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国姝 >

第213章

国姝-第213章

小说: 国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童发誓,这小少年肯定是觉得他们家老爷是个乡巴佬,虽然没说出口,可眼睛里确实流露出一点儿自傲来,大约是觉得他们家老爷没见识!

    “自从咱们娘娘弄出一种什么水泥,修路简单的很,根本不怎么费力气!”

    “娘娘说了,不能在工钱上克扣,一天管三顿饭,每天还拿三十文的工钱。可惜要求的工期太短,能修的路太少,咱京城本来路就不坏!”

    这少年一口一个咱们娘娘怎么着,咱们娘娘怎么着,听得林阁老晕头转向的。

    心里到开始觉得,似乎有什么事儿,和他想象中有所不同。

    然后一路进了城,林阁老的三观是被洗刷了一遍又一遍。

    不是他没见识,实在是这世道变化太快。

    他一进城门就迷路了。

    这位纯碎是自己找罪受,没让人来接他,也没提前通知,自以为离开京城没几年,回京和回家似的,还能到处看看。

    却不曾想,进了京城忽然发现,道路拓宽了,房子整齐了,居然多出不少二层甚至三层的小楼。

    多出好几条街来,街面上的铺子和以前大不一样,过去他印象里的宅院,似乎都被推平。

    一时间,林阁老发现自己有点儿寸步难行的感觉。

    幸亏那个卖水果的少年熟门熟路,先叫过在城门口守着卖热茶的小贩,让他花一文钱买了一份简易地图。

    林阁老咬了咬牙,拒绝少年的指引,忽然下定决心,他非得抽出一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先把京城给摸索清楚。

    想他林文杰,一辈子最自傲的事情,便是知道民生,可如今进了京城,却发现自己成了睁眼瞎,一问三不知,那还了得!

    只是虽然没来得及四处走,但京城的变化,他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往年偏远的地方,一到冬日就到处倒着尸体。

    运送尸体的车子,一天下来都不能停下,今年别说尸体,连乞儿也不见一个。

    往年脏乱的街市,如今整整齐齐。

    往年老百姓们神态麻木,面黄肌瘦,如今他第一眼就看见两个中年妇女和商贩讨价还价,面孔红润,中气十足,还有年过半百的老头儿围着厚厚实实的棉衣,蹲在地上让算命先生给他算命,非要算一算,他媳妇还能不能再怀一胎!

    更古怪的是,他看了半天地图,地图上居然和他印象中完全不同,只好去问路,一卖首饰的小哥儿不知道他说的是哪儿,直接让他去找旁边戳在路边不知道干什么的两个衙役。

    林阁老:“……”

    原来衙役也是随便就能找的?

    还真能找,不过站了一盏茶的工夫,他就看到那两个衙役已经帮三个外地人指过路,还帮你要去茅厕的老大爷看管他家的大狼狗!(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 魂兮归来

    走遍京城内外,晕圈的林阁老老老实实地回了衙门上班,一句废话都没说,弄得特别清楚他老人家性子的那些同僚,还以为这位是哪里得了病。

    要这真是林阁老,看那位娘娘掌着朝廷上下所有事,直接就拎着监国太孙的印信干活,还不得用吐沫星子把人家给淹了?

    他们私底下打赌,都琢磨娘娘什么时候受不了这个老顽固,哪怕他清正廉洁,哪怕他在外名声极好,也得把他从京城赶走。

    没成想,这位竟然转了性子,也学会拍马屁了,居然那位娘娘说什么是什么,连好些个诸如街市上修建公共厕所之类很不斯文,不该朝廷诸公讨论的东西,他也要摆在台面上说。

    许薇姝到不奇怪,她脑子里记着各位朝臣的资料,眼下这位林阁老,那是难得表里如一的官员,虽说有各种毛病,但也不是不能用一用的。

    眼下很多朝臣对她选任留任官员的标准纳闷的不行。

    如今朝廷里留下的人,还得到重用的人,那是太子党有之,义王党有之,连忠王党也不是没有。

    就如在御史台做御史的孙立,以前可是忠王的铁杆,现在也一门心思,摩拳擦掌要找许薇姝的麻烦。

    可那位娘娘就是留下他了。

    说来奇怪,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官员,夹杂在娘娘自己的人里面,竟也没闹出大乱子,而且朝廷运转越来越好。就是内阁这边比以前忙得多。

