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389章

大魏宫廷-第389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笔钱可以用来改善成皋军,也可以用来使户部变得富裕,只有户部变得富裕了,魏国才有资本增设一项项赵弘润计划中的基础建设。

    比如开挖河道、修筑边塞、改善官道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而且,花的钱恐怕都是以万万两为单位的。

    而在济阳王赵文倬说完之后,成陵王赵文燊亦附和道:“事实上,肃王殿下所提出的一成本金的出关税并不算高,但肃王殿下别忘了,我等每年还得向户部上缴巨额的税收……倘若能减免后者的话,我愿意接受肃王殿下的要求。否则,这个条件任是谁都不会同意的。”

    赵弘润摸了摸下巴,问道:“那族叔的意思呢?”

    “肃王殿下难道就不觉得有失偏颇么?为何那些平民才百枚大钱的出关税,而我等却要足足本金的一成?”成陵王赵文燊严肃地说道:“百一,这是底线。”

    “百一不行。”赵弘润摇了摇头,说道:“若干月之后,那些平民商贾的出关税,本王正打算上涨至百一。”说罢,他转头望向成陵王赵文燊,正色说道:“百五,这是本王最后的让步了。”

    百五,即是本金的半成,本来成陵王赵文燊是不会同意的。

    想想也是,凭什么那些平民商贾无论装载多少货物,只需缴纳一百个大钱,而他们这些贵族,却需要缴纳半成本金的高额税收?

    不过,当他听到赵弘润有意将针对平民的出关税也上涨至百一本金后,他心中那份不公平的情绪,倒是稍稍缓解了许多。

    半响后,成陵王赵文燊在其余三位诸侯王吃惊的目光下,点头说道:“可以。……但是肃王殿下,我希望殿下对我们开放雒港。”

    其余三位诸侯王原本一脸惊愕地准备提出反对,但是在听到这句话后,却立马闭上了嘴,算是同意了成陵王赵文燊的建议。

    雒港……

    赵弘润深深望了一眼成陵王。

    雒港,即雒城城东的河港,目前只对朝廷户部开放。

    别看大梁距离三川看似有一段距离,事实上,若是走水路,利用大河(黄河)、雒水,来回一趟只需一半的时日,更妙的是,颍水水系虽然普遍吃水较浅,但胜在四通八达,对于某些位处较远的贵族,比如成陵王赵文燊,走水路简直比走陆路要快上三倍。

    “好!”

    在思忖了半响后,赵弘润点了点头。

    当日,赵弘润与成陵王赵文燊、济阳王赵文倬、中阳王赵文喧、原阳王赵文楷四位诸侯王达成了某些协议。

    三川,终于对魏国境内的贵族势力开放,但是,是从今年的七月一日开始。

    对此,成陵王赵文燊等人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赵弘润早已坦言告诉过他们,他并不打算让平民商贾取代贵族商贾的地位,而是要让双方彼此掣肘,达到相互制衡的局面。

    要让某些贵族充分认识到:大魏,并不是缺你不可,甚至于,随时有可以取代你地位的人群。

    不过对于赵弘润想要达成的这种相互制衡的局面,似成陵王赵文燊等人也只是笑笑而已。

    他毫不怀疑,一旦到了七月一日,三川正式对魏国国内的贵族势力开放,那些平民商贾,势必会顷刻间被他们这些贵族挤压地几乎生存之地。

    根本不需要使什么卑鄙的手段,光是财富差距上的碾压,就足以碾死那些在贵族势力面前有如虫子一般的平民商贾。

    “但愿肃王殿下所竭力扶持的平民,在七月之后还能苟活一些……”

    在达成了初步协议之后,成陵王赵文燊笑呵呵地对赵弘润说道。

    信心十足的他,恐怕没有想到,在那些他们所看不起的平民商贾中,还真有一部分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且在他们日后的财富打压下,挣扎着逐步壮大。

    而就在赵弘润与这四位诸侯王商谈三川之事的时候,王都大梁内,却传出了一则谣言,一则对赵弘润颇为不利的谣言。(未完待续。)

第495章:谣言顿起

    ps:多谢诸位书友祝贺我生日。只不过,页面上的祝福人数,183人……心已碎,感觉好累……

    ————以下正文————

    当日,在与成陵王赵文燊、济阳王赵文倬、中阳王赵文喧、原阳王赵文楷这位诸侯王达成了协议后,赵弘润见天色已临近黄昏,也就懒得再去冶造局,而是径直去了皇宫,到凝香宫去陪他母妃沈淑妃一起用饭。

