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军工帝国 >

第179章

大明军工帝国-第179章

小说: 大明军工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百斤铁矿石一两银子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一个成年人,就算柔柔弱弱的没什么力气也能轻轻松松背起三四十斤的铁矿,一个精壮劳力一次背一百斤都不是问题,工部决定开矿场的地方那可都是富矿,随便挖挖就能挖到铁矿石的那种,这下辽东、京城、山西和四川的老百姓还不疯了,要知道一个成年人只要你不懒,一天最少能挖出五六百斤铁矿,那可是一两多银子!

    这下都可不得了了,四地的老百姓疯狂的涌向工部开的矿场,日夜不停疯狂挖矿,还种什么地啊,种地一年才能赚多少银子,轻轻松松挖几天铁矿就赚回来了!

    一时间各个矿场都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背着篓子,提着锄头挖矿的平民,那铁矿石多的,火车日夜不停的拉都拉不过来,别说一个月一千万斤了,一天就能挖出几千万斤!

    几千万斤真不算多,要知道一个普通成年人一天就能挖出五六百斤,几千万斤也就十来万人一天挖的量,要不是工部开的矿场不够多,一天几亿斤甚至是几十亿斤都有可能!

    矿场不够,人太多自然就容易产生矛盾,所以工部各个矿场陆续出现了抢矿打人的流血冲突,矿区的治安环境日渐恶化。

    这种情况是朱慈炅始料未及的,他不得不做了一次朝令夕改的’昏君‘,将铁矿石的价格降到一千斤一两银子,并派出锦衣卫赴各矿区维持秩序,谁敢打架,就关起来!

    就这老百姓仍然热情不减,从四面八方不停涌向工部开的铁矿场,地里的庄稼都没人去管了!

    朱慈炅不得不再次附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每家每户都只准出一个劳力挖矿,各地方官员严查户籍,每户只发一个采矿证明,锦衣卫则在各矿场严查采矿证,没有采矿证来采矿的统统关起来,这下疯狂的形势才得以扼制。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与改进,大明的铁矿经济终于形成了固定的发展模式:

    首先是平民采矿,随着工部不断开发新矿场,最后铁矿石的日产量达到了恐怖的一亿斤左右,也就是说四省农民一年能从中获利三千多万两白银,四地的消费能力由此提高了几倍,尤其是辽东,富有程度甚至超过了南直隶!

    然后是工部钢铁厂生产钢材出售,铁矿石充足了,工部钢铁厂的产量也上来了,炼钢的高炉是添了又添,而且还不断向巨大化发展,最后工部钢铁厂的日产量达到了恐怖的一千万斤!

    钢材的价格可就不是一两银子一千斤了,而是一两银子一百斤,这还只是普通钢锭,如果是钢板和钢筋这个价格还要翻倍!

    就这,大明的钢材生意都火爆到不行,不但大明百姓需求旺盛,朝鲜、东瀛、琉球等藩属国需求量也极大,至于南洋各地,那就要看运气了,大明和三个藩属国有了盈余,才会卖给南洋各地的商户,大明钢铁日渐成为风靡整个东南亚的著名品牌,呃,没办法,现在全世界就这一个品牌,独家垄断,别无分号,再说,大明产的钢铁本来就是当时质量最好的。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西城区钢铁厂的产量竟然没跟上需求量,朱慈炅已经在考虑新建更大型的炼钢厂了,这利润,就算按十两银子一千斤计算,刨去成本最少有五两银子的利润,也就是说西城区炼钢厂一天就能赚五万两银子,一年就能赚将近两千万两银子,这样的炼钢厂开上十来个一年就能赚两亿两银子,全世界的金银都将因此涌向大明!

