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记-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他年纪小,胆子也不算太大,莫辰仔细解释给他听:“是不是上次魔道中人假扮林雁那件事把你吓着了?”
“才没吓着……”
“好好,没吓着。”莫辰说:“那你觉得他们的手段能见得了光吗?那次来的人能强到把我们宗门铲除了吗?”
晓冬赶紧摇头。
那当然不能够,要是他们有那么大本事,还用着费劲巴拉的派人潜进回流山,偷偷摸摸的干那些勾当?更不要说后来逃得飞快,不就是因为怕了师父和大师兄他们吗?
虽然后来又遇着过几次魔道的人找事,包括北府城宋城主的死,翟师兄的受伤,玲珑师姐出走,都是魔道作祟,想起来就让人恨得牙根痒痒。但是这些人从来没有敢露面的,全是在夜里,在背后,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做手脚。手段是很恶毒,可是除了这些呢?他们还能做什么?活象一群躲在地洞里不敢见光的老鼠。
晓冬点点头。
他有点明白了。
邪不胜正,魔道其实已经很对不起魔道这两个字了。这几十年来,正道虽然也是人才凋零,但魔道几乎就是冰销瓦解,一个象样的人物也没有,一个能撑起来的势力也没有,不过就还有那么几个跳梁小丑在苦苦强撑。
所以大师兄让他不用怕。
确实,想明白这一点,晓冬也觉得不用怕。
不怕不代表就要避而不战。回流山与魔道的仇一层一层累积到现在,早就不可能化解了。玲珑师姐到现在还下落不明,只能断定她现在还活着,翟师兄……也活着,但再多消息就没了。
只能安慰自己,知道活着就好。大家都活着,只是活在不同地方,将来总还能见面的,一定能把玲珑师姐和翟师兄找回来。
段平在院门外问了一声:“大师兄可在?”
莫辰应了一声,一面过去开了门。
“大师兄,有客拜山。”
“什么人?”
“好几拨呢,不是一起来的,我们不好做主,大师兄去看看吧。”
莫辰微一沉吟:“好,我马上过来。”
莫辰理过衣裳,换过一双鞋出去。
没见着人时他猜着会有什么人来。
可能是离回流山还算近的两个道观见他们回来了,差了人来,可能是离得近的宗门过来下贴子,说不定还有天机山差来的人。
毕竟胡真人的去向不是秘密,天机山的人未必会对他们的离去无动于衷。
莫辰猜中了一半。
确实附近道观的观主差了人来送贴子,来人话说得很客气,那两处道观中的人只能算是摸着了一点修道的门径,跟回流山不能比,以前也有几回遇着难关,多亏回流山援手才能平平顺顺到今天,平时过年过节都有送礼过来,还打听着李复林的生辰,每回也不落下。送的礼薄厚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儿心意。
回流山忽然封山,他们也跟着担惊受怕的。现在听说回流山的人回来了,也忙不迭的派了人来。
对他们来说,回流山是大靠山,是令他们仰望的庞然大物。他们大概终其一生也不知道,回流山只是一个创立年岁不多,更谈不上什么势力的小宗门。在修道者的世界里,比这大的、比它来历久远的宗门多的是。普通人大多一生中都不会离开他们居住的地方,即使有人远游,也很难到达那些人迹难至的险峰峻崖,修道之人又不入世,不与普通人往来,回流山作风如此亲民,可不代表其他宗门也是这样。
另外一拨人也是来送贴子的,他们人停在山下镇上没有贸然上山。来送贴子的是长河派。从葬剑谷覆灭之后,离回流山最近的两个宗门就剩下了长河派和万石山庄。除去了葬剑谷,这两个宗门就怼上了,争斗再所难免。长河派眼见着落了下风,怕步葬剑谷后尘,就想寻找外援。
来的这些人里,没有莫辰事先猜测的天机山的人。
看来天机山的同门之间,情分已经淡薄到连陌生人都不如了。胡真人主动离开退出了宗门倾轧,对他们来说正是求之不得,怎么还会惦记他?即使惦记,多半也是担心他会借回流山之力再回去争权。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胡真人对那些人他已经不抱期望,可是以他的性情又不出操起刀同这些人自相残杀的事,怪不得他最后选择一走了之。
第二百六十六章
莫辰接了贴子,与来送贴的人约定了三日后请他们上山。
等到客人上山的时候,当然不是空手来的。这年头寻常人出门拜客,也总不会空着手,总得寻摸点儿什么带着,对主人家表示表示心意。富有富的送法,穷也有穷的送法。
那道观的观主送的就是观中道士抄的道经,以及一对玉石灯台。礼绝对不厚,但肯定用心了。
