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血染山河 >

第222章

抗战之血染山河-第222章

小说: 抗战之血染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文斌及时地岔开了话题,指着老兵排长他们道:“这些都是你的弟兄吧?”

    杨凌点点头,知道赵文斌要说正事了。

    “你这些弟兄们都是不错血性的汉子,敢作敢当,揍了那姓张的人,总算是帮我出了一口恶气,舒坦啊。”

    杨凌虽不知道赵文斌为何这么说,但是还是帮忙说情道:“那赵兄弟,你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这次饶过这些家伙?我保证回去好好收拾他们。”

    赵文斌哈哈一笑:“杨兄弟你多虑了,我哪能是那不分青红皂白之人,让弟兄们乐呵乐呵去吧,有咱们宪兵的弟兄照看着,没人敢找事。”

    听到这话,杨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犯在宪兵手里只能有苦肚子里咽。

    但是幸好遇到了老熟人赵文斌,这事总算是揭过去了,他转身对老兵排长们笑骂道:“还愣着干什么,该干嘛干嘛去。”

    “赵兄弟,走,我请你喝酒,咱们两兄弟可是差不多半年没见了吧。”

    “可不是吗,这都大半年了。”

    赵文斌的心情也很好,难得高兴,对着他那帮宪兵弟兄挥挥手,让他们自己巡逻,自己则是同杨凌一同钻进街边的酒馆喝酒叙旧。

第四百一十九章 硬汉诉苦

    武汉三镇地处江汉平原,虽南京沦陷后政府宣布重庆为陪都,但是各主要党政机关撤离到武汉却不愿再往后走了,毕竟再向西可就是崇山峻岭的艰苦地区。

    在烽烟四起的中国大地,武汉一时间汇聚了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成为了全国抗日救亡的中心和政治中心。

    各国驻华使馆也都转移到武汉,沿海撤离的工厂机构纷纷在这里重新扎根,数以万计的政治团体,出版社,财阀以及社会名流也云集于此。

    华北华中大部分地区沦为侵略军的占领区,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在武汉地区,却因为战争的缘故,呈现了畸形的繁荣。

    随着民众的大量涌入武汉三镇地区,各种治安问题也随之恶化,日军的间谍也无孔不入,刺杀官员,蛊惑百姓,成为了一毒瘤。

    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驻扎在武汉的最高军事委员会重新整编补充了宪兵部队,派驻各地区,协助警察局维护秩序,整顿军纪,震慑宵小。

    赵文斌指挥的宪兵营负责汉口城区的警戒任务,这才有机会同路过此处的杨凌他们碰见,坐下来寒暄叙旧。

    街边的酒馆虽不大,但是大堂内的十多张八仙桌却做得满满当当,浑浊的空气之中夹杂着烟草,烈酒和闷热的汗酸味。

    一楼大堂内坐着的大都是挽着袖子,光着膀子吆五喝六的大头兵,他们穿着不同颜色的军服,此刻正喝得兴高采烈,满脸通红。

    杨凌和身穿宪兵中校军官服的赵文斌一踏进门槛,喧闹的一楼大堂顿时空气一滞,变得诡异的安静。

    那些喝的面红耳赤的士兵们手忙脚乱的站起来,有人惴惴不安地急忙穿衣服,也有人立正敬礼。

    相对于那些位高权重的将军们,这些大头兵们最为惧怕的就是赵文斌这些下手凶狠的宪兵,落到他们手里,不死也得脱层皮。

    赵文斌看都没有看那些怀揣不安的士兵们,对着酒馆老板挥挥手:“找个安静的位子,我要和我兄弟喝酒。”

    酒馆的老板是一位略微发福的中年人,在这条街经营已有多年,自然认识赵文斌这位如雷贯耳的宪兵中校。

    “赵营长楼上请”酒馆老板急忙呵斥一名半大的孩子道:“快给赵营长带路。”

    赵文斌和杨凌踩着吱吱嘎嘎的木梯子上了楼,安静的一楼大堂这又才重新地热闹了起来。

    “我看一楼的那些个弟兄都有些怕你啊。”杨凌解开风纪扣,大马金刀的坐在板凳上,调侃着开了口。

    赵文斌也放下了平日里的严肃冷酷表情,拎着茶壶给杨凌倒了一杯水笑着解释。

    “杨兄弟,咱们这些当宪兵的可比不你们那么轻松,要是平日里没有一点威严,如果震慑不住来自各省的部队,那城内岂不是要乱了套,所以啊,慈不掌兵,该狠的时候不能手软咯。”

