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手繁华-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已经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
西夏使臣来找他的时候,他意识到这简直就是白白给他送来了一份军功。
要不是他之前与西夏人有所往来,这次的好处怎么会落到他头上,他就不明白了,镇江出了事之后,满朝文武有什么立场来责怪他通敌卖国。
要知道太祖的江山,还不是因为与辽国通好,请辽国出兵相助才会有的。
太子上前一步然后跪在地上,“父皇,儿臣愿带兵前往西京。”
……
慈宁宫里,太后的手抚摸着眼前金丝线绣的褙子,这是从西夏带回来的,西夏缺少这样好的丝线和衣料,不知道东平怎么才凑出了这件衣服。
两国之间连年战火,东平不知道受了多少的苦。
太后的眼睛忽然模糊了,也许是她老了,一件小小的东西也会让她伤怀悲秋,尤其是东平,如果不能将东平接回来,她就算死了也闭不上眼睛。
她可怜的东平,现在是什么模样了。
半晌太后才让人将褙子收起来。
旁边的女官锦微立即端了杯热茶送到太后跟前,“太后娘娘,您也别太伤神,说不得东平长公主过些日子就能回来了。”
太后淡淡地看向锦微,“这话,你自己相信吗?”
锦微被问得一怔,“庄王侧妃不是送来了消息说……那个顾家会有办法为太后送信去西夏。”
太后摇摇头,“就算是顾家手里有能用得上的察子……这话却出自一个十岁孩子之口。”
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做什么事?
现在没有了枢铭,大齐、西夏和谈就进入了僵局,举兵也许是眨眼之间的事,东平是不可能回来了。
太后正想着,一个小内侍上前低声报信。
太后睁大了眼睛。
……………………
过度章节,争取一章结束。(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使
太后听着这样的消息不禁思量,西夏仍旧要和谈,不但要和谈,还要与大齐联手攻打辽国。
难道顾家真的将她的话带去了西夏,真的在跟西夏人周旋?东平不但有可能会回来,大齐说不定还能打一个胜仗。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内侍接着道:“太子爷主动请缨前去攻打大辽的西京。”
太后心中冷笑,真是不自量力。
一个没看过几本兵书,没有出入过军营的人,竟然也敢请缨去边关打仗,也好,太子不是一直想要与西夏交好吗?甚至利用西夏来对付韩璋,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让太子好好尝尝西夏人的手段。
太后吩咐人将舆图拿来看,目光落在西夏和辽国的版图上。
也不知道顾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怎么让西夏继续和谈,怎么将她的话送去了西夏,带给了东平。
……
西夏国,一所破旧的房屋内。
东平长公主坐在杌子上看着旁边的格子窗,窗上的漆已经剥落,露出原本的木材,这还是她嫁给第一任丈夫时,丈夫命人为她修建的新房。
第一任丈夫去世之后,这里也就被荒废了,直到她的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她才被新登基的西夏王送到了这里。
再次跨进这个院子的时候,她有种恍如隔世般的感觉,无助地拥着怀里的两个幼小的孩子,望着天上的一轮红日,她那时候想,带着孩子就在这里了却余生也很好。
忘记了繁华的大齐,忘记了西夏的苍凉,忘记了所有的悲苦,就这样平平淡淡过着简单又幸福的日子,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也一天天变老。
却没想到,她连这样的福气也没有。
上天带走了她的两个孩子,也带走了她所有的牵挂。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要活着。
“公主,”红叶匆匆忙忙进了门,“公主,外面都在传……抓到了一个大齐的奸细,他带来了一封密信给公主。”
东平长公主不禁皱起了眉头,“给我带来一封密信?”是谁写给她的密信?
