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的还想给别人去抬轿子,可是新朝的大人们都喜欢坐马车,小的不会赶车,就没了生路,只好来南洋闯闯了。”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是只问不“买”,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却“买”了几个看着聪明伶俐的苦力。他来东方有两个目的,一是考察和研究中国革命现状,并且在济世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讲授西方的哲学、政治和历史。由于他是《泰西兵略》和《泰西政略》的原著作者,他在中国和日本的名望比在欧洲大了许多,这也是他愿意到东亚一游的主要原因。
二是来当欧门——恩格斯公司亚在东亚和南洋的总经理,由于朱济世和恩格斯关系密切,因而在成为大明王国国王之后向欧门——恩格斯公司采购了许多纺织品,现在明军制式军服所用的呢绒就是欧门——恩格斯公司的产品。而欧门——恩格斯公司也在1848年时在坤甸和广州开设了工厂。恩格斯就是被派来管理这些工厂的。所以他可以为自己父亲的工厂“买”一些工人。
在“买”完工人之后,恩格斯又顺便考察起了中国革命的真实状况。当然这些问题不是恩格斯亲自去问的,他的中文还没那么溜,是由欧门——恩格斯公司驻兰芳办事处的买办去问好了,再翻译成英语告诉恩格斯的。
“首相阁下,看来您治理下的国家情况并不太理想啊。”
在塞古尔行开设的兰芳大饭店的咖啡厅里面,恩格斯一边品着兰芳本地产的咖啡,一边和刘鹏还有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讨论起了国家大事。
刘大丞相皱皱眉,他虽然挂着个丞相的名头,可是一直呆在欧洲搞外交,内政是左宗棠在管,天知道那头湖南骡子是怎么管事儿的,居然把国家搞得民不聊生,好像比大清朝那会儿也强不到哪儿去!
“弗里德里希,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大明的情况没有什么不理想的,恰恰相反,这种国强民穷的状况,是最符合大明帝国利益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基本上算是一个政治家,一路上过来就时常和恩格斯、刘鹏讨论政治问题。无论是外交、内政,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就是军事上的见解也不差多少。
她轻轻摇着象牙扇子,笑吟吟道:“恩格斯先生,在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您不应该忽略一个事实,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凡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国家,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就是决定国民生活水平还有国家安定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现在,大明帝国很可能已经拥有3亿到3。5亿人口,至少已经达到了其基本国土可以承载的极限。所以杰森无论采取什么国策,都不可能让数量超过整个欧洲总人口数的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既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农民富足,那么还不如通过剥削农民让国家强大。在国家强大之后,用大明的剑为大明的犁夺取更多的土地……而与此同时,贫困恰恰又是人类进步、开拓和探索的最大动力,只有大明内地的农民生存艰难,他们才会不畏艰险去南洋,去满洲,甚至去澳大利亚谋求富足的生活。如果他们人人都安居乐业,谁会来兰芳呢?”(未完待续。。)
第487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伶牙俐齿在法国贵族圈子里面都是有名的,甚至不在她的美色之下。大明国内出现的民不聊生,经她一番辩解,似乎不是朱大天子治国无能,而是朱济世高瞻远瞩,有意为之了。
而实际上,大明国内的“民不聊生”,固然是有自然灾害、战争和人多地少,土地无法承载过多人口等“不可抗”因素。但是朱明朝廷的施政经验不足,政策调整很少考虑民间承受能力也是个重要原因——用左骡子当丞相来治国也就这样了,推行政策的决心和力度都是有的,但是柔性明显不足,考虑问题也不大周到,这左宗棠本来就不是面面俱到的圆润性格。
当然,朱明所实行的“新政”也不是让所有人都受伤,要不然朱明境内早就是烽火连连了。
又到十月金秋,肆虐了整个夏季的洪水已经退去,受了灾的地方都在朝廷的援助下开始重建,民人虽苦,但还不至于衣食无靠。说实话,大明朝廷在这次赈灾中所展现出的反应速度和财力,都是满清所无法比拟的。虽有灾,但不失民心。
至于没有受灾的两江农村,更是一派喧嚣狂欢的场面,因为大明朝廷刚刚在无意当中颁布了一项天大的德政。
江苏吴县城外,一群农人刚刚收割完一大片成熟的稻田,正聚在一起聊天。水烟旱烟一块儿抽上,烟雾模糊了颜面,却掩不住话语中的欢喜。
“听说了吗。大明天子已经颁下明诏。永远免除咱们农人身上的漕赋啦!”
