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驭大明-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尔浒之战时,明军虽然装备了不少火器,但由于明朝火器发展缓慢,除了制造火器的匠户外外人无法接触,故而一直以来火器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进展,以至于万皇帝要向葡萄牙人购买红夷大炮。
而当年永乐皇帝用火器跟北元交战时,西洋人才通过阿拉伯人了解火药,不过他们只用不到两百年就造出了比大明更厉害、更先进的火器,着实令人感到唏嘘。(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九章 狩猎式杀戮
实际上,明军的火器在萨尔浒大战时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厉害。
以明军当时使用的鸟铳为例,直到嘉靖二十七年收复被葡萄牙人占据的双屿岛时缴获葡萄牙人的火绳枪后,明朝才开始仿制这种有前有照星后有照门、击发后射击的鸟铳,而以前的使用的只是火铳。
火铳也叫“火筒”,又叫火门枪,顾名思义它是一根能发射弹丸的金属管状物,没有照门、准星,用火点燃引线后发射。
火绳枪是比火铳性能更加优越的火器,属于火铳进化后的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万时期,西方国家已经列装性能更优越的燧发枪,不过中国直到清朝才开始仿制燧发枪,后来就是闭关锁国,火器的发展被西方国家远远拉开。
萨尔浒之战时,明军的鸟铳由于是仿制品,故而在精度、射速和射程等问题无法跟葡萄牙的火绳枪相比,与弓箭对抗时更是落于下风。
至于火炮,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明军的火炮属于永乐时期那种笨重的老式火炮,其性能已经远落后于西方的火炮,这使得万皇帝后来从西方购买了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红夷大炮。
毕竟,火器的发展比拼的是整体社会科技的进展,明朝崇尚的是儒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进展无比缓慢,其火器的研制自然要落后于西方国家。
因此,在萨尔浒大战乃至清朝中期以前,弓箭的威力在中国战场上的威力远大于鸟铳,只有火炮能给对方造成一定的伤害,不过也因为质量物品时常出现炸膛的情况。
萨尔浒大战时,明军的三路大军之所以迅速溃败,固然有着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努尔哈赤集中了兵力形成局部兵力优势,然后明军士兵被渔牧出身的后金八旗兵用弓箭大量远距离射杀。
再加上后金骑兵的冲击,以至于指挥不畅、各自未战的明军很快就被打乱了阵型发生了一场溃败,导致了战争呈现一边倒的局势。
这种情形也是李宏宇所说的战法上的克制,明军只要无法有效地对付后金的弓箭攻势,那么在战场上将无法避免劣势。
如今,同样以骑射闻名的辽东铁骑将使得李宏宇见识到弓箭在冷兵器时代的威力,毕竟辽东铁骑能在辽东驰骋多年并非浪得虚名,肯定有其独特的地方。
“杀!”在李宏宇的注视下,李志忠拔出腰上的马刀,冲着身后的辽东铁骑向前一挥,双腿一夹马腹,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
“杀呀!”王广顺见状也拔出马刀,高举着追向了李志忠。
早已经严阵以待的辽东铁骑骑士们纷纷取下了背上的弓,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握着弓,潮水般跟在了李志忠和王广顺的身后涌出了鸦鹊关的关门,犹如一道奔腾的洪流向远处山脚下的后金军军营冲去。
正如李宏宇所料想的那样,为了这次能顺利歼灭关外的后金兵,李如柏把手中全部的辽东铁骑都派了出去,四千骑兵的冲锋使得大地微微颤抖了起来,马蹄声汇聚成了低沉的轰鸣。
李宏宇还是第一次亲身经这种大兵团骑兵作战,望着唿啸而出的辽东铁骑心情不由得变得激昂澎湃,挽了挽衣袖后大步流星地来到那面牛皮大鼓前,抡起鼓槌“咚咚咚”地用力击打了起来,给辽东铁骑助威。
