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启风云 >

第132章

天启风云-第132章

小说: 天启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承畴这问题提得好,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新问题,当年成祖要迁都时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南京原来被江南产粮之地幸福地包围着,想吃什么根本不费力气顺手拿过来就有,迁到北京就需要人千里迢迢运送过去。当时就有人算了一下账,从南方把一石粮食运到北方,需要两到三石粮食给运送的人吃,于是纷纷表示反对迁都。成祖经过仔细计算,认为只有通过运河运粮才不会产生这么大的lang费,迁都才得以进行。

    现在平叛也遇到当时的问题,但没有通畅的运河可以运粮,现成的河流也有但明石暗礁众多且水流量不稳定,用赤水河等河流搞运输估计绝大多数粮食会喂鱼虾。

    正当大家无计可施之时,军参处的黄道周说话了,他说:“皇上,臣有一计似乎可试一试,是否可行还需要大家仔细商讨。”

    天启看着黄道周说:“黄大人老成持重一般不说话,但只要说出来肯定差不了,快说来听听。”

    黄道周说:“臣先谢过皇上夸奖,臣的意思是既然是长期行为就可以沿途建若干补给站重兵把守,变长途运输为短途运输,精兵平叛庸兵修路架桥百姓运粮。这运送粮食的人就找附近地区的人,半天一天的路程一个补给站让他们自带干粮,运送完东西后发给一定的银钱再免除其徭役,百姓应该不会有怨言。今后平完叛这些补给站和道路桥梁也有用,方便朝廷统治管理避免再次出现叛乱。

220 刚柔相济

    黄道周变长途运输为短途运输的话一说,大家都明白过来了。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长途运输的亏损主要就在运送之人的吃喝花费上,把长途运输变为短途运输后,运送东西的民夫可以带点干粮吃自己,反正他呆在家什么都不做也得吃饭。为了提高这些民夫的积极性,可以在他们运送过一定数额后免除他们当年的徭役,再给他们一些银钱作补助,遇到这样的好事估计他们一个个睡着了都会笑醒。

    大家又商议了一阵后,最后定下来先派人通知皇太极,说朝廷准备跟他们进行一次认真彻底的谈判,看他是什么态度。再派人通知蒙古插汉部的林丹汗,就两河口和大凌河沿线的双方兵力布置作个互相交底,免得再生事端或者被人从中挑事。先把水搅浑让女真人和蒙古人都摸不清明军的真实意图,在他们小心猜测疑惑求证过程中,达到拖延时间让其无从进攻的目的。

    在原来围困叛匪的官军中,秦良玉据受重庆朱燮元占据贵阳蔡复一固守云南,三人手下加起来约有二十来万。不过这二十多万多为战斗力不强的弱旅,能面对面与敌拼杀而无惧意的强兵劲旅不过四五万,这种情况下固守应该没有问题但要进攻就很困难,即便歼灭敌人也会付出很重的代价。对这些**家的决定就是原地固守不动,等赵率教的四万辅助兵和张静安的三万山地步兵到了后再说。

    在对赵率教四万辅助兵和张静安三万战斗主力的安排上,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同意侯恂和张祥安的安排,这七万人只当老师教人,真正做事的人从已经在那的十几万守备部队中挑选。想打仗的跟张静安的部队学习山地作战,不喜欢打仗的跟赵率教学习修路建房,两样都不喜欢的让他有多远滚多远。这样一来既可以训练出一批有用的人才,又可以保存实力好对付女真人和蒙古人,这几年的经过让大家明白了能打仗的军队才让人放心。

    大致的安排完了后,孙承宗微微有些疲惫了,看着有些疲态的孙承宗,天启说:“先生辛苦了!”

    说完天启对大家说:“孙先生已经安排得很周全了,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孙承宗也说道:“我也是将大家的意见作了个总结,有想不到的地方也正常,大家有什么话就说吧不要有顾虑。”

    王永光笑着说:“孙大人智谋深远做事周密,下官一向佩服得紧,其他人有没有话不敢说,反正下官是只有佩服的份了。”说完还向孙承宗微笑致意。

    孙承宗对王永光点了点头,低头喝了口茶说:“元璐好像有话要说,有什么就说出来听听。”

    倪元璐轻咳了一声说:“军事上的安排恩师已经做得很周全了,学生想说的是另外的事。”

    天启看着他说:“你有什么其他方面的事?跟这次平叛有关吗?”