而长河派的人送来的倒是厚礼,两大箱子沉甸甸的。送这么厚的礼,想必人家想索求的回报更高。比起来还不如那手抄的道经让人看着舒心。
晓冬对长河派没一点儿好印象,在他看来,葬剑谷当时覆灭固然是很多人自己作死,可是长河派和万石山庄在里面也少干坏事。这些人只怕睁着两只眼都只看得见一个利字,现在突然来回流山也一定是另有图谋,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让人心里不舒坦,且得时刻提防着,谁也说不清他们什么时候就会转过头来狠狠反咬你一口。
“不必如此。”莫辰一眼就看出来晓冬在想什么。他的心事总写脸上,不止莫辰,稍微相熟一些的人都能看出来:“人活在世上,不能太较真了,水至清则无鱼。人与人相交,固然有师父和胡真人这样真正性情相投的,但也有不少往来是人情应酬。人这辈子不可能只跟投缘的人往来,不投缘的人就拒之门外。”
“道理我是明白的……”
就是心里一时转不过来弯来。
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世上的人又不是生下来就个个圆滑世故,市侩庸俗都是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打磨成这样的。
修道的人说是超脱尘俗,可毕竟还是人,是人就免不了七情六欲,凡心杂念不会比普通人少多少。
长河派看来对回流山之行相当重视,正式上山拜会的时候,来的是两位真人。一位是长河派现任掌门的师弟,姓贾。一位是长河派掌管外门事务的的吴真人。这俩人形貌相差很大。贾真人一派道骨仙风模样,吴真人却肚大腰圆,手上戴着硕大的嵌宝戒指,看上去不象个修道之人,倒象是个买卖人。
寒喧过坐下说话,侍立在侧的姜樊就更能体会得到这二人的差别。贾真人不擅言辞,坐下之后统共说了不到十句话,而吴真人却能言善道,没费多大工夫就把话转上了正题。
他还提起了葬剑谷:“葬剑谷是遭了天谴了,都说他们心太黑,做得太过分,将地下矿脉灵石一掘而空,何至于有举派覆灭的大祸?现在那里方圆百里山崩他地陷,成了一片荒泽,这还不算,据说经过那附近的普通人,都会觉得气虚力竭,我门派有弟子去过,说在那附近也觉得很不妥当,看来那附近已经成了一片凶地了。”
接着他又不着痕迹的把话题转到万石山庄的身上:“万石山庄当时为了谋算葬剑谷做了不少事,听说还往葬剑谷安插了不少门人弟子。葬剑谷落得这么个下场,只怕他们也没少在其间动手脚,居心委实难测。”
这吴真人很会说话,把万石山庄都快说成魔道中人了,坏事做绝。不过李复林听得出来,这里头的事多半都是真有其事,万石山庄并不算太冤枉。都说最了解你的不是朋友而是对手,长河派跟万石山庄离得不远,多少年下来可以说是知己知彼。之前有葬剑谷在,他们算是一起朝葬剑谷使劲儿。葬剑谷一没有,他们两家就怼起来了。长河派来回流山找外援,万石山庄只怕也没闲着,都想着把对方打倒打垮一口吞下去。长河派为了拉回流山上船,话里自然有夸大抹黑之嫌,但是有一点倒是没说错,人的贪欲是没止镜的,万石山庄真要是把长河派彻底踩废了,四周的这些小宗门他们只怕也不会放过。反过来说,如果长河派如愿了,他们对回流山也不会象现在这么客气。回流山地势好,灵气不说格外充沛,也算是一处宝地,肯定会引人觊觎。
长河派这次过来很客气,也显得很大度。意思是即使回流山不为长河派出手,只要不站在万石山庄那边就行。
等他们一走,胡真人就不客气的说:“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上山,又送厚礼,万石山庄又不是瞎子,还能看不见?万石山庄能相信你和长河派没联手吗?这些人做事情总是这么鬼祟阴险。”
“这时候万石山庄且腾不出手来,不用管他们。”对于小宗门来说,两家势均力敌僵持着比一家独大更合适。
邵进明进来回话:“师父,刚才那两人走时打听了两句天机山的事。”
胡真人他们在回流山上的事情并不是什么机密,刚才那两人来时,胡真人虽然没在场,但他们应该看到了天机山的其他弟子。天机山的门人服色是黑白两色,黑色居多,与回流山弟子们穿的道袍不同。
“那吴真人实在能说,一路上嘴都没停。”邵进明可不想和这样的人多打交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他套了话。这人看似东拉西扯,但其实一直在想方设法多打探回流山的事。
“他还说,咱们山上的草木长得比别处繁盛,经了一冬山上还这么郁郁青青的,向阳处已经有新枝嫩叶长出来了……”
莫辰听到这句话时顿了一下:“你是怎么答的?他还说了什么?”