李如柏和阎鸣泰等人立在城头上紧紧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幕,柴时秀和满桂的脸上浮现出惊讶的神色,单单从辽东铁骑冲锋的气势上就足以看出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
十来名后金兵正懒洋洋地聚在在关外不远的地方谈笑,他们的目的是监视鸦鹊关的明军动向,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怔在了原地,神色愕然地望着疾奔而来的辽东铁骑,无论如何都没想到明军会突然之间发动进攻。
李志忠和王广顺冲在队列的最前方,按照辽东铁骑的传统,李家子弟往往率先领头冲锋,这使得其余的辽东铁骑骑兵莫不奋勇杀敌。
行进中,李志忠和王广顺插回了手里的马刀,从背上取下了弓,然后拈箭拉弓对准了前方越来越近的那十几名呆在那里的后金兵,两人身后的辽东铁骑骑士们纷纷效仿,做好了用弓箭攻击的准备。
终于,发呆的后金兵回过神来,慌乱着喊叫了起来,纷纷拔腿跑向了一旁停着的马匹,翻身上马想要逃回营地。
可惜这些后金兵距离鸦鹊关实在是太近了,就在他们上马的同时,李志忠和王广顺射出了手里的箭,然后百余只箭支雨点般从两人身后的骑兵中飞起,在空中划了一道美妙的抛物线后落向了那些后金兵。
很快,在李宏宇的注视下,那些骑上马没跑出去几步的后金兵被空中落下的箭雨所覆盖,纷纷掉落了马下,然后被疾驰而来的辽东铁骑所吞没,即便是没有被射死也会被马蹄踏成肉酱。
经过那些后金兵葬身处后不久,疾驰的辽东铁骑分成了两股洪流,李志忠继续领着手下的两千骑兵冲向了后金军的营地,而王广顺则率领手下的两千骑兵去封锁远处的山脚下的道路,堵住后金兵的退路。
“呜~~”
终于,被辽东铁骑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后金军营地响起了示警的号角声,那些悠闲地正等着开饭的后金兵们乱哄哄地往各自的住处奔去,前去拿各自的武器。
距离后金军营地两百多米的时候,一马当先的李志忠射出了手里的箭,他身后的骑兵跟着发起了进攻,一轮箭雨乌压压地落在了后金军的军营里,惨叫声随之响了起来。
出乎李宏宇的预料,李志忠并没有率军趁势冲进后金军的营地,而是让手下的辽东铁骑把营地围住来回冲着营地里面的放箭,利用马匹的优势来射杀营地里的后金兵,这点儿跟蒙古人的战法非常像。
不得不说,这种战法非常适合弓骑兵,与其跟敌人短兵相接,远程用弓箭杀伤敌人才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按照史料的记载,辽东铁骑的战法十分类似蒙古人:“及战多用铁骑,列为横阵,发弓矢冲贼,若贼阵不动,则缓缓退之再冲。十数次之后,坚阵无有不溃者。”
与蒙古人相比,辽东铁骑弓箭的射程更远,马匹的速度也更快,这使得辽东铁骑当年面对蒙古骑兵的时候占有不少优势。
史上,努尔哈赤只率领两万八旗兵就击溃了蒙古的林丹汗,据传击败了林丹汗四十万骑兵。
这一点就纯属后人的杜撰了,林丹汗虽然是蒙古的大汗,但蒙古当时四分五裂,各部独自为政,故而林丹汗的当时的势力范围只有其所在的察哈尔部而已,察哈尔部总人数能有四十万就已经顶天了,哪里还能组建四十万骑兵?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随努尔哈赤攻打蒙古察哈尔部的军队还有与察哈尔部同属“黄金家族”后裔的蒙古科尔沁部的士兵,而后金的蒙古八旗士兵的主力就是科尔沁部的人,科尔沁部与努尔哈赤很早就关系密切,并相互通婚。
望着那些围着后金兵营地游动着放箭、犹如打猎一般的辽东铁骑,李宏宇的眉头不由得微微皱了皱,他仿佛看见了萨尔浒大战时三路明军溃败时的情景,面对这种兵种上的优势在冷兵器时代很难与之进行对抗。
营地里的后金兵,尤其是后金骑兵想要冲出辽东铁骑的包围圈,可惜他们面对着展开队形把营地团团围住的辽东铁骑没有丝毫的办法,还没有冲出营地已经倒在了血泊里。
李宏宇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为何辽东铁骑要带双份的弓和箭支了,原来是为了保持持续的打击能力,即便是坏了一支弓的话还能用另外一支顶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金军营地的反抗越来越微弱,李志忠指挥着辽东铁骑不断缩小包围圈,最终进入了营地内射杀剩余的后金兵。
“走,跟随本巡抚前去看看李将军的战果。”
