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与绣花针-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药,呦呦脸上的伤也能好,咱们一定好好和盛公子合作,好好打理铺子日进斗金来报答他。”
阮呦愣了一下,手里捏着瓷瓶。
她想起上回谢姐姐没去见盛公子的事来,那日的盛公子总是给她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但那感觉似是而非,她也说不出来。
手中的药忽然又被谢娉婷夺了,她将药揣进自己衣袖里,“这药还是我替你管着,每日我都过来给你上药。”
她可是知道的,眼前这小姑娘是一丁点儿也不在意自己容貌,说不定脸划伤了还暗喜着,这药到了阮呦手上说不定只会被搁进底箱了。
阮呦的想法被她猜中了,只得笑着摇头。
“你兄长呢?”谢娉婷瞧着安静的院落,有些期待地问。
阮呦摇头,“哥哥不在,我今日起得晚了,他们就都不在了,也不知道他出去做什么了。”
“总归是要紧的事吧……”谢娉婷稍稍有些失落。
不然这个节骨眼也不该乱跑。
阮呦抿着唇笑,“晚上我跟哥哥说一声,说你来了,让他明儿不要出去了。”
谢娉婷闻言羞了起来,双颊通红,嗔怪道,“好呀你!都敢取笑姐姐了……”
两人又嬉笑打闹了一番,阮呦才跟谢娉婷一道出了门。
上个月阮呦和谢娉婷以苏绣阁的名义给慈善堂捐了几千两的银子用来资助贫穷书生作科考的盘缠。那银子捐了出去也要去对一对名字,看看花销都花在哪一处了。
阮呦想用慈善的名义去为苏绣积累好的名声,要说为了名声,没有什么比哄好读书人更来得有用,一首诗,一篇脍炙人人的文章,就能让苏绣的名声骤起。
当然,她也是真心实意想要帮一帮那些人的,如今她们家也不差这些银子,看见那些书生她就能想起当初还在凤阳村的自家。
她们的一份微薄之力,说不定就能解了一家子的困境。
慈善堂是燕京最大的慈善机构,几乎有百年历史了,起初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兴起的,每岁一些大官富商都会捐赠银钱用以赡养老人,孩子,来博个美名。
这是私家建设的,门面很大,不少人进进出出。
慈善堂的每一笔银钱都被会工工整整地贴在告示上,谁捐了多少银钱,一眼就能看见。
而捐赠的人到了这来查账,拿到的记录上每一页的纸上都详细地记录着每一笔钱的去处,资助的人什么名字,拿去做了什么,得到捐赠的人也能够被告知善主是谁。
阮呦对慈善堂很信服,她跟着谢娉婷进去,立刻就有人来接待了,领着着她们进了包厢,坐了不一会儿,就有人送了一叠账簿记录过来。
因着苏绣阁一次捐了几千两,这笔银子不小,且又承诺每月都会捐赠银子,因而得了“仁商”的名号,尤其是……正巧赶上了春闱的事,远道而来的清苦学生得了救助,在交谈会上一宣扬出去,苏绣阁的名声就越发的响了。
阮呦一页一页地翻着账簿,心底很满意。
“慈善堂的确是个值得托付的地方。”阮呦抿着唇笑。
她们办事会吞一点银子倒也不奇怪,吞得不多就能接受。但她还是想自己办个慈善堂,只是这其中的步骤太繁琐,花销也大,这事估摸着得往后延期。
“这是百年老字号了,要是不能托付,估计也早垮台了。”
谢娉婷话音刚落,门口响起敲门声。
“请进。”
木门一推开,一个小青年带着一个梳着妇人头的女人进来,女子的模样不算大,也就二十出头。
妇人神色有些拘谨又有些好奇,穿得一身半新不旧的衣裙,手上正捧着一匹青色的布,上面印着白色的小花。
“两位姑娘,这位是你们捐助过那个曲仁曲举人的内人,林秀姑,她是听说二位姑娘今日过来了才说想来见见恩人的。”
小青年说完了话,林秀姑有些腼腆又紧张地给阮呦两人行礼,“浑、浑家见过两位姑娘。”
第93章
这位林秀姑是远山村曲仁的发妻。
