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498章

大唐将军烈-第498章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小太监很快端了一把小凳子过来,赵子良坐了半边屁股在凳子上,接了宫女端了姜汤,喝了一大口放在旁边矮几上。

    这时杨玉环笑道:“今日又不是在朝堂上,子良为何还全身着甲?整日里这样穿着难道不感觉不方便?”

    赵子良抱拳道:“微臣是军人,军人就要有军人形象,是为军容!只要不是办私事或在家中,平日在军营和其他任何公众场合都要着甲,无人时或接见下属才能脱去头盔,行走之中预见上级将官要停下站立抱拳行礼,微臣近二十年来都是这样要求自己,也同样以此要求下属部将和将士们这样做,要求将士们始终保持军容整洁!以此来提醒自己和麾下将士们,我们是军人!是有组织和军纪的军人,而不是散漫的平民百姓!”

    玄宗听了赞道:“子良深得治军精髓,朝中大将大多不如子良也!”

    赵子良听了这话不由苦笑道:“陛下这话说出来,若是让那些军中同僚听见,微臣只怕又有麻烦了!”

    “哈哈哈,朕失言了!”玄宗也觉得这话说出来会给赵子良带来麻烦,于是摇了摇头承认了这一点。

    杨玉环笑道:“这次子良来京,怎不把新婚夫人也带来?我也已经有一段时日没有见到赵国夫人了,甚是想念呢!”

    赵子良连忙道:“劳烦娘娘挂念,微臣替贱内多谢娘娘!前几日微臣动身之时,贱内还向微臣提起说已经有一段时日没有进宫与娘娘说说话了,想要跟着过来,只是微臣接到陛下诏谕启程时很是匆忙,而且又下大雪,道路难行,贱内又怕冷,因此没能跟过来!这段时日微臣的军务也颇为繁忙,没时间陪贱内,她也有些闷得慌,待天气稍稍好转,微臣就派人送她来长安小住,到时候还请娘娘关照一二!”

    杨玉环高兴道:“那敢情好!”

    这时玄宗开始说正事,从旁边矮几上拿过一份奏章对赵子良说道:“这是出使吐蕃的使臣颜真卿派快马送来的奏章,颜真卿在奏章中说吐蕃人倒是很愿意加大边境交易额度,他们对茶叶、布匹、瓷器和丝绸的需求也很大,因此他们也同意与我朝进行和谈、签订盟约,不过他们还有额外的三个条款,由于这三个条款不在颜真卿可以做主的权限范围,因此才派快马来报!这第一个条款是要与我朝和亲,让我朝选一个公主嫁与吐蕃赞普;第二个条款是公主的嫁妆中要有农事、医药、冶炼、锻造、建造等大量的技艺书籍和匠人;第三个条款是要求额外增加铁器的交易,他们需要铁器!这原本是政务上的事情,不应当说与你这个主管军务的太尉听,不过由于这次对待吐蕃之国策是你先提出来的,因此理应征求一下你的看法和意见”。

    赵子良接过奏章仔细看了看,这颜真卿的书法字体还真不是盖的,写得极为漂亮,看起来很是舒心。

    看完后,赵子良合上奏章问道:“不知朝中诸大臣是否已经有了定论?”

    玄宗道:“大臣们对第一个和第二个条款倒是倾向于同一,都对第三个条款不赞同,认为吐蕃人如果得了大量的铁器,必然会用在锻造兵器甲胄上,军队战力会大幅提升,赵卿怎么看?”(未完待续。)

第705章 皇帝提亲

    赵子良把奏章递给旁边的小太监放回去,对玄宗正色道:“陛下,微臣的看法恰巧与诸大臣们相反!”

    玄宗听了赵子良这话不由与杨玉环对视一眼,杨玉环笑道:“子良,这倒是奇怪了,你能说说理由吗?”

    赵子良说道:“咱们先说第一条吧,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曾有过两次与吐蕃和亲,一是文成公主,一是金城公主,这两次和亲当时都是政治需要,也可以说当时我朝在陇右与河西的军事力量处于弱势,不得不借和亲来缓和与吐蕃的关系!”

    玄宗点头道:“不错,但是这次也一样啊!赵卿为何不同意与吐蕃和亲呢?”

