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血祭山河 >

第488章

抗日之血祭山河-第488章

小说: 抗日之血祭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尺寸的发动机提升功率技术上很困难,而且功率提升有限,最近被我军在朝鲜上空击落的零式战斗机基本都安装了装甲,也换了功率更大的小型新式发动机,但单位功率并没有提高,格斗性能无法因改进而继续提高反有所下降。”

第九百四十四章 锋芒所向(二十五)

    方国华望着天边的火烧云感慨道:“如果咱们能够研制出总司令官所说的喷气式发动机和战斗机的话,无疑我们的空军将能够立足于不败之地,现在英、美、苏、德的战斗机性能相差不大,比拼的是飞行员的经验和数量,只有技术层面跳出了活塞式的范畴,才能够彻底的占据技术方面的优势。”

    高飞犹豫了一下,喷气式的时代已经来临了,但是中国落后的科技储备和研发实力与基础科研和基础工业,让这一些只能是看到的镜中花,水中月,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但是这条努力的通道上也注定将会是荆棘遍布。

    硫磺岛方面的激战让高飞心神不安,因为历史上美军就在硫磺岛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如今中国远征军两栖登陆部队替代了美军登陆硫磺岛,实际上是在为了美国人的先亚后欧政策在买单,中**人的鲜血不能毫无价值的白白流淌,起码也要流淌在有价值的地方,所以高飞命令将在东北以及远东缴获的日军化学武器全部由海军舰船起运,运往硫磺岛。

    另外一方面,高飞派往欧美十多个搜寻组,寻找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等著名科学家,科学才是发展进步的原动力,这一点高飞在明白不过了,趁着现在美国方面全力支持,所以高飞才有机可趁,最为主要的是现在看来复杂无比的原子弹,在后世的互联网上比比皆是,包括离心机的分离程序等等,所以只要拥有了这批简短的电子工程、核物理、空气动力流体力学、航空导弹等等方面的专家,高飞还是有信心制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地狱之火!”

    日本人已经是砧板上的肉了,只不过对于高飞来说中国远征军要吃这块肉所付出的代价,当年美国人攻占硫磺岛、冲绳岛之后,就因为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估计要登陆日本本土至少要付出二百万的伤亡才望而止步,但是在高飞看来,哪怕是三百万的伤亡也要登陆日本,哪怕尸山血海,染红了太平洋,也要登陆日本本土,要杀得日本人在他们的历史上提起中国远征军就要毛骨悚然。

    不过,高飞的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在欧洲战场上,1944年初,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反击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乘胜进攻,收复大量失地,进入战略防御的德军没能顶住苏军置之死地的反扑,不过德军在撤退的同时大量的消耗掉了苏军的有生力量,虽然苏军夺回了斯大林格勒,但是其主力部队损失极为严重。

    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向苏军反扑,德军开始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军深入,苏军在不断进攻中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但是苏军却完全没有预见到德国人的诱敌深入战术的实施,高飞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说,如果换做他指挥的苏军部队,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维持进攻的态势,因为只要苏军一旦停顿下来,纳米就如同之前在斯大林格勒停顿下来的德军一样,疲惫不堪,物资消耗殆尽,兵员损耗严重,最终再度丢失斯大林格勒的罪责是谁也无法担负的,所以苏军唯一能够做得就好似进攻,不停的进攻,直到接触到德军的实质抵抗线位置,在通过不断的进攻消耗牺牲自己的兵力,换取后方调动兵力补充的关键时间。

    不过显然,德军方面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顿涅茨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反击,仅仅不到三天时间,苏军的西南方面军遭到了重创,其第五集团军遭到了歼灭性打击,继而德军开始向哈尔科夫进攻,苏军被迫放弃一个月前刚刚攻占的哈尔科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为防止战线的彻底崩溃,苏最高统帅部才把第一坦克集团军从列宁格勒南调,此外第二十一集团军和第六十四集团军也被从斯大林格勒调至这些方向,用于稳定战线,阻止德军的继续进攻。

