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从这件事开始,他才觉得,七哥跟十二哥的默默无闻还是不一样的,前者不怕事儿,后者总是在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以至于真成了皇室当中的透明人。
一个人一个活法,他喜欢当咸鱼,十二哥喜欢当透明人,谁也没有比谁高尚到哪里去。
七哥应当也是很有眼力劲儿的人,此次南巡是不会碍事儿的,甚至还可以抓来当苦力。
不过,四爷倚重的还是十!四弟和九弟,十四弟就不用说了,乃是他的至亲之人,是他最信得过的人,九弟发财就发在舶来品上了,而那些舶来品都要通过漕运,来送各地去,相信对于江南的这些主要河道,九弟应该是比较了解的。
至于七弟,既然都跟来了,那必然是要用上的,尤其是一想到当年追缴户部欠银的时候,这位可是一直都咬着牙不肯松口。
按照十四弟的话来说,当年这些人那么不识趣儿,如今逮着机会了,总是要压榨一番好好出一口气的。
对待朝堂上的那些臣子们,十四弟就一直抱着这个想法,所以那么懒的一个人,哪怕自己多检查一遍,也要压着这些大臣把差事捋一遍,能分担出去的小事儿,也要尽量分担下去,哪怕只是一顺手的事儿。
南巡的队伍整装待发,但是跟以往的五次南巡不同,这一次南巡并没有带女眷。
四爷就不是个喜欢儿女情长的人,尤其是办正事的时候,把后院的女眷带过去,还不够碍手碍脚的呢,以往他是做不了主,所有人都带,只他一个不带,未免特殊了些。
但此次南巡就不一样了,他是代天子出巡,是这次南巡队伍里的标杆,想不带女眷,旁人只会觉得他办事认真,不会有所非议。
太子都不带女眷,其他人就更不可能带了,胤祯倒是喜欢不走寻常路,但儿子还小,带出来也只是受罪,福晋不光是要在府里照顾儿子,更重要的是就算跟过来,他也没时间陪福晋。
胤祯倒是能跟四哥撒娇耍赖,可四哥本来就已经忙成狗了,他要是再裹乱,别说回去被额娘训斥了,他自己良心上都过不去。
四爷没有带女眷,但是却带了自己的长子出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南巡也是难得的历练,下一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自是也要带着弘晖出来长一番见识,如果他能顺利继位,那弘晖必然就是他的继任者,当然要好好培养起来。
不带女眷,最明显的效果就是行路速度比以往那几次快了,出去巡查!查,时间上也可以随意安排。
有时是一大清早,有时是中午,有时甚至是半夜去巡查河工,耽误的时间越短,能看到的东西就越多。
原本四哥还不是太子的时候,那座四贝勒府,前院就有专门给胤祯留的房间,后来四哥做了太子,他还去住过一段时间呢,只是在四哥搬去了毓庆宫之后,这就实在没办法给他预留房间了。
而这次出巡,众人一块儿出去巡查,聚集在一块办差事、商量事儿,有时候夜宵都是在一块儿用,谁让有时候一熬就熬到很晚呢。
胤祯还没有过跟兄弟睡一张床的经历,更何况他也是做了阿玛的人,不是小孩子了,再跟兄长一起睡,实在有那么几分不好意思。
“不如让弘晖来跟着四哥睡,我去睡弘晖的房间。”
弘晖的房间就在四哥隔壁,紧挨着。
若不是天色实在已经太晚了,他还是更想多走几步路,回自己房里睡,可他实在已经困狠了,早知道昨晚就该早些入睡的,不该费时间画什么风景图。
看着困成一团的十四弟,四爷就算是已经习惯了,也有些无语,还跟长不大的孩子一样,都比不上弘晖成熟。
胤祯要不是困得厉害,非得跟四哥理论一番不可,大侄子已经十几岁了,所以跟着父母睡不妥,他还二十几岁了呢,儿子都有了,再与兄长一块睡,听起来也不像是妥当的样子。
人困得很了,连洗漱都不曾,头沾枕头,呼吸也就已经变重了。
四爷不想让当侄子的看了叔叔的笑话,再加上夜色确实已经深了,直接把儿子打发隔壁去了。
