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白切黑男主不许我自杀 >

第14章

白切黑男主不许我自杀-第14章

小说: 白切黑男主不许我自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了一下午,都没有什么好收获,两人皆疲累起来,停在一处巷子中短暂歇息。奚咏低下头,默默踩着石板青苔,不敢再多出言,生怕闻绮年的耐心已经达到了阙值。
  闻绮年背靠着灰墙,垂着一双丧气的凤眸,瞧见他那副小媳妇的样子,深深长叹了口气。两人一时无话。
  须臾,闻绮年嗅到了一丝淡淡的酒香,似乎就从巷子深处传来。她心下盘算着,抬起头冲奚咏说道:“往里面走吧。去喝坛酒,歇歇脚。”
  又沿着狭窄的巷道走了数百步有余,他们终于看见了一张褪色的麻布旗帜。
  那旗帜挂在一户小院门前,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了个“酒”字,墨迹已经快看不清了。小院的木门半敞开着,酒香正是从里面传来。木门与外墙周围都攀附着枫藤,大片大片墨绿色的叶子,衬着些黄绿色的小花苞,长得无比繁盛,叶角均向前卷曲着,像是在欢迎着旅客歇脚。
  奚咏有些喜欢这样的户门。他抿抿嘴,上前轻轻敲门问道:“请问店家,能进来喝酒吗?”
  片刻后,从小院里传来了一位老人的应答:“客人们请进吧!”
  两人这才跨进门,走了几步,打量着院中景致。
  说来也没什么可赏的,左侧是一眼深井,后面用细竹拦了些鹅养着。一旁又架着个凉棚,下面晾晒着半熟的粮食。再往右看,则是堆累起的一缸缸美酒。
  四面的墙上都是爬藤,院子中间杂乱地种着些迎春花和水仙,几块崭新的白布挂在绳上,随风飘荡。院后则是正房和两间小侧屋。
  闻绮年吸了一口酒香,粮食独有的香甜立时让她有些醺然,在这无边的香味中,朴素的院子也显得颇具风味起来。
  她凝视着酒缸,又想起了自己之前在淌朱楼里醉歪歪的模样,原本平静的心情顿时有些愤愤。
  今日喝酒,定要让奚咏见识见识她真正的酒量。
  “来喽来喽!”
  正想着,只见一名将近七旬的老人擦着双手,高声喊着,从侧屋里小跑出来。
  他与寻常农户老头没什么两样,个头不高,头发灰白稀疏,脸上沟壑众多,腰上绑着个兰色花布围裙,在两人面前站定后,喘了喘气,这才平和一笑,颤巍巍地说道:“欢迎贵客,请到屋内就坐。”
  奚咏看他犹如风中残烛的模样,连忙回道:“好的,老人家。我们不急,慢慢来即可。”
  随着他的脚步,两人缓步进了正对院门的木屋。
  这房子并没想象中的狭窄,左右延伸开来,用柏木走廊分为了四个相对的小房间。
  屋子中央挂着张仙人醉酒图,下设几个精致小巧的蒲团,摆了两张矮脚案桌,摆着些鲜花瓷瓶。
  醉酒图两侧的窗户大开着,室内明亮极了,清风穿屋而过,还可以看到窗外临着的小河流水。窗旁又有只小门紧闭着,想必打开之后下两步台阶就是河岸,能够在那里浣纱洗菜。
  闻绮年和奚咏在一方案桌前坐下。奚咏把自己的剑收在膝边平放着。
  最左侧的小房间忽然打开,一位头裹蓝纹白底绣布的老太太走了出来,笑呵呵地端来了一只托盘,上面摆着两只小小的青花酒壶和酒杯,还有一盘爽口的盐渍蕨菜。
  她放下后,慈爱地看着两个年轻人:“多标致的两个孩子呀,难为你们还能寻到我家这处偏僻的小酒馆,实在是稀客。”
  闻绮年冲老人一笑,抬手倒满两杯酒,与奚咏对饮起来。抿下第一口,一缕粮食浓缩而成的醇香就立即扑进肺腑,令人齿颊留芳。
  她忍不住连连品了起来。
  老人静静退下,又去了侧屋。老太太则走到窗下,坐在纺车前织布,梭子的穿梭声十分规律,颇有一室静好的意味。
  奚咏从容地喝着,想起自己今日还未完成的事,便向老太太询问道:“老人家,我们兄妹二人乃是琼州人士,办事路经水塘镇,却尚未寻到住处,不知这里是否可以收人留宿?”
