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宿舍与波斯爱姬欢乐一番,潘浩神清气爽,当夜在酒吧一醉方休。
4月下旬,印度洋季风稳定。
东非号、南非号2艘平甲板快速商船离开马普托,乘西南季风航向印度。
蓝天碧海下,潘浩拥着女人,回望非洲,这里的冒险生涯正离他远去。
服役期行将结束,非洲生活很好,但潘浩不打算与公司续约,他要换个地方,寻找新的冒险。
万里之外,同样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的彩云之南。
西营管辖下的云南原本是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乐土。
八旗、绿营兵和南明溃军扫过,云南斗米2两。
各路军队奸淫掳掠,百姓母食其女,子弃其父,惨不忍言,青壮被掳掠为奴,老弱残废被捉拿吊拷烧烙,勒要窖粮窖银,房地为之翻尽,庐舍为之焚拆。
永昌战区(保山)尤其惨,军民伏尸百里。
怒江两岸高山峡谷,云遮雾罩,江水奔腾南下,水流湍急。
江右岸,高黎贡山峰峦起伏,气势雄伟,哪怕在300多年后,这里也是中国交通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腾冲卫外围,南甸宣抚司。
沈炎骑马走进明军大营。他左手缠着纱布,血染征袍,胸甲上布满刀痕箭瘢,早已失去往日的光泽。
营中士卒三三两两席地而坐,很多人都带着伤,冷兵器在历次战斗中多有破损,有些兵沉默地磨刀。
军中缺营帐、缺武器,火药几乎用尽,粮食储备下降到危险程度。
士卒尚有战心,可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却已经很低了。
明军撤出昆明,永历帝不允许焚烧粮仓,将数万大军一年之食丢给鞑靼人。
仁慈的永历皇帝确实拯救了数十万云南百姓的生命,但也让鞑靼人有能力一路追击,明军毫无喘息之机,一路溃败,原本很有实力的军队在撤退中垮掉了。
不应该是这样的。
磨盘山一战是沈炎见过的最血腥的会战,西营统御下的明军也是沈炎见过战斗力最强的明军,只要有补给,他们恢复后依然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定国无粮,明军不得不分散各地就食,他又派出战斗力最强的靳统武护卫皇帝。
在天险高黎贡山,定国只集结到6000兵。就这6000兵打死了固山额真沙里布在内的十余位八旗中高级将领,差一点就赢了。
差一点。
磨盘山战败,吴三桂追击相当有力。定国只能领千余残兵南下孟定御夷府,留吴三省在南甸收集溃军和家属,定国甚至连自己的妻子也不及携带。
沈炎与郑藩使臣徐孚远随吴三省行动。
吴三省初始只有100多兵,沈炎的60骑起到关键作用,吴三省逐步收拢700余溃卒,千余家属,包括定国妻子也在军中,军势稍振。
沈炎用这700兵在南甸制止了一次兵变,斩杀大学士张良臣,扣下副总兵孙崇雅,收编南甸溃军,得官157名,士兵2000人,家属1800人。
此后吴三省又与在澜沧江、怒江之间顺宁府屯驻的马进忠儿子马自德建立联系,制止另一次投降事件。马自德有官兵家属两千人,马千匹。
西营马步兵比例高得惊人,有些部队几乎达到1人1马的程度。
沈炎甩镫下马。
徐孚远迎上来道:“若晦,办成了吗?”
“是,廖鱼已死,其部605兵,400多家属,150匹马我都带回来了。”
“有粮吗?”
沈炎摇头,“没有。”
徐孚远长叹一声,“是了,连鞑子都撤兵回昆明就粮,滇西怎么可能还有粮?”
同为外藩使臣,历经万水千山始抵昆明,却撞见一片混乱中的滇京撤退,徐孚远和沈炎都被困在其中,两人越走越近。
吴三省从后营走出来
后营集中了仅剩的营帐,交给眷属使用。兵将除了伤员,包括吴三省在内,都只能睡露天。
吴三省看到沈炎身上新增的伤口,躬身行礼,“三省恨不能身替将军受此伤。”
“小伤,都督言重了。”
徐孚远也道:“吴都重任在肩,须臾不得离开大营,外面的事就交给沈将军吧。”
吴三省,“多亏有二位相助,我才能收集到这么多官兵。”
沈炎在亲兵帮助下解开胸甲,“加上廖鱼的人,我们有4200兵,2000匹马,4500家属。”
徐孚远:“可粮食即便省着吃也只能坚持20天,我们得尽快决定下一步行止。”
向东反攻首先排除。
明军西撤和鞑靼人追击在东面扫了两遍,怒江对岸保山百姓遍地饿殍,即便鞑军全部撤回昆明,任何反攻计划也都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沈炎:“晋王有消息吗?”