远山村在衢州安水县; 从那个贫穷的小县城到燕京足足需要走一个月的路程,曲家早在去岁七月卖了收成; 勒紧了裤腰带; 又借了相邻的钱拿来给曲仁科考做盘缠。
不料进京的时候路上遇见了强盗; 一大家子筹出来的盘缠都被抢了个一干二净; 这要是回去再来,也要足足一个半月,也就错过了时机。
曲仁如今三十四岁; 再等不起三年了; 家中贫寒; 也没有能力再为他筹集盘缠。正是绝望之际,便晓得燕京慈安堂有大善人出了几千两银子特意拿来资助科考的学生。
夫妻俩喜极而泣,忙来求助。
阮呦和谢娉婷都起身迎她; 林秀姑见两人衣着华丽,便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搓了搓手; 一时不知道手上的谢礼还送不送得出去。
阮呦过足了穷日子,哪里看不清她的神色,便浅笑着主动开口; “婶子手上抱着的是什么?那上面的印花倒是新奇又好看。”
林秀姑见她主动问起,紧张的神色微松; 恭敬地回道,“这是我家婆婆自己在家中纺的布,用去岁积攒的棉花纺出来的; 咱们乡下人都穿的是麻布,棉布精贵,原是想着若盘缠不够便去集市与人换些银钱试试,如今有两位姑娘的帮忙,我那当家的银钱够使了,便想着将这布送给二位姑娘。”
说罢,她搓了搓手,“这是浑家能拿出来最好的物件了,还希望二位姑娘不要嫌弃。”
阮呦抿唇笑,露出脸颊的梨窝,显得温婉可人,她伸手接了过来,细细地看。
林秀姑的情绪不自觉就放松了下来。
这匹布织得细密牢实,比起市面上的布丝毫不差。
阮呦想着一件事。大明乡间,百姓在耕种的时候总会分出四分之一的地来种棉麻这样的农作物留给己用,家里有纺织机的会自己给一家子做衣裳,虽说做工粗糙,但甚在能穿。
家里没有纺织机的会拿着种出来的棉麻去寻邻居,花个加工费请人帮自己织布,或者是将作物卖了,去市面上买布。
但地方的富商或者是官府会派人去收购棉麻作物,然后在自己建的纺织厂里统一制造布匹,再放到市面上去卖,这样大规模的集中生产能将价格抬好几倍,所以市面上的布匹很贵,仅次于笔墨纸砚。
这才会出现农家里一件衣裳穿三代的事项。
若是农家百姓家家户户都能有台织布机就好了,一台织布机十几二十两银子,要织造有花样的很难,但要织造简单的却很容易,不需要半个月就能学会。
只是十几二十两银子对于年年都在为了温饱而奋斗的农民来说,真的是一笔巨款了。
阮呦想着看那几家布匹店铺账簿的事,她原本还以为盛瑛说不赚钱是开的玩笑话,后面才知道,那些铺子是真的不赚钱。
每季度铺子都会派人去江南订购布匹,但一匹最差的麻布成本也要六十文钱,加上人力和车费的额外花销,平摊下来一匹布就得要个七十五文本钱。卖出去是两百文的价格卖。
看价格似乎有得赚头,但事实上,一个平民之家一年到头可能也就除夕大年才会买上一两匹布,因为实在太贵了。
且有的时候……甚至江南原布厂家恶意抬价,铺子进不了货。
阮呦想着江南的事,要是那真的起了祸乱,到时候燕京的铺子怕是进不了货了。
阮呦暂且将心底的想法压下,请了林秀姑坐下,“这布匹的手艺很好,比起市面上也不会差的。林婶子从衢州来,我记得你们那是在东北地儿,可种了棉花?”
“家家都留着地呢,这年头棉花矜贵,能换银钱,只是谁也不知道它能值钱到什么时候,所以更多的还是种的粮食,棉花出产后也就卖了。”林秀姑听她叫一声婶子,心底微热。
谢娉婷弄不清楚阮呦怎地跟林秀姑拉扯起家常来,不过她也并不打断,只从旁听着。
“那…你们种一亩棉花能卖多少银子?”
林秀姑微愣,不知道她怎么关心这个,不过也老老实实地说了,“一亩地出产百来斤棉花,晒干后拢共也就七八十斤,棉花比粮食贵,收成好能卖个四五两银子,收藏不好,也就二三两银子,这东西产量没有小麦多,所以也差不了多少。”
那这样下来也就是说,一斤棉花是六七十文钱,但一匹棉布,进货是一两银子的价钱,卖二两银子。
阮呦点了点头,心底有了成算。
“婶子村庄有多少户人家?”
