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第51章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51章

小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封北大校长委任书摆在众人面前,场面陷入沉默当中。

    马裕藻率先发话,敲着桌子说:“到底什么情况?怎么突然选个年轻人来当校长?”

    谭熙鸿道:“我跟周赫煊认识,他的人品还是极好的。”

    “这不关人品的事,”吴虞提出疑问道,“教育部为什么安排周赫煊来北大当校长,他跟张作霖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幕后交易?”

    钟观光叹息道:“值此危局,有人愿意来当北大校长,敢于接手这个烂摊子,已经值得庆幸了。”

    “是啊,有校长总比没校长好。”李书华说。他今年也接手了一个烂摊子,“三一八惨案”的时候,中法大学(建国后并入北理工)校长李石被政府通缉,李书华临危受命代理校长之职。

    “老四,你怎么看?”马裕藻问马衡,他们两个是亲兄弟。

    “我没看法,你们说了算。”马衡属于那种埋头做学问的人,不喜欢参与俗事,他未来会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谭熙鸿比较倾向于支持周赫煊,他说:“我觉得不论如何,最重要的是让北大尽早复课。教育部现在肯任命校长,说明事情已经有了转机。”

    吴虞抱怨道:“问题是这个周赫煊才二十几岁,正当年轻气盛的时候。他以前没有任何办学经验,如果跑来北大胡乱指挥,那我们该怎么办?”

    钟观光对周赫煊印象不错,辩解道:“也不能说没有办学经验,直隶地区的希望小学他也曾参与其中。”

    “大学跟小学能一样吗?”吴虞质问。

    洪涛生笑道:“老吴,你一向蔑视权威,反对礼教,今天怎么反而论资排辈起来了?”

    吴虞解释说:“我不是论资排辈,而是怕周赫煊太年轻,到了北大以后乱搞。”

    钟观光提议道:“我们在这里也讨论不出结果,不如先去接触一下周赫煊,试探试探他的想法。”

    “可以,”马裕藻说,“你跟仲逵认识周赫煊,就劳烦你们走一趟。”

    ……

    翌日,钟观光和谭熙鸿便前往清华园,找到正在创作《神女》的周赫煊。

    二人也不拐弯抹角,谭熙鸿直奔主题道:“明诚,你怎么突然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了?”

    “前几天徐志摩被抓,我和梁任公先生去找张作霖放人……”周赫煊把情况详细解释一遍,苦笑道,“我只是想趁机帮北大说说好话,没料到把自己也绕进去了。”

    “原来如此,这是件好事啊。”钟观光笑道。

    谭熙鸿问:“如果明诚担任校长,你打算怎么做?”

    周赫煊说:“一切照旧,我只负责找教育部要钱,平时都住在天津。你们自己选一个代理校长出来,自行管理日常校务,我不参与其中。”

    钟观光和谭熙鸿相视一笑,俱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喜意。

    事实上,蔡元培在北大做校长的时候,就当了好几年甩手掌柜。一直由蒋梦麟担任代理校长之职,负责处理校务问题,而蔡元培则在欧洲旅游。

    蒋梦麟几个月前上了张作霖的黑名单,如今已悄然南下,投奔国民政府去了。北大现在的情况非常尴尬,校长蔡元培辞职不干,代理校长又玩失踪,校务只能由学校评议会来处理。

    如果周赫煊履行承诺,不管北大日常事务的话。那北大自己再选个代理校长就是,跟以前没啥两样,这是北大师生可以接受的。

    就在钟观光、谭熙鸿高兴之时,周赫煊又说:“但我有一点要求,那就是北大以后不能公开喊出革命口号,不能公开出版革命刊物,也不得组建革命性质的社团。”

    “这个嘛,”谭熙鸿皱眉道,“似乎有违北大的自由校风。”

    周赫煊放话说:“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那我请辞校长职务。”

    周赫煊属于两边拿捏,先向张作霖要钱、要承诺,再向北大提各种要求。反正是张作霖和北大想要尽快解决问题,他只负责从中牵线而已,随时可以抽身不管。到时候头疼的,也还是张作霖和北大。