吴三省摇头,“我们有其他所有人的消息,就是没有晋王的。”
徐孚远:“晋王不在孟连了?”
“不在,晋王走时带走当地全部粮食,他的行踪隐藏很好,当地人也不知晋王去了哪里。”
“会不会去了缅甸?”
“正月底,巩殿下(白文选)自镇南州翻悬崖峭壁撤到陇川,二月下旬从木邦进缅甸。四月,高文贵、吴子圣过铜铁关,沿天子入缅的道路把沿线扫荡了一遍,滇西入缅就这两条路,都没有晋王的消息。”
各路明军纷纷入缅不止是为了迎永历帝,更是为了在缅甸收粮。
“晋王兵少,不会有危险吧?”
“靳统武2000兵在孟连与晋王会和,有3000兵在,晋王不会有事。”
徐孚远:“其实我们也没什么好选的。向西走直至边界的粮食已被高文贵、吴子圣收光。西北则是怒江大峡谷,路途崎岖,更要翻越雪山,马保刘镇国在丽江降了,我们更不能去。”
沈炎:“只能向南,去找晋王。”
“路上断粮怎么办?”
沈炎看着自己的坐骑,“杀马。”
第24章 湄公河上的老铁
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学员毕业典礼结束。
学院宿舍,祖籍嘉兴的骑兵科学员薛诚举起镜子,仔细端详崭新的肩章,他现在已是一名陆军骑兵少尉。
薛诚打开多年前元首赠送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4年学院生涯的心得体会,那是薛诚的心血付出。
薛诚轻轻抚摸扉页上的字迹。
“我去疾亦是好男儿,今死甚奇事,烦许大做作。”
乙酉年,父亲薛去疾在南京就义前对鞑靼招降官员说的最后一句话。
当年守序从战场救回的孩子已长大成人。
薛去疾合上笔记本,在心中默念道,“父亲,我也会做个像你一样的好男儿。”
打包行囊,戴上军帽,薛诚最后看了一眼生活4年的宿舍,推门而出。
骑步炮工辎测绘各科学员陆续离开学院,向各自部队报道。
兴平伯高元爵等在操场上,看见薛诚,连忙迎出来。
“诚子,你分配到哪支部队?”
“我们之前实习的单位,第1胸甲骑兵团,你呢?”
第1胸甲骑兵团是联邦陆军最贵族,也是最讨女士欢心的部队。
高元爵的表情仿佛就像泄气的皮球,“我没有部队,上面让我回去继承领地。”
薛诚面带微笑,“是啊,伯爵阁下,你有一个县那么大的直属领地,真让人羡慕。”
“可我宁愿像你一样在胸甲骑兵团当个少尉。”
“你是怕回去被令堂管着吧?别开玩笑了,你回领地,说不定能自己组织一个营。”
“那除非爆发与鞑靼人的全面战争,否则没可能的,我可不想回后江整天和泥巴打交道。”
薛诚一听,也是,他在台北也有一片不小的庄园,如果让薛诚四年军校生涯后再回乡下,他肯定也不愿意。
陆军士官学院的学员在分科上是有所倾斜的。
入读骑兵科必须有家产支撑,骑兵军官几乎全是贵族出身。
炮兵科学员出身更多是工厂主和中产阶级,与海军军官类似,以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居民为主。
步兵科来者不限了,有不少农家子弟和挑选出来的士兵。
在骑兵科眼里,炮兵科可以交往,步兵科得具体分人,测绘科是群书呆子,而工兵辎重科最受歧视。
在步兵科眼里,只有步兵是好汉,骑兵科是群到处把妹,整天开屏的孔。炮兵科过于神秘,学的东西不知所谓,对其他科观感与骑兵科雷同。
炮兵科则表示我也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工辎科躲在墙角瑟瑟发抖。
学院内的兵种鄙视链大抵如是。