  老太太停下手中的事,转头仔细看了看他们,含笑点头道:“的确有房间可以给过客留宿。我看天色也暗下来了,若不嫌弃,你们就在这里歇息吧。”
  歪打正着,民宿的事居然就这样定下来了。奚咏松了一口气,喝得更加畅快。
  两人对视笑着,频频碰杯,面上泛红。
  但闻绮年觉得不够过瘾。几杯清酒再次下肚后,她有些恍惚,便索性起身递了一两银子,向老太太征求着借用灶房,打算再做些吃食。
  奚咏不禁诧异地放下酒杯。十五年来,他竟从不知道式玉会下厨做菜,忍不住怀疑她是不是已经喝醉了。
  闻绮年玉手一挥,得意一笑:“你这个呆头鹅能知道什么?我会做的事多了去了。”
  看她神智还算清楚,又讲了如此自信的话,奚咏扑哧笑出声,墨眸温润如玉:“那好,让我看看你要怎么做。”
  两人来到侧屋灶房,闻绮年寻了一番,捡起两枚土鸡蛋,幽幽叹道:“好久没吃蛋炒饭了。”
  奚咏默不作声地看着她敲开鸡蛋,心中有些迷惑。还没等他再思考一番,闻绮年已经指着屋角的嫩葱命令道:“你还愣着?快去洗葱。”
  见少年抬步乖乖去了墙角蹲着剥葱,闻绮年满意地点点头,坐在灶台前开始生火。
  她点了一把干草扔进去,见火势迅猛,即将燃尽,又匆匆捡了些木头一股脑地甩到灶膛中,顿时,火苗被压熄,还反扑出许多草木灰,呛得她连连咳嗽。
  奚咏拾袖洗完葱,再次抬头时,只看见闻绮年已经成了只坐在灶前的小花猫。她揉着眼睛,脸上全是草木灰指痕,放下手时,两只熊猫眼顿时露了出来,滑稽极了。
  此情此景下,奚咏拿着小葱的手微微颤抖,只觉得自己简直要笑岔了气。
  闻绮年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莫名其妙地瞧了奚咏一眼。紧接着,她又看向这个黑洞洞的灶膛,它那大嘴就像是在无形中嘲笑她。
  闻绮年绝不服输的性子被灶台激起——今天偏就要把它燃起来!
  她又尝试了几番,小心翼翼地用手中木夹刨弄着,火焰终于平静下来,像是被驯服了,静静燃着,闻绮年黑白斑斓的小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奚咏则站在她身后啧啧地鼓起了掌。
  恭喜恭喜,宣称自己会下厨的式玉终于在长达两刻钟后成功燃起了灶火。
  并不理会奚咏的调笑,闻琦年专心致志地做起了多年未吃的蛋炒饭。
  蛋液倒进锅中,用木铲来回翻动,又放进颗粒分明的饭粒,炒匀后撒下葱花和细盐即可出锅。
  饱满的米饭上带起了晶莹的油光,沾着碎煎蛋和香葱,卖相好极了。
  这倒是奚咏未曾想到的成果。分成两份后,他便立刻品尝了一口,果然,味道不错。
  “式玉,看不出来,还挺好吃的。”奚咏抬脸笑道。
  闻绮年站在灶台前,看了看他的笑脸,捧着自己的小碗,犹豫地含下一筷。
  入口即是熟悉的味道,而且,她已经多年没有尝到。
  这是她第一次学会做的食物。
  她背着家里人在厨房里尝试了数次,最后终于端了一碗合格品放在妈妈面前。
  但是,直到凉透,妈妈也没有吃。
  闻绮年咀嚼着米饭,心情渐渐低落下去,眸子有些湿润。
  她睁了睁眼,强打精神,继续努力地吞咽着。
  忍了又忍,轻轻用筷子夹起下一口放进嘴里的刹那,闻绮年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落在碗中,浸入饭里。
  妈妈……
  她丢下碗筷,小声哽咽起来。片刻后,索性直接双手掩面,放声哭泣,泪水从指间溢出。
  为什么,妈妈……
  站在一旁的奚咏没了笑意,不知道她为何忽然间情绪崩溃。他有些慌神,紧紧抿着嘴,将闻绮年揽入怀中,轻柔地拍着。
  或许是式玉想起了伤心事罢。
  还好,他在她身边。
  闻绮年乖乖靠进奚咏怀里,抓住他的衣襟痛快地哭了一通,用眼泪把少年的前襟洗了一遍,抽泣半响,才默默放开了人。
  看她红肿的双眼,奚咏内心难过,却只能温和地抚摸着闻绮年的头顶。
  静默了半天,他叹道:“哭出来,就好了。”
  他不愿仔细盘问她缘何恸哭,只企盼日后的她能永永远远不再如此恸哭。
  年少公子的温柔就像细细流淌的月色,萦绕在闻绮年的身际。
  她摆脱了坏情绪,深呼吸几口,沉闷地道了声谢。
  奚咏又轻轻揉了揉她的脑袋。
  她究竟何德何能,有这样温和的少年相陪?
