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秦国的国力也强不到哪里去。”
在旁,繇诸君赵胜难免有些尴尬,尽管赵弘润骂的是陇西魏氏,确切地说是陇西魏氏的数百年不变旧观念。
不过话说回来,赵弘润这话可不是信口开河的。
在他看来,陇西魏氏之所以会亡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的国策被秦国的国策“克制”了:魏氏不允许任何非姬姓的人脱离贱籍,而秦国却采用了不计较出身的军功爵制,这简直就是克的死死的,根本没法打。
就好比赵弘润两次讨伐楚国,为何他作为一名魏人,却可以一次又一次从楚国拐带走该国的子民?
其根本原因,在于魏国对待国民的制度宽松,而楚国对待子民的态度苛刻,这也是一种“克制”。
反过来试试?想当初暘城君熊拓进攻魏国的时候,召陵、鄢陵等县的军民是如何死守的?
根本不可能投敌。
然而,在陇西的国策被秦国的国策所克制的情况下,陇西依旧坚持了近乎二十年才覆灭,虽说这与陇西魏氏中有临洮君魏忌与名将姜鄙的存在不无关系,但说到底,还是因为秦国并没有比陇西强到哪里去的原因。
这里所说的强,指的是综合国力,比如国内经济、粮食产量、工冶技术等等。
不可否认如今的秦国的确非常强,但是这份强,只能说是强势,是建立在军功爵制基础上的强势,是秦国无数为了博上位而不惜豁出性命的男儿,用自己的鲜血与性命堆砌出来的强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强势与强大,两者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了,尽管如此,如今的秦国,还是具有极大威胁力的,若没有人去遏制秦国的强势,或许过不了多久,秦国真有可能插足到中原来。
但话说回来,纵使是如今极为强势的秦国,他也存在短板,或者说弱点。因为此刻的秦国,正处于以战养战的模式,一边疯狂地对外扩张,一边用抢掠回来的物资支持战争,循环往复,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可是这种模式,存在着一个极大的弊端,也就是容错率太低。
简单地说,就是一旦秦国战败,他迄今为止所建立起来的优势,可能都会全部葬送掉。
倘若秦国聪明的话,相信他们在对外扩张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展开对内建设,提升粮食产量、提高工冶技术,等等;但倘若秦国并没有这么做,那么,或许只要几场败仗,就能让秦国一下子回到改革之前。
而最尴尬的是,秦国哪怕吃了败仗,也必须继续发动战争,否则,秦国的强势就会逐渐丧失。
尽管秦国也可以学中原各国那样积蓄力量,可这根本没有意义——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秦国根本无法打败阻挡在他们面前的魏国,这就意味着秦国永远别想插足中原,别想获得中原先进的技术。
因为,魏国的综合国力,要比秦国强大地多。
也正是因为这个根本因素,使得赵弘润虽然警惕秦国的强势,但是并不畏惧,因为他很清楚,如今秦国的强势,存在着太多的水分。
“……我大魏并非陇西,请尊使慎重抉择。”目视着秦使甘叙,赵弘润正色说道:“无论是今朝还是日后,我大魏都不会承认贵国对陇西的占领,但若是贵国拿出真正的诚意,我大魏可以默许贵国暂时治理陇西那块土地。……至于三川郡与河东郡,那皆是我大魏的国土,若是秦军踏足这两块土地,侵犯我大魏的利益,我大魏必定会给予还击!”
听闻此言,秦使甘叙深深看了赵弘润几眼,忽然沉声问道:“阁下,能够代表贵国么?”
赵弘润闻言一愣,气势稍泄,而就在这时,一名礼部官员走了进来,拱手拜道:“适才垂拱殿传来口谕,秦使一事,全权交由肃王殿下裁定。”
“……”赵弘润、杜宥、赵胜三人对视一眼,颇有些吃惊。
顿了顿后,赵弘润转头望向秦使甘叙,沉声说道:“现在,本王可以代表我大魏了。”
听闻此言,秦使甘叙的面色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语气冷淡地说道:“既然如此,多说无益。”说罢,他收起了地图,带着副使与秦少君,起身向赵弘润等人告辞。
见此,赵弘润沉声说道:“希望贵国做出明智的选择,倘若贵国最终仍旧决定对我大魏开战,那么,本王会将贵国对战争的那份渴望,打成绝望!”
