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186章

大魏宫廷-第186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商水军与鄢水军所占的一成战利,这两支楚国降军的主帅,即谷粱崴与屈塍二人,就皆希望能兑换成现款、现物的资源。

    毕竟眼下在商水、鄢陵、长平一带,居住着多达四十万左右的楚民。这些楚人在商水军与鄢水军的帮助下,试图将那几座城池打造为适合他们居住的地方。

    可问题是,比如鄢陵,当初赵弘润可是下令一把火将鄢陵给烧了的,如今虽然有十几万楚人住了进去,但是睡的却几乎还都是行军帐篷。要重新恢复鄢陵的繁荣,就势必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援。

    最终,在赵弘润与户部的交涉下,户部同意即刻对商水、鄢陵、长平三城的物资支援,由仓部主持,从各地征调米粮、衣物、农具以及各种生活所需用品,从水路运至商水与鄢陵。

    其中,这些物资的价值以及运输花费,皆从商水军与鄢水军的那一成战利中扣除。不过作为交换,商水、鄢陵、长平第三年至第五年的税收,允许商水军与鄢陵军截留。

    当时听到这个条件时,就连赵弘润都有些可怜户部,因为这一项条件暴露了户部、或者说国库内资金不足的尴尬,否则,又岂会先取用商水军与鄢水军的那一成战利,事后再用别的方式偿还呢?

    看来。户部是铁了心要将那批物资捏在手里,不时地丢出一些。希望卖出更高的价钱……

    尽管明白户部官员们的心思,但是赵弘润仍然暗自摇头不已,因为他觉得,似户部这种操作方式,虽然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但是所花费的时间亦会成倍地增加。效率极其低下。

    不过既然户部选择利润最大化地抛售那笔来自楚国的财物,赵弘润也懒得再去说他们什么,他只要保证自己一方的人得到足额的钱。

    这里所说的自己一方,并不包括浚水营、砀山营与汾陉塞,毕竟驻军六营无论是在兵部还是在户部眼里都是极难伺候的大爷。户部绝不敢去坑这几位爷。

    但是屈塍与谷粱崴说执掌的鄢水军与商水军,赵弘润就只有自己出面为他们撑腰了,免得某些不长眼的家伙克扣属于这两支军队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对商水、鄢陵、长平三地的四十万楚民的肯定与优待,魏天子特例允许给予这三座城池的四十万楚民以楚制楚的厚待,即从中挑选出楚人担任县令等官职,来负责当地的民事。

    对于那三名县令的任命,最后还是落到了赵弘润手中,见此,赵弘润二话不说就将羊舌焘等几个当初亲近魏人的中小氏族的族长,破格提拔为商水、鄢陵、长平三地的县令,而其余辅佐他们的官员,就由这三位新任的县令自己来决定。

    至于武尉,就更不必操心了,毕竟商水军与鄢水军,那可都是编制为三万人的军队,有这两支军队负责三座城池的治安缉盗,绰绰有余。

    待等这个消息传到商水、鄢陵、长平一带后,当地四十万楚民皆对大魏天子允许他们自治颇为吃惊与欢喜,一时间,魏天子“圣贤”的美名在楚民中遍传。

    毕竟那些楚民也曾担心他们在归顺魏国后,魏人会不会亏待他们,而如今魏天子做出这等厚待,便杜绝他们心中或有可能被魏人欺凌的假象。

    当然,事无绝对,也有不少中小氏族、以及被赵弘润收刮干净家财的大氏族,对于羊舌焘等人担任商水等地的县令极为眼红与鄙夷。

    尤其是羊舌焘,据说有不少眼红的氏族,对于他将自己孙女送给那位肃王殿下当妾,借此攀上高枝而颇为不耻。

    不过相信羊舌焘对此无所谓,毕竟这老头的脸皮,在赵弘润看来绝对有城墙那么厚。

    四月二十日的时候,屈塍、晏墨、巫马焦等降将便准备离开大梁,回到他们驻军的商水县、鄢陵县去了。

    毕竟他们是驻军将领。

    临走前,赵弘润请这些将领在大梁内的一家酒馆吃了一顿酒,恩威并施,既敲打了他们,同时也对他们许下种种承诺。

    不可否认,对于商水军与鄢水军,赵弘润还是颇为上心的,毕竟执掌这两支军队的将领们,早在楚国时便已向他效忠,在赵弘润还未在大魏内执掌一支军队的当下,称商水军与鄢水军是他的嫡系军队也毫不为过。