  十五年来,沉默的回忆总会突然爆发,将她拉入情绪的深渊,却唯有一人能够伸出援手,紧紧握住她,毫不犹豫地将她拽上岸。
  闻琦年本质上并非冷情的人,自然是感激动容的。
  想到这,她垂头绞了绞手指,看着已经失去温度的蛋炒饭,讷讷说道:“下次……我再给你做好吃的。”
  奚咏笑了,俯身扯了扯她肩头的小辫:“好啊,我等着。”
  顿了顿,他补充道:“这个叫蛋炒饭?”
  闻绮年呆呆地点了点脑袋,看见他再次笑得如同清风朗月,温雅的声音柔柔缠绕在她的耳畔,久久未散——
  “我真的很喜欢。你做得很好。”
  闻绮年缓慢地眨了眨眼。
  不像自己的妈妈,他很喜欢这份蛋炒饭。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都在想着写主线剧情,可是细节描写得比较繁多,不知不觉又一章啦。
  我只是希望可以清晰地在文字中勾勒出主角们所经历的情境,而不是纸片浮云。
  希望你们能喜欢~
  感谢在2020…04…25 21:00:02~2020…04…26 21:46: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许大鲸鱼 3瓶


第18章 
  吃罢晚饭,他们同主人家聊了会天,这才知道老人姓徐,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两人,平常以酿酒纺布为生。
  徐老虽然已经六十七岁,但依旧坚持自己动手酿造清酒,平日最爱小酌两杯。而徐老太太则织得一手好布,正是水塘镇里最具特色的黎锦,图案艳丽,花纹千变万化。
  夜色渐深,闻琦年躺在陌生的床上,听着窗外流水潺潺。本来还有些失眠,但想着奚咏在灶房时霁月清风般的笑语,她渐渐沉入睡眠,心下一派柔和。
  两人就此在徐家小酒馆住下。平日里,奚咏陪着徐老一起蒸煮粮食、加以发酵;闻琦年则陪着徐老太太学习纺织,浣纱晾布。
  就这样过了五六天,彼此都变得极为熟悉。徐家两位老人都是亲切善良极了的人物,孤单惯了,现在见这两个孩子愿意热心帮助他们做事,又善于倾听、气质不俗,便打心眼儿里的喜爱起来,简直将他们视作孙子孙女般看待。
  天数虽短,交情却慢慢深了起来。
  奚咏私以为这种平淡美好的生活实在难得,而且水塘镇的镇民淳朴友善,是一个定居的好地方。
  又看白发苍苍的徐老整日忙碌不堪,他心有不忍,欲出手帮助,便想出了个好主意。
  这天午饭后,四人正坐在屋内品茶。
  闻琦年安静地小口抿着,茗茶清香,她凝视着袅袅升起的烟雾出神。
  奚咏沉吟再三,放下茶杯,笑着对老人们说道:“徐老,徐老夫人,奚咏极为喜欢这个小院,欲以一百两购之,然后再买一所别处宅院,让你们住到更热闹更宽敞的地方去,如何?”
  他觉得这个法子一举两得,又十分具有吸引力,却不料徐老想也不想,便直接拒绝了。
  徐老太太勉强笑了笑,拍了拍奚咏的手:“谢谢你,你是个好孩子。但我和老头子哪都不去,就在这里待着。”
  这又是为什么?
  闻琦年也抬起了头,一脸不解。
  徐老长叹一口气,不言不语,不作解释。
  老太太擦了擦泪,犹豫再三,这才吐露了实情:“如果搬走了,我们的女儿就再也找不到家在哪儿了…”
  原来,徐家有个独女,名唤徐湘,只不过已经在二十年前离家出走了,再未回来。
  究竟为何离家出走呢?两位老人嗟叹着,仿佛不愿多说。
  奚咏只得放弃念头。
  次日清晨,闻绮年刚伸了伸懒腰,就听见奚咏在外敲门说道:“式玉,快起床了,我们去田里。”
  闻绮年坐起身:“田里?”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来,徐家在水塘镇有着几亩薄田,只不过没有精力去垦种,已经快荒废了。奚咏得知后,便决定和闻绮年一起去帮忙。
  换了身麻布粗衣,闻绮年见他扛着锄头站在田里,眉毛一抖:“这就是你说的历练江湖。”
  历练到田间来了。
  奚咏没有干过农活,却也不惧,微笑着说:“这些都是历练。”
  他看了看野草杂生的土地,抬头深深地望着闻绮年:“世间没有尝试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