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最后一位大少爷 >

第140章

最后一位大少爷-第140章

小说: 最后一位大少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怕,他不敢把你怎么样,我这年纪说的急了,或许他会生气、跟我急,但是你说话肯定不会,学休仔这点孝心还是有的,一定会尊重你。”
  “大胆地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把您老心里的话说出来,让学休仔(念zi,多音字。)记着,以后不敢再犯。”朱贤德鼓励着文姚公,站在文姚公面前鼓励他。
  朱学休没有看到朱贤德对他使眼色,但是听在耳里,赶紧地抬起头来对着文姚公表态,道:“太公,你说吧,我记着便是。”
  “我不骂你,更不反对,以前是我不懂事,所以有时候会反驳叔伯,现在不一样了,你放心说吧,我记心里。”朱学休说道。
  兄弟朱学德听见,赶紧趁热打铁,帮衬道:“对,太公,您说吧,有什么都吐出来,您德高望重,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多,好好教导我哥,让他长长见识,也长长记性,以后晓得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或许是看到朱学休举止谦逊,或许是看到光裕堂的后孙子辈谦逊有礼,又团结一致,文姚公听见眼前的叔侄几个如此开口,又这样表态,不由得面色缓和,连连点头。
  “好,这也好。”
  “学休仔(念zi,多音字),不管你是真谦逊,还是假谦逊,你今天能这样对我,我心里都高兴,这至少表明你比以前有进步。”
  文姚公点着头,看过朱学休,又看朱贤德,再看朱学德,目光充满了赞许,连连点头。“兄恭弟谦,叔侄团结,大家一条心,光裕堂才能保住不失,世代永代,想来你们都晓得这个道理。”
  “后生仔总是有火气的,没火气的后生还能叫后生么?”文姚公道:“其实你阿公的脾气也躁,但是他比你更懂得审时度势。”
  “他经常也反对我,对我脸红脖子粗,但是只要为了光裕堂好,我都能接受。只是你不一样!”
  说到这里,文姚公停顿了一下,接着才又说道:“你要去救人,为乡亲们伸张,我不怪你,光裕堂数百年来,从来没有人指责过这种事情,达则兼济天下,穷时独善其身,光裕堂有这份势力,能帮助乡亲们,这固然是好,但是……,学休仔(念zi,多音字)你这次做差了!”
  文姚公点着头,嘴里冲朱学休问道:“你才多大年纪?后人都还没有一个,就和人动武,冲锋陷阵,几十杆枪口下面就敢胡作非为?说是简单,好像只是刹那之间的事情,然而一个不慎,你就得翻了船!”
  “他们(PS:这里是指郭氏兄弟)多大年纪,你又多大年纪?他们人生过半,你今年才二十几,这能换的过来吗?亏大了!”
  “你死了,光裕堂先不说,以后会发展到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但是你让我怎么办?于公,我是族长,你是话事人,我管教你、教导你是应该,护佑你也是应当;于私,我与你阿公认识了大半辈子,他还没有离乡之前我就认识他,你也喊了我接近二十年的太公,十几年来我在院子里吃的米饭、喝的米酒,少说也能装的几箩筐,有好几担的谷米,恩深义重。”
  “你若是出了事,有了什么意外,你让我以后怎么面对你阿公,以后遇见了他怎么和他解释?说是我没教导你,还是说我没护佑你?……我没脸见人呐!”
  文姚公痛心疾首,不停的摇晃,话语里充满了情感,越说越是伤心,一会儿是私谊,一会儿又是公事,嘴里劝戒着朱学休,道:“学休仔(念zi,多音字),你要长进呐,以后不能这样冲动,要对付谁、要动刀动枪,就让‘番薯’、老六还有曾克胜他们去干,领了一分钱,那就得做一分事,无论是谁,拿了光裕堂的钱,都得为光裕堂卖命!”
  “他们死(和谐)了,总比你死(和谐)了的好,光裕堂不缺人,好几百杆枪哩!”
  “你死(和谐)了,光裕堂怎么办?你老婆怎么办?我们两个人只要倒一个,族里就得大乱,我死(和谐),没人能压住他们;你没了,没人能掌住这些枪,谁都不行。”
  “再过个年,我都六十三了,我都不敢死,你还这么年轻,为什么这样想不开?本勤、贤华他们都不是省油的灯啊,都眼巴巴地看着我们呢,把枪交到他们手里,你放心么?”
  “学休仔,三思啊!”