    过去好些工作都是师爷幕僚干,现在师爷幕僚还是不能少,但自己就是不去做。也必须知道。

    至少让师爷代笔上折子的事儿,绝对不能发生了。

    而且,县令啊,知府之类的官员,管的事情却比以前少一些,按照娘娘的话,他们负责行政工作。刑名那一块儿,还有别的很多事儿,县令用不着主管。

    像过去。哪个县官往堂上一坐,三言两语审理一桩案件,能直接定犯人生死之事,以后便不会出现。

    整个大殷朝。还处于一种换乱中。

    朝廷混乱。底下也乱。

    可所有人都不可抑制地感觉到一种大势,平稳的大势,京城附近老百姓们不在惶惶不可终日。

    官员们也不在迷惘,应该说,每日都忙得没有精力去琢磨以前所谓的为官之道。

    当了三朝元老的一个老大人,临退休之前,忽然把他抄写给儿子的护官符给烧了。

    儿子哀哀痛哭,他也只说了一句话——“世道不同。人心不同,行事方法。也可不同,你比我幸运!”

    说完,阖然长逝。

    就因为他这个遗言,许薇姝本来不想给这个宦海老油条弄什么谥号的,却也改了主意,谥号‘文忠’。

    这位虽然油滑了点儿,好歹也是给老百姓们办过不少实事,到并非丧心病狂的那种官员。

    一片说不出是平静还是喧闹中,快过年了,边疆战事告一段落,皇太孙也即将回归。

    皇太孙回归的迎接问题,礼部那边为了大典折腾了有小半年。

    他们当然是希望隆重又隆重,再多隆重几次,偏偏太孙妃要求一切从简。

    肃穆可以,但绝对不能累到太孙。

    要让方容回京第一时间就能回到宫里休息。

    有一些官员不太满意,觉得应该趁此机会让太孙亮亮相,正好来年举行登基大典,也能预热一下。

    更重要的是,怎么也要给大家伙一个表忠心,拍马屁的机会吧。

    方容可从不是皇位继承人的热门人选,就是当了太孙,好些人还在观望,等到尘埃落定,他去边疆了,更是找不到人,大家对未来老板不了解怎么得了!

    可许薇姝如今威望极高,他们再不满意,也只能老老实实听话。

    于是,临到过年,太孙回京。

    老百姓们都没有特意通知,更没有举行什么盛大的仪式,最多街面上比以前更干净些,来来往往巡逻的侍卫,衙役更多一点儿,许薇姝到起了个大早,穿戴得整整齐齐,一身正装,骑着马出了城门。

    一等便是好几个时辰。

    玉荷她们都劝自家娘娘先回去,别那么辛苦,等太孙到了,再出来也不迟。

    许薇姝却难得没听。

    “就这么点儿事儿,怎么可能会累?有什么好累的?”

    抬头看了看天,今日难得万里无云,阳光正好,虽是冬日,却暖和得很。

    宝琴还说冷,围着披风也不愿意露头,果然锻炼不够,修习内力,居然做不到寒暑不侵,实在是太惫懒了些。

    终于,浩浩汤汤的车队回来。

    那支队伍,乍一眼看过去,和京城寻常禁军完全不同,到不是说多么整齐壮观,事实上整个队伍说不出的疲惫,所有人脸上都带着几分颓废,身上甲胄千疮百孔,脸上灰尘满面,胡子拉碴。

    “唔,这么进城门,恐怕要娶不上媳妇的。”

    许薇姝一笑,就纵马过去,她一过去,前面从靖州就跟随多年的护卫齐齐勒马让路,任凭她长驱直入,一直冲到黄色的御舆之前,一个纵身就跳了进去。

    袁琦跟在车旁,忽然呜呜咽咽地吹起了笛子,他练剑是一把好手,吹笛子却不专业,听得周围侍卫们脸上越发严肃,眼眶发红,泪都快滚落下来。

    有几个年纪小的军士,也不知怎么的,泪珠子滚滚而落,一擦擦了一脸泥水。

    太孙和太孙妃居然都没有露面。

    迎接的大臣个个傻眼,只能眼睁睁看着马车进了皇宫,无奈返回,指望着年夜宴上,再和太孙把酒共饮。

    现在人家两口子明显要亲近亲近,他们哪里能自找没趣!