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红叶忍不住向外看去,“是……官兵……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也难怪红叶会惊慌。
自从她们搬迁到了这里,就很少有人登门,即便是她两个孩子病死,她哭得死去活来,也不过才哭来了两个僧人为孩子们念经超度。
或许是密信上有什么特殊的内容,西夏王派人前来审问她。
红叶有些害怕,东平长公主干脆沉下眼睛继续着手中的针线,仿佛一切都已经与她无关。
门被打开,紧接着一阵羊肉的香味儿扑鼻。
有人喊道:“快,快,快,搬进来。”
一盆木炭进了屋,然后是一只烤了半熟的肥羊被人架在了火上。
被火一烤,羊肉上“滋滋”冒出了油花,香气也随之充满了整个屋子。
紧接着又有侍女端上了一盘盘衣服、首饰及各种用品。
红叶看着发呆。
为首的官员向东平长公主行礼,“这是我王给平昭皇后,”说到这里官员眼睛一转,“不,是给东平长公主的赏赐,公主慢慢享用,我王特别交代,长公主不必谢恩。”
东平长公主没有抬头。
一个人又被推到了东平长公主面前。
“这是大齐派来的使者,来给长公主请安的。”
大齐的人,就是他们说的那个被抓获的大齐奸细。
好久没有见到家乡的人,东平长公主忍不住抬起了头。
眼前的人一脸憨厚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扬着,眼睛中布满了红血丝,眼眶一片乌青,嘴唇已经肿了起来,竟然还少了一只耳朵,显然是受了许多折磨才能站到她的面前。
官员笑道:“长公主,大王说了,您可以与他说说话,他带来了大齐太后的消息。”
说完话官员退了出去。
屋子里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东平长公主慢慢地缝着手里的衣服,老乐仿佛被肥羊吸引,蹲身过去摆弄木炭。
“公主,”老乐半晌才蹲在东平长公主面前,“要多吃点肉才有力气。”
“有力气做什么?”东平长公主微微一笑,“跟着你们回大齐吗?”
“不是,”老乐郑重的摇了摇头,“我家大小姐说了,让我告诉长公主,吃饱了才有力气留下来,留在西夏的皇城之中。”
东平长公主的手顿时一抖,一滴血顿时从指间冒出来。
难道还有人懂她的心思?
……
大齐,太后的寝宫外。
徐谨莜端着汤盅站在那里,这次等待的时间很长,她不禁向慈宁宫内张望,她在太后娘娘身边的日子已经不短了,一些小事太后根本不会避讳她,所以这次太后一定在处理十分重要的事,不知这次会有多少人哭,多少人笑。
宫中是一个能让人快点长大的地方,在太后娘娘身边久了,长得就愈发快些。
何嬷嬷上前道:“大小姐,您累了,将汤盅交给奴婢吧!”
徐谨莜摇了摇头,向来都是她亲手熬汤亲手送,这是宫中的规矩,一定要守着这条规矩,才能走的长远。
何嬷嬷点了点头退到了一旁,陆二老爷说的没错,徐大小姐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只要她精心教导,将来就定然会有个好前程。
“徐大小姐,”慈宁宫的锦微姑姑笑着走过来,接过徐谨莜手里的汤盅,“庄王侧妃今天进宫,太后娘娘要与侧妃说些体己话,就不拘着您在这里了。”
徐谨莜应了一声,十分乖顺地带着何嬷嬷退了下去。
“定然是有什么事,”徐谨莜看向何嬷嬷,“你听到什么消息没有?”
