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第8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较这些朝臣们,殿内的将军们倒是看懂了禹王赵元的安排。
很显然,禹王赵元与南梁王赵元佐这回要扮演盾的角色,尽可能挡住威胁最大的两个方向,让肃王赵弘润担任利矛,尽快杀穿一路,随即迅速支援其他战场。
只有这样,魏国才能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看到一丝战胜反魏联合军的可能。
“至于商水那边……”
禹王赵元在扫视了一眼殿内后,出乎意料地喊出了一个名字:“沈,既然你家殿下的封邑,就由你去守卫吧。……有异议么?”
他转头看向赵弘润。
看了一眼惊喜却又有些惴惴不安的沈,赵弘润心中顿时了然:这位五叔,显然是想通过实际的战争,磨砺沈这个学生。
“无有异议。”赵弘润摇了摇头,同时给了沈一个支持的眼神。
“很好,那就这样决定吧。”禹王赵元结束了军议。
话音刚落,就听有人喊道:“那……那我呢?我北一军。”
众人转头看去,就看到桓王赵弘宣在那有些焦急地喊道。
方才,桓王赵弘宣很仔细地听着这位五叔的将令,但很可惜,从头到尾都没有听到他北一军的任务,眼瞅着这位五叔即将结束军议,赵弘宣难免有些着急。
看着面露着急之色的赵弘宣,禹王赵元微笑着说道:“弘宣对吗?不用着急,你麾下的北一军,先调回大梁,姑且驻扎在……浚水军的营地吧。”
“啊?”赵弘宣有些失望,他才不想守卫后方呢。
想了想,他恳求道:“五叔,要不然我去帮你吧?”
话音刚落,就听魏天子在卧榻那边呵斥道:“弘宣!身为军主,即可不听帅令?”
赵弘宣被呵斥了一通,怏怏地闭上了嘴。
见此,禹王赵元笑着安慰道:“不用着急,会有你建功的时候,搞不好,你还会是我的依仗呢。”
说罢,他故意看了一眼南梁王赵元佐。
“……”
南梁王赵元佐面无表情地直视着禹王赵元,唯有他眼眸中时而闪过的精光,才能证明他此刻心中的亢奋。
有意思……加上北一军,老五麾下的兵力也达到了十五万,也就是说,要比个高下么?
可能此时殿内绝大多数人都以为禹王赵元的战略,是拖住韩、楚,尽快杀穿魏西战场,但南梁王赵元佐却不怎么看。
禹王赵元,这个曾经被称之为暴躁的禹王的男人,岂会甘心挨打,采取防守反击这种“消极”战术?
越是看着禹王赵元那从容镇定的模样,南梁王赵元佐愈发坚信:这个男人,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全歼百万楚军去的。
尽管听上去不可思议,但只有这样,才符合暴躁禹王的评价。
有意思,有意思……
南梁王赵元佐只感觉胸腔内仿佛有一团火焰燃烧了起来。
不得不说,桓王赵弘宣当初说得没错,南梁王赵元佐在两次魏韩北疆战役上,其实都没有竭尽全力。
就好比赵弘润被围困上党时那样,其实南梁王赵元佐对前者并没有什么恶意,但他就是没去援救,除了赵弘润是魏天子赵元的儿子这个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就像南梁王赵元佐当时所说的:你自己犯下的疏忽,我为何要损兵折将去救你?
赵弘润、赵弘宣兄弟二人都猜错了,南梁王赵元佐当初之所以不救,并非是他要借刀杀人,更主要的是,他懒得去救赵弘润生也好、死也罢,跟他有什么关系么?
而从北二军如今应该称呼为镇反军当初的战事也能体现出来,南梁王赵元佐从来不跟韩**队死磕,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宁可吃败仗也要保存兵力,甚至于,镇反军当初在北疆时,几乎都是副将庞焕在出征,而南梁王赵元佐则坐镇后方。
相比当时北疆战场上姜鄙与燕王赵弘疆那种亲身上阵的战斗方式,南梁王赵元佐简直就是在混日子。
哦,不对,有一段时期南梁王赵元佐是严肃认真的,那就是在他刚刚初次率领军队踏上北疆战场的时候,曾将荡阴侯韩阳等几名韩将耍地团团转。
可在此之后,南梁王赵元佐就有些消极怠战的意思了,以至于战功被赵弘润、姜鄙、韶虎等人远远抛在后头。
而这次,在禹王赵元一次次故意的激将与挑衅下,南梁王赵元佐仿佛整个人都燃了起来。
不得不说,无论是赵弘润或者韶虎,亦或是其他人,再怎样出彩也无法影响南梁王赵元佐的情绪,能够影响他情绪的,就只有一个人,他毕生的宿敌禹王赵元!