    “那倒也是。”杨凌笑呵呵的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

    “拿两坛好酒,再弄两个下酒菜过来。”赵文斌对着那半大孩子吩咐一声,也跟着坐了下来。

    “杨兄弟,你真是好福气啊,现在到了第74军,那可是委员长看重的中央军主力部队,只要好好打几仗,前途不可限量啊,下次见面我可得给你敬礼叫杨长官咯。”

    听着赵文斌酸溜溜的调侃,杨凌也摆摆手道:“赵兄弟,你也别眼红,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我们第74军虽打出了一点名气,但是也变成了鬼子的肉中刺眼中钉,以小鬼子睚眦必报的性子,下次遇到了还不得把我们往死里招呼,别说升官发财了,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两说呢。”

    “照我说啊,还是你们宪兵部队好,在这安全的后方待着,没有作战任务,既不用饿肚子,也不用成天提心吊胆的睡觉都搂着枪,日子多舒坦啊,你还有啥不满足的。”

    杨凌正说着,酒馆老板亲自把两坛酒和一碟花生一碟酱肉送了上来。

    赵文斌扣掉酒坛的泥封,亲自给杨凌倒了满满了一杯酒,然后自个儿也斟满,不等碰杯,仰头就馆进了喉咙。

    看着赵文斌的动作,杨凌也猜想到他有心事。

    “杨兄弟,实话给你说吧,待在宪兵部队虽衣食无忧,不用在前线同鬼子浴血厮杀,但是在这温柔乡里,也容易让人磨掉那股子拼劲儿,忘掉国恨家仇。”

    “咱们东北军自打跟着少帅进了关,东四省就全丢给小鬼子了,我家被占了,爹娘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我做梦都想打回去啊。”

    赵文斌说着又开始喝闷酒,杨凌举起杯子和他碰了一个,问道:“既然不想待在宪兵部队混日子,为何当初不回原部队?”

    听到杨凌的问话,略有醉意的赵文斌苦笑一声道:“我又何曾不想跟着那帮老弟兄一起打鬼子,想早日打回东北去啊,可是杨兄弟你有所不知,我也有苦衷啊。”

    赵文斌道:“咱们东北军自从入关之后就被分散打乱编入各战区,成为了后娘养的弃子,那里有恶仗就往那里派成为了炮灰,弟兄们伤亡惨重非但得不到装备补给,反而一个个被撤销了番号,我和弟兄们心里委屈啊。”

    ……

    “我也算是看明白了,我们东北军算是没机会打回去了,所以我带着弟兄投了宪兵,不想再去当炮灰,当替死鬼了。”

    杨凌心中也是叹息,老头子一心想要分化瓦解各省部队,手段娴熟无比,现在东北军失去了根基,肯定会尽力压缩东北军实力。

    不过杨凌清楚这些,却不好对赵文斌明说,只能好言安慰劝说,让他想开点。

    “不说这些伤心事了,你在宪兵部队消息灵通,说说最近有什么有价值的消息没。”

    杨凌看到赵文斌略有醉意,再这么讲下去,非得出事不可,所以及时地岔开了话题。

    杨凌他们的部队从兰封战场撤离之后,就一直在火车上,消息断绝,现在正好可以从赵文斌这里了解一些外界的情况。

    “有价值的消息那可多了去了,你想听那方面的?”

    “自然是关于部队的好,我们当兵打仗对其他的也不感兴趣。”

    杨凌自然是关心接下来的战事,毕竟兰封会战结束,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鬼子下一步就得对武汉发起攻击,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也想提前探听一点消息。

    赵文斌略微思索后说:“那就先说说你们兰封战场的事情吧,守兰封的第88师师长韩慕龙昨天被枪毙了。”

    听到这个消息,杨凌并没有多少意外,毕竟兰封围歼土肥圆师团失败,总得有人出来当替罪羊,他替88师师长感到有些不值。

    第88师那可是打过上海和南京的德械主力部队,虽说没有功劳但是也有苦劳,谁知道在兰封城却成为了替罪羊,按照道理说,该枪毙的应该另有其人。

    “第27军军长桂永清和第8军军长黄杰也被就地免职,这次委员长震怒,恐怕他们再难有翻身的机会了。”赵文斌继续说。

    对于这个处理结果,杨凌也是微微的叹息,当真是中央军嫡系将领,委员长还是存了一些私心的,倘若换做杂牌将领战场擅自撤退,恐怕早就被枪毙了,就不是免职这么轻拿轻放的处理。

