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好事多磨 >

第195章

好事多磨-第195章

小说: 好事多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纷还是执意给沈穆清磕了三个头,这才起来和大太太见礼,又要给萧悦影和兴哥磕头,“大姑娘和大少爷我还是第一次见面,无论如何都要让我请个安。”

    规矩如此,沈穆清没有拦她,英纷就恭敬地给萧悦影和明霞怀里的兴哥行了礼。

    萧悦影就好奇地望着英纷,喜鹊等人对英纷也有所耳闻,知道她是沈穆清留在京都负责掌管京都事务的人,个个睁大了眼睛瞧她。

    英纷眼里却只有萧悦影。见悦影小小年纪却雪肤花容,眉宇有英气,不同于一般的小孩子,很是欢喜。

    “你怎么在这里?”沈穆清奇道,“爷住哪里?谁服侍呢?”

    英纷笑道:“这不是听说奶奶回来了,所以我特意过来给您收拾收拾屋子家里原来服侍的都嫁出去了,新进来的哪有我知道奶奶的禀性,没有我怎行!”

    还是那脾气。

    沈穆清笑着,有种重回往昔的踏实感觉。时静姝则掩袖而笑:“那是,我们穆清屋里没有了英纷姐姐,只怕是热茶热水都喝不上了。”

    “任太太也不用打趣我。”英纷和时静姝说笑,语调十分的亲昵,“我们姑奶奶屋里没有了我,虽不至于热茶热水都喝不上,可那贴心的话只怕要少说几句。”

    “听见没有,”时静姝就望了明霞,“可见你们在穆清身边,穆清多委屈。”

    明霞笑道:“我们都等着看英纷姐姐的手段呢!”调侃着英纷。

    大家都笑起来。

    大太太看着暗暗点头。

    家和万事兴。能这样亲亲热热地过日子,才是兴家之本。

    进了听雨轩,屋檐下立着一溜低头垂目的小丫鬟,沈穆清一眼就看见了院子里的两棵芭蕉树。

    她不由上前轻轻地抚着树身:“没想到长这么高了!”

    “您去了沪定,老爷依旧留着以前在院里服侍的小丫鬟,”英纷笑道,“仍然和奶奶在时一样,每天打扫,按四季替换花草……屋子和您走时一样。”

    沈穆清低头掩饰眼角的泪水:“我们也别站在这里说古了,拖着大太太跟着受累。”

    “我不累。”大太太笑道,“听你们说说话,感觉到自己也年轻了几岁似的。”

    “就怕大太太到时候嫌我们聒噪。”英纷笑着亲自上前撩了帘子请沈穆清等人进屋。

    大家坐下喝了一杯茶,时静姝和陈姨娘就起身告辞了把空间留给沈穆清等人梳洗。

    英纷则留下来服侍沈穆清。

    沈穆清见屋里没人了,一直笑盈盈的脸就沉了下来:“英纷,爷出了什么事?”

    英纷回答的也干脆:“爷去了甘肃,任甘肃总兵。原想等您回来再启程的,可吏部那边下了文,爷等了几天没等到奶奶,眼看着到了上任的日子,只好带着庞管事去了甘肃。这件事,老爷也是知道的。”

    重点不在于萧飒去了甘肃,而是“老爷也知道”这句话。

    沈穆清决定等会去问沈箴。

    “奶奶,爷走的时候,给您留了一封信。”英纷又道,走到八步床里的闷户橱边打开了中间的抽屉拿出一封信递给了沈穆清,“还说,让您在家里住几天,陪陪老爷,再搬去南薰坊也不迟。”

    沈穆清点头,打开了信。

    “穆清,久候不到,只得启程前往甘肃。沪定一别,已有半年有余,以为京都夫妻相聚不再分离,谁知道却不能见你一面,不知道悦影、兴哥可好,我心十分挂念你们母子三人。只是京都形势十分复杂,你来后就会知道。和老爷筹谋多日,苦思脱身之计,正值甘肃战事吃紧,我主动请缨去甘肃,实在是不得已,还望你体贴……”

    沈穆清看着信沉思良久,问英纷:“京都现在到底怎样了?”

    英纷上前几步,低声道:“说王阁老有谋逆之罪,已下了诏狱……今上病了……一山不能容二虎,大家都说今上可能活不长了……”

    读古鉴今。历史是多么地相似……

    沈穆清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神色有些黯淡。

    英纷见状不敢多说,招了小丫鬟进来,自己轻手轻脚地伺候沈穆清梳洗。

    待收拾整齐,沈穆清站了起来:“我去老爷那里,你传话下去,大太太那边,暂时稳稳。”

    英纷明白,照着沈穆清的意思嘱咐下去后,服侍沈穆清去了沈箴处。

    (*^__^*) 嘻嘻……有粉红票的姊妹不要忘记了吱吱哦!