    赵子良说道:“情形确实与前两次大致相同,但不同的是前两次吐蕃人正与我朝交战,他们知道我们的虚实,而这次吐蕃人不知道我朝在陇右和河西的虚实,如果我朝嫁公主于吐蕃赞普,反而会引起吐蕃君臣的怀疑,在这次谈判中,朝廷要明确告诉颜真卿,谈判过程中不能让自己的气势处于下风,态度反而要强硬一些,这外交谈判也跟运用兵法是一个道理,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让对手摸不到头绪!而且微臣也不是反对和亲,只不过这和亲与上两次和亲不同!”

    杨玉环奇道:“有何不同?”

    “不是我朝嫁公主给吐蕃赞普,而是吐蕃嫁公主于我朝皇子!”

    玄宗和杨玉环面面相觑,愣神了好一会儿工夫,玄宗才回过神来问道:“这能行吗?”

    赵子良道:“谁说不行?谁规定两国和亲就只能是我朝嫁公主,而不能是我朝取媳妇呢?只有这样才能打消吐蕃君臣的疑虑,一直以来都是我朝嫁公主,咱们这会也要从外国娶一回公主!”

    玄宗想了想,越想越觉得赵子良说得有道理,不由高兴地点头道:“哈哈,不错,不错,有理!”

    杨玉环又问:“子良为何不同意第二条款,反而赞同第三条款呢?”

    赵子良道:“微臣反对第二条,但并不赞同第三条,只是如果吐蕃人坚持的话,第三条是可以商量的!”

    杨玉环认为赵子良这种想法很奇怪,毕竟与当今主流想法完全不同,这让她极为好奇并且很有兴趣,如果是其他政事,她才懒得理会。

    赵子良道:“微臣打一个比喻,如果娘娘是一个有技艺的匠人,靠着这门手艺不但自己过得很富足,而且让家人也生活得很好,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有一个极好的朋友没有生活来源了,来找你借钱,或者向跟你学手艺,你是借钱给他,还是教他手艺?”

    杨玉环想了想说道:“如果是极好的朋友,我想我会交给他手艺吧,毕竟借钱给他,他也用不了多久。不过,如果他学会了我的手艺,岂不是会与我抢活干?嗯,我想我还是借钱给他吧,但我不能总借钱给他呀?”

    赵子良笑道:“他只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家人,就算是你兄弟姊妹,你能帮一次两次,难道帮他一辈子?何况还只是朋友呢?他有他的生活,你有你的家人,你帮他一次两次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你也知道就连好朋友也只能借钱而不能传授你的技艺,否则他就会抢你的活干,更何况他还是你的敌人呢?这跟吐蕃与我国的道理是一样的,如今我们想稳住吐蕃,如果答应吐蕃的条件,在嫁妆中夹带大量的医书、冶炼、锻造、农事、筑造之书籍和匠人,就等于是资敌!他们学会了这些技艺,国力会更加强大,他们有了冶炼和锻造之术就可以自己打造更加锋利的兵器和结实的甲胄,他们学会了农耕之法,粮食产量就增多,他们学会了筑造之法,就可以建造房屋,冻死的子民会减少,他们学会了医书上的看病治病之法,每年就会少病死很多人,他们是我们的敌人,我国巴不得灭了吐蕃才好,为何要给他们送这些东西?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当年文成公主出嫁时,陪嫁品当中就有大量的医书、冶炼、锻造、农事等书籍,这在后世大统一和平年代看来,文成公主嫁到吐蕃让藏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提升,加强了两地的文化交流,意义非凡!但是在唐朝这个时代来看,它的后果是资敌,而不是什么其他!

    玄宗和杨玉环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包括其他大臣和民间人士也是一样,受到时代的局限,思维跳不出来,认为给吐蕃这些东西是一种恩典和恩赐,不过经过赵子良这么一分析,两人的脑海之中感觉豁然开朗。

    玄宗叹道:“子良之言大善啊,为何以前朕和满朝文武就想不通这一点呢?”

    赵子良笑道:“陛下,这不奇怪,陛下和朝中大臣们大多受古人和前辈先人们的想法影响,看不穿也是正常的!所以微臣认为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宁愿卖一些铁器给他们也要让他们同意签订盟约,铁器是消耗品,他们没有高超的铸造技艺打造出来的兵甲不如我朝的兵甲坚韧和锋利,同样不是我军的对手,而且兵器甲胄很容易损坏和消耗!但是如果让吐蕃人学会了采矿、冶炼和锻造技艺,我们再想遏制他们就困难了,所以技艺这东西绝对不能轻易让外国学了去!”

    玄宗点了点头,对赵子良说道:“此事明日朕再与大臣们议一议。今日把子良找来,还有另外一事!”