  文姚公抖着身体、胡子飘动,语重心长。
  Ps:怎么样,都看懂了吧,能看懂文姚公的这番话吧?本勤、贤华虽然还没有正式出场,但书友们都晓得他们是谁吧,他们是光裕堂的族老,前面已经有提到过三两回了。
  ()


第187章 生孩子的本事
  “学休仔,三思啊!”
  文姚公抖着身体、颔下的胡须不停的飘动,说的语重心长,屋里众人纷纷点头,谁也没有表示异议。
  文姚公说完之后,神情激动,许久不能自已,朱贤德站在他身边,看到长者伤怀,赶紧地上前宽慰道:“文姚公,放心,学休仔(多音字,念zi)会注意的,吃一堑长一智,不会辜负了你这番心意。”
  “对对对,太公,我哥会记得的,以后顾前想后,三思而后行。”朱学德也点着头。
  朱学休听见,赶紧说话,道:“太公,你放心吧,我以后会小心的,不会再冲在前面,把这条命保住,不会负了你和阿公的期望。”
  朱学休信誓旦旦,朱贤德、朱学德叔倒又在一边帮衬,文姚公听见,很是满意,想想自己也没有其它事情,于是起身告辞,道:“行吧,那就这样。”
  “天色晚了,眼看就要天黑了,我还得回去,(干坑村)上面现在都是后生仔多,新媳妇多,我的回去看住喽,种油菜可不比插秧,那田垄要求高多了,水田没耙好,那只是不好插(秧),若是田垄没搞好,说不定就得被水浸啰!”
  “嗯,你们叔侄聊,贤德这段时间很少回来,学德也是留学数年、回来没多久就出去了,现在才刚刚回来。你们叔侄聊,年轻人就得要和气!”文姚公挺直身子,在身上拍打,把身上的棉布长马褂拍顺了,站起身来就想走。
  文姚公和邦兴公虽然相差几岁,两个人的生活习惯却是天差地别,邦兴公少时离家,久居南洋,所以养成裤管外面套裙子的习惯,而文姚公虽然也上了年纪,但是一年到头都穿着长马褂,是光裕堂族里少有的‘学者’派人物,不但在光裕堂是族老、族长,在离这里十几里路程的光裕堂名下干坑村更是头一号的脸面人物。
  干坑村与光裕堂的祖祠不相连,与陂下村、尾田村、老蒲坑村都有十里出头的路程,又正值农忙,等着翻土种油菜之际,因此文姚公赶着想回去。
  只是朱学休兄弟、朱贤德等人却是不让,赶紧的拦着他,一个在左,一个右的搀扶,还有一个站在旁边劝说,不让老人家动身。
  “文姚公,别走了。”
  “天色已经黑了,等您到了干坑(村)那就看不清人影,乌漆墨黑的,路上又不太平、穿山越岭,要是您出了什么意外,让我们这些后辈怎么办?”
  “光裕堂如今可是缺不了你老人家!”朱贤德首先劝道,苦心婆心。
  朱学休也是连连点头,嘴里说道:“对对对,贤德叔说的对,太公,你就在这住下吧,明日再走,相差一晚上并不碍事,上面不是还有几位叔伯么,他们会看好的,用不着你操心,你就安心在这住下吧。”
  “是啊,太公,我哥说的对,您老大老远的前来教导我哥,还有我们,若是水都不喝一口就这样走了,族里人还得怎么看待我们和我哥,你万万不能走!”