还好是走的及时,晚走上两步,弘晖必然就可以听见十四叔的鼾声了,尽管声音并不重,但对皇家子弟来说,打呼也是少见的稀罕事儿,被小辈知道了,难免有损形象。
四爷听了足足有半个时辰的呼噜声,如果说之前他还向往史书上的知交抵足而眠,那经此一番,应当是没这个心思了。
第60章 一更
胤祯可不知道自己还会打呼,不过就算是知道了,大抵也不会当回事儿,人累得狠了,晚上睡觉打呼噜睡觉极其正常的事情,哪怕是睡姿经过不断调整的皇子阿哥也一样。
四爷早上是打着哈欠起来的,也没说自己是被谁耽误了半个时辰的睡眠,不过当天晚上,刚用过午膳,就打发十四弟回去睡觉了。
累到打呼,确实是他这个当哥哥的没考虑周全,不光是十四弟,弘晖也还是十几岁的少年人呢,他再是心急,也不能拔苗助长。
胤祯总算是把手里头的风景画放了放,本来是想给儿子做一个简易的画册,把从京城到江南沿途特别的景致都画一画,不过这时间安排的有些密集,甚至还占用了晚上睡眠的时间,这就有些难熬了。
倒还不如记在脑子里,等回京之后再抽时间慢慢画,应该还能少画上几幅。
不像在这路上,看什么都觉得好看,都觉得值得一画。
接见当地的官员,巡查走访民生,这两件事其实并不辛苦,前者主要是四哥在考察人,后者虽说要步行吧,但他们寻访的大都是城镇,还可以顺便用些小吃,有意思的很,算不上辛苦。
辛苦的是巡查河工,路难走不说,江边河岸风总是特别大,要巡查的河道长了,膳食只能是用随身带过去的干粮,就着凉凉的风,实在凄惨。
南巡一路走过来,胤祯几个瞧上去还好,但九贝勒可比离京之前瘦太多了,不过皮肤倒是没晒黑几分,天生晒不黑的人,着实是令人羡慕。
更让人羡慕的还是那一双桃花眼,胖的时候影响到了颜值,瘦下来之后,那一双桃花眼绝对能让初见之人惊艳。
这南巡一趟,还带‘整容’的。
吃不好,动得多,九贝勒好几次都想罢工了,这可比不上做生意有意思,大把的银钱搂进怀里,看得见也摸得着。
但是南巡做的这些差事,繁琐又无趣,很是考验人的耐性。
如果说之前立太子的时候他投四哥一票,是为了还十四弟一个人情,那如今他对四哥已然是相当佩服了,换他!他在四哥的位置上,头悬梁锥刺骨也到不了这种程度,八哥也不能。
南巡队伍回京的时候,正好是康熙四十九年的三月份,人家烟花三月下扬州,到了他们这是烟花三月从扬州回来。
这一次南巡时间可真是够长的,比以往五次南巡的时间都长,皇阿玛不做催促,京城也没有什么非四哥不可的差事,更重要的是国库现在没那么穷了,他们这一路以来有尽可能的节省。
此次南巡的花费才不过五十万两,仅仅是皇阿玛往次南巡花费的一半,可时间上却也比皇阿玛的南巡足足多出来一半。
足以可见他们有多节省了,当然这跟不带女眷也有关系,直接少了三分之一的人。
京城还是老样子,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老爷子去年过年还把废太子叫出来了,今年连提都没提废太子一声,废太子都如此了,大阿哥的待遇自然不会比废太子好到哪里去。
已经出海一年的廉郡王却是有消息了,二月份的时候,廉郡王头一次往回送信,他们已经登岸了,而且与当地人相处得极好,也没怎么动用武力。
写信回来一则是为了报平安,二则是为了连接两地的商贸往来。
不要兵,不要将,不要粮草,不要武器,人家要的是可以出海的商品,名单都给列上了,茶叶、瓷器、胭脂水粉、奶糖、布帛。
康熙本来是想着陪老八出去试试的,试试看能不能打下一片土地来,就像十四说的那样,如果尝试成功的话,他就安排老大和老二也出海。
但没想到他让老八带去了兵丁和粮草,结果这人出海一年,压根儿就没想着当开疆扩土之人,也没想在海外当什么开国皇帝,而是做起了生意。
老八从大清买了东西,再卖给海外的人,而且还是赊账买,之后再过来的时候,再把账还了,而且还会往大清买商品。
这遣词造句再是讲究,把这事儿再是美化,说到底不还是做生意。
康熙反反复复把信看了三遍,心里边绝对是失望的,他都不明白一个老九也就罢了,老八当年可是野心勃勃想要当!当太子的人,怎么出海后变得这么没有出息。