“我觉得他肯定想打探咱们的地脉灵气,要么就是想多了解咱们的阵法,就没应声。”
邵进明是个有心计的人,也很谨慎,换个段平这样的年轻弟子,只怕要被套去不少话。
不过吴真人的仔细周密也让莫辰十分警惕。
回流山往年草木也长得好,但今年格外好,就象春天来到这儿比其他地方早了十天半个月。
想到晓冬奇异的天赋,莫辰忽然觉得,早年间晓冬跟着那位“叔叔”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很可能是另有原因,并不单单是为了躲避天见城的寻找。
第三百六十七章
“他们在山下这两天应该也没少打听,”晓冬顿了一下:“毕竟前几天咱们山上的动静大了点……”
如果大师兄的秘密传出去——
晓冬背上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莫辰的手按在他的手背上:“别怕,不要瞎担心。你知道镇上的人都已经把话传说成什么样了?说师父已经是神仙了,那天晚上师父身披金光,就是神仙下凡……”
晓冬诧异的:“啊?”
“还有我们这一帮徒弟,都是沾了师父的光,全都成了仙人座前的仙童……”
“仙童?”
“还有人说,我们全都是神仙转世来历劫的,所以保佑回流山这一块儿年年风调雨顺。更有人说,回流山是神山,只要住在这山上就能沾着仙气。”
好吧,这话是越传越离谱了。
只要没人发现大师兄那天晚上变身的秘密就行。
说到变身,晓冬这几天总是暗暗的盯着大师兄,一面是想着……怕他出什么事。一面呢,老实说,晓冬也格外的好奇。
大师兄好端端一个人,怎么会变成龙呢?
到底是为什么?
他不敢乱问,可是这个问题揣在心里象块炭一样越捂越热,烫得他怎么都不能安心。
“刚才灶房的人说烫了些野菜做团子,你去取些来吧。”
晓冬应了一声,没多想什么就去取饭团了。刚发芽的野菜叶特别嫩,烫一烫和着面包成团子,里面只要放一点盐,就鲜香的很。人过了一冬,现在一尝着这鲜味儿,好象就咬了满嘴的春天。
莫辰接过晓冬拎的食盒,顺手带上了房门:“出去走走。”
他们也没走远,莫辰带着象条小尾巴一样的师弟沿着山径往东走。
这会山风吹在脸上已经不怎么冷了,相比寒冬时节,这会儿的风显得柔软得多,脚下的泥土变得湿润起来,可以听到山涧里溪水流淌的声音。
“坐这里歇会儿吧。”
“好。”
晓冬赶紧抢在大师兄前头把石凳上的灰掸一掸,把食盒接过来放下。
“大师兄尝尝,还热着呢。”
见莫辰接过去一个团子,晓冬也拿出一个团子来掰开,菜团子热腾腾的还烫手,晓冬一边吹气一边吃,莫辰尝了一口就放下了。
等晓冬吃了一个团子,擦了手,盖上食盒的盖子,莫辰问他:“冷不冷?”
晓冬摇摇头。
他不觉得冷,只觉得山风吹在脸上暖暖的柔柔的很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