    说完,玄宗对杨贵妃打了一个颜色,杨贵妃便笑着对赵子良说:“那日在马嵬驿,陛下和我都见过子良的次子,生得是一表人才,不知他今年多大年岁?”

    赵子良道:“微臣次子赵霆今年十六!”

    杨玉环笑道:“是这样,陛下很是喜欢赵霆,想把宜宁郡主许配给赵霆,你看如何?”

    宜宁郡主乃是李亨的女儿,是玄宗的孙女之一,目前皇室直系郡主也只有宜宁郡主的年龄与赵霆相当,且还没有出嫁。

    “额?”赵子良愣了愣。

    杨玉环见赵子良这般模样,问道:“怎么,子良不愿意?”

    赵子良回过神来,连忙道:“不是不是,微臣只是觉得太突然了,犬子赵霆也没有跟微臣提过有要成亲的想法。虽然说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完全不考虑子女的感受和想法,总归是欠妥,如果男女双方合不来,即便是成亲以后也过不下去。陛下想把郡主嫁给犬子,微臣是觉得高攀的,哪有不愿意的道理?不过微臣有一个建议,想个办法让郡主与犬子见个面,先不告诉他们双方关于婚事的事情,如果他们能谈得来,对上眼了,这桩亲事就可以定下来,微臣和陛下娘娘都乐见其成,如果他们谈不来,那么就此作罢,陛下也不希望自己的郡主嫁入微臣家中受委屈是吧?”

    玄宗见赵子良虽然没有直接答应,却也没有直接推脱,反而还考虑得很周全,因此很是高兴,当即同意道:“如此尚好!既然这样,今日已经是腊月十九,距离过年也没几天,等过了年,明年上元节是个好日子,子良在上元节之前把赵霆带来长安,那时朕再安排此事,你看如何?”

    赵子良道:“陛下圣明,微臣想问问,这宜宁郡主的生母是?”

    玄宗笑道:“宜宁郡主的生母是宫人张氏!”

    赵子良恍然大悟:“哦!”

    次日,玄宗与大臣们经过一番商议之后诏谕尚书省给颜真卿回信,否决第二条,把第一条修改,改成让吐蕃嫁公主到大唐,至于第三条在谈判刚开始要否决,随着谈判的进行,可以略作让步,商定每年给吐蕃出口一万斤铁器,如此一来吐蕃虽然可以大唐购买到铁器,但每年得到的铁器数量有限,无法大规模打造成兵器甲胄装备给军队。

    赵子良从华清宫出来,回到长安的家中当即给陈清莹和聂三娘分别写了一封信,在给陈清莹的信中说皇帝看上赵霆了,想把宜宁郡主许配给赵霆,不过这事还不知道能不能成,总而言之,既然赵霆的婚事都差不多有眉目了,而作为老大的赵雷的婚事也应该立即提上日程,总不能让弟弟成亲在哥哥的前头吧?于是他在信中告诉陈清莹,让赵雷赶紧找一个喜欢的女子,对女方的身份不要注重,只要赵雷自己喜欢就行,如果赵雷自己找不到,那就让她这个做娘的给儿子物色一个,首选是北庭官员将校家中的闺女,如果实在找不到,他就在长安这边给他找,长安毕竟是朝廷所在,名门望族和书香门第都比较多,想要一个知书达理、年龄合适的女子还是容易找到的!

    赵子良给聂三娘的信中说起赵霆被皇帝看中想要把郡主嫁给她儿子的事情,虽然这事情八字还没一撇,但还是让她做好心理准备,免得日后做了婆婆和奶奶还不适应身份。(未完待续。)

第706章 亲事(1)

    赵子良返回华阴之后,与孟夫人和次子赵霆在华阴过了年,过年期间从大年除夕一直到正月初七这八天,全军除了早操和晚课照常进行之外,正常的操练全部停止,将士们放假,允许各部将士轮流出营,但每天入夜之前必须要返回营地点卯。

    虽然在过年和春节期间放假也有诸多限制,但唐军将士们能出营上街买东西、游玩,还是显得很高兴,有许多将士们家中已经没有亲人,攒了不少军饷没地方花,如今能够放假上街游玩,这积攒下来的军饷就有地方可以用了。

    唐军在华阴有十几万人,军队将士们放假给华阴城带来了很大的商机,街面上热闹非凡,整个过年和春节初八之前,大街上都是人挤人,小商贩和店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