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1053章

大魏宫廷-第1053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雍王弘誉在迈步走入殿内时,则第一眼就扫向殿内的东席,待瞧见赵弘润带着三人已在席中就坐时,他脸上的笑容更甚。

    不得不说,雍王弘誉也考虑过万一老八赵润今日拒绝赴宴这个问题,好在这种糟糕的情况总算是没有发生。

    在心中松了口气之余,雍王弘誉与陆续前来攀谈的宾客说了几句,便不动声色地来到了赵弘润跟前,带着几分歉意说道:“弘润,百忙之中还要让你抽暇前来赴宴,为兄心中实在是过意不去。”

    其实在进府的时候,雍王弘誉就已经从府邸门口的迎宾人口中得知了赵弘润已然赴宴的消息,并且还得知了赵弘润的赠礼是一支老山参虽然在这个年代,老山参的价值并不会高到哪里去,甚至于有许多世人根本不懂这玩意到底干嘛用,可贴上了肃王赠礼这个标签,这支老山参的意义比它本身还有价值。

    至少,比一副马鞭强得多不是?

    在寒暄了几句后,雍王弘誉与赵弘润告辞,走向了殿内的主座。

    今日在雍王府的宴席,是由雍王弘誉的内弟崔咏主持。

    对于这个崔咏,赵弘润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是酸枣崔氏中年青一代的翘楚,是一个喜欢风花雪月的浪荡子,虽有满腹的学识,也擅长作诗与丹青,可这些本领都不用在正道上,终日与一些烟花柳巷的女子嬉戏,气得雍王弘誉的老丈人险些将这个儿子赶出家门。

    后来,雍王弘誉得势之后,雍王妃崔氏生怕弟弟崔咏果真被父亲断绝父子关系,遂将这个弟弟叫来大梁,让崔咏专门负责帮自己夫君笼络城内达官贵人。

    还别说,放荡不羁的崔咏在这方面很有一手。

    打个比方说,崔咏即是雍王弘誉身边的繇诸君赵胜。

    在雍王弘誉来到之后,筵席正式开始。

    说实话,今日雍王府的宾客,论身份尊贵并不比当初庆王弘信的那场筵席,这也难怪,毕竟有许多贵族目前仍在宋郡,无法赶回来参加,但至少是大梁当地的名流,大多皆相继到场,这再次证明,雍王弘誉不愧是当今的大势。

    然而这些宾客在筵席期间,时不时地拿眼观瞧赵弘润,这让赵弘润感到很烦。

    一次两次或许赵弘润还会忽视,可三番两次地观察他的表情,他又不是傻子,岂会猜不到那些人的心思?

    而与此同时,雍王弘誉的幕僚张启功,还有内弟崔咏,这些人亦注意到了殿内许多宾客的异样目光,对此神色各异。

    待筵席结束时,雍王弘誉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将赵弘润送出府邸外,更叫人奉上一只木盒作为回礼,亲近地说道:“今日让贤弟百忙之中前来赴宴,愚兄实在过意不去。正巧最近愚兄偶然得到一盒上好的霞珠,不若就转赠弘润府上那几位红颜知己,作为赔罪,还望弘润莫要推辞。”

    所谓的霞珠,其实说白了就是彩色的珍珠,别说在魏国,就算在楚国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珍物。倘若是大颗的霞珠,不说价值连城,至少也比黄金、玉石珍贵地多,因此这份回礼,着实贵重,至少比赵弘润那支老山参贵重地多。

    赵弘润推辞了几回,但最终还是架不住雍王弘誉的盛情,只能收下。

    待逐一送走宾客后,雍王弘誉将内弟崔咏、幕僚张启功等一些心腹招到了书房。

    期间,崔咏想起了姐夫送出去的那盒霞珠,颇有些不舍。

    毕竟那种上好的霞珠,连他姐姐雍王妃崔氏也没有多少,而此番雍王弘誉却最起码送出去了十几颗,这让他很是肉疼哪怕留几颗给他,让他带着吃花酒时哄那些女人开心也好啊。

    听到崔咏的嘀咕,雍王弘誉与幕僚张启功心中都有些无语。

    在沉吟了一番后,雍王弘誉正色说道:“今日,老八能前来赴宴,这是给足了本王面子,几颗霞珠算得了什么?……如我当初所料,弘润本身对那个位子并无兴趣,只是那介子鸱在暗中搞鬼而已。如今本王已成大势,只要弘润不改变主意,一个介子鸱,谅他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听闻此言,张启功低声说道:“殿下,话虽如此,但不知殿下可曾看到今日筵席间诸宾客曾频频观望肃王?”说着,他抬头看了一眼雍王弘誉,正色说道:“肃王虽无争位之心,但他势力太大,有他在大梁一日,有些人,恐怕并不会对殿下一心一意……”