    倪元璐点头说:“臣认为有关,而且关系很大!”

    天启说:“那你说来听听。”

    倪元璐说:“奢崇明和安邦颜叛乱已经有六年了,他们之所以这么猖獗不是因为他们多能打,而是因为他们身后有很多人在支持,这种支持既是物力上的支持也是人力上的支持。换句话说朝廷的军队不是在跟几万叛匪打仗,而是在跟几十万受叛匪蒙蔽的彝族百姓打仗,长久的围困虽然消磨掉了叛匪的气焰,但也使广大百姓遭了殃。这些百姓之所以会跟随着奢崇明和安邦颜造反,吃不饱穿不暖是重要原因。”

    洪承畴说:“倪大人的意思是只要我们给彝族百姓发些粮食衣物,他们就会离开奢崇明和安邦颜让其成为无根浮萍?官军也可以很轻松地赢得战争?”

    见洪承畴又对自己的话挑毛病,说倪元璐面无表情地说:“假如像洪大人说的那样给彝族百姓白送粮食衣物,那么平叛的过程还会延长,因为他们得到免费的粮食衣物后马上就会拿去支助叛匪。”

    洪承畴不悦地说:“明明是倪大人在说官军六年没打胜是因为彝族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怎么又成了我说的呢?倪大人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如说清楚点。”

    倪元璐说:“下官是说过百姓之所以从贼造反,吃不饱穿不暖是重要原因,但并没说过要白送粮食衣物给人的话。俗话说捡来的娃娃用脚踢,白送的东西没有人会珍惜。但假如让他们通过辛苦劳动获得一定收成,能从这些收成中使全家人不至于挨饿受冻,暂时从贼百姓弃暗投明也不是不可能。”

    天启说:“你的意思是给他们分田?这倒有点意思。”

    倪元璐说:“皇上,分田分地只是一个方面,这样可以让彝族百姓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但臣想说的是除了分田地外,还应该把博学院中的新品种粮食作物拿到四川贵州等地推广应用。”

    天启想了想眼睛一亮,说道:“你怎么想到这事的?快说来听听。”

    倪元璐说:“臣在博学院中跟人商议新型大炮之事时,偶然听人说起玉米、土豆、番薯等新品种粮食作物其实最适合在南方种植,现在朝廷在北方栽种其实并不能产生大效果。”

    天启问:“南方水资源丰富适合栽种水稻小麦,北方缺水才栽种玉米、土豆、番薯等耐旱的新品种,北方产生不了大效果这是如何一种说法?”

    倪元璐说:“臣听人说耐旱的作物也需要水,只不过需要得少些而已,北方如果滴雨不下的话玉米土豆等也载不活。大明南方的雾气中就含有水,不需要刻意去浇水,四川、贵州、云南、湖广等山上,最适合载种玉米、土豆和番薯,其产量远远超过在北方栽种。”

    孙承宗这时候问:“你的意思是给彝族百姓分了田地后再让他们栽种玉米土豆等新品种,使他们不但能吃饱穿暖还有多,有吃有穿还有富裕人心就会思定,奢崇明和安邦颜等叛匪首领就会慢慢众叛亲离?”

    倪元璐说:“学生正是此意,无论威望有多高手段有多狠,怎么也敌不过利益二字。再说只要彝族百姓不再是一穷二白有了些身家,一意孤行顽固到底的亡命之徒也会少很多,到时候恐怕用不了朝廷多少力气他们自然就会土崩瓦解,不知道恩师以为如何?”

    孙承宗微笑着点头道:“元璐长大了啊,这想法好!假如真这样的话也不输于在朝廷胜敌国之古人,这想法可以好好议一议!”

    王永光向孙承宗说:“孙大人真是名师出高徒啊!下官佩服!”

    天启突然问道:“多土的山坡上种玉米土豆没有问题,但听说很多山上都是光秃秃的只长石头不长草,这样的地方又怎么办?”