    倘若他没有猜错的话,他今晚应该可以在凝香宫碰到他父皇,从他父皇口中得知其与二伯赵元俨的商谈结果。

    果不其然,当赵弘润来到凝香宫的时候,他父皇魏天子早已在宫殿内,此刻正陪着沈淑妃说笑着什么,并且,看面色似乎心情很不错的样子。

    不过碍于沈淑妃,父子二人并没有第一时间谈论有关于宗府的事,毕竟沈淑妃的身体一向不好,因此,魏天子以及赵弘润、赵弘宣父子三人,一直以来都避免在沈淑妃面前提起什么不好的话题,哪怕是前一阵子赵弘润被宗府关到了静虑室,魏天子亦谎称赵弘润是因为冶造局太忙的关系。

    而今日,赵弘润的弟弟赵弘宣并没有来凝香宫用饭,据说是被宫学的讲师教授们给留了下来。

    也难怪,毕竟今年是赵弘宣在宫学的最后一年,一旦他通过了魏天子的学业考核,便可正式成为成年的皇子,出阁辟府,因此,无论是宫学的教授讲师们,还是赵弘宣自身,都将其当成了头等大事。

    晚饭过后,沈淑妃按照惯例与魏天子以及赵弘润父子二人交谈了几句后,便因为身体虚弱的关系,回内殿歇息去了,见此,魏天子与赵弘润也离开了凝香宫,在途中谈论起宗府的事来。

    “观父皇的气色,看来二伯这回退让许多呀……”

    “你二伯会退让许多?”听了赵弘润的话,魏天子失笑地摇摇头说道:“你是头一遭认识你二伯么?”

    “唔?”赵弘润疑惑地停下脚步来,问道:“难道父皇并未重砍宗府的权柄么?”

    魏天子摇了摇头,正色说道:“你二伯只同意在宗规上注添一条:宗府不得介入国事。其余的,朕恐怕还得与他软磨硬泡一阵子……”

    有这条不就够了么?

    赵弘润不解地望着魏天子,毕竟在他看来,其实宗府本身只是一个空架子,它只是沟通以他父皇为首的皇权朝廷势力与国内贵族势力的一个纽带,并起到一个相互制衡的作用。

    比方说,若贵族势力中出现不臣,宗府便借朝廷的力量打压前者;反过来说,倘若皇权势力这边过分打压国内贵族势力,则宗府便联合后者,对抗皇权势力。

    说白了,宗府本身是没有多少实权的。

    硬要说有什么实际权力的话,恐怕也就只有那一支宗卫羽林郎了。

    想到这里,赵弘润诧异地问道:“父皇不会是打算将宗卫羽林郎接管过来吧?”

    魏天子哈哈一笑,面色看起来有些不自然。

    “父皇也太狠了吧。”赵弘润露出几许古怪之色。

    要知道,若是宗府再失去了宗卫羽林郎,那它可就真成了一个可有可无、名存实亡的空架子了,因此作为宗府现任的宗正,赵弘润那位二伯赵元俨,绝对不会同意这件事的。

    “朕只是觉得……”魏天子苦笑了一声,随即在顿了顿后,询问起赵弘润另外一桩事:“弘润,你两度掌军,至今为止已统帅过浚水军、砀山军、成皋军,你觉得这三支军队实力如何?”

    “很强。”赵弘润由衷地称赞道,毕竟正是浚水军、砀山军、成皋军这三支军队,前后助他以少胜多打败了暘城君熊拓以及羯角部落的比塔图,倘若没有这三支军队的鼎力相助,他未见得能凭借智谋打败那两个强敌。

    魏天子闻言微微一笑,随即惆怅地说道:“驻军六营,乃是我大魏最强的六支军队,反过来说,我大魏最强的军队,是驻军……”

    “……”赵弘润闻言一愣,随即立马便领悟了其父皇的意思。

    所谓的驻军,说白了就是卫戎军,是侧重于保卫国家的军队,顾名思义,这类军队只有在被逼无奈之际才会出动,否则多数都用来镇守四方的。

    “父皇……想另添新军?”赵弘润试探着问道。

    魏天子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你前一阵子在三川,不知山阳县那边的情况。但是你四王兄弘疆却送来亲笔书信,他预感韩国正在紧急筹备一场针对我大魏的战争……”

    这不是早就知道的事么?

