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之第三帝国-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士十字奖章,晋升中将。
苏德战争初期,他奉命率部队从芬兰侵入苏联北极地区。1941年夏,一个连绵60英里的北极荒地比德军曾遇到的比利时森林、希腊山地和北非沙漠更为有效地阻止了德军的攻势。6个德国和芬兰师从芬兰出发,准备占领摩尔曼斯克不冻港,这是苏联通向北冰洋的后门,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巴伦支海,并且欲切断它同南方625英里的列宁格勒的铁路联系。但是这个将进攻者同他们目标隔开的荒芜、无路可通的冻土带阻止他们的补充物资或者预备队和火炮。
德国人和芬兰人被迫用马拉货车运送每一发炮弹和每一块面包,然后用驮货的骡子,最后靠士兵们自己背。还没有作战,整个营就转而进行艰巨的10小时跋涉,把伤员抬回后方。相反,俄国人依靠铁路和一条可通行的公路支持他们作战,将至关重要的补给和新兵直接运往战场,而且还得到英美海空军和物资的支援。
经过3次突击后,德国人距离尔曼斯克仍然有30英里,当9月下旬第一场雪覆盖这个没有树木的平原时,希特勒最北端的部队勉强地继续防守。他们的失败影响了整个“巴巴罗萨行动”。在1941年初秋到1942年盛夏,川流不息的船只载着同盟国的援助徐徐驶进摩尔曼斯克的码头,弥补了苏联的损失并支持俄国人获得急需的战略物资。
1942年春天,元首把他晋升为大将,统帅在挪威和芬兰的德军20集团军,让他发动第4次突击。占领摩尔曼斯克港口,切断英美盟军的输血管道。
元首注视着这位不速之客,饱含期待地问道:“摩尔曼斯克被攻占了?”
迪特尔大大咧咧地说:“哪有那么容易攻占的?我们前进了5英里,再也无法推进了。在血谷我的一个团被全歼。”
屋子里一阵死一般的寂静,大家明白,这是暴风雨前的寂静。莫德尔为了缓和气氛,接着汇报反游击作战的详情,被元首气冲冲地打断:“还汇报个屁。我简直不能容忍败仗。让这位败军之将先自我辩解吧。”
元首声嘶力竭地喊叫起来:“迪特尔先生,你是给我报丧来的吗?既然没取得胜利,你来这里干什么?”
元首一发而不可收拾,整整骂了半个小时,迪特尔被骂得实在无法忍受了,不顾一切地喊进来:“我的元首,请你注意你的用词,你不应该这样对待一名老党员。”
迪特尔用拳头砰砰地敲着红色大理石地图台,他认为元首的批评是完全不懂军事知识的典型的“坐办公室”的见解。元首竟然安静下来了,转向那些目瞪口呆的下属嚷道:“先生们,这样的将军我喜欢!”
与其他国家一样,第三帝国也非常注重资历和战功。而迪特尔两者皆有。元首不得不有所收敛。
迪特尔是纳粹党的元老,他的党员证号是第24号,入党时间比希特勒还早。1920年,魏玛共和国成立,尽管军队缩编,迪特尔还是幸运的留在10万国防军中,在第19步兵团任连长。
1921年,因为有命令军人不得参政,他必须退出纳粹党。但他还是和希特勒及纳粹保持紧密联系。他对慕尼黑冲锋队的组建起了很大的作用。1923年11月8日,迪特尔带领他的连队参加了阿道夫?希特勒在慕尼黑组织的“啤酒馆起义”。虽然起义失败,迪特尔还是将自己定位成一名“政治士兵”,一切行动充分满足纳粹意识形态的需要。
1940年4月1日,希特勒决定在4月9日凌晨开始发动占领丹麦和挪威的军事行动。在挪威方向,德军从南到北在挪威的奥斯陆、克里斯蒂、斯塔万格、卑尔根、特隆赫姆、纳尔维克6个主要港口同时登陆。除了斯塔万格港是由伞兵负责占领外,其余5个港口都由海军运载陆军进行两栖登陆攻击。10000名德军陆军分成5组攻击5个港口。
迪特尔负责最艰巨最危险的占领纳尔维克港任务。他率领第3山地步兵师第139山地步兵团的2000名士兵,在10艘驱逐舰护送下向挪威北部进发,到这天日终时,纳尔维克被德军占领。
迪特尔知道,英军的反攻马上就要开始了。第2天,随后赶到的英军发动了反击。到4月13日,经过2次海战,10艘德军驱逐舰和1艘潜艇全部被击沉。3300名海军官兵中的2500名幸存者上岸,被组成了5个“水兵山区陆战”营,穿上缴获的挪威军队的制服,利用缴获的挪威军队的武器,加入了山地兵的行列,一起抵御盟军的进攻。