    倪元璐说:“这是臣想说得第二件事,臣一边跟那些泰西人商议造炮的事,一边也在学习他们的文字,因为臣知道他们有好几千书籍,里面肯定有很多新知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听他们谈了几句什么土可以代替火山灰,加上一般的石灰可以成为另一种很有用途的东西,这种土和烧石灰的石头在南方山上到处都是。”

    天启听了一阵激动,问道:“你可听见他们说这种东西有什么用吗?”

    倪元璐摇头说:“这个臣就不知道了,他们只谈了几句就没谈了,不过臣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这东西很有用,皇上也是这表情,难道知道什么?”

    天启一听急忙定了定神,长长地出了口气说:“朕听人说过石灰加上粘土还有火山灰,可以配制成一种特殊的灰可以简称为洋灰。这洋灰可是个好东西,平时看起来就是一堆灰,一加上水以后立即就会变成石头一样坚硬,在它变硬前你想把它做成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修路建桥修防御工事非常适用。”

    倪元璐说:“原来如此,臣只知道很有用,但没想到这么有用。”

    天启想了想对孙承宗说:“先生,我们开始本来想让倪元璐带人带着手雷马上去防守两河口城,现在看来得等等再说,先让他带人把这个洋灰的配方研制出来。有了配方我们可以在南方炸山取石修路架桥,用洋灰修出的路结实无比,运物资运人都会非常快捷,今后再有叛乱朝廷的军队也能快速赶到。”

    孙承宗有些半信半疑地说:“既然皇上觉得那洋灰好,就让元璐先等等再去两河口,反正跟女真人的谈判还没开始,守城的事还不急。我们在这里先做好准备工作,赵率教和张静安的人马现正在南直隶一带待命先立即派出去,按黄道周的建议从湖广省的保靖和靖州开始一路向东建补给站,都按能抵御短期进攻的小城规模修建,最后一路直达贵阳后向北到永宁。”

    天启点头说:“可以,军务院同时行文给四川秦良玉、贵州朱燮元、云南蔡复一,让他们按兵不动。”

221 女真谈判

    皇太极这一阵心情很好,不但在跟插汉部的林丹汗争夺喀尔喀残部中占据了上风,留守部队还多次击退了毛文龙派来骚扰的东江军小队,唯一让他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彻底消灭南方或者北方的任意一支人马,让他两头都要兼顾不能放手一搏。接到明军派人送来的信后,皇太极第一时间就答应派人来谈判,他的谈判人选指定为哥哥代善或者弟弟多尔衮,反正两个人谁被明军宰杀了他都只会高兴不会心疼。

    最后还是多尔衮当了谈判代表,因为他明白富贵险中求的道理,也明白在强权的威压下听话才是自保之道。多尔衮虽然年轻但并不气盛,他知道现在的明军跟女真人至少在表面上没有战斗,大家都需要暂时的和平,何况他才刚刚满十四岁吃十五岁的饭,要怎么为难他也下不去手。对多尔衮小小年纪就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皇太极大为赞赏许诺只要顺利完成任务就晋封其为贝勒。

    皇太极不太清楚为什么明朝朝廷会在这时候要跟自己谈判,也知道这次谈判不会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但无论如何只派一个毛都没长全的娃娃来谈判也未免太过儿戏,他思来想去派了个副手协助多尔衮,这个副手是个汉人书生名叫范文程。范文程有个很有名的祖先叫范仲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思想得到历代忠臣的钦佩,不过到了范文程这一代就变成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他善于投机很早就主动投靠了女真人。

    范文程卖身投靠女真人后出了很多背叛国家背叛祖宗的点子,为女真人巩固辽东的统治立了大功,但他为人处事很低调,因为他知道女真人只是利用自己并不欣赏自己这种叛国行为,明朝是回不去了假如再因为太过张扬惹恼了女真人那就没路可走了。范文程的低调很合一个人的脾胃,这个人不是初登汗位的皇太极也不是推位让国的代善,而是同样在韬光养晦的多尔衮。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喜爱的妃子,努尔哈赤死了后阿巴亥被感觉到威胁的皇太极等人找个罪名处死,多尔衮对此心知肚明但无动于衷,因为他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兄弟还太弱小,现在只能韬光养晦等强大了才能有所作为。同样的心理使多尔衮跟范文程产生了有限的友谊,皇太极派范文程协助多尔衮来跟明朝谈判也是知道这一点,相信这两个有默契配合的人或许会带回来明朝的真实意图,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