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电影风华 >

第203章

电影风华-第203章

小说: 电影风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间里,刘思思盘腿坐在床上,“等签完合同,那些旧家具就全给扔了,我回头再买新的,再找一设计公司,对了,是不是还要买一车位?”
  刘爸道:“旧家具你看不上甭扔啊,我回头给拉到旧家具市场去,好歹省点儿。好家伙,你这一折腾,没个八百万都打不住。”
  他抬抬下巴,意思是,那小子有那么多钱吗?
  刘思思道:“没事儿啊,有我呢,我们俩接部戏就赚回来了。”
  刘爸捏捏她的下巴,“哎呦,我闺女真厉害啊。”
  “哼哼哼,”刘思思冲他傻笑一下,开始选家具。
  对于天朝大部分人而言,帝都二环内一套房几乎是梦想了,只能做梦的时候想想。
  对于帝都土著而言,却喜欢把房卖了,移民出去。
  刘思思看中的那套房子也是如此,一百二十来平米,虽然小了点,但胜在距离近,离她家只隔着两个单元。
  她抱着自己的小心思,在这里买套房,正好趁机搬出去,刘妈要是不同意,那她就东边吃饭,西边睡觉,谁也欺负不了她。
  “房产证呢?”刘妈忽然进来道,“你们俩一起出钱,还没结婚,产权怎么算?”
  刘思思理所当然地道:“写我名啊,他又没帝都户口。”
  刘妈和刘爸迅速对视一眼,这是要奔着结婚去了。
  “他跟你求婚了?”刘妈捏着她的肩膀,心情复杂。
  算算时间,刘思思已经25岁,似乎一转眼就长大了,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这倒没有,”刘思思拨开刘妈的手,“哎呦,你就别操我的心了,我还小呢,不急。”
  “都25了,还小呢,隔壁老王家都抱孙子了,”刘妈数落了一句。
  转念一想,又道:“既然你们还没结婚的打算,现在合伙买房子,以后万一,我说万一啊,万一你们俩后悔了怎么办?”
  刘思思摆摆手,“放心啦,他不敢的。”
  换在以前她未必敢这么说,经过横店这一遭,她倒是不再怀疑了。
  “那你呢?万一你后悔了呢?”
  刘思思眨眨眼,看着刘妈,“我干嘛要后悔?”
  刘妈被她问得一愣,点点她的额头,笑骂道:“也是个长大不由娘的主儿。”
  哎,这个也字就很妙了。
  外面的小乔又叫唤起来,刘妈跑出去,刘爸追在后头,“我说你以前不也这样吗,那时候我天天骑着自行车去你们家……”
  听着老爸的话,刘思思微笑一下,倒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悠悠地吐了口气。
  这年头,说什么非君不嫁、非卿不娶似乎太过矫情,可她就是这那样一条道走到黑的人。
  认准了一个人,就不再换了。
  以她对周瑾的了解,周瑾是懒,懒得再去和别的女人经营关系。
  好在二者殊途同归。
  只是,让她现在就谈婚论嫁,她还真没做好准备。
  人不能只为感情活着。
  ——这是她从陆姐那里,得到的最大启发。