  朱学德道:“留下吧,喝口酒缓缓身子,恰巧贤德也在,我们都在家,大家聊聊天,闹一闹,多好。”
  “您要是走了,那多寒我们的心!”朱学德挤眉弄眼,就是会说话。
  旁边的朱贤德和朱学休听见,纷纷点头附和。“就是,就是,留下吧,晚上就里吃饭,我们可以聊聊天,说说话,好好喝几杯,让壮婶搞餐像样的,丰盛些,我们孝顺您。”
  不由分说,朱学休就把文姚公按回了凳子上,文姚公看到叔侄仨个都不让他离去,只能在凳子上继续坐着,叹声叹气,认命道:“唉,菜就不要搞太丰盛了,少做几个菜。”
  “我在这院子里还吃喝的少么?不要说饭,就是酒那也得用缸量、用河装,少说也有好几缸,够我洗十几回澡!”说到这里,文姚公抠抠搜搜的在身上摸出一个烟袋,又在腰间掏出旱烟枪,填满。
  朱贤德看见见,赶紧地掏出身上棉纱做的洋油打火机帮老爷子点亮,噼里啪啦的吸了起来。
  “唉……,今时不同住日。”
  文姚公再叹,唉声叹气地对着朱学休说道:“你阿公本事大,比我强,要不行当初也不会千里迢迢把你们爷孙召回来,然而他终究是走了,岁月不饶人。”
  文姚公吸了几口烟,面色变得沉重,道:“很多人都说你阿公阳寿未尽,好人不应该走的这么早,是被石坑子(村)的人给害的,染病去了,所以天公不同意,要惩罚我们,仙霞贯夏天就下了大雨,让大家没收成,晚稻又这样,虫吃鼠暗,平白少了三四成。”
  “这日子啊,那就没法过,当省则省,唉……”文姚公说完,又是一声叹,噼里啪啦的吸着旱烟管。
  朱学休听见,只是点了点头,并不作声。
  邦兴公去世,很多人都伤悲,不仅包括朱学休兄弟、朱贤德和文姚公、光裕堂的族人,就是仙霞贯许多百姓都如同丧了爹娘,要不然也不会吃饭才3000多户,送行的却有万人。
  然而再有不舍,邦兴公总是去了,然后从他下葬开始,雨水基本就没有停过,导致夏季抢收,最后还是喂了猪牛,只有少部分粮食保住了。
  因此,仙霞贯就有了老天爷不愿老爷子归天,特此惩罚仙霞贯乡民,夏稻不让收,晚稻又被田里的老鼠给咬了,一年两季水稻,季季歉收,天谴之的说法。
  这样说法和传言,让当初请邦兴公前去做中、开解的石坑子老表一家子遭到万人唾骂,晚稻还没有收好稻谷都还没有晒起来,家里几个劳壮力、当家做主的就跑到了光裕堂的门口,跪在那里哭哭啼啼,惹得朱学休好不痛快。
  朱学休不认为阿公去世就让老天爷要惩罚仙霞贯的居民,哪怕是邦兴公确定是因为染了痢疾,又因小子朱贤民去世,两相交加,终于病倒,但是朱学休依旧不相信老天爷为此发怒。
  若是如此,好心人去世,老天爷就会惩罚,估计天底下早就没了这些烂七八糟的事情,也不会有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的说法,说不定天底下早已太平,人类已经不再存在。
  退一万步讲,邦兴公虽然在仙霞贯及周边万家生,很受人尊敬,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好人,就如周祀民和许多百姓所说的,邦兴公是个好人,但是并不是一个善人,朱学休也深以为然,觉得阿公机关算尽、老谋深算,平时看着就生人勿近,出手之际更是手段毒辣,怎么看都不是一个纯粹的好人。
  当然,邦兴公再不纯粹,再是狠辣,对于朱学休而言,对方肯定是一个大好人、大善人,因此,朱学休年到那一家子老表在祠堂门口哭哭啼啼,便心里好不耐烦。朱学休虽然不认为对方是故意害死阿公,但要是想让他为对方正名,或者说为对方堵住芸芸众口,朱学休根本没有这个心思,也不愿意去做。
  于是对方一家子来到祠堂门口哭了两三天后,文姚公看到朱学休不露面,直接安排人员把对方几个送走了,免得对方几个人在祠堂门口招人厌。
  离开之后,最后这一家子怎么回事,结果如何,朱学休不曾去问,文姚公也不曾说起,只是如今文姚公提到粮食减产,不由得面色阴沉,道:“收要减收,该有的开支却不能少,学休仔,难呐。”
  “我们上面今天几乎少了一半的粮食,许多家里的粮食都只够填饱肚子,想要粜米却是不成。我们有钱,可以不粜,但是许多人总是要粜谷米的,不然就没办法生活下去,油米柴盐,缺一不可。”
  “学休子,你可不能把收到的粮食卖了,要留着明年救命,仙霞贯有一半的人口靠着我们过日子呢,要是我们不管他们,明年说不定就要饿死人喽!”
  文姚公絮絮叨叨,一说一大通,嘴里尽是唉声叹气,眼看着朱学休,最后又在朱贤德、朱学德叔侄俩面前扫过。“能免则免吧,少吃几口饿不死人,用不着铺张浪费,少做几个菜,够吃就好。”
  “嗯,我晓得,我已经让清娘子把各乡镇的粮食调回来,不准备卖,她办事,你放心,比我还细致,断不然有差错,明年春夏我们就可以放粮。”朱学休道。
  清娘子就是管清心,在仙霞贯及周边,刚刚成婚没多久,或者年少的表嫂,自家或亲近之人都叫娘子,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