    当然,开十个是不可能的,以大明现在的铁矿开采量,最多再开五个这样的炼钢厂,而且还要考虑销量的问题,一下猛增五倍的产量,很有可能会造成供过于求,还是慢慢来吧,一个一个的建,保持旺盛的需求,这样钢材才不会贬值。

    最后就是买钢材的商户将钢材加工成各种商品出售,大明工部炼出来的钢材纯度及含碳量都经过了严格控制,比土法炼出来的毛铁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制造出来的东西自然又好又耐用,刀枪剑戟什么的就不说了,大明现在也只有山中的猎户在用了,军队早就换成热武器,要做出来也只能卖给东南亚那些小国家的军队。

    就说民用的东西,像菜刀、锄头、钉耙、柴刀、斧头、铁锅什么的,几乎人人都要用,大明和各藩属国加起来是多少人,南洋市场又有多少人,按每人平均十斤铁计算,那就是几十亿斤,这还只是家里穷的,有钱点的买的铁器更多。

    而且,现在大明很多作坊都在开发新的产品,像什么铁桶、铁盆、铁箱子、铁架子销量都很好。还有,随着水泥的推广钢筋的需求量更是成爆炸性增长!

    光民用就是这么大的需求量,再加上王恭厂、机械厂和东大营铸炮厂这几个用铁大户,一个日产千万斤的炼钢厂还真有点不够看了。

    后世经济发展有一种很常见的模式,那就是推广特色经济,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什么什么之乡的牌子,甚至本身就是某个特色经济之乡的人,为什么要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呢?因为这特色经济不但能突出优势,占领市场,还能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

    像大明的铁矿经济上来了,附带的煤炭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炼钢那可是需要大量煤炭的,有了铁矿经济的经验,发展煤炭经济自然是轻车熟路,山西、陕西、云南等煤炭储量丰富的省份的平民又发财了,特别是山西,前几年还穷的揭不开锅,今年又是铁矿又是煤矿,平民百姓一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大有赶超南直隶和辽东一举成为大明最富省份的趋势!

    当然,大明不止在发展铁矿经济、煤炭经济,还有原本就领先世界的纺织行业、造船行业、玻璃工业,还有新兴的水泥经济、铜矿经济等等,各行各业都在呈井喷式发展,这个时候,大明才算是真正的走上了富强之路。

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敌终一战

    崇正十年可以说是大明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经过朱慈炅近十年的培育和发展,大明的军工体系日益完善,机械制造技术日渐成熟,由此带来了民用技术的革新,再加上去年西北农民起义终于平定,天下太平,朱慈炅暂时将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大明经济可谓厚积薄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正月,西城区机械厂投产,标志着大明民用机械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纺纱机、织布机等纺织机械产量暴增,由此带来了大明纺织行业的迅猛发展,现在大明布匹已经初步占领东南亚市场,高档布匹更是早就进军欧陆,以后两地所占的份额必将步步提升。工部还研制出来了翻地龙,开启了机械化耕种的先河,农业生产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月份,西城区水泥厂投产,水泥的出现使大明的桥梁建设水平突飞猛进,跨越黄河长江天堑不再是梦想,同时水泥在建筑、修路和农用设施建设上的推广也使得大明农业建设和建筑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月份,西城区电缆厂投产,大明的电报网络铺设进入实验和实施阶段,通讯技术的出现给大明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便捷价值无法估量。

    四月份,西城区炼钢厂投产,不但使大明的铁路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还为民间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同时还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为大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五月份,贯通南北的京金铁路京开线段正式通车,联通了京城和西北旱区,为西北大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六月份,开封到太原的开原铁路和西安到开封铁路开线相继通车,将西北旱区练成了一个整体,西北大开发进入实施阶段。

    七月份,北直隶、辽东、山西、四川相继发现大型铁矿,工部统一组织各地平民开挖,不但为西城区炼钢厂带来了用之不尽的铁矿石,还带动了四地经济的发展。

    八月份,西安到成都的西成铁路和金陵到开封的金开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大明东西南北主要省份全部通上了火车,商业活动如火如荼。

    九月份,山西、陕西、云南等地相继发现大型煤矿,三地经济随着煤炭的开采再上一个台阶。

    十月份,工部将组织勘探铜矿,十一月份工部将组织大规模开采石灰石,十二月份全国美女集结京城,崇正皇帝要举行盛大的婚礼,一次娶几百上千个大小老婆,这场婚礼。。。。。。。

    呃,跑题了啊,现在才十月份,还有辽东粮食大丰收,江南粮食大丰收,西北也将迎来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全面丰收等等等等,按道理如此多的喜事,朱慈炅应该高兴的睡不着觉才对,但是,现在他却是气的睡不着觉!