    而苏军的西南方面军则分南北两路从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和沃尔昌斯克地域对哈尔科夫实施向心突击,意图粉碎德军哈尔科夫集团,重新再度哈尔科夫,赢取战术方面的地域主动,为向罗夫斯克发展进攻创造条件,而南方面军坚守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南正面,以保障西南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翼侧。

    就连高飞都发现了苏军将要出昏招了,苏军最高统帅部方面下达了不许任何部队退却一步的命令,实际上斯大林并不了解前线苏军部队的真实情况,就如同蒋介石不了解中**队真实情况一般,统帅总是习惯了在几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指挥作战,地图上的一个师在连番的浴血鏖战之后,很可能只有三、四千人,但是在最高统帅部,这还是一支战役力量被看待。

    非常不巧的是,德军哈尔科夫集团是南方集团军群第六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上将发现了苏军中间连接部的弱点所在,他指挥的集团军与克莱斯特集群正准备向苏军实施全面进攻,而克莱斯特集群所辖第十七集团军和第一装甲集团军,德军的兵力与苏军大致相当,但是一方为疲惫之师,一方为养精蓄锐等待出击的主力部队。

    不过,出乎高飞意料之外的是,苏军的西南方面军竟然率先发起进攻,全力以赴的苏军四十八小时内就突破德军的正面防御,苏军的第二十八集团军从沃尔昌斯克地域攻击前进,第六集团军和近卫军级战役集群从巴尔文科沃突出部攻击前进,为快速兵团投入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军的快速攻击让高飞无比震惊,可以说苏军统帅部下达的作战决心非常的坚决,而且苏军部队执行得也非常的彻底,攻击十分迅速顽强。

第九百四十五章 锋芒所向(二十六)

    高飞惊讶的发现只要苏军投入全部的快速突击部队,那么德军的三个集团军包括第一装甲集团军都将被苏军的大迂回包围给分割开,德军只能被迫进行战略转进突围,首尾不能相顾,战役集中部队不能相互掩护,在苏军优势的装甲坦克集群之下,德军竟然出现了巨大的战略危机,看来苏军方面的最高统帅部还是能人辈出啊!一出手就点中了德国人的死穴。

    但是随后的战役进程却让高飞目瞪口呆不已,一向以猛冲猛打硬派战术作风驰名的铁木辛哥元帅竟然坐失良机,将主力部队调往侧翼防范德军的第一装甲集团军的迂回?实际上在高飞看来,两军实力几乎旗鼓相当,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先投入攻击一方为剑,后防御一方为盾,剑可以攻敌先机,盾则可以诱敌深入消耗其锋芒,再从两翼投入预备队加以反击,分割包围,正所谓水无常态、兵无常势,如何的运用战术就在于能否寻找到敌军的失误把握机会一举将其击溃。

    非常可惜的是,铁木辛哥被所谓兹米约夫地域有德军装甲重兵集团的情报所迷惑,直至德军在中央地域实施突破,方才命令第二十一坦克军进入战斗,但已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而且苏军在其他地段亦进展迟缓,致使德军毫无阻碍地将其预备队从其侧翼调到中央突破点上,对苏军主力形成了压制,并且让第二十一坦克军的突击半途而废,被迫赶回增援。

    德军方面则以克莱斯特集群与德军第六集团军在巴拉克列亚以南会合,切断了苏军由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向北顿涅茨河对岸退却的道路,将苏军第六集团军与第五十七集团军的全部以及第九集团军与第三十八集团军的大部分部队包围。

    之后,德军又快速从左翼调回了第一装甲集团军,对已经完成了包围圈的德**队的外围还进一步加宽封锁地带,克莱斯特的装甲战斗群从第十四装甲师战区向东拓宽了这个包围圈的外圈,同时国防军第六十摩托化步兵师,第三八四步兵师与第三**步兵师和第一百轻步兵师向西成扇形展开牢牢的档住了包围圈内的苏军的退路。

    从可以歼灭德军主力到西南方面军主力被德军围歼,大名鼎鼎的铁木辛哥大出昏招,坐失良机,结果导致西南方面军损失巨大,德军战线再度推进三百公里,高飞对于苏德两军的战斗力均有了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欧洲东线战场是二战历史上最大的绞肉机,成师乃是成军的部队在这台绞肉机之下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以高飞自己来说协同如此庞大的部队投入作战都感觉非常的吃力,之前的对手是日本人,己方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火力和兵力。