何嬷嬷摇了摇头,“这些日子,慈宁宫里上上下下都守口如瓶,说的不过都是些闲话,只是听说庄王侧妃在杭州遇到了一位神医,说那位神医能治瘟疫,续断指,只是长得丑陋,如果太后娘娘不嫌弃,就请他进宫为太后请脉。”
徐谨莜坐在锦杌上,“黄院使的药,太后娘娘不是一直都用得很好吗?为什么要请别的郎中进宫,”说着看向何嬷嬷,“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理由。”
何嬷嬷一脸赞许,“大小姐已经看得很明白,用不着奴婢来教了。”
何妈妈说着,心里不禁有些忧虑,她已经有一阵子没有收到陆二老爷的消息,希望没有出什么事。
…………
今天第二章奉上。
是的之前有点卡文,但是现在不卡了,主要是上一章过渡章节,想要将它压缩在一章内,真的费了不少心思。
明天双倍月票活动就会结束,请手里有月票的亲们,将月票投给教主吧,谢谢大家。
拜托拜托~求月票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差距
徐谨莜正和何嬷嬷说着话。
内侍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太后让咱家给徐大小姐送水果来了。”
徐谨莜忙站起身迎出去,小宫女已经将水果摆上了桌,徐谨莜看过去,是一盘枇杷和一盘杨梅。
内侍笑着道:“太后让咱家送来的,太后说了,这些时令水果是从南方来的,大小姐祖籍杭州,一定喜欢吃。”
徐谨莜忙上前谢恩,何嬷嬷送上了赏钱。
没想到这么早就能吃到枇杷,徐谨莜算了算,足足比去年早了一个月的光景。
“今年的供奉可真早。”
内侍道:“去年打仗勉强送了些进京,今年自然要早些,不过……这也不是地方的供奉,而是……官员子弟孝敬给太后的。”
地方供奉走的是官船。
什么人运送这些水果能比官船更快。
徐谨莜有些好奇,等到内侍走了让何嬷嬷出去打听消息。
宫女很快就将来龙去脉都弄了个明白,“咱们今年宫中吃的水果,是船运到了海州,又经马运送来的。听说是儿子跟老子打赌,一个走河运,一个走海运,看谁运送的东西先到京师。”
徐谨莜在太后宫中看过舆图,海运只能到海州换马,河运却能直接到徐州换马,怎么看也是河运比海运快,而且海上风浪大,听说还十分的危险,动不动就会翻船,什么人才会打这样的赌。
“大小姐,”丫鬟绿竹进来道,“老太太和太太都回了京,太太在宫门口等着给您送些衣物。”
徐谨莜笑着道:“我这里什么都有,让母亲别费精神了,我去向太后求个牌子,让她明日进宫来就是了,也不急在这一时,说不得一会儿太后还传我过去呢。”
绿竹应了一声,立即去宫门口送信。
徐夫人让人带着一罐腌渍的杨梅等在宫门口,好半天才看到绿竹跑出来,却不见徐谨莜的踪影。
“小姐呢?”徐夫人忙问过去。
绿竹道:“小姐一会儿还要去太后娘娘那里,让我跟夫人说一声。”
徐夫人一脸失望,正要转身回去,却又看到有人匆忙走过来,仔细一瞧正是徐谨莜。
徐谨莜像乳燕归巢般扑进徐夫人怀里,“母亲,您总算是回来了。”
突然而至的惊喜哄得徐夫人笑不拢嘴,“怎么跑得汗淋淋的,这孩子……真是……让人心疼,不是说太后那边有差事,怎么还是过来了。”
徐谨莜道:“我等不及要见母亲,所以……要快些跑,哪怕只能与母亲只说上两句话。”
徐夫人听的这话,鼻子一酸,眼泪差点落下来,谨莜定然是好不容易才得了空来见她,否则就不会先让绿竹来回话。
将孩子就这样留在宫中一年多,每次想起来她都不免愧疚。
她仔细地摸着徐谨莜的头,“从京城离开我就后悔了,就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
徐谨莜轻轻地拍着徐夫人的后背,“母亲走了,我也难过,但是又不能留母亲,因为不能让祖母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到杭州去,我知道一个人的滋味儿。”
谨莜这两年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人前礼数周全不说,还那么的听话懂事。刚才这话直接就说到了她的心里。
徐夫人轻声道:“过些日子我就跟太后提一提,让你回家来,整日里在宫中也不是个事,逢年过节多孤单……”
徐谨莜却一下子松开了母亲,脸上是惊诧的模样,“母亲万千不要去跟太后这样说,京里那么多女眷,太后娘娘独独留下我陪着,那是对我们家的恩典,等明后年我长大了,我就不适合在宫中行走,那时母亲再顺着太后的意思将我接回家,这才是最周全的做法。”
可是这样一来,她们母女就是聚少离多。
徐夫人不免心疼,“人家的小姐都高高兴兴的在宅门里,你……要在这种地方拘着,行事还要小心翼翼,我想起来就难过。”
何嬷嬷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