    钟观光说:“明诚你提的这几点要求,我可以代为转告北大评议会。至于具体的答复,还要大家讨论后再做出决定。”

    “没问题,”周赫煊笑道,“我明天就回天津,你们讨论出了结果,直接给我发电报即可。”

094【小钱钱】

    北大那边再次召开评议会,最终投票一致通过,接受周赫煊继任校长之职。前提是周赫煊不得插手北大校务,说白了只是名誉上的校长。

    他们还在会议上投票,选举钟观光为代理校长,全权负责校务问题。

    钟观光以前做过教育部参事,而且还开办过工厂,无论是在资历还是能力上,都完全可以胜任此职。

    周赫煊也乐得清闲,回天津继续办他的报纸,只等北大复校后去讲话即可。

    北大停课至今,教员奇缺,必须请到足够数量的老师。实在不行,就只能聘请其他学校的教员做兼职讲师,勉强把教师队伍给搭建起来。其次,许多学生已经返回老家,还得逐个写信叫回来。

    等这些筹备工作做完,估计已经到11月了,那时北大才能正式复课。

    10月中旬,周赫煊把《神女》前五万字稿件寄出去,他的《大国崛起》也终于出版了,而且是在全国十多个大城市同时发行。

    不得不说商务印书馆太给力,他们甚至有邮寄服务。比如一个西南地区小县城的人想买书,通过写信、电报或者电话订购,先把钱汇过去,商务印书馆这边立即就会邮书。

    整套《大国崛起》分上、下两部,卖得比《射雕英雄传》便宜,售价仅为4元。

    通过全国各大书店的回馈信息,商务印书馆得出统计数据,《大国崛起》首周销量达到6000余册,这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射雕英雄传》卖得居然更好,出版半个月以来,已然在华北地区售出1万5000多套。果然不管在哪个时期,通俗读物都比学术专著更受欢迎,因为普通人占国民的大多数。

    如今华北数省,最受老百姓追捧的小说就是《射雕英雄传》,排第二的当数张恨水之《春明外史》。

    不过等到明年2月份,张恨水会开一个叫《金粉世家》的新坑,连载时间长达七年,引来无数读者的疯狂追更。这本书的首印版权费,就直接换来北平一座前清王府。

    《射雕》似乎也差不了多少,甚至渐渐流传到南方,江南地区已经开始出现盗版情况。而传统武侠小说家们,似乎也受到《射雕英雄传》影响,尝试模仿这本小说的套路。

    民国时期的图书市场虽然不完善,但也相当成熟了。许多报纸都开设有评论专栏,专门对热门作品进行评价,有影评、剧评、书评等等。

    还有个专门的职业叫批评家,也称评论家,他们就靠写评论文章赚稿费。

    《射雕英雄传》出版后,批评家们有的叫好,有的则喷周赫煊乱改历史,会对读者起到误导作用。幸好如今新旧文学之争早已结束,真正的学者不稀罕评价武侠小说,不然指不定会被喷成什么样子。

    不过话说回来,《射雕英雄传》的行文(白话文写作),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新派文学,搁几年前也算是进步作品。

    至于《大国崛起》,批评家们则是一致赞叹,许多文化名人都站出来为这套书免费做宣传。

    著名学者、政治家、活动家沈钧儒就在《中华新报》上刊登评论文章说:“《大国崛起》发人深省,对诸国列强的研究尤为透彻。国民读此书可开阔眼界,学者读此书可以进益学识,掌权者读此书可领会治国之方略矣!周赫煊先生乃当世大才。”

    北大兼清华的政治学、宪法学老师,主张废除租界、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钱端升,也在《益世报》上评价道:“《大国崛起》深含西方政治学和法学内容,通读此书,可以领略西方政治和法学起源。它从全方位角度,解读了世界列强兴衰变故,对中国当今之局势有极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随着《大国崛起》一书传播越来越广,周赫煊的名气也日渐响亮。他的人虽然在天津,却早已被南方诸生所熟知,并同那篇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互相发酵,成为青年学生心目中的学术偶像。

    当然,还有《一代人》和《回答》,这两首诗放在民国太适合了。

    “黑夜给我了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四句诗被广泛引用。特别是游行示威的时候,完全可以当做口号来喊,再配合《我有一个梦想》,瞬间让爱国青年们热血激荡。

    最有意思的是,周赫煊的诗只抨击黑暗,他的演讲只憧憬未来,本身立场极为模糊,没有得罪任何势力。就算《大国崛起》预测日本会侵略中国,那也是从学术角度出发,日本人只把他当成一个很厉害的学者,并未引起太大的警惕。

    周赫煊最大的收获,就是钱!