“听说了。当然听说了……收了几百年的漕赋让圣天子一道圣旨就免了,咱们种田人一年到头总能多几顿饱饭了。”
“是啊,不仅漕赋免了,而且今年的米价也比往年要高一成半(自然灾害和官府收购米粮用于东北作战屯田等原因拉高了粮价),这田赋正项虽然比去年要高,但是没有任何杂派加派火耗银子,一律用汇丰行的银元、铜元缴纳(汇丰行的银元、铜元、小铜元兑换比例固定,都可以用来缴纳赋税。因此民间没有银贵钱贱的困扰),比之往年的负担还是轻许多了。”
“现在管民的官儿也比过去要好,都是咱们本乡本土的秀才老爷,读圣贤书的,个个还都有八品九品的官身,也讲道理,同过去只晓得捞钱的胥吏不一样的。”
农人们个个喜气洋洋,还不时学着那些秀才老爷的姿势冲空中拱拱手,说上几句恭维朱大天子的马屁话,好像朱大天子真是什么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似的。不过话说回来。免除漕赋一事对大明境内的农人来说,的确是个天大的德政。
所谓漕赋。是指满清官府所征收的漕粮、加耗、漕项三者之和。这项制度并不是满清想出来的,而是历来就有的。定都北京的满清朝廷,素来视漕运为“天庾正供”。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和山东八省征漕粮,经运河北输。每年理论上的漕粮总额也就是四百万石,算上加耗,实际征粮接近六百万石甚至更多。除了漕粮还有漕项,也就是几百万石米粮的运输费,这笔经费也取诸民间,列入正供。而漕项又有轻赍、行月、席木、赠贴银米、漕耗银米、津贴银等诸多名目,杂七杂八加在一起,再考虑到惶惶大清的官吏们的“辛苦费”,这漕粮早就成了压在八省农人,特别是承担漕粮份额最多的江苏(理论上179。44万石)、浙江(理论上63万石)、江西(57万石)三省农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而且以上这些仅仅是民间所负担的漕运成本,在满清朝廷这里还设有漕运总督衙门、河道总督衙门以及下属的一大堆衙门负责维持这条向北京输送米粮的交通生命线畅通无阻。几乎不计成本地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给予保障。隔三差五就是一疏通运河的大工,所费无算,不知道让多少管漕运,管河道的官儿发家致富。
根据满清自己的官员对漕运成本的模糊研究,算上官民两面和所有人力物力的消耗,从江南运一石米到北京城,成本低则20两,高则40两!即便是这个数字有虚高的成分,但是一石漕米的成本肯定不会低于10两银子。所以这漕粮北运,在朱济世看来纯粹是瞎折腾,因而一道旨意就给废了——其实他也没有理由征漕赋,他现在建都南京,苏常粮仓就在身边,根本用不着漕运啊。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哪怕是“瞎折腾”有时候不也能拉动gdp吗?满清漕运这个大大的“瞎折腾”背后,就牵着一个庞大的漕运经济链,其中的核心就是数十万以船运、纤夫、码头装卸、河工为业的漕帮弟子,如果再算上漕运周边产业和靠着这些漕帮弟子吃饭的人,总计不下数百万人。这些人没有田地,就靠着漕运吃饭,满清朝廷所征收的漕粮、漕项、加耗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来维持这些人的生计。除此之外,一个漕运还给运河两岸的很多城市带来了繁荣,形成了一个相当畸形的漕运经济带。
现在漕运断绝,这么多人没有了生计,自然不稳,这两江之地当然就动荡不安了。所以,朱明朝廷费漕赋惠及两江农人的背后,则是靠着漕运为生的人们在付出代价。
所以两江农人口中所称颂的朱大明君,在运河沿岸的漕运重镇徐州的茶馆里面的形象就相当不堪了。
“这兵荒马乱的,日子是愈发难过了,这运河也不晓得哪一天才能通啊……”
“运河通了又能怎么样?现在的大明建都南京,根本不需要漕粮北运。退一步说,就算朱家迁回北京又如何?朱家那位是海外天子,不禁海贸,自家就有海运大船数百艘,几百万石米粮用大海船来运,几百艘船跑一个来回就够了,所需银钱不比漕运节省?”