第二百五十九章 京都形势

    沈箴见到沈穆清并没有露出吃惊的表情,而是指了指身边的太师椅:“坐!”

    沈穆清福了福身,坐了下来。

    有小厮上茶。

    “这是瑞春送来的铁观音,”沈箴笑道,“味道很不错。”

    沈穆清笑道:“难得老爷喜欢。”

    英纷见这架势,朝着屋里服侍的丫鬟打了个手势,大家都蹑手蹑脚地退了下去。

    屋子里只剩下了父女俩,沈箴直言不讳地开了口:“想来萧飒给你留信了!”

    是肯定句,而不是疑问句。

    沈穆清点头:“我还听说王阁老以逆谋罪下了诏狱,今上病的不轻。”

    沈箴点头:“不处罪王阁老,不以正名。今上遭此大劫,又怎能不病。”

    沈穆清沉吟道:“相公此去甘肃,是不是与此有关?”

    沈箴喝了一口茶,神色凝重:“事情过去了四、五年,皇上被圈禁尚能复辟。而今上还有林家旧部拥护,秦王又蠢蠢欲动,自然是观望的多,出力的少,皇上想坐稳那把交椅,却又不拿雷霆手段,朝廷局面自然暧昧不明。好在萧飒冷静下来后能谋定而后动,趁着甘肃有战事,自动请缨为国分忧,我也十分赞成……穆清,你的眼光要放远,胸襟要放宽,这争的不是一朝一夕,是谋得百年身。朝廷之上,拥立之功固然显赫,可只有纯臣才是中流砥柱。何况,萧飒这一去,从四品升为正三品,也是件好事!”

    知道了事情的内情,沈穆清放下心来。她笑道:“老爷放心,我不是那狭短妇人。”又想到王盛云被定的逆谋罪下的诏狱,不比沈箴当年的贪墨狱,不由长叹一口气,“那王阁老……只怕是凶多吉少。只是可怜三亲六眷!”

    沈箴苦笑:“如今当年他拥立的是秦王,哪里还有这等事发生。这就是天意吧!”语气很是嘘唏。

    一啄一饮,是不是天定!

    沈穆清也颇为感慨。

    “你既然只身前来,亲家太太应该还不知道这件事!”沈箴道,“她不是寻常闺阁,你等会回去就把萧飒的事对她言明。南薰坊的房子虽好,这个时候住进去却不是时机,让她委屈委屈,暂时就在我们沈家落脚。皇上身边还有汪图这个谋士,相信朝廷局势这两、三个月就会明朗的。你们也不要着急。”

    沈穆清应“是”,起身道:“我这就去见大太太。”

    沈箴点头,沈穆清屈膝行礼退了下去,转身去了大太太那里。

    大太太虽然疲备,可想到今天的事处处透着蹊跷,哪里还睡得着,斜在临窗的大炕上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听说沈穆清来了,亲自去迎了进来。

    沈穆清朝着大太太使了个眼色,大太太遣了身边服侍的人,沈穆清把萧飒去甘肃的原由说了,大太太脸上就露出欢喜来:“我们飒儿能娶到你,可真是修来的福气。三品我不稀罕,只望他能平平安安地渡过这一劫。”

    “八河那样的险地他都安然渡过,”沈穆清笑道,“遇难呈祥,必要后福。您且放宽心,等相公的好消息就是。”

    大太太连连点头,道:“既然亲家老爷让我们暂时别搬,那我就厚着脸皮住下了。趁着我们是客,家里的事还不多,我们不如找个日子去庙里给萧飒上柱香,求菩萨保佑我们家飒儿顺利平安。”

    别看沈穆清说出来的话充满了自信,可自己心底也不十分有把握,这个时候能去庙里上上香,至少可以自我安慰一下。

    她能理解大太太的想法,何况自己也想去。

    沈穆清满心欢喜的样子:“还是您考虑的周到。”请玉簪去拿本黄历来,“您看什么时候去合适。”

    大太太翻了黄历,看着这几日都没什么好日子,要到五月二十五才有祈福、祭祀、出行的好日子。

    “横竖还有六、七天,”大太太笑道,“你趁着这几日好好休息休息。”

