这符,可是看家师用过不是一次……”宁师兄沉吟片刻:“只要待寻的东西不算远,就一定找得到。”

    姜樊问的很直:“这个不算远,到底是多远?”

    “方圆八百里。”

    姜樊吃了一惊。回流山虽然不算小,也不敢说有方圆八百里,胡真人给这么一张符,那是尽够用了。可现在找不着,那……那难道坠子已经坏了没了?又或是,不在这八百里之内?

    这不大可能。

    那天晚上的事姜樊也知道,大师兄带了小师弟出去跟他会合,两人碰面时离门派也不过有二三十里吧?就算他记偏差了,也肯定就百八十里,小师弟身上戴的物件绝无可能丢到八百里外去啊!那是个坠子又不是兔子,还能长着腿跑了不成?

    宁师兄怕晓冬着急,跟他解释:“许是我学艺不精,云师弟不必着急,我这就传讯儿回去请教家师,我身上带有传讯符,最迟到明天一早,家师准有回音。”

    莫辰马上说:“不用这样紧赶着,胡真人给你传讯符那是备着有危急的事情时才用的,现在你就这么给用了,不合适。”

    晓冬也忙说:“对对,这事儿不急。”

    胡真人他没见过,宁师兄也是头一回碰面,让人家这样认真出力帮忙,晓冬心里着实过意不去。这传讯符听起来是这么重要的东西,哪能随随便便就用了?

    话是这样说,但莫辰不是晓冬,不会相信宁师兄真是学艺不精。

    就连姜樊也不相信。

    胡真人对自己这个徒弟可是极满意的,不亚于李复林对莫辰的看重。以前他就不止一次说过,宁钰将来成就必定在他之上。除了先天带来的病弱,胡真人觉得自己这个徒弟简直是十全十美,再没有什么不好的,还说,他的一身本事,也就宁钰能承继下去。

    再说,这寻物并不是一件难事,以宁钰的本事,绝不可能在这事上失手。

    小师弟的坠子,看样子真不在回流山上了。

    可是……八百里之外,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真是雪融冰销时,溪水涨高把坠子冲至下流,汇流入江河之中去了吗?

第五十一章 问笔

    莫辰师兄弟们坚辞不受,那么传讯符现在是不用了。宁钰微笑着说:“倘若云师弟不嫌弃我学艺不精,我想再用我的法子替云师弟算一算。”

    莫辰心中一喜,对晓冬说:“你快谢谢宁师兄,你宁师兄是有真本事的。”

    晓冬连忙站起身来,正经作揖拜谢。

    宁钰赶紧扶住他,又朝莫辰摇头:“你这个人,都说你人情练达,我看你是练达过了头了。事情还没办呢,你就先让小师弟谢我。他已经谢了,我还能不尽力去办?要是办不好,怎么对得起他躺在作的揖呢?”

    “你这人才多心,事情成不成,我们都要谢你这份儿心的。”

    “说的好听,你们都谢了,我能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办吗?”宁钰重又坐下,看了一眼站在一旁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拜谢是不是拜错了的晓冬,只觉得这孩子心地倒真是很单纯。

    可见平时回流山这些人一定挺宠这个小师弟的,否则李真人也不会在百忙里还给胡真人写信求助,只为了给小徒弟找东西。换个人可能会说,李真人这太纵徒弟,未免有些不分轻重。但是胡真人接了信时就说,李真人这才是性情中人。世上人衡量一件事轻重缓急,总是难免从利字着眼,遇一件事总先想着有没有好处,好处大不大,有足够的好处才肯出手。

    可是李真人就不是这样。

    宁钰想,也难怪自家师父和李真人这么交情深厚,胡真人也是个不俗的,不然李真人不会向他开这个口,让这位天机山的首位神算真人替自己的小徒弟找一样一文钱不值的随身饰物。而胡真人接到信之后,正经把这事儿当成一件大事来办。

    所以说人和人之间相交往来,就得脾性相投。性情南辕北辙的两个人能不能变成相与甚厚的知己?也可能会,但毕竟是少数。李真人和胡真人常被旁人一起讥讽,说他们俩是一对糊涂蛋,不通人情世故,这些酸话冷眼宁钰也没少经历。