见此情形,一直击鼓的李宏宇放下手里的鼓槌,活动了一下有些酸麻的双手手臂后招唿了一声李如柏和阎鸣泰等人,大步流星地奔下了城门楼,想去后金军营地看看战况如何。
李如柏和阎鸣泰对望了一眼,快步跟在了李宏宇的身后,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后金军营地的后金士兵已经是强弩之末,等李宏宇抵达的时候抵抗的应该已经被消灭。
果然,李宏宇在众人的簇拥下感到后金军营地的时候,参与进攻的辽东铁骑已经在打扫战场,有条不紊地冲着倒在地上呻吟的后金兵补刀确定其毙命。
古代可没有优待俘虏一说,交战双方尤其是异族间的战争通常会杀死战场上对方的伤者,免得其成为累赘,获胜的一方可不会把药物用在救治对方伤兵身上,那样的话在人们眼中无疑是一种浪费。
刚踏进后金军的营门,李宏宇就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一名在他不远处的辽东铁骑的骑兵正在拿刀割着一个后金兵的脑袋,周围还有不少人干着同样的事情。
毕竟大明是以斩首多少敌人来确定功绩的,故而自然要割了那些死去后金兵的脑袋。
目睹眼前如此血腥的一幕后,骑在马上的李宏宇脸色顿时变了变,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和反胃,他眼前哪里见过这种残忍的画面。
“呕!”终于,当那名骑兵把对方的脑袋割下来后拎在手里,受到那颗血淋淋首级的刺激,李宏宇的喉结蠕动了一下后仓皇翻身下马,蹲在地上稀里哗啦地呕吐了起来。
原本,李宏宇以为自己足以面对战场上的死人和鲜血,不过他很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更没有想到会看见如此残忍的情景。(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章 宣战
见李宏宇蹲在那里吐得一塌煳涂,跟在他身后的将领们纷纷面露笑意,他们并不是嘲讽李宏宇,而是善意的笑容,毕竟李宏宇不是武官而且又是首次上战场,难免会对血腥的场面不适
其实不仅李宏宇,即便是武将们第一次见到这种血腥画面时的反应与李宏宇差不多,无不吐个稀里哗啦。
这是李宏宇从文官到辽东军队统帅身份的转变中所必须经的一个程,只有目睹了战场上的生生死死后他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进而赢得手下将士的敬重。
等李宏宇吐完后,满桂连忙把水囊递了过去,他清洗了一番后这才缓过劲儿来,感觉刚才好像把胆汁都给吐了出去。
“本官对这种场面有所不适,让大家见笑了。”
见众人齐刷刷地望着他,李宏宇自嘲地笑了笑,然后望了一眼远处那些割着后金兵首级的辽东铁骑骑兵,沉吟了一下后向李如柏说道,“李老将军,本官觉得这种记功方式颇为不妥,战争立功应该看是否完成任务,而不是抢着割几个脑袋。”
“虽然辽东铁骑并没有在战时出现争功的情形,但万一几只部队协同作战,难免会因为争功误事。”
说着,李宏宇语峰一转,望向了现场的将领,高声宣布道,“本官已经决定,以后立功的标准定为是否完成任务以及作战是否勇勐,不再以首级为准!”
听闻此言,现场的将领顿时一阵骚动,大明对于军功的标准围绕着是否以敌人首级为标准来衡量经过多次反复。
支持者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冒领功劳的现象,有时只抓住或者消灭了数名敌人的士兵,但邀功者超过了百人,很是让人感到头疼。
反对者认为这样不仅容易杀良冒功,而且还不利于战场上的交战,搞得人人争着去抢敌人的脑袋。
不过,因为冒领功劳的现象严重,故而朝廷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敌人首级的个数为标准来制定功劳的大小,即便是战败也无所谓。
在李宏宇看来,这样的制定现在已经落后于时代,不利于军队在战场上的发挥,故而更改了军功的标准,反正他是统帅有这个权利。
“巡抚大人,卑职抓到了建奴的主帅。”
就在这时,李志忠快步走了过来,向李宏宇一指身后被几名骑兵押着的一名五花大绑的壮汉,沉声向李宏宇说道。
壮汉的前脑门剃光了头发,头上留着几条往后梳的小辫,身上有着几处伤口,周边的衣物已经被血染红,一脸凶相地瞪着李宏宇,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