……
赵弘润困惑地看了一眼南梁王赵元佐。
在他眼中,平日就跟死鱼一样南梁王赵元佐,不知为何战意高涨。
当然,他才没有兴趣去关注这个讨人嫌的三伯,他只是很在意那位五叔的话。
怎么回事?难道五叔的战略,并非是优先击破一路?
赵弘润着实有些想不通。
而此时,禹王赵元则扫了一眼殿内的众人,他发现,可能是他方才安慰赵弘宣的那一句话,使得殿内这些人都有些迷糊,唯有南梁王赵元佐好似意识到了什么,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战意浓浓。
他哑然失笑。
正如南梁王赵元佐猜测的那样,他禹王赵元纵使曾经身负重伤,变成了半个废人,但他的本心,依旧是那个被称之为暴躁禹王的男人,他会采取防守的战术?
别搞笑了!
三线作战,杀穿三路,这才符合他禹王赵元的性格。
当然了,要达成这个终极战略,这需要他精心谋划,毕竟就硬实力而言,魏国的实力的确相差反魏联军太多。
第1148章:出征【二合一】
军事会议过后,禹王赵元留在了甘露殿,而其余人则识趣地相继告辞。
想来他们也明白,魏天子赵元与禹王赵元这对兄弟数年不见,相信会有聊不完的话题。
而其中,赵弘润亦领着卫骄、雀儿、温崎、介子鸱以及刚刚归来的原宗卫长沈,一同返回了肃王府。
回到肃王府后,众宗卫们惊喜地看到沈,纷纷上前与后者亲热拥抱。
宗卫们的心情很激动,别看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但因为当初一起分配到赵弘润身边担任宗卫,这份荣辱与共的感情,并不会比血缘关系逊色。
为此,赵弘润还特地设了一场家宴,为沈接风洗尘,顺便庆贺他跻身为将帅。
对于升任商水战场主帅的事,沈亦感到十分激动,他知道,自己是朝着百里跋、司马安、徐殷等宗卫前辈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除了他个人的努力外,禹王赵元与肃王赵弘润的支持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倘若他不是禹王赵元的学生,不是肃王赵弘润身边的宗卫,他能在这场国战中捞到一方主帅的职务?看看其余三方主帅都是什么人吧?
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二十几年前的王室双骄。
肃王赵弘润,近几年来魏国最瞩目的将星。
毫不夸张地说,这三位,是目前魏**方的旗帜人物。
除此三位以外,像临洮君魏忌、姜鄙、上将军韶虎,还有诸如百里跋、司马安等大将军,均没能获得一方主帅的虚荣,而他沈,何德何能与这三位平起平坐呢?
“是不是很感慨?”
在家宴上,现任宗卫长卫骄笑着对沈说道。
“是啊。”在自点殿下猛翻白眼的无语表情下,沈感慨地说道:“十二年前,咱们这帮人被派到殿下身边时,我在想,啊,完了,摊上这么一位殿下,这辈子算是完了……”
听到沈的话,众宗卫们皆笑,因为只有他们才最清楚,十二年前的某位肃王殿下,地位是何等的尴尬。
不受魏天子重视也就算了,偏偏这位殿下性子还不消停,以至于当初宗卫们只能暗中塞钱交好内侍监与禁卫、郎卫,毕竟自家殿下那时候做的有些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有人刻意针对的话,还是很容易能捅到魏天子那边,引来一顿呵斥。
身为皇子身边的宗卫,需低声下气结交宫内的太监、禁卫、郎卫,放在如今,这敢想象?
如今赵弘润身边的宗卫们,在大梁城内那可是被称为爷的大人物,而在宫内,纵使是靳炬这样的禁卫军统领,都得小心翼翼地对待,哪怕就是内侍监里一些手握权柄的大太监们,在沈、卫骄这些宗卫们面前也得堆起笑脸喊一声“宗卫大人”。
而在十二年前,这一切都是沈、卫骄等人不敢奢想的。
所谓水涨船高,莫过于此。
“当时殿下果真有那般……唔,顽劣?”