一个手握刀枪的人,却要去行商贾之事,实在说不过去。
老八只在信上说了这事儿对大清的好处,并没有谈及对自己的好处,可行商贾之时,也不过是能聚集钱财,就算是收拢人心,那也不过是收拢商人的人心,能有多大的用处呢。
因此康熙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决定,他打算等太子和十四回来以后再说,太子毕竟是国之储君,这事儿应当知情,十四是当初出主意的人,这会儿也该分析一二。
人已经在外头了,就算妻儿额娘都留在了京城,可是人家又没谋反,这样的事情,总不好拿人质要挟。
康熙也是在这会儿才觉得棘手,海外天高皇帝远,儿子撒出去了,想管都管不了。
廉郡王的信,四爷跟勤郡王在回京的第二天就看到了,还是在议政殿里看的。
老八的字绝对不能算丑,不过那也要看跟谁比,在众多的皇子阿哥里头,老八的字体绝对是排在后头的,不说跟四爷比,就是跟胤祯比,也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出海后的廉郡王,心情并没有如何糟糕,甚至应当说有几分愉快才对。
“八弟向来考虑周全,并非冲动莽撞之人,行商贾之事应当已经考虑良久,再三思索定下来的,海外情况如何,咱们毕竟不了解,儿臣觉得不如就依八弟所言,左右这事儿对大清也是好事儿。”
他虽之前有几分看不上老八的为人,但这人能力是没得说,既然是双方都有益处的事情,他也不至于要给老八使绊子。
胤祯想法跟四哥一样,他虽然不知道八哥是去了哪块陆地,不过银子在哪儿都是好东西,过分鄙视商人的,也就他们这边了,西方现如今只要有钱,什么东西买不来,土地也好,工厂也好,爵位也罢,那都是能拿钱衡量的。
商人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大商人的社会地位,绝对跟皇阿玛认知当中的!的不一样。
再说八哥也带过去了不少兵丁,只要人不傻,想过得好还是很容易的。
“而儿臣也觉得该依了八哥所言,这对双方都是有益处的,而且八哥赊账,肯定是会还的。”
毕竟妻儿就在京城,八哥是不会赖账的,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什么要拒绝。
这与康熙的想法有些不同,他虽然把儿子放出去了,可老八还是他亲封的廉郡王,也还是大清人。
不想到了老四和十四这儿,出去了的人,就可以不受掌控了,想打地盘就打地盘,想做生意就做生意。
若他只打算把老八一个人放在外头,是绝对不允许老四和十四,尤其是老四,有这种想法。
但他还准备把最疼爱的两个孩子放过去,能够不受约束,不屈居于人下,当然是最好的了。
所以这事儿还是要交给内务府办理,康熙现如今只把大的方面更好,如何把控都交给四爷,四爷是个精益求精的人,而且擅长用人,尤其是这大半年来,只用对的,不用近的。
刚刚回京的胤祯和九贝勒,就又多了一项差事,负责内务府给廉郡王筹备商品和定价。
既然是要做生意,那就得拿出做生意的样子来,总不好因为廉郡王是自己人,就成本价把东西送过去吧。
内务府不缺银子,采买也都有固定的路子,现在不过是把一部分东西多采买些。
定价那就是更简单的事了,整个大清朝舶来品生意做的最大的是九贝勒,而对外出售商品总额最大的则是勤郡王福晋。
胤祯起初接到这差事的时候,是真没把这当成一件大事儿去办,在他看来,容易的很。
只是万万没想到,内务府的水这么深。
第61章 二更
即便是自己府上负责采买的人,也是有油水可捞的,胤祯没有天真到把所有人都当成圣人的地步。
水至清则无鱼,他并没有觉得,像内务府这么大的一个部门,会一点油水都不往外捞。
但凡事总得有个度,十个铜板能买来的东西,从中抽取一两个铜板,那也还算能说得过去。
可两个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