“……”深深看了一眼赵弘润,秦使甘叙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而秦少君,亦在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赵弘润后,默默地跟了上去。
望着几名秦使离开,繇诸君赵胜叹了口气,摇头说道:“秦国,根本不是来交善的。”
“啊。”礼部尚书杜宥点了点头,颇有些忧心地说道:“他们只是要一个借口,仅此而已。”
“……”赵弘润一言不发,向杜宥与赵胜告辞离开。
离开了礼部本署后,赵弘润直奔皇宫垂拱殿,他知道,他父皇在等着见他。
果不其然,待等赵弘润来到垂拱殿后,魏天子瞧见他丝毫也不惊讶,一边批阅奏章一边随口问道:“秦使那边,如何?”
赵弘润闻言苦笑道:“父皇不是早就猜到了么?”
“呵。”魏天子闻言微微一笑,淡淡说道:“说来听听。”
赵弘润知道老头子是在考验他,也不推脱,如实说道:“倘若秦国并无染指中原的野心,相信他们会选择与我大魏和平相处;反之,倘若秦国果真有意插足中原,那么,眼下或许是他们唯一有机会打败我大魏的强势期……”
“那你怎么看?”魏天子随口问道。
赵弘润想了想说道:“儿臣觉得,秦国十有**会对与大魏开战……只要他们心中存有野心,他们没有选择。”
“唔。”魏天子赞许地点了点头,随即正色说道:“尽快完成商水军与鄢陵军的换装……倘若秦国果真对我大魏开战,目前可动用的,也就只有……”刚说到这,他抬起头来,见赵弘润面色黯然,心中不觉有些纳闷,皱眉问道:“怎么了?”
赵弘润沉默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今日心情……不大好。”
“……”魏天子上下打量了几眼赵弘润,也没有深究。
在离开皇宫之后,便有青鸦众传来消息,说那支秦国使节队伍已离开大梁,赵弘润暗自叹了口气。
他已经确定,那支秦使队伍的来意,只不过是秦国想找个对魏国开战的正当借口而已,因为只要秦国有意插足中原,那么就势必绕不开三川郡与河东郡,绕不开魏国这个阻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
……注定,是敌人呐。
赵弘润默默叹了口气。(未完待续。)
第856章:战前备课『加更19/33』
秦魏开战,从秦使甘叙在赵弘润回绝他们的当日就离开魏国王都大梁的迹象来看,仿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赵弘润看来,此次秦使出访他魏国,纯粹就是找个宣战的理由罢了。
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使者,张口就要对方割舍相当于半个陇西大小的土地,要知道这半个陇西大小的土地,已经近乎一个卫国的全部领土。
赵弘润怎么看那名叫做甘叙的秦使也不像是个智障,否则,怎么可能成为秦国左庶长卫鞅的家臣?又如何能位列秦王宫的中卿?
似这种事,礼部尚书杜宥看得透,繇诸君赵胜看得透,魏天子看得透,赵弘润自然也看得透。
秦国想要继续扩张!
他们需要名正言顺的理由对魏国宣战!
他们渴望战争!
因为没有战争,秦国或许会垮掉!
这已经不是交恶与否所导致的战争了,其根本原因在于秦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
备战!备战!
随着肃王赵弘润一声令下,冶造总署与兵铸局疯狂运作,日夜赶铸商水军与鄢陵军的装备,而连弩、狙击弩这等战争利器,亦加快了研发改良,冶造局的工匠们力争在秦魏交战时,拿出最先进的战争兵器。
与此同时,商水军与鄢陵军也终止了愉快的狩猎狼群的娱乐,投入了高强度的训练。
毕竟他们再过不久或将面临的秦国士卒,那绝对会是他们迄今为止所遇到的,最悍不畏死的敌人!