    皇宫里的宫人们一个个都忙忙碌碌,玉荷亲自领着宫人忙活半天,只是许薇姝早安排好的太医,居然也没进了大殿。

    孙太医连连摇头:“真是,怎么也该请个平安脉再闹。”

    不过,不叫太医,也许是好事,说明太孙的身体平安,大家都安心许多。

    只是,这些太医们也不敢走,他们都为皇家干了这么多年的活儿,很清楚每个成员的身体状况。

    就太孙那样的身子骨,去战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现在回来了,不看上一眼,谁能放心?(未完待续。。)

    ps:  纪念一下。

第三百零一章 这是什么鬼?

    年节到了,满树雪花,京城早早挂起五彩斑斓的灯笼来,今年的火树银花不夜天,到是这么多年来,最能让老百姓们共享的一次。

    市井街头,行人面上堆满喜色,不像往年,总是年节难过,非节,到是劫了。

    宫里到显得有些沉默。

    女官和宫人们照例去准备年节该准备的东西,换上新衣服,拿了赏钱,好些宫女都用上鲜艳的头花。

    也只有过年这段时日,她们涂脂抹粉戴头花,不必担心让主子们训斥。

    可东宫却一片安静。

    太孙妃娘娘自从太孙回宫,便再也没有离开过东宫,太孙也没露面。大家都体谅他们夫妻久别重逢,奈何再体谅,也不能大年夜的不露面。

    他们终究不是寻常夫妻,而是一对眼下最尊贵,让天下人瞩目的夫妻。

    “玉荷姐姐,您就进去问问什么时候开年夜宴,娘娘不让咱们进去伺候,只靠两个姐姐这怎么能行?”

    玉荷和宝琴两个如今成了宫里的红人,平日里大家找她们,她们也客气得很,这次却半晌没说话,木木愣愣的。

    终于,在太孙和太孙妃第三天都没露面,也没出来之后,忠心耿耿的女官冒死也要求见。

    宝琴叹了口气,推开大门放她们进来。

    满室缟素,寒气阵阵。

    宫门外。

    好些老百姓扶老携幼,出来到宫门口磕头。想要沾一沾贵气。

    一个花甲之年的老汉,领着孙子的手,念念有词:“宝儿。给娘娘磕了头,来年保佑你越长越高。”

    小孙子很听话,跪下来毕恭毕敬地磕头:“娘娘,宝儿最乖了,你要保佑宝儿长得高高的,那我就能给爷爷当拐杖。”

    旁边卖糖葫芦的小贩都被逗得乐起来,塞给他一串糖葫芦。

    还有一个卖猪肉的屠户。也过来磕头,和他结伴的是个茶叶商人,经常跑外地。能回京的时候不多,两个人以前是邻居,虽然屠户后来没茶商发达,关系还是特别好。

    屠户磕了两个头。忽然道:“其实我见过娘娘和太孙。那年他们两个都穿着粗布衣裳,到我这儿来买猪肉,我见娘娘长得慈眉善目,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还给他们多切了半斤。”

    茶商登时就笑:“竟说胡话,娘娘会吃猪肉?还穿粗布?”

    “猪肉怎地?猪肉才香,要说这猪肉,还就是咱们娘娘会吃。好些大菜,不都是娘娘传出来的。以前猪杂哪有人吃,全扔了,如今连猪大肠都是好东西!你没听说过什么叫微服私访,咱们娘娘和太孙肯定是微服私访来着!”

    林阁老正好馋得慌,想吃个零嘴,宫门外都是,他就溜达出来,结果听了这么一耳朵,老毛病就犯了:“还微服私访?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白龙鱼服多危险,我得上个折子!”

    转念一想,那时候娘娘和太孙,没准儿还不是娘娘和太孙来着,不过,太孙回了宫,半天没露面,还是得上个折子说说这事儿。

    话虽如此,林阁老也有那么一点儿犹豫。

    他是挺轴的,却非不通人情世故,太孙和娘娘毕竟年轻,多在一块儿腻乎腻乎,早点儿给咱大殷朝添个继承人,也是好事儿,要真能如此,呃,这次就不上折子唠叨他们了。

    天上烟花盛开。

    一片太平景象。

    忽然有钟声响起。

    很飘渺,悠远绵长。

    林阁老怔了怔,有点儿反应不过来,手里拿着糖葫芦,还一下一下地舔舐。

    这钟声……好像是……

    难道是太子没了?

    可太子不是没在宫里,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