1940年4月14日,第一批英军地面先头部队在纳尔维克西北方55公里的哈尔塔登陆。4月15日,德军情报部门得知英军重兵已经抵达纳尔维克附近的罗弗敦群岛,希特勒非常慌张,都已经打算命令迪特尔将军放弃纳尔维克,后撤到特隆赫姆了。只是由于约德尔将军的力谏才作罢。约德尔为了让他打消撤退的念头,用手在大理石桌子上使劲擂,竟然把右手掌的中指骨折了。
4月18日,迫于压力,瑞典政府允许德军借用瑞典北部的铁路,向迪特尔将军的部队提供医疗用品,食物,衣服,和医疗卫生人员。结果,1050名伪装成医疗卫生人员的德军战斗部队携带弹药乘火车抵达了纳尔维克。
同一天,元首再次打算命令迪特尔将军率部向东退入瑞典境内。在撤退前要毁掉铁路,以避免在一段时间内为敌人所用。命令已经让参谋发出,但是有两位远见卓识的德军军官没有执行这个命令。约德尔将军也再次强调,撤退会极大影响迪特尔的信心。唯一可行的上策就是坚守待援。元首恢复信心后收回成命。但是鉴于迪特尔将军的特殊地位,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则恳请在危急时刻将迪特尔将军单独接出来,一定不能让他被俘。
英法军队继续进攻,兵力已达到3万人,相当于德军的5倍。迪特尔边战边退,到6月7日,已撤到距离瑞典边境只有3公里远了。迪特尔回忆说,如果盟军再坚持攻击2个小时,他就要被迫进入瑞典境了,听候瑞典人的处理了。
但是,德军在法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盟军于6月3日展开了撤退行动,虽然德军空军竭力阻挠,但是英军仍成功地撤出了2万多人,包括所有的重装备在内。6月9日,迪特尔指挥德军第二次占领了纳尔维克。
纳尔维克之战结束后;迪特尔中将立即成为德国公众眼中的一位传奇人物。1940年7月19日,迪特尔因在纳尔维克的卓越表现成为德武装力量中第一位获得橡叶骑士十字勋章的英雄。
温斯顿?丘吉尔曾坦率承认:“在纳尔维克,一个混合的,临时凑集的德国部队,为数仅6000人,竟能顽抗盟军30000人达6星期之久,在这次挪威战役中,我们一些精锐部队——苏格兰和爱尔兰卫队,被希特勒的精壮的,勇往直前的和训练有素的年轻士兵击败了。”
为表彰纳尔维克战役中德国官兵的英勇顽强行为;德军统帅部专门设计并颁发了“纳尔维克盾章”。这也是德军首次颁发此类战役役纪念臂章。
纳尔维克战役后,1940年6月14日,迪特尔上将担任驻挪威的德军山地军司令。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迪特尔率领山地军进驻芬兰,沿苏芬边境的的拉普兰一线展开,在北冰洋沿岸作战。
迪特尔率第2和第3山地师向六十英里以外的摩尔曼斯克发起攻势。保卫该城的只有苏军瓦列里安?亚历山的德洛罗维奇?弗罗洛夫的第14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迪特尔的攻势并末奏效。苏北方舰队十分活跃,把苏军部队运到了德军后方。德军照相侦察不能满足需要,德军地图则是一张废纸,上面标示的主要运动、补给路线在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原野极难通行,即使最有经验的山地部队一小时也前进不了半英里,火炮、弹药只得由骡马驮载。部队得不到空中文援。
经过几次交战,迪特尔的部队清醒了,因为苏军拥有一切有利条件:他们有强大的炮兵、充足的弹药供应、优势的空中力量、很好的公路和海上交通线。对于在坚固设防的阵地上打防御战,苏军部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而且在当时他们也最适合于这种打法。由于缺少火力,迪特尔无法将苏军赶出阵地。很快地,出现了一个由水兵和当地居民拼凑起来的苏军第三个师,他们使只前进了十五英里的迪特尔部队终于停顿下来。
1941年11月,德国指挥部进行了改组:芬兰北部和中部的德国部队由新编拉普兰集团军指挥。1942年1月15日,迪特尔升任拉普兰集团军军长,同时将部队番号改为第20山地集团军。