“难道漕运以后就没有了?咱们那么多靠漕运吃饭的人怎么办?难道活活饿死?”
“还能怎么办?卖身去南洋,或者应募去辽东当卫所兵,帮朱家天子打仗……”
“去南洋……去当兵打仗……唉,这一去还回得来吗?”
“还是以前大清在的时候好,守着大运河就不愁吃不愁穿了,要是大清朝还能回来……”
“说什么呢?说什么呢?没听说过东厂番子、锦衣卫?咱们漕帮现在可是被朝廷严密监视着!”
这话牵涉到明清之争,的确得防隔墙有耳,茶馆里面一干漕帮弟子个个都闭口无言,但是面孔上却都浮着怨色。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又有人哼了一声,开口道:“大清朝是回不来了,他们的天德皇帝已经向大明称臣,受封渤海公。道光皇帝更逗,干脆向太平天国投降,当了忠顺王!这样的朝廷还能回来?”
“那咱们还有什么盼头?莫非只能卖身去南洋?”
“那就只能去辽东当兵……”
说到下南洋去辽东,众人都是唉声叹气,徐州这里可不是广东,大家都是听着下南洋发横财的故事长大的,所以对下南洋没有什么抵触。更没有一大堆建功封侯的洪家兄弟,所以对去辽东当卫所兵也极不情愿,除非真到了绝粮断顿的时候,否则是不会去淮安城里的那些洪门弟子开的各间南洋劳务公司或是辽东镇募兵处报名的。
就在众人叹息的时候,一个牧师打扮的人从外面走进茶馆,听到大家在说话,大声道:“有天父皇上帝在,是不会让大家去南洋、辽东受苦送死的!”(未完待续。。)
第488章 信天父,得米粮
天父……皇上帝!
听到这个名词,众人都面面相觑,来人他们也是认识的,据说原来是山东的一个漕帮香堂师傅(堂主),名叫王悟本,在大运河上面很有几分名气。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居然皈依了基督教。从兵荒马乱的山东跑到徐州这个地方来开了个教堂向徐州的漕帮弟子传播起主的福音,还得到徐州地面上许多漕帮大人物的支持。
这王牧师所属的教会很有些财力,不时拿出米粮周济生活困难的漕帮弟子。只是这位王牧师口中对上帝的称呼有些奇怪,叫“天父皇上帝”,而且使用的传道经书也有点古怪。没有《圣经》,只有《劝世良言》、《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等稀奇古怪的传教材料。不过徐州这里比较封闭,比不得江南、闽粤,老百姓也没见过正宗的基督教经书是啥样子,所以就把这位王牧师当成正宗的基督教牧师了。
“信天父,得米粮!信天父,得米粮!”
这个王牧师一边山东口音传道,一边将一本本小册子递给茶馆里面的漕帮弟子。“诸位都到我的教堂里来听道理吧,听完以后每人能得米三斤,这是天父皇上帝的恩赐……”
“好吧,大家都去听听吧,”茶馆里面有漕帮的师傅发话了,“反正也是闲着,就去听听王牧师的道理,没准能找到什么活路呢,再不济也有三斤米。”
三斤大米在过去根本不被吃惯用惯的漕帮弟子放在眼里。可是现在好歹也能让一家老小多活一天啊!至于朱明朝廷的救济。这些漕帮弟子是根本指望不上的。这个时代全世界都没有什么国家会发放“失业救济金”的。大明朝廷当然也没有这个闲钱——实际上大明朝廷也根本搞不清谁在就业谁在失业。
“那好,我去听。”
“我也去……”
“只要有米吃,信教就信教吧。”
老头子说了话,下面的徒子徒孙也就没了顾虑,一个个领了小册子就往徐州西门内的那家小教堂去了。而同样的一幕在徐州城内的其它地方,还有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