薛诚拍拍高元爵的肩膀,“兄弟,分配令既然已下达了,现在没办法改变。你毕竟是个伯爵,先回家,再慢慢想办法吧。”
高元爵长吁短叹一阵,也只能如此了。
两兄弟在学院分别。
陆军正大规模扩编,对军官需求很急迫,因此这批少尉毕业后没有长假,短短20天的假期本土的少尉还能回家一趟,海外各殖民地的人就没办法了。
薛诚直接去部队报道。
高元爵在首都休息几天,登上1艘广船,趁西南风横渡暹罗湾,4天后抵达河仙。
暹罗湾内风浪小,一年四季都有合适的出航天气。
有了沟通湄公河与暹罗湾的永济河,后江与本土的联系变得更紧密。
商船不必过金瓯角进南海抵湄公河口,直接可在河仙装卸货物,300海里航程都位于暹罗湾内。
高元爵在河仙换乘平底沙船,临行前,港口工作人员给兴平伯送来一份命令。
后江总督李君常想见他。
后江总督是全府最高行政长官,拥有对地方自治领的监察权,高元爵不敢怠慢。
一周后,高元爵在首府领受任务,在领地组织一支部队,自负武器和军费,跟随使团进老挝。
高元爵非常兴奋,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任务。比较意外的是母亲邢夫人没有阻拦他亲自带兵,高元爵在路上冥思苦想出来的理由全白费了。
高元爵在家族领地兴平堡发布征召令,伯爵府,各子爵、男爵府出一部分军费,其余由军兵自筹,武器自备。
后江其他自治领也发布了类似的征召令,自治领各自下过很多次征召令,全府统一征召这是第二次,上一次还是与西班牙战争时期。
自治领有治安、边防和海防任务,后备兵不可能全部出征。
最后汇聚到首府的军兵有1000人,加上后江府出钱雇佣的200雇佣军,一共1200人。
中国兵多数头戴标志性的范阳笠,防雨遮阳,比容易锈蚀的铁盔更好用。
武器则是各种轻重火绳枪居多,加一口腰刀,没有纯冷兵器的士兵,这些自备武装的老兵和雇佣兵普遍同时精通射击和刀剑肉搏。
燧发滑膛枪产能全力供应扩编中的军队,市场上买不到。倒是燧发线膛枪有少数流入市场,有钱人家会买上一杆。
护具主要是皮甲,铁甲有少量装备,数量少的原因也是因为容易锈蚀。
蔡元定率1200军队,在首府乘上小型平底船,携带大量物资,与前往老挝的商队一同出发,沿着湄公河,浩浩荡荡逆流而上。
高元爵第一次领兵作战,站在船头意气风发。家族几个实际指挥出征的大佬笑着站在少主身后,高元爵让他们想起老兴平伯高杰。
船过金边三岔口。
洞里萨河与洞里萨湖调节了湄公河的水量,三岔口以下的河面,在旱季有洞里萨湖补水,商船畅行无阻。
三岔口以上河面,在枯水期就只能通行竹筏和独木舟,后江远征的船队只能在雨季航行。
船队在三岔口湄公河左岸租界区内短暂停留,对岸是真腊现在的首都金边城。
真腊被联邦、暹罗、广南、老挝四国瓜分,高蛮人生活在几重大山的压迫下。这个傀儡政权存在的唯一理由仅仅是保障四国在真腊的权益平衡。
蔡元定与联邦驻真腊公使短暂交接,补充给养,继续向北,逐渐踏入蛮荒世界。
真腊每年对印度棉布的需求量在4万至6万匹,荷兰人在金边卸货,后面的商路属于联邦和老挝商人。
继续向上,湄公河两岸是层层叠叠的热带雨林,山间峡谷中不时传来虎啸声,那是印支虎在宣示领地主权。
湄公河蜿蜒曲折,河道中遍布沙洲。雨季是急流浅滩最少的季节,绕是如此,也只有最老练的水手才敢在河面上航行。
某些河段,士兵加入划桨可通过,但在更险的河段,士兵就必须下船拉纤了。
孔瀑布以下,四千美岛多半已沉入水下。湄公河在这里是一片汪洋,水面宽达14公里。
孔瀑布是无法逾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