    可他并不怎么在乎。

    照他看,象自家师父和李真人这样的人,还保留一了份最难得的赤子之心,这是好事。能这样的师父,宁钰到哪里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如人的地方。

    “要说旁的事,我可不敢夸口,但是寻物,我还能勉力一试。”宁钰笑着说:“平时旁人来我们天机派,最常求的就是寻人寻物,这种小事别的师伯师兄们看不上,大多着落在我们手里头,所以寻物这件事情上头,我肯定不算是新手了。”

    晓冬老老实实站在一旁,看着宁钰取出一只玉盒——说起来晓冬实在好奇,宁师兄来时就是两手空空,一袭单衫,怎么这袖子里倒是可以层出不穷的往外掏东西?当然了,一般人也常把一些小物件放在袖掖里,那也只是一些小物件,比如一封信啦,一块布帕啦,或是钱袋什么之类的能装得下。可是宁师兄这只玉盒方方正正,棱角分明,是怎么从这么扁扁的袖子里掏出来的啊?

    晓冬虽然嘴上不好问,可是忍不住盯着宁钰的袖子看,就是不知道这里头是不是还能再掏出别的东西来。

    他这的这副神态,屋里其他三个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姜樊就暗乐。

    小师弟毕竟年纪小,见识浅,别人看着不稀奇的事,他没见过,当然觉得好奇。

    姜樊看到他这样,就想起自己来了。他刚见识天机派那些人的时候,也被这些神神叨叨的事儿震得一愣一愣的,不一定就比小师弟现在好哪儿去了。

    玉盒上面用银丝嵌着如意云纹,盒子里装的倒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只是一只笔,还有一个很小的墨盒。

    “请取纸、砚来。”宁钰把墨递给晓冬:“这墨得晓冬师弟自己来研。”

    晓冬不懂,莫辰却知道宁钰这一独门功夫的:“你这门‘问笔’的功夫 ,声名也不亚于胡真人了。”

    宁钰笑着摆手:“不成的,瞎打胡闹而已,小事还行,遇着大事就派不上用场了。”

    “现在有多少大事?你平时替胡真人料理的也不是小事。”

    宁钰只是微笑。

    晓冬很听话,虽然不明所以然,但是让他磨墨,他就老老实实的磨。以前他跟着叔叔东奔西走的,学字都学得磕磕巴巴的,磨墨写字这些差不多都没碰过,还是来了回流山以后,师父师兄教着他才学起来。到现在字写的还不怎么好看,但磨墨是难不住他了。

    宁钰在一旁看着,看磨得差不多了,说:“可以了。”取出那只笔来蘸了墨,递给晓冬。

    说起来也奇怪,一般的笔如果蘸足了墨,总要往下滴,但是这只笔,吸饱了墨汁,一点儿也没有要往上滴的意思。

    晓冬攥着笔,宁钰没说让他做什么,他就这么愣着。过了一刻,宁钰对他说:“松开手吧。”

    松开?

    那笔不掉下了?

    看宁钰不象开玩笑,晓冬才把手松开。

    结果这一松开,他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嘴也半张着合不拢。

    那枝笔,居然没往下掉,就这么竖立悬停于纸上,就仿佛有根无形的丝线拴住了它吊在那里一样。

    姜樊说:“外头有人也搞过这样的把戏,笔是用丝线牵系的,这个可不是。”

    这话说中了晓冬的心事,他有点儿不意思了。

    接下去那笔不但自己竖着,而且还自己动起来。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带出一道细细的墨线。

    晓冬咦了一声,盯着那只笔和划出来的墨线,连眼都舍不得眨一下。

    那细线蜿蜒曲折,起先看不明白,再接着看下去,象是一副图画的样子

    姜樊小声说:“宁师兄的问笔很有名,几乎十发九中,寻物寻人的时候,差不多就能够绘出此物现在所在。拿这个比对去找,千百里之外也能找得到。从前常有人传说什么藏宝图,拿着些残破布片纸页去满天下的搜寻,指望找出些什么仙本秘宝来,多数都是白忙活。不过宁师兄这个,倒可以算是真正的藏宝图了。”