第四百二十章 招兵

    杨凌他们在汉口临时停驻休整一晚,同老友喝酒寒暄一直到深夜才结束。

    满腹心事的赵文斌灌了不少酒,脚步有些踉跄,不过能够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碰到老熟人,当真不容易。

    “杨兄弟……战场子弹不长眼,你……你多保重,啥时候想清闲了,给兄弟捎个信儿,我的营长位置让你,我给你打下手儿……”

    “行,兄弟,你这句话我记下了,我混不下去了,就来投奔你,你现在先回去好好睡一觉吧,咱们回头再联系。”

    看着神志有些不清晰的赵文斌,杨凌招了一辆人力车,塞给车夫一银元,让他送赵文斌回住处。

    “杨兄弟,记得……记得捎信儿。”赵文斌坐在人力车上含糊不清地喊着,杨凌也笑着挥手。

    看着拉着赵文斌的人力车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夜幕了,杨凌莫名的感到一阵失落。

    从淞沪战场到如今,罗大勇,胖子,二愣子,杨大树等好些弟兄都倒下了,老兄弟越来越少,新兵越来越多,一股难言的孤独感笼罩全身。

    “团副,咱们回去吧。”

    勤务兵兼卫兵的虎子看着杨凌站在那里满脸惆怅,开口打破了沉默。

    一阵凉风袭来,杨凌的脑袋清醒了许多,他深吸一口气,转身道:“咱们回去吧。”

    杨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东下九江,所以天一亮,来不及和老友赵文斌告辞,他们部队就马不停蹄直奔九江而去。

    战火硝烟在中华大地蔓延,青山绿水演变成为了焦土,城镇也化为了废墟。

    杨凌他们开赴九江的道路上,铺天盖地的全是逃难的难民,道路被牵着牛羊,满载着包裹的马车挤得水泄不通,闷热的大地上,弥漫着难言的气氛。

    逆行的部队在挤满难民的路上走了好几天才赶到了第74军主力部队驻扎休整地江西德安。

    德安城并不大,相对而言只是相当于沿海地区一个较大的集市一般,不过德安东倚鄱阳湖,西傍庐山,为南浔线之重镇,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咱们的任务是守卫德安,负责南浔铁路沿线防务。”

    杨凌他们领到了新的任务,并不是作战任务,而是难得的警备任务,这对于连续征战数月的弟兄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杨凌他们所在的第301团因为属于第74军的殿后部队,抵达德安后,稍好的驻扎地都被其余各旅各团占据,所以不得不委屈到一个偏僻的镇子驻扎。

    “各营在镇外扎营,所有人未经允许不得扰民。”

    部队抵达了镇子之后,团长张汉铎婉言谢绝了当地士绅的邀请,将部队驻扎在了距离镇子两里外。

    杨凌对于这一做法持双手赞同的态度,部队虽军纪相对于其余杂牌部队要好的多,但是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管住自己。

    连番恶战导致部队的伤亡很大,补充的次数太多,以至于许多弟兄的军纪意识淡薄,经常同驻地居民产生矛盾。

    矛盾极大的影响了军民关系,所以团长张汉铎这次严格的约束部队,防止以往的事情再次发生。

    “各营连长,你们都听好了,管好你们手底下的弟兄,谁要是惹是生非让人家老百姓找了过来,我不想听解释直属长官就地免职查处!”

    所谓乱世用重典,团长张汉铎也是深谙此理,将各级军官召集起来,杀气腾腾地进行了一番警告。

    这些营连长们打仗那是没得说,就算前边是枪林弹雨也敢嗷嗷叫地向前冲,可是在犯错误方面也不甘落后,经常闹得驻地鸡飞狗跳。

    “叫弟兄们管好裤裆里的玩意儿,要是再有寡妇哭哭啼啼的跑营地来给娃娃找爹,我非毙了他不可!”

    看着弟兄们都面色严肃,张汉铎也难得幽默地臭骂了一句,惹得弟兄们哈哈大笑。

    远离了战火硝烟,杨凌他们再次赢得了短暂的休整。

    兰封会战让整个第74军折损了四千多弟兄,武器弹药更是打光,趁着这难得的休整机会,各部队都急忙的通过各种途径补充战损,训练士兵,以迎接新的战斗。

    杨凌他们所在的第74军依然归薛岳打的第一兵团指挥,只不过划归新成立的第九战区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