    赵弘润有些不以为然。

    可能是看穿了赵弘润的心思,魏天子摇摇头,正色说道:“并非是我等猜测韩国即将对我大魏用兵,而是韩国的确正在积极准备战争。”

    赵弘润琢磨了片刻,终于意识到了这两句话的不同之处,皱眉问道:“四王兄……他发现什么端倪了么?”

    赵弘润长长吐了口气,沉声说道:“一个月前,你四王兄冒险带着宗卫们,乔装打扮,登山中小径绕过了孟门关……”

    作死啊……

    赵弘润心中一惊,要知道孟门关,那可是韩国驻扎着重兵的关隘。

    “他发现什么了么?”赵弘润着急地问道。

    “他看到了一大片营地,连绵数十里。”魏天子长吐了一口气,随即又补充道:“骑兵,皆是骑兵!数量,恐怕达到十万!步卒,更是不计其数……韩国,正在向孟门关调集大军。”

    十万韩国骑兵……么?

    赵弘润心中暗念一句,只感觉有些头皮麻烦。

    要知道,韩国骑兵的单兵素质,可是丝毫不在三川的羯角骑兵之下。

    “韩人,终于按捺不住了么?”赵弘润皱着眉问道。

    岂料,魏天子在一阵沉默过后,却是摇头说道:“不,韩人,并未再威逼山阳县……据弘疆言道,眼下孟门关的韩**队,已足以攻克山阳,但是,韩人却丝毫没有进攻山阳的意思,仍旧按兵不动……这是朕眼下最担心的。”

    听闻此言,赵弘润思忖了片刻,忽然说道:“会不会是,韩国与北地的胡人发生了战争?”

    魏天子摇了摇头,正色说道:“还不清楚……但愿如此吧!否则,真是不堪设想。”

    ……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

    他当然听得懂他父皇的意思:明明已有足够的兵力攻克山阳,却至今按兵不动,这就意味着,要么韩国并未打算与他们魏国开战,其目的只是了肃清国境地带的胡人部落;要不然,就是攻打魏国的时机还未成熟,韩人还在等待着某个契机。

    若是是前者,那倒是还好,而倘若是后者,那可就太糟糕了。

    毕竟韩人用于战前筹备的日期越长,就说明他们对这场战争愈发看中,倘若其目的真是为了攻打魏国的话,绝不可能仅仅只满足于攻下上党、河东两郡,极有可能会挥军强渡大河,攻伐河南。

    “朕不希望战火始终燃烧于我大魏的国土上……”魏天子一句话阐明了他打算另添新军的打算。

    并且这支军队,将不再会是侧重于驻军的守备军,而是侧重于进攻的军队。

    想到这里,赵弘润也就明白他父皇为何想要宗府的宗卫羽林郎了。

    毕竟新设一支新军,最头疼的并非兵源,而是足以担任职位的将领,上至将帅下至伍长,而宗卫羽林郎,他们最起码也拥有着伯长(百人将)的眼界与素养,倘若这支新军能以宗卫羽林郎为骨干打造起来,或许拥有着赶超驻军六营的潜力。

    能赶超驻军六营的新军……

    赵弘润想了片刻,兴致勃勃地说道:“父皇,若是你真能说服二伯的话,儿臣想尝试尝试训练这支新军。”

    听闻此言,魏天子愣了一下,随即目视着赵弘润良久,摇头说道:“你……不行。”

    “父皇这话也太伤人了吧?”赵弘润皱皱眉,不悦说道:“父皇应该知道,只要是国事,儿臣绝不会当儿戏。”

    “话虽如此,但你……还是不合适。”说罢,魏天子深深望了一眼赵弘润,意有所指地说道:“等你回府,你或许就能明白朕这句话的意思了。”

    见魏天子明显不想再细说,赵弘润怏怏地撇了撇嘴。

    告别了魏天子,赵弘润返到肃王府。

    他诧异地发现,宗卫高括站在府门前,一脸着急焦虑之色。

    “怎么了,高括?”他纳闷地问道。

    只见宗卫高括疾步走了过来,在向沈彧、吕牧两位宗卫点点头打了声招呼后,压低声音对赵弘润说道:“殿下,出事了,不知怎么,大梁城内都在流传对殿下不利的谣言,言殿下你口口声声说不贪恋尊位,但私底下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