    但是在苏德战场上就不同了,海参崴事件就让高飞认识到了自己所谓最精锐部队与苏军部队战斗力的巨大差距,部队必须经受到更加严格的战斗的考验,组建中国远征军进入苏联参战让高飞勃然心动,锻炼部队的同时熟悉了解苏军的战斗体系和将领,这些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经验和情报,虽然中国远征军欧洲军可能要面对巨大的伤亡和损失,但是这些相比未来在远东地区可能出现的地区性争端,中**队必须先着一招,今天的牺牲是为了明天的胜利,中国远征军两栖陆战集群果然在硫磺岛陷入了鏖战,登陆第一天就有四千余名官兵阵亡,四十八小时之内虽然成功的占领了登陆场,但是依然要面对日军折钵山射向滩头的炮火,用宋希濂的话说,这个该死的岛上就没有一寸土地是安全的。

    无论是高飞还是宋希濂,乃至登陆部队都十分明白,只要将日军压缩折钵山与元山地域,就可以使用最终武器了,快速凶猛的推进也能够让部队的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不过更让高飞震惊的是,据德方公布的战果,德军伤亡人数仅二万余人,而苏军阵亡七点五万人,被俘近二十四万人之多,损失坦克一千二百余辆、火炮和迫击炮超过二千门,苏军在哈尔科夫的失败使西南方向的形势进一步恶化,高飞认为苏军失败的原因是因为高级指挥官不能审时度势,刻板的遵从斯大林最高统帅部之前制订下的决战计划,错误判断战略战役形势,各军兵种协同不周,后期保障不力,加之集团军群为能够同师一级的战术单位建立有效的联系方式,战术指挥失误,快速部队进入战斗过迟等原因。

    更让高飞万分震惊的是,苏联政府方面竟然此番让人无比震惊的公开了此次突出部战役苏军有二十四万人被俘,二千余门火炮和一千二百余辆坦克被击毁或缴获的损失报告?以往苏联方面是绝对不会承认德国人的战果,更不会如此公开自己的损失。

    苏联政府首次公开承认了这次战役的失利,其坦率的程度是为了呼吁西方盟友尽快对德实施开辟第二战场战略,高飞也意识到了,斯大林组织的第三次斯大林格勒会战虽然击退了德军五百公里,但是苏军夺回斯大林格勒与莫斯科的同时,自己也失血过多,损失非常严重,苏联方面公开己方战损的目的一是要求同盟国方面立即开辟第二战场,另外一方面则是有可能松动中国远征军欧洲军进入苏联对德作战的政策。

    而且,苏联方面也认真的分析总结了苏军在哈尔科夫交战失利的原因,苏联人认为是西南方向司令官和南方面军司令官错误判断战役战略形势,缺乏组织周密的协同动作,坦克军进入交战过迟,后勤战役保障不足,军队战术指挥出现重大失误所造成的。

    哈尔科夫交战的结果,苏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遭到很大损失,丧失了北顿涅茨河的重要战役登陆场,因而不可能进行原定在夏季进行的进攻战役,这一切,使西南方向总的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第九百四十六章 锋芒所向(二十七)

    哈尔科夫战役也让高飞发觉了长春制造的虎贲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力的强悍,在保证制空权的情况下,其在一千公尺对抗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的d10…122毫米坦克炮对射实验中,苏制一百二十二毫米坦克炮基本无法有效击穿装备有四层管状合金倾斜装甲的虎贲中型坦克的前装甲,而虎贲中型坦克的一百零五毫米口径滑膛主炮使用穿甲弹则可以轻易击穿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的装甲,在机动性方面虎贲也完全超过了m4a3e8谢尔曼中型坦克,唯一的缺点是虎贲造价较高,一辆坦克的成本超过三辆黑豹,而且长春与鞍钢、本钢合金装甲冶炼产量有限,诸多原因限制了虎贲坦克的产量,可以说现在来看虎贲完全是一柄藏在鞘中不见锋芒的利刃。

    高飞之前向同盟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