    而商水军与鄢水军的将领们,想来也是明白这一点,因此,这两支军队的忠诚,其实并不成问题。

    而待等这些将军们离了大梁,赵弘润便彻底闲了下来,因为该忙碌的,都已经忙完了。

    此时正值四、五月交替的时候,在赵弘润看来,正是离开大梁出城玩耍的好时候,可遗憾的是,明明此时他手中攥着几十万两银子的钱,摆脱了当年因为囊中羞涩的苦逼日子,结果,却不得不更苦逼地到工部冶造局去当值。

    算了,今日就去冶造局看看好了。

    过了一日又一日,赵弘润终于是摆脱了又被其父皇所坑的心里阴影,打起精神,带着宗卫们前往工部的冶造局。

    此时,东宫太子弘礼、雍王弘誉、襄王弘璟、庆王弘信等人,早已入主了他们各自所选择的司署,大力培植心腹、亲信,唯独赵弘润这边,至今还未在冶造局露面过。

    不过话说回来,似赵弘润这等皇子,在六部辖下的司署当值,并不需要每日点卯、按时就班,只要在年末时做出成绩来,负责监督这些位殿下的御史台,也并不会向魏天子打什么小报告。

    就像赵弘润这几日,他因为在忙碌于与户部交割,因此,哪怕他至今还未去冶造局露面,御史台也并未派遣过来催促,魏天子那边也没有说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如今赵弘润闲下来了,还是每日游手好闲,相信他父皇以及御史台,就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日吃过午饭后,赵弘润便带着几名宗卫来到了工部的冶造局。

    工部冶造局的局丞名叫王甫,当初赵弘润出征前改良那两百余辆战车,便是由这位大人经手。

    而当听说赵弘润今日带着宗卫们前来当值,局丞王甫在闻讯后急忙迎了出来。

    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当初赵弘润来的时候,他只是托冶造局办事,而如今,冶造局已成为了这位肃王殿下的下属,要是不慎怠慢了这位殿下,使得这位殿下削了他的官,就算是工部尚书,也难以插手干涉。

    而赵弘润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因此,当他看到王甫满头大汗、慌慌张张地跑出来迎接时,就笑着宽慰他道:“王局丞不必如此拘谨。……本王与冶造局,那可是老朋友了,难道王局丞还信不过本王不成?”

    听闻此言,冶造局的局丞王甫仿佛是吃了颗定心丸,着实心安了许多。

    仔细想想,其实确实如此,六部之中,赵弘润的确与工部关系最好,而这里所说的工部,其实指的就是冶造局。

    想当初赵弘润制造的巨型风筝,还有在科试会场上那批连夜赶制的白蜡,那可都是出自冶造局内这些能工巧匠的手笔,甚至于,工部左侍郎孟隗带走协助赵弘润出征楚军的那一批官员与工匠们中,亦有不少是冶造局的人。

    因此,赵弘润这位肃王殿下,还真可以说是冶造局的老朋友。

    如此一想,局丞王甫是越想越心安,抹了抹额头方才的汗水,释然般笑着说道:“下官失态,叫肃王殿下见笑了。……今日肃王殿下大驾至此,不如下官引殿下参观一下我冶造局,如何?”

    “有劳王局丞了。”

    “岂敢岂敢。……肃王殿下请。”

    “请。”(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冶造局

    工部辖下冶造局,坐落在大梁城东北的刑部大院旁,司署府衙的占地规模不小,与兵部辖下的兵铸局,并列为朝廷六部辖下司署中规模最大的两个司署。

    可虽说规模与兵铸局名列众司署第一,但其地位,却不容乐观,在以往,充其量只是给各部打下手的存在。

    而这,在赵弘润看来很不可思议。

    “我冶造局以往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逐步参观冶造局内具体设施的途中,赵弘润询问局丞王甫道。

    王甫笑了笑,解释道:“顾名思义,冶铁、造器。”

    “关于冶铁,本王其实早就想问了,兵部有兵铸局,可为何冶铁却由我冶造局负责?”赵弘润好奇问道。

    王甫闻言笑着解释道:“殿下,兵部的兵铸局,只负责打造军器,其余一概不管。……而我冶造局,则负责精进冶铁工艺。”