元首想起迪特尔以往的丰功伟绩,便容忍了他的公开顶撞。其实他非常了解北极地区作战的巨大困难,只是今年以来德军一直高奏凯歌,他无法接受天下无敌的德军被苏军打败的事实。
第22节 北极成败(下)
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方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北、最大的城市。它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科拉半岛的西北端,离德军攻占的圣彼得堡1500公里,靠近俄罗斯与挪威及芬兰交界处。在北纬69度的北极圈内,深入北极圈内达300余公里。1916年建市。人口约25万。
摩尔曼斯克一年中有一个半月的极夜,又有两个月的极昼。每年从12月2日起到次年1月18日前后,太阳一直沉落在地平线以下,北极星则几乎垂直地悬挂在高空。而在夏至前后的两个月里,太阳终日不落,周而复始地在天空回转。
摩尔曼斯克城市和商港位于科拉湾南端东岸,是俄北方海洋渔业基地和全俄最大渔港;为贯穿北冰洋的北海航线的起点和俄北极地区各岛屿与考察站的补给基地。工业以鱼类加工、修船、木材加工和建筑材料为主。北极地区重要科研中心,有极地研究所、海洋渔业及海洋学等研究机构。市东北25公里的北莫尔斯克是俄北方舰队司令部驻地。
在坐的国家领导人和将军们谁都没去过苏联和芬兰北极地区。李德倒是想去,但他的装车列车被游击队撕成了碎片。坐专机去太冒险,那里气候恶劣,不仅苏军飞机在全天候巡航,还有英美飞机在天空肆虐。所以他听从了大家的劝阻,满足于听听汇报、发发指示,偶尔与迪特尔这个爱显摆老资格的老党员兼将军打打嘴仗。
迪特尔解释说,首先是欧洲的车辆即便是加宽了轮胎,也很难再拉普兰的道路上行驶,因为这里只适宜那些底盘很好的车辆通行——所以,以为从每个部队里抽点运输队就能改善拉普兰运力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其次,德国用马匹来弥补拉普兰运力的做法同样收效甚微,虽然他们给拉普兰作战的山地师各配了一个编制7000匹骡马的畜力运输队,但是却无法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
当地苏联人,不论是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芬兰人,还是维普斯人、卡累利阿人,都能在严酷环境下生存,他们像白极熊一样凶猛,像白极狐一样狡猾,像狼灌一样矫健,像岩羊一样善行。而迟钝的德国人像牛一般横冲直撞,在这片荒漠和石山地带屡屡找不到北,在茫茫荒野情绪低落。不光德男人,连德国的马都受不到严酷的自然条件,成批地死去。
李德想到一个主意,他想起去年冬天视察前线时哈罗德用人体输送带运送货物的情景,便质问他为什么没用这种即省力又省时的办法来。迪特尔没声好气地说,苏联飞机和英美飞机整天在头顶上转圈,人家没有心情让他组织木偶人一般的人体运送带从容运送货物。
听完迪特尔旨在为自己辩解的汇报,元首陷入沉思。戈林打圆场说,其实德军并没被苏军打败,而是被北极荒原打败的。
元首无奈地接受了这个逻辑,就坡下驴。但迪特尔却猪八戒倒打一耙,嚷嚷道:“去年我提出了一个可行性较高的方案,比直接进攻摩尔曼斯克要靠谱,而对苏军而言,毁伤作用却是一样的,即:集中力量,在洛希、凯姆、坎达克拉沙任意一点击穿,使德芬军可以抵达白海沿岸,那么摩尔曼斯克也就丧失了作用了。可是你不听,非要在三个地方同时进攻,兵力分散,岂能不败?”
“洛希、凯姆在北极群以外,属于芬军战区,而坎达克拉沙又离摩尔曼斯克太近,我们还担心苏军进攻佩特萨莫的铁矿,因此提出一个既进攻摩尔曼斯克,又攻击坎达克拉沙的折中方案。”李德耐着性子解释,脸上已有不悦之色。
“这不是攥紧拳头,而是伸出五个指头用巴掌打人,简直是搔痒痒。”迪特尔拙拙逼人。一些将军们看不下去了,纷纷议论。
莫德尔本来对打断他的汇报一肚子意见,这会嚷嚷起来:“这是汇报会不是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