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宁电影展

  7月29,First青年电影展举办闭幕式。
  在这前一天,宁皓、黄博、周瑾三人组乘飞机赶到了西宁。
  至于刘思思,她倒是很想去西宁旅游,但蹭红毯这种事儿,她还是没脸干的。
  西宁,古称青唐城。
  到了夏天,这里贼拉凉快,游客极多,大街上随处可见穿着冲锋衣、背着双肩包的游人。
  只有偶尔出现的、穿着鲜艳衣服的少民姑娘,在提醒着大家,这里位处帝国边锤。
  由于他们赶来的时间比较匆忙,也顾不上游玩了,简单休整一晚后,便开始走红毯。
  有意思的是,主办方还给前来的嘉宾赠送了纪念品——每人一块水晶板砖。
  一般来说,搞颁奖的电影节都会弄个奖杯出来,First电影展就比较撒野了,他们的奖杯直接就是一块板砖。
  寓意是专门给青年电影人添砖加瓦。
  颁奖礼在晚上,走完红毯后,属于电影人们的自由交流时间。
  宁皓老熟人最多,一路打招呼,周瑾跟在他身后,掂量下那块板砖,再瞅瞅黄博的后脑勺,觉得这实在是有点顺手了。
  黄博警惕地看着他,“你别乱来啊。”
  周瑾道:“博哥,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当你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当你手上拿着板砖,看谁都想给他一下是吧?可惜老徐没来。”
  周瑾回忆下徐争的脑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宁导,”一个短发、红唇的中年女人满面笑容地走过来。
  “许老师,好久不见啊,”宁皓迎上去和她握手。
  那两人寒暄着,周瑾瞥向黄博,这是何方神圣?
  黄博上前一步道:“许枫主席,久仰久仰,您当年拍的《霸王别姬》让我神往已久,如今又操持这么大的电影节,真是让我敬佩啊。”
  周瑾默默给黄博点了个赞,几句话就介绍了这位许枫主席的来历:
  《霸王别姬》的制片人,这一届西宁电影展的主席。
  两个身份,便足以说明她的资历之深、背景之深厚。
  “黄博,大影帝,我知道你,”许枫和黄博笑闹一番,又看向周瑾,显然是不认识的。
  周瑾笑道:“您好,我是周瑾,和宁导合作过几部电影。”
  在电影界,他实在资历太浅,想自夸都不知道从何夸起。
  宁皓在旁找补了一句,“《心迷宫》他是制片。”
  “噢,难得难得,”许主席恍然大悟,“《心迷宫》真是好片子,能投资这样的电影,真是很有眼光了。”
  周瑾有些汗颜地笑笑。
  他这个制片人做得实在有些不称职。
  闲扯几句后,许枫和宁皓往后台走去,周瑾和黄博看着那俩人的背影,都挺有感触。
  黄博道:“这前辈厉害啊,有她在西宁,看来这影展还是很有搞头的。”
  周瑾道:“是有搞头……我怎么感觉自我介绍的时候,那么心虚呢,没什么可拿出手的。”
  “你不是有《心迷宫》吗,什么时候都做上制片人了?”黄博拿着板砖锤他一下。
  周瑾道:“我也就拉个线而已,电影跟我可没多大关系。”
  “能拉线也不容易啊,没听人家许主席夸你眼光好,什么时候我给我拉拉线?”
  周瑾被他那猥琐的笑容吓一跳,“你要干嘛?”
  黄博摆摆手,“没什么。”
  可周瑾分明看到他喉咙微动,把想说的话又咽下去了。
  不急,迟早会吐露出来的。
  俩人举着板砖,站在走廊里闲聊,来来往往的是一个个陌生而又年轻的面孔,西装革履,脸上都带着自信和骄傲。
  和周瑾、黄博这样的老年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这俩已经是成功人士,而那些年轻人99%都会扑街到死,再难得到机会。
  “周先生?”
  一个男子本来已经走过了,忽地又转回来看着周瑾。
  “你是……忻钰琨,”周瑾认了出来,“嘿,你怎么在这呢?”
  “我是来交流的,”和周瑾说着话,忻钰琨的眼神已经飘到黄博身上了,“黄老师,久仰久仰,我最想合作的演员就是您了……”
  黄博道:“看完《心迷宫》,我也很想见见你,能拍出这样电影的导演,真是了不起啊。”
  “您过奖了,我当时筹备的时候,最想找的演员就是您了。”
  “没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合作。”
  黄博说着,瞥了瞥周瑾,你丫有这种资源,不介绍给我?
  周瑾耸耸肩,谁让你价钱那么高的,全部投资扔给你当片酬都不够。
  忻钰琨本也是沉稳之人,眼看着自己的处女作在电影节大受好评,又见到黄博了,难免有些激动。
  正好他们俩都是在社会上打滚起来的,还挺有共同语言,又是刻意结交,一时聊得热火朝天。
  周瑾站在一旁保持着微笑,顿时就觉得无聊起来。
  参加电视节,他倒没什么感触,反倒是来回电影节,给搞得连连打击。
  在这里,人家可不看什么人气,看的是真诚、梦想和热情。
  可惜了,毛雪旺不在这儿。
  周瑾在心里发誓,下回再来这里,一定把毛导带上。
  “周先生,”周瑾开小差的时候,忻钰琨转头道:“我有一个朋友,对您十分仰慕,他也在电影展,很想见一见您。”
  “哦,他仰慕我什么?”周瑾饶有兴致地问。
  “呃……”忻钰琨尴尬了。
  人家就是听说你有钱,还愿意投资新人的电影,于是我就顺口客套一下,你还非问仰慕什么?
  他本想直说,可看看周瑾手上的板砖,又怂了。
  “仰慕你八阿哥风光霁月,行了吧?”黄博打圆场道:“要不一起聊聊,反正我们俩在这待着也没事儿。”
  “好啊,”周瑾自无不可。
  两人跟着忻钰琨向场馆深处走去,路上,周瑾随口问:“你那朋友拍什么片子啊,有剧本吗?”
  忻钰琨道:“剧本还没有,他是拍纪录片的,想法特别好,真的。”
  “纪录片?”周瑾脚步一顿。
  忻钰琨毫无所觉,继续道:“他找了好多影视公司,都没人愿意投,他一想,实在不行只好卖房了……”
  “卖房?”周瑾跟了上去,笑道:“我现在对你那位朋友,也非常仰慕了。”
  黄博闻言笑着摇头。
  他可是知道周瑾对那些文艺片从来不感冒,也瞧不上特效和爆米花式的大片,对电影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就是故事好不好看。
  至于纪录片?
  还是完蛋算逑。
  现在开始起劲儿,八成是看上人家的房子了。
  “记录片现在可没有市场啊,题材特重要,除非你做舌尖上的天朝,”黄博好心提醒了一句。
  忻钰琨道:“具体做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据他说,好像是慰安妇题材……哎,你们俩怎么了?”
  他忽然发现那俩人同时顿住了脚步。
  黄博偏下头,“国内还有这种导演,咱们还去吗?”
  周瑾也偏下头,“去,当然得去,这是个人物啊。”
  他已经大概能猜到是什么记录片了。
  这种片子不说赚钱,能拍出来就是功德无量啊。