    晓冬被他说的心里热热的,对纸上的图画就更期待了。

第五十二章 药丸

    不过看着看着,各人心里都有了疑惑。

    刚才说,坠子离回流山八百里了。这么远的距离,大家难免猜,是不是冰雪销融之际被水冲流带走了。可是眼看着这笔下画出来的景致,可不象是河滩湖岸啊。

    这可不象水冲走的模样。

    那,总不能是鸟儿衔走,走兽叼走的吧?不不,那更荒唐了。掉的那个坠子分明是个木头的,不是个野果,什么飞鸟走兽会去吃它?再说,回流山方圆百里,哪来的飞禽走兽?连虫子都没一只。

    不是水冲走的,又不可能是鸟兽衔走,那……

    是什么人带走了?

    姜樊先想到当时挟持小师弟的假林雁,可是林雁被大师兄重伤,连披上的那张人皮都丢下了,这种情形下,还能带走什么物件儿?

    除了她,旁人并没有接近过门派腹地……那也不可能有谁把这个坠子带走,而且带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从那场变故之后,离开回流山的人就两个。

    师父当然不会把小师弟的东西揣了藏了带走。

    另一个离开的人就是陈师弟了,这也不可能啊。

    莫辰从图上看出的东西比姜樊更多。

    等到笔停了下来,这副图终于完成的时候,宁钰有些讶异:“这……这是什么地界儿?”

    不等旁人开口,他又说:“这树好象是冷柏、铁枝松、还有长芨草……看着象北边啊?”

    他说的,与莫辰想的一模一样。

    连姜樊也能认出来,这图上的树象是北方的树,而回流山偏靠西南,图上的那些树,这里都不长。

    要凭这么一副图判断出确切方位那自然不可能,但是一些大概还是能看出来。

    “不错,是象北边。”莫辰说:“至少过了陶崟山。”

    姜樊哎哟一声:“那可有千把里了。”

    这肯定不可能是什么水冲河流带的,北边地势高啊,水可能是从低往高流的。

    这个坠子怎么跑到了那么远的地方去?难道这坠子长了脚?

    一开始姜樊并没有把这件事当件大事来看。不错这是小师弟父母的遗物,是件十分紧要的物件。可是除了小师弟,这样东西于旁人来说应该是一钱不值,毫无用处。它又不是什么珍罕的法宝,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从师父往下数,有一个算一个,急着找它都是为了安慰小师弟,以免他为遗失父母遗物而感愧难过。

    可是现在这件事情,居然越来越非同一般,越来越蹊跷了。

    姜樊几乎忍不住就想再问问晓冬,这坠子是不是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比如,自己会挪动位置之类的?

    可是看看小师弟那一脸茫然,很显然晓冬知道的一点儿都不比姜樊多多少,这会儿他也正迷糊着呢。

    宁钰和莫辰两人盯着那张图看。他俩的眼界见识不是晓冬可比,看出来的东西也比晓冬要多得多。

    “这地势可不矮。”

    “看石头,这里的石头看起来象是长年累月经受风蚀,这样的石头我好象是在哪儿见过?”宁钰认真去想,可是一时间却想不起来了。

    “有路,就说明不是荒山野岭,道旁这是不是有刻的东西?我看着象个石銊的样子?那边也有,这应该是雕的一对。”

    晓冬插不上嘴,站在一边同姜樊师兄一起大眼瞪小眼。

    他怎么觉得,在寻物这件事儿上,宁钰师兄和大师兄两个,比他自己的热情还高?

    晓冬的目光在两个人的脸上来回游移,再一次确认自己没有弄错。

    呃,这个嘛。

    姜樊后来“悄悄的”跟晓冬透露,大师兄以前吧,有很长一段时日,也很热衷于“找藏宝图”——“按图索骥寻宝”这事儿的,后来虽然发现所谓的藏宝图多是以讹传讹,宝藏更是子虚乌有之后,就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了。不过姜樊总觉得,大师兄对寻宝这件事的热爱并没有就此消失,只是深埋心底了。

    今天这事儿,恰好佐证了他这个想法。

    至于宁钰嘛,姜樊是不想说啥了。有胡真人那么一个爱好找猫找狗的师父在,宁钰打小耳濡目染的,受的这个熏陶……那也自不必多说。

    姜樊琢磨着,宁师兄这次来回流山,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