林秀姑察觉出了阮呦是要跟自己谈什么事,也谨慎严肃起来,“咱们村算个中等的村子,有二百一十四户人家。”
“那……多久可以做一匹布出来?”
“这……不是家家都有织布机的,我见手脚勤的……一匹布十天可以做好,手脚稍慢的,要个半月能治好一匹布。”
阮呦心中有了数,只是眼下这事还不好拿定论,只等她回去斟酌斟酌,再休一封书信给哥哥,再做打算。便笑着岔开话题,跟林秀姑说起其它的事来。
聊着聊着,阮呦也与林秀姑更加亲密了些。
林秀姑也将自己家中住处都一并告诉了阮呦,最后才离开。
她前脚刚走,阮呦这方这打算走了。
她们还有更要紧的事要做,来慈善堂的路上,阮呦与谢娉婷谈起过江南的事,虽然谢娉婷并不认为会出什么事。毕竟,到如今也没流传出什么消息。
不过阮呦说想多买些田庄,这也不算什么坏事,谢娉婷只当给自己备嫁妆,也就答应了她一路去牙行看看,有没有什么田庄。
反正也是事先看看,等之后苏绣阁赚了钱,再做打算。
路上,谢娉婷还是很好奇,她轻轻戳了戳正看着外面风景的阮呦,“呦呦,你方才……怎地问那林秀姑棉花的事?”
阮呦脑海里正在算着收益,听见她问,便说了自己的打算,“谢姐姐,盛公子不是讲燕京的布匹铺也交给咱们经营了?我那日看了账簿发现布匹的盈利确实不赚钱,所以今日见了林秀姑她婆母织造棉布,便有了些想法。”
“什么想法?”
“衢州是北地的棉花大州,我们何不直接让北地的农家百姓自家将自家地里生产出来的棉花织成布匹呢?纺织机由我们来出,一村两百户人家,也不过四千两银子,每月给她们一两银子的工费,也比她们辛苦种出来卖了棉花交了赋税后勉强饱腹强上许多。”
“纺织一事,若说要纺织有花纹的布匹确实,是难,但简单的纯棉布,能让乡下人穿的,寻常女子只需要半个月看能学会。哪怕粗糙一些的我们也收,只有能穿就是。”
“市价上每匹布两三两银子才能买到,不说平民,就是一般的小商人也难得买几匹布做新衣,咱们苏绣阁赚了世家的钱,棉布麻布就来赚老百姓的钱,咱们价格低一些,薄利多销,折半来卖也是有赚的,这样也算为老百姓谋利益。”
更重要的是……若是做大了,从安水村扩展到其它村落,县城,甚至到最后是整个衢州。
这意味着,她们能够垄断整个北部棉花大区的原料,是卖也好,是捐也好,都可以。
谢娉婷不笨,又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在阮呦说完后,她的眼珠子就发亮。
她忙伸手点了点阮呦眉心,“你这小脑瓜,到底怎么长的!”
说罢,谢娉婷又摩擦摩擦手掌,“那咱们得要事先和农户定好了契约按压手印才是,不然到时候生意被别家抢去就不好了,咱们手里的人不够,还需要去买些人……”
阮呦见她这样心急,忍不住捂着嘴笑出声来,“谢姐姐别急,这事咱们慢慢来筹划,至于买人,的确要买的,咱们不是还需要人去打理田庄么?今日一并去看了罢。”
第94章
在牙行相看了些人; 又问了人牙子有没有兜售田庄的生意。
阮呦不会挑人,所以选人的事都是谢娉婷一手操办的; 阮呦全程在一旁听着; 边看边学。
谢娉婷会问仆人之前在哪个主家做事; 又是什么缘由离开了主家; 身份家世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连家中亲戚有没有什么不良嗜好的也问了。
到最后,才给阮呦选了两家人; 一对朱氏夫妻并他们的两个孩子; 还有另外一个叫田祥的中年男人。
“呦呦; 挑人可不能忽视他家中亲戚的关系,人再本分老实,遇上带血缘关系的; 终归会心软,仆人家中若有那么一两个赖皮狗,赖上来了; 那就是麻烦事,赖不上来,那也是个无底洞。”
阮呦不笨; 知道人一旦有软肋便有了把柄,若是被人拿捏住了; 那么背叛主家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了。
她买下的这家人姓朱,已经是无亲无故,两个孩子都是十一二岁的男孩; 看起来很机灵,手脚也麻利。
等阮雲做了官,李氏就不好再为了食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