第三百四十章 三十二

  郭可,80年出生,川省人。
  这哥们从02年开始在剧组打零工,演员助理、替身之类的,一路做到副导演。
  2012年的时候,他偶然看到一篇《世界上唯一公开身份慰安妇:儿子至今未婚》的文章,大受触动。
  于是赶往了桂林小古告屯,找到了92岁的韦绍兰和67岁的罗善学,想要将他们的故事用镜头记录下来。
  然后问题就来了,他没钱。
  影视圈其实挺小,他也不知道从哪打听的,忻钰琨是因为搭上周瑾这条线,才搞到的投资。
  于是就想请忻钰琨代为引荐。
  四个人找了张白色的圆桌坐下,周瑾打量下郭可,发现这哥们浓眉大眼的,随身带着双肩包,很有学生气。
  简单的一番介绍后,郭可从包里翻出一沓资料,拘谨地道:“这是我搜集的一些文献,还有去桂林,对韦绍兰老人的一些对话记录。”
  那模样不像是在忽悠投资人,更像是一个学生拿著作业证明给老师看——我不是没写,是真的没带。
  周瑾笑笑,开始翻看资料。
  魔鬼藏在细节里,一个导演有没有用心,从他搜集的资料就能看出来。
  黄博道:“你没把这项目提交给电影节的创投会吗?我觉得这个很有意义啊。”
  郭可摇头,“我投了,还找了几个影视公司,得到的回复都差不多,他们觉得太平淡、太无聊了。”
  周瑾其实上辈子就听说过这部纪录片,但没敢去看,因为觉得太沉重、太残酷了。
  此时听郭可这么一说,还挺惊讶,抬头道:“怎么会呢,这样的题材拍出来都带血,戳一下都痛,怎么会无聊?”
  郭可比划着道:“不一样的,他们就想让老人说点什么,把伤疤揭开来,我不想揭伤疤,不想让她们说过去。”
  估计怕周瑾和黄博不大明白,又给解释了下:
  “这就跟数数一样,慰安妇这个群体,我不去讲一二三四,我想从五开始,讲五六七八九,去拍她们的现在时……”
  这话说着他自己都心虚。
  慰安妇之所以受到关注,就是因为她们的过往,如果只拍几个老太太的悲惨现状,未免也太平淡了一些。
  这一点,即使是郭可,也不得不承认。
  黄博点下头,他向来不泼冷水,笑道:“你这想法不错,可惜要想找投资,那就难咯,得找其他的法子。”
  “什么法子?”忻钰琨适时地问。
  黄博一摊手,戳戳周瑾,“问他,这个他比我熟。”
  又道:“你看了这么半天,看出什么来了吗?”
  “三十二,”周瑾颇为感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