    因为皇太极又开始上蹿下跳了,而且有越跳越欢的趋势,一开始他还只是派出一股人马偶尔偷袭一下辽东,到后来他越派越多,不但是辽东,山西、陕西甚至是北直隶他都不放过,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派骑兵到大明来偷袭劫掠,而且跑的贼快,明军根本连他们的人毛都看不到!

    到十月份,像这种偷袭皇太极几乎每个两三天就要来上一次,一会儿辽东,一会儿西北,一会儿北直隶,一会儿陕西,神出鬼没,让人防不胜防。

    朱慈炅很清楚,皇太极就是要把他气得亲率大军去蒙古草原与之决战,这货是想再上演一次萨尔浒大捷又或是土木堡之变呢,不过现在大明可不是太监当权的时候,曹化淳也不是魏忠贤和王振,他老实着呢,从不干涉朝政,皇太极想利用大明的指挥失误获得战略上的胜利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朱慈炅忍了半年多,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正好现在秦军、定辽军、武威军已经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正在赶往京城途中,朱慈炅本来是想将东城区在这两个月建起来,为自己的大婚增添喜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或许,干掉皇太极这个宿命之敌能为他的大婚带来更大的喜庆!

    宿命之敌,终有一战,现在是时候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漠南蒙古他可谓两眼一抹黑,所以他早就令锦衣卫镇抚使王征南调派大量锦衣卫前往蒙古草原,刺探情报,勘探地形,现在整个漠南蒙古的沙盘模型差不多也做好了,是该召集一众将领讨论进军蒙古草原的事情了。

    朱慈炅第一次通过电报网络向大明全境发起了召集令:令所有在大明境内的军团长,军区统帅,即刻赶往京城,商议大事!

    现在大明可不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封建落后国家了,而是拥有电报网络和铁路网络的超级强国,他召集令发出去不到十天,各路统帅陆续赶到京城,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明高级将领会议就这样召开了。

    朱慈炅为了方便开会,特意将乾清宫最大的一个偏殿改造了一下,没有太多的装饰,就是中间一个硕大的会议桌,桌上摆放着漠南蒙古的沙盘模型,两边各摆了一排靠背椅,没有扶手的那种,而他的龙椅则直接摆在会议桌的上首位。

    按朱慈炅的规定,所有统帅都穿上了明军的标准制服,也就是‘崇正装‘,笔挺的坐在那里。

    左首坐的是太傅镇国公孙承宗,接下来依次是:

    兵部尚书孙元化;

    关宁军统帅曹文诏;

    辽东军统帅满贵;

    东江军统帅毛文龙;

    定辽军统帅秦拱明;

    边防军第一军团统帅曹变蛟;

    边防军第二军团统帅马祥麟;

    陕西预备兵团统帅洪承畴;

    山西预备兵团统帅左良玉;

    河南预备兵团统帅吴三桂;

    锦衣卫镇抚使王征南;

    右首边坐的是镇南王郑芝龙,接下来依次是:

    忠贞侯禁卫军第一军团统帅秦良玉;

    天雄军统帅卢象升;

    北洋水师统帅黄龙;

    南洋水师统帅郑芝虎;

    秦军统帅孙传庭;

    禁卫军第二军团统帅史可法;

    武威军统帅李明甫;

    北海舰队统帅杨耿;

    东海舰队统帅陈晖;

    南海舰队统帅郑兴;

    水师预备军团统帅郑明;

    最后还有一个郑成功,一个人坐在下首位,呃,并不是说他现在可以和朱慈炅相对而坐了,他是来旁听的,实在没位置了,只能让他坐下首位了,不过,以他的身份坐到那里倒也不显得突兀。

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倾尽全力灭建奴

    朱慈炅缓缓扫视着在座的诸位将领,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他眼中,一幕幕电影和电视情节在他脑海闪过,在座有一大半都是名垂青史的名将,但是在历史上,在崇祯朝,他们的结局几乎都很悲惨。

    像卢象升、孙传庭、曹文诏、满桂、马祥麟、秦拱明等都是力战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