    到10月底结算稿费的时候,《射雕英雄传》和《大国崛起》为他带来4万多大洋的月收入。

    民国的文人真是富裕啊!

    难怪徐志摩搬到上海后,虽然被家里断了经济支持,却只靠讲学和稿费,就能住得起月租150元的洋房。他家里佣人伺候着,出入都有轿车接送,同时还要供陆小曼挥霍无度。

    当然,前提是文人要有名气,没名气的文人只能算穷酸。有了名气你还得写畅销书,作品没人买也是很尴尬的。

    10月份属于周赫煊的大收获季,两本畅销书同时热卖,一下子就让他的银行存款突破5万。不过这种情况无法持续很久,因为书籍的日销量一直在递减,11月能有2万稿费就非常难得了。

    就在北大师生陆陆续续返校时,上海的郑振铎收到一份小说稿。

    他首先看作者,瞬间就高兴起来,居然是周赫煊发来的。如今周赫煊可是学术界炙手可热的人物,青年学生也对他格外崇拜,如果在《小说月报》上刊登作品,肯定能引起关注。

    希望周先生的小说质量别太差……郑振铎如此想道。

    郑振铎翻开正文读起来,刚开始还很正常,一个女人被抓入狱,似乎是遭受了冤屈,但很快鬼魂出现了。

    什么鬼!

    监狱里还有鬼魂,这是在写现代《聊斋》吗?

    郑振铎耐着性子读下去,一口气把5万字的小说稿全部读完,只感觉头皮发麻,背心都被汗湿了。

    **的毁灭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精神毁灭。

    所谓杀人诛心,周赫煊的《神女》就是在诛心。荒诞欢乐的情节里,隐藏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悲哀,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休克中死去。

    郑振铎闭上眼睛,说实话,他不想再读这本小说,太人了,跟当年看鲁迅的《狂人日记》一个感觉。

095【小说还能这样写?】

    上海,大夏大学。

    估计很多人没听过这所学校,校名反过来念你就知道了厦大。

    两年前因为闹学潮,创立不久的厦门大学产生分裂。一部分师生远走上海,另起炉灶重新创办学校,这便是大夏大学的由来。新中国成立后,大夏大学被整体并入华东师大。

    正是周末,上午阳光明媚。

    几个女学生取了信件,一路说笑着返回宿舍。当她们走过一间房时,有个女生敲门喊道:“黄老师!”

    开门者是个20多岁的憔悴女子,她问:“有什么事吗?”

    那女生说:“我刚才去拿信的时候,看到有你的邮包,顺便帮你拿回来了。”

    “谢谢。”女子笑道。

    “黄老师,那我们先走了!”女生把邮包递给她,然后挥手告别。

    黄老师叫黄淑仪,笔名庐隐,文学研究会第13号会员。她现在的职务是大夏附中教员,又兼大夏大学女生指导,平时都寄住在女生宿舍里。

    房内还有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儿,眼巴巴望着庐隐:“妈妈,我饿。”

    庐隐从抽屉里取出一粒糖果,塞到女儿嘴里说:“乖,先吃糖,午饭时间还没到。”

    小女孩儿长得很瘦弱,咬着糖果跑回床上,乖乖坐好没有再说话。

    庐隐拆开邮包,里面是最新一期的《小说月报》,做为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她有免费订购会刊的权利。

    一边哄着孩子,庐隐一边翻开杂志。她很快惊讶发现,这期的“头条”小说竟是部新作品,连老舍的《老张的哲学》都被挤到后边。

    “原来是周先生的大作,想不到他也开始写小说了。”庐隐远在上海,还没听说过《射雕英雄传》。

    对于周赫煊,庐隐是极为佩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