    “你的意思是?”雍王弘誉皱眉问道。

    张启功拱了拱手,正色说道:“在下建议,为妥善期间,还是应该想个法子,让肃王移居商水……如此一来,在这大梁,再无人能掣肘殿下。”

    “这个……”

    雍王弘誉不由地陷入了沉思。

第1330章:雍王的抱负

    张启功的话,让雍王弘誉陷入了沉思。

    平心而论,张启功说得一点没错,就算肃王赵润并无争夺大位的心思,但放任这个权势滔天的兄弟继续留在大梁,其实雍王弘誉心中也颇为不安。

    确切地说,这份不安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在当初庆王弘信还在大梁时,雍王弘誉就有这方面的顾虑。

    这也难怪,毕竟肃王赵润在大梁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远比庆王弘信更甚,只不过当初雍王弘誉有庆王弘信这个头号劲敌,因此无暇、也无精力去计较这些罢了。

    而如今,庆王弘信已被他逼得远赴宋郡,肃王赵润这个潜在的威胁,一下子就变得惹眼起来。

    当然,这并不表示雍王弘誉打算用对付庆王弘信的办法去对付肃王赵润。

    庆王弘信算什么?

    在雍王弘誉眼里,庆王弘信只不过是仗着有南梁王赵元佐以及天水魏氏的魏支持,才有资格与他争夺皇位罢了。

    但肃王赵润这位八弟不同,这个兄弟能有其如今的权势与地位,全靠他自身的能力,靠他这些年来率军南征北战打出来的。

    魏国需要肃王赵润!

    这一点,雍王弘誉非常清楚。

    他从未对外人言及过,但事实上,他也有着他自己的抱负:即做得比他们的父皇更出色,使魏国变得更加强大。

    他希望亲手将魏国推上中原霸主的位置,让后世的魏人在提到他魏王誉时,皆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那是一位贤君!

    甚至于,雍王弘誉还想过吞并韩、楚,只不过这些宏远的抱负,连他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切实际,因此不敢提及。

    而想要使魏国达到那等强盛,与他国的战争固然是避免不了的,因此,肃王赵润这位八弟,从一开始就在雍王弘誉的班底名单当中倘若能得到这位弟弟替他打江山,在他治理下的魏国,岂不是会变得空前强盛?

    甚至于……一统天下?

    一想到一统天下,雍王弘誉便感觉口干舌燥,心中亦激动地不能自己。

    无他,只因为这份空前的武功,中原各国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来都没能达成,倘若在他的治理下,魏国能达到那种高度,那好比说,他超越了中原各国历代的君王。

    而目前在魏国,能帮助他达成这等宏愿的,有三人,即肃王赵润、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

    这三位,皆是拥有着灭一国能力的统帅,纵使是司马安、韶虎、庞焕等魏国一流的名将,比较这三位还是逊色了些许。

    而在这三位中,雍王弘誉最看好八弟肃王赵润。

    对于南梁王赵元佐,他信不过,他至今仍然怀疑南梁王赵元佐支持庆王弘信的动机;至于禹王赵元,雍王弘誉纯粹就是顾虑这位王叔的身体状况,他怎么敢将自己的期望,交给一位时不时就会咳嗽、吐血的王叔身上呢?

    唯独八弟赵润,年轻,又有才能,相信有他坐镇魏国,魏国绝不会在对外战争中失利。

    但目前,八弟赵润的权势比他更甚,想要招揽这位王弟,可不是那么简单说得简单点,他还未坐上魏国君王的位置,何来的资格招揽那个弟弟?