而在这段时间内,赵弘润则呆在他肃王府的书房内,向临洮君魏忌请教秦**队的情况。
说起这位临洮君魏忌,赵弘润对此人着实不知该说什么好。
因为在前几日,也就是与秦使甘叙谈崩的当日,繇诸君赵胜知道魏国与秦国开战不可避免,便当夜派家人前往北疆,将这件事告诉已带兵入驻河东郡阳狐一带的临洮君魏忌。
临洮君魏忌听说此事后大为振奋,居然当即上奏垂拱殿,自行辞去北三军大将军的职务,让副将姜鄙代替,日夜兼程轻装前来协助赵弘润。
以至于当赵弘润瞧见临洮君魏忌风风火火闯入他肃王府时,简直目瞪口呆。
他怎么也没想到,临洮君魏忌都快四十岁的人了,做事居然如此冲动。
要知道,如今可是在魏国,不是陇西,按照临洮君魏忌这样肆意妄为,倘若被人指证临战脱逃,那可是要处死的。
于是,当时赵弘润二话不说,当即派宗卫长卫骄向垂拱殿禀明此事,为临洮君魏忌求情。
好在魏天子是一位明君,也猜得出来临洮君魏忌为何做出这种事来,再加上有赵弘润会后者求情,因此倒也没有追究,只是叫兵部发了一则通告,表示临洮君魏忌在挥军前往北疆的途中染上了疾病,无法统御军队,只能回大梁修养,至于北三军大将军一职,则由姜鄙继任。
尽管因为赵弘润的关系,临洮君魏忌并没有受罚,但他的做法,实在让赵弘润不能理解。
要知道,北三军是由陇西魏氏十二支的私军择优整编而成的,而其中,有大半是临洮魏氏与天水魏氏的士卒,因此,天水魏氏的魏罃才会提议由临洮君魏忌担任大将军,由天水魏氏的家臣姜鄙担任副将。
可如今临洮君魏忌自行卸职,就好比是将北三军送给了天水魏氏,换做赵弘润,绝对做不出这么大度的事来。
不过由此可以看出,临洮君魏忌对打败秦国、夺回陇西的执念究竟有何等的强烈。
回到大梁后,假称伤病的临洮君魏忌便悄悄搬到了肃王府的西苑厢房,方便与赵弘润探讨如何击败秦**队。
除了他本人以为,临洮君魏忌还是带回来两名家臣,一个叫做毛博、一个叫做薛浆,皆是当年临洮君魏忌在陇西时的心腹爱将。
于是乎,今日四个人外加宗卫长卫骄,就钻在书房里研究击败秦**队的战术。
当然了,在研究战术之前,临洮君魏忌自然要向赵弘润介绍一番秦**队的概况。
事实上,像秦国的铁鹰军、黥面军,繇诸君赵胜前一阵子就跟赵弘润讲述过,只不过,繇诸君赵胜所了解的秦军概况,终归不如临洮君魏忌详细。
毕竟临洮君魏忌以及姜鄙,那可是亲自在前线领兵与秦军交战的将帅。
据临洮君魏忌所言,秦国的正规军,主要以戈盾兵为主,即左手持盾、右手持长戈的步兵。
在讲述的时候,临洮君魏忌还画了一幅戈盾兵的图,虽说画工不咋样,但大抵可以瞧出几分端倪。
通过观察,赵弘润发现秦国戈盾兵的盾牌,与他魏**制盾牌一样是方盾,但是最起码大上一圈,士卒将盾牌垂直放在地上,盾牌高度居然到该名士卒的肩膀。
起初赵弘润还以为是临洮君魏忌的画工问题,询问后才知道,的确就是这样。
这简直不可思议!
这么大的盾牌,重量可想而知,再加上沉重的铠甲,难道秦国人各个都是大力士?
后来经过临洮君魏忌的解释,赵弘润这才知道,原来,这盾牌固然是沉重的青铜盾不假,但秦国戈盾兵身上的铠甲却很轻,绝大多数都是牛皮所制的皮甲。
因此总得来说,秦国戈盾兵的负重,不会比魏国的刀盾兵高到哪里去。
再者,秦人普遍高大,臂力强劲,因此,使用这种沉重的青铜盾,并不会影响士卒在战场上的实力。
更要紧的是,秦国的戈盾兵,一般采用步步为营的战术推进,通过推进挤压敌军在战场上的空间,搅乱敌方的阵型,可不会像魏国的刀盾兵那样冲锋——那是秦国长戈兵的责任。
“弓弩无法射穿这种青铜盾么?”赵弘润询问临洮君魏忌道。
临洮君魏忌摇了摇头,一边比划一边讲解道:“秦国的戈盾兵,有一套对付远弓的战术……以大概十人左右组成方阵,四个方向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