    沈穆清点头,两人说说笑笑,大太太落了心,自然不再强忍着,倦意丛生,沈穆清见着,说了两句话就起身告辞。

    * * * * * *

    回到听雨轩,沈穆清也睡了一觉,再醒来,已是黄昏时分。

    “悦影和兴哥呢?”她坐在镜台前由丫鬟们给自己梳头,问一旁服侍的英纷。

    “大姑娘和常师傅在后花园玩。”英纷笑道,“兴哥跟着黄妈妈在睡觉。我刚去看过,还没醒。”

    李妈妈留在了沪定,郑三奶奶就送了黄妈妈来。原是在郑三奶奶身边服侍多年的,沈穆清见她做事稳沉,就让她在兴哥屋里主事。

    “大太太醒了没有?”

    “还没。”英纷笑道,“就是姨娘来看了奶奶好几次。见奶奶睡着,没让叫人。您看,要不要跟姨娘说一声,老爷那边只怕等着您醒了好一起吃饭。”

    沈穆清点头:“那就派人去大太太那边瞧瞧。要是大太太没醒,也不要惊动,跟老爷说一声,我们再等等。”

    英纷应声而去,不一会折了回来,笑道:“大太太也醒了,正差了玉簪姐姐来问奶奶醒了没有……我已派人去报了姨娘。”

    “把悦影找回来,”沈穆清笑道,“让喜鹊帮她洗洗她和常师傅去后花园子,只怕没有一处是干净的。”

    英纷笑着去了。

    等悦影收拾干净,兴哥也醒了,沈穆清乳了兴哥,然后带着一双儿女去了大太太处,一行人去了内院的花厅。

    花厅备了两席,大太太、沈穆清还有大舍、任翔、时静姝、常惠前前后后到了,沈箴笑道:“都是一家人,也不用避讳什么,就这样上菜吧!”

    陈姨娘笑着应了“是”,任翔就牵客入席,男一桌、女一桌地坐了。

    菜上了,一大半都是沈穆清爱吃的。不管是沈箴交待的还是陈姨娘的用心,沈穆清都很是感激,一顿饭自然吃的其乐融融。

    散了席,沈箴与任翔等人去了书房喝茶,女眷们就移到了一旁的厢房说话。

    热热闹闹的,到了亥初才散。

    沈穆清却掩饰激动,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起来给萧芸娘写了一封信,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告诉了她,又说等京都局势稳定了,请她带着孩子到京都来玩。之后又给萧飒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永远支持他的决定,让他放宽心,家里的事她会安排好的。

    写完信,一直飘飘荡荡的心这才落下,上床不一会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叫了英纷:“派人去送信。”

    英纷应声而去,沈穆清收拾好了先带着孩子去给大太太请安,又去了沈箴那里:“我想去趟庙里,带了悦影和兴哥去给太太磕个头。”

    沈箴点头:“让大舍陪着你去吧!多带几个护院去。”

    “大舍要上学,虽然说他天资出众,可能不耽搁还是尽量不耽搁的好。”沈穆清婉言拒绝了沈箴的提议,“让任公子陪着我们去吧我把常惠也带上。”

    常惠昨天晚上回了一趟家,今天一大早就来了,并没有和六娘同住的打算。

    有常惠在身边,沈箴自然放心,交待了几句,喊了周百木进来,准备去寺里的事。

    大太太知道沈穆清要去奠拜李氏,换了衣素净的衣裳,也要跟着去:“……没见到人,也要去奠拜奠拜才安心。”

    五辆马车,二十几个护院,一行人去了庙里。

    沈穆清带着萧悦影给李氏磕头,兴哥在喜鹊怀里东张西望。

    “太太,我现在过得挺好。”她双手合十,喃喃低语,“孩子们很健康,萧飒待我也不错,您要是在天有灵,保佑你的外孙女和外孙清泰平安才是。”

    萧悦影跟着母亲双手合十,一双眼睛却盯着大殿上挂着的黄色幔帐骨碌碌地乱转。

    沈穆清让萧悦影对着母亲的牌位磕了头,大太太也上前上了香,磕了头。沈穆清就吩嘱喜鹊和黄妈妈把萧悦影和兴哥带到一旁的厢房去玩,自己则和大太太一起帮李氏的长明灯添油。

    主持见着双手合十直念阿弥陀佛沈穆清为李氏捐了一千两银子的香油钱。

    到了中午,主持留她们吃饭,沈穆清想到自己这个时候处境微妙,就望着大太太。而大太太正好和她想到一块去了,拒绝了主持的好意,带着孩子往回赶。

    到苜蓿山时,才卯末,来迟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