    说着,他们来到一片空地上,只见在那里,摆放着两个大竹筐,竹筐内盛满了一把又一把的铁剑。

    而在竹筐旁,还站着三人,皆是一般官府内的公吏打扮,胸口与后背还纹着冶造局字样。

    “他们在做什么?”赵弘润问道。

    王甫望了一眼远处,解释道:“应该是在测试新铸铁剑的坚韧与锐利程度。”

    话音刚落,就见远处有一名公吏从竹筐中取出一把剑来,伸展右臂将其平悬,而另外一名公吏,则从另外一个竹筐内取出一把式样有些区别的铁剑来,在深吸了一口气后,朝着那柄平悬的剑狠狠劈了下去。

    只听噶砰一声。平悬的铁剑剑身竟从中崩断。

    见此,第三名公吏走近了几步,仔细检查了一下第二名公吏手中的剑,见剑身上有明显的缺口,失望地摇了摇头,用手中的毛笔在小册上记录了几笔。

    “这就是失败了。”王甫也叹了口气。有些尴尬地向赵弘润解释道:“纯粹地延长锻造次数,并未能提高铁剑的坚硬度,仍旧是二十锻的水准。”

    这时,赵弘润身后宗卫穆青听闻此言,一脸不解地插嘴问道:“不是据说已经冶炼出三十锻的铁了么?”

    局丞王甫愣了一下,旋即压低声音对赵弘润等人解释道:“事实上,锻数,仅仅只是将铁胚锻炼、淬火的反复次数,并不代表。三十锻铁就一定比二十锻坚韧……”

    穆青尴尬地挠了挠头。

    而此时,王甫恢复了正常的声音,又说道:“眼下我冶造局,较为成熟的工艺是二十五锻铁,唔,事实上,我冶造局的匠人们习惯称之为毕柏铁,是由一位叫做毕柏的匠师改进了原先二十锻铁的铁金(矿金属)比重。在原先的铁胚中加入了一种少见的白色铁矿,将其打造成型后。比一般的二十锻铁剑稍增了些韧性,不过,还是未曾达到局内众工匠们对于三十锻铁的标准。”

    “三十锻铁的标准?那是什么?”宗卫沈彧好奇地问道。

    只见王甫舔了舔嘴唇,低声说道:“劈断二十锻铁所制铁剑,而剑刃不伤。”

    听闻此言,赵弘润身后那一群宗卫们忍不住惊呼出声。

    唯独赵弘润表情古怪地瞅了一眼王甫。

    你说的那是钢吧?……用块炼铁的工艺。锻炼出钢,这难度……啧啧。

    赵弘润微微摇了摇头。

    之后,王甫带着赵弘润冶造局内一大片工棚。

    所谓的工棚,指的便是冶造局内工匠们的工作地点。

    乍一看,其实就是一间间简陋的棚子。棚子里摆放着铸铁用的火炉、铁架子,以及一些相应工具,比如火钳等等。

    王甫带着赵弘润随便选了一间工棚停了下来,只见在那间工棚内,正有一位铁匠正在铸铁,用铁锤反复地狠狠锤击铁胚,将其铸造成铁剑的形状。

    可能是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工棚外站着几个人,那名铁匠错愕地抬起头来。

    局丞王甫他自然认得,可王甫身旁衣装鲜艳的赵弘润等人,那名铁匠显然并不认得,因此,他疑惑地望着王甫,似乎是在猜测他们冶造局的局丞王甫为何带一个富家公子模样的人,来到工棚这种明令闲杂人等不得进入的重要地方。

    见此,王甫提醒那名铁匠道:“继续!”

    那名铁匠点点头,权当是与王甫打了招呼,旋即又是一锤一锤地敲打架子上的铁胚。

    看了一阵子后,王甫指引着赵弘润等人继续往冶造局深处走,一边走他一边解释道:“如殿下所见,我冶造局也打造兵刃与盾牌,但这仅仅只是为了测试锻铁的坚韧与锐利程度所用。待等这项工艺趋近成熟后,我冶造局便将其交给兵部的兵铸局。”说着,他颇有些自豪地补充道:“事实上,无论是往年兵铸局铸造兵器所用的工艺,才是今年兵部准备在更新驻军六营军备时投入使用的毕柏铁工艺,都是延承我冶造局的技术。”

    紧接着,局丞王甫又陆陆续续带着赵弘润参观了冶造局内其余的设施,让赵弘润对冶造局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穷!

    是的,在参观完整个冶造局后,让赵弘润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司署简直穷地叮当响。

    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