    因此,坐上那个位置,是雍王弘誉必须优先考虑的事。

    可问题是,八弟赵润逗留于大梁,这也对他造成了一些影响。

    该死的介子鸱……

    雍王弘誉忍不住在心中骂了一句。

    倘若前一阵子那则肃王意欲争位的谣言中,肃王赵弘润再次表明了不欲争位的立场,雍王弘誉绝不至于如此为难。

    可那该死的介子鸱,对其效忠的对象阴奉阳违,居然说服了赵弘润对那则谣言保持沉默,虽然事后雍王弘誉通过代为辟谣的方式破坏了介子鸱的阴谋,但说到底,这办法终究没有赵弘润自己出面辟谣更让人信服。

    这不,当初那件事的后遗症如今就冒出来了:大梁,乃至魏国,不知有多少人期待着他雍王弘誉与肃王赵润的争斗。

    虽然雍王弘誉自己能够肯定,那位八弟九成九根本没想过与他争夺魏国君王的位子,可问题是那些人不知道啊,还在傻傻地观望,明显是想等着待肃王赵润出面争位时,争相投靠。

    在这种情况下,雍王弘誉如何借扳倒庆王弘信的胜势,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因此,当张启功提议设法让肃王赵润移居商水时,雍王弘誉是有些心动的,毕竟若赵弘润也离开了大梁,那大梁就再无人能与他抗衡,而那些此时正在观望的官员、权贵、世族,相信也就会陆续倒向他这边。

    可问题是,老八在大梁住得好端端的,也没有跳出来与他争夺皇位,这个时候却让他移居商水?万一惹毛了那个八弟怎么办,岂不是弄巧成拙?

    想到这里,雍王弘誉皱着眉头说道:“这件事暂且搁置,先解决老三再说。……这家伙留在大梁才是祸害。”

    张启功闻言点点头,说道:“此事容易,先前有燕王弘疆外封山阳,随后又有桓王弘宣外封安邑,虽然我大魏此前已废弃皇子外封,但这一代先例已开,只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将襄王外封即可……顺便,日后还能用相同的办法对付庆王。”

    这话听得雍王弘誉暗暗点头。

    呵,庆王弘信还奢望有朝一日返回大梁?做梦!

    别说他短时间内无法抚平宋郡的民怨,就算他办到了,雍王弘誉也能假借封赐,封庆王弘信一个宋郡郡王之类的爵位,强行将后者按在宋郡。

    “那……哪里合适呢?”雍王弘誉问道。

    张启功闻言笑道:“阳翟(di)如何?去年肃王征讨三川时,据闻有三川羚部落的羯人逃到了宛城,在我大魏国界骚扰作乱,可令襄王坐镇边疆……或者,宛地?

    他知道,雍王弘誉对襄王弘当初背叛其投靠庆王弘信,多少还是有些愤懑的,自然不会提一些类似商水、安邑、山阳等富足的邑地。

    “……”

    听了张启功的话,雍王弘誉的眉头挑了一下。

    所谓的阳翟,位于魏国颍水郡的西边,论地理位置,比当年流放南梁王赵元佐的南梁好不了多少,都处于是川、巴、魏、楚的交界,属于是既偏远又贫瘠的乡下县城,而且匪患严重,虽然县城人口并不算少,但比较繁华的大梁,可谓是云泥之别。

    而宛地(郡),那就更狠了,因为那里根本谈不上是魏国的领土,处于是汾陉塞外、巴国与楚国交战抢夺的土地,混乱程度比南梁、阳翟更甚,倘若襄王弘被封到这块,或许连生存都是一个问题。

    “宛地?这不合适吧?”雍王弘誉的内弟崔咏皱眉说道:“以什么理由让襄王封到宛地呢?”

    张启功闻言笑道:“令其筹划远征巴国如何?”

    雍王弘誉与崔咏对视一眼,心中微微一动。

    不得不说,尽管这些年来,魏国在韩楚两国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且频频遭到韩楚两**队的进攻,但即便如此,魏人最恨的指建国初期真正的魏人却仍然是巴人。

    比如魏国历代君王,无不梦想着使魏国强大后,率军进攻巴国,以报复祖先在东迁途中,被巴人袭击的那段仇恨。

    只不过,魏国在中原扎根之后,始终有韩、楚两国这个心腹大患,以至于历代魏国君王皆未能达成这个祖先的遗愿。

    可如今,魏国已经强大到能令韩、楚两国不敢肆意用兵,倘若这个时候提出远征巴国,相信定能得到宗府与一大批姬赵氏子孙的支持不管这些人支持这场战事的目的是否纯粹。

    崔咏出身酸枣崔氏,而酸枣崔氏在百余年前,乃是梁国的后人,因此,他并不能理解最初的魏人对巴人的恨意,但雍王弘誉却明白,这个提议的可行性非常高。

    只不过,这有点太狠了吧?

    襄王弘又不是肃王赵润,说不定这一去就死在宛地了。

    想了想,雍王弘誉沉思着说道:“还是……阳翟吧。”

    阳翟如今夹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