介子鸱好奇地询问着沈,他无法想象,像肃王赵弘润这样英明神武的魏公子,年幼时竟然也有不足为外人所道的黑历史。
在得知介子鸱乃自家殿下新招收的幕僚后,沈笑着将一些自家殿下无伤大雅的糗事说了出来,一方面引起了宗卫们的哄笑,一方面也气得赵弘润猛犯白眼。
随后,待等桓王赵弘宣以及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等人前来拜访时,桓王赵弘宣堪称声泪俱下地加入了声讨兄长的队伍这些年来,作为弟弟,赵弘宣不知被兄长骗过多少次。
在一番玩笑过后,殿内众人谈论的话题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见此,王府里的女眷们识趣地纷纷借故离席,将大殿让给了这些大男人们。
于是乎,好端端的家宴,逐渐朝着军事会议演变了。
“肃王殿下,方才某已派人前去传令,召我砀山军其余部署前来大梁。”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对赵弘润说道。
事实上,早在三个月前中阳行宫叛乱那晚,司马安便率领着砀山军猎骑营悄然抵达了中阳行宫,而随后,这支人数约为两千五百人的精锐骑兵,便一直驻扎在大梁城郊。
但其余一万余砀山军步兵,仍部署在宋郡砀山。
“唔。”赵弘润闻言点了点头,随即问司马安道:“大将军,砀山军近两年不曾扩充编制么?”
因为据赵弘润所知,当年第一次魏韩北疆战役爆发后,他父皇魏天子就下令扩充国内的驻防军,以应对或有可能与韩国爆发的全面战争。
“略有扩充,但考虑到优劣水准问题,我砀山军并并没有大肆扩充编制。”司马安回答道。
原来,驻军六营曾经作为魏国最受魏天子信任的军队南宫的睢阳军不算,它只是一个挂名充数的曾被视为魏**队的标杆,可以理解为是魏国最后的防守力量。
因此,在魏国与韩国开战的时候,像肃王军、北一军、镇反军、北三军、山阳军等纷纷出动的时候,浚水军、成皋军、砀山军等驻军六营,几乎没有任何军事任务。
虽然此举保证了驻军六营仍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也使得这些军队失去了在战场上磨砺自身的机会。
最好的例子就是赵弘润麾下的肃王军。
肃王军,即商水军、鄢陵军、游马军三支军队的合成,除了游马军外,其余两支军队的前身乃是平军,即一些招降的、原城君熊拓进攻魏国时的残兵败将,可这些年来,由于赵弘润带着商水军与鄢陵军南征北战,使得这两支军队在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磨砺,已隐隐成为魏国一线精锐军队,甚至都快盖过驻军六营的名声了。
而除了肃王军外,像姜鄙的北三军,南梁王赵元佐的北二军,甚至是桓王赵弘宣的北一军,皆在战场上得到了磨练。
但唯独驻军六营,仍在原地踏步,几年前他们是什么样,现在他们仍然还是什么样。
这正是司马安不敢贸然大肆扩充军队的原因,因为他们没有在战场上磨砺士卒的机会,而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卒,哪怕平日里训练再出色,也未必称得上精锐。
虽然说司马安在训练士卒时,也会让一些士卒对宋郡内一些流寇下手,可问题是,砀山军与司马屠夫凶名在外,谁敢在砀山一带打家劫舍啊?而司马安又不能太过于深入宋郡。
于是,到后来司马安只要让士卒们在砀山一带拿山里的野兽磨练胆子,但问题是,杀野兽跟杀人,这能是一回事嘛?
因此,司马安在近两年来只能小心翼翼地扩充,花了两年工夫,也只扩充了两千余人,堪堪凑满了一万五千的编制,再向上扩充他就不敢了,因为他生怕影响到士卒们的平均战斗力毕竟在战场上,几方一个“猪队友”的威胁,远比几名敌军士卒还要大。
万一有几个心理素质不过关的士卒在战场上丢下武器瑟瑟发抖,导致防线出现漏洞,搞不好就会吃败仗。
“此番作战,肃王殿下打算动用多少兵卒?”司马安问道。
赵弘润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