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丰碑杨门 >

第506章

丰碑杨门-第506章

小说: 丰碑杨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翌日。

    睡醒以后。

    折御勋热情的招待了杨家一行人吃过了早膳,亲自送他们出了府州。

    老杨和佘赛花在丰城的时候,和杨七曹琳分道扬镳。

    老杨带着佘赛花回了复兴府城,杨七带着曹琳回到了大同府城。

    折家老太君病危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回到了大同府城以后,杨七也忘了去惩治寇准这头想拱白菜的猪,他开始一心扑到了政务上。

    自从杨七确立了西北四府的官制以后,西北就处于一个高速忙碌的状态。

    吕端和寇准二人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在快速的完善西北的官制。

    西北四府的百姓感受不到什么,可是西北四府官场上的官员,却能清晰的感觉到西北四府的官场几乎是每日一变。

    这一忙就是大半年。

    一直从夏日里忙到了大过年。

    中间杨七露过两次脸,一次是西北四府秋粮收割的时候,杨七带着府里的女眷们亲自下地收割隶属于杨家的田庄。

    以前杨七对这种作秀不屑一顾。

    可是真的作秀了一次过后,百姓们对杨七的评价上升了一个等级。

    杨七无奈的发现,那些在后世被他认为很虚伪的作秀,真的很有用。

    难怪能传承千年而不变。

    除此之外,还有一次杨七露面,是折御卿亲自带着礼物上门拜访的时候。

    折御卿是长辈,亲自上门拜访杨七一个小辈,杨七自然不敢托大。

    舅甥二人天南海北的聊了一大堆,一句正事也没说。

    但是,折家送给杨七的礼物却很丰厚。

    五十万的战马,上百万的牛羊。

    旁人不知道折家为何会给杨七如此重礼,但是杨七心里却很清楚。

    很明显,折家派去南国和大理考察的人员把消息带回来给折御勋了。

    折御勋从南国和大理两国建立的基础上,看到了折家在党项和西域立国的希望。

    忙活了大半年,转眼就到了年节。

    杨七带着妻儿,赶到了复兴府城,陪着老杨和佘赛花过了一个年。

    临近正月十五的时候,杨七又赶回了大同府城。

    之所以要赶到正月十五回到大同府城,那是因为有一件大事需要杨七主持。

    创立了三年的大同书院,终于迎来了第一届毕业的学子。

    这标志着,杨七自主创立的学院,终于开始为他输送人才了。

    种了三年的树,终于开花结果了。

    换作是任何一个人,都会高兴的发疯。

    杨七再也不用为手下的人才不够用而担心了。

    正月十五一大早。

    杨七起了一个大早。

    在初醒和曹琳两个人的伺候下,换上了一身象征着他儒生身份的青衣长衫,腰间寰玉,头戴金冠,手里握着一柄象牙骨折扇。

    既然是杨七现在贵为一国之主,四府之尊,依然是一个偏偏佳男。

    八抬大轿抬着杨七到了大同书院门口。

    早已得到了通报的大同书院的教习们,在沈伦组织下,在大同书院门口等候。

    “吾等恭迎虎侯驾临大同书院!”

    排场很大,气势十足。

    杨七下了轿子,扬起折扇,笑道:“不必多礼。”

    “谢过虎侯!”

    众教习们抬起头。

    杨七虎目扫过,在里面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人,也看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种放老大爷在自己院子里修仙,懒得搭理杨七。

    所以迎接的队伍中看不到种放的身影。

    沈伦虽然又苍老了一岁,但是整个人看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老迈,反而有种返老还童的趋势。

    老头子原本被两个儿子气的满头白发的,可是现在在他的白发间,居然能够看到少许的黑发在生长。

    之所以会变成这样,那也跟他两个儿子有关。

    自从沈伦两个儿子到了西北四府以后,沈伦就绝了让儿子当官的心思。

    如今抓着两个儿子陪他在大同书院内教书育人。

    看得出,这种教书育人的小日子,沈伦过的很舒心。

    没啥勾心斗角的事儿,也不用为儿孙担心。

    人就变的精神了许多,年轻了不少。

    法海老道苍老了不少,白发多了许多,脸上挂着黑眼圈,看起来经常熬夜。

    徐大夫的状态和法海老道差不多。

    倒是铜糖这个假萝莉,居然长个了,而且双眼亮的吓人,眼中绿光闪烁,比狼的眼睛还吓人。

    其余的教习们,杨七没怎么接触过,不过还是向他们表达了极大的善意。

    都是帮他培育人才的,杨七自然要对他们好一点。

    冲着众教习点了点头,杨七笑道:“进去吧!别为了我一个人,让大家在里面苦等。”

    “请!”

    杨七在沈伦带领下,在一众教习们陪伴下,进入到了大同书院内。

    在大同书院的校场上。

    数百学子静悄悄的在哪儿站着。

    颇有一副后世那种领导前来视察学校时候的姿态。

    在万众瞩目下,杨七陪着沈伦登上了学子们面前的高台。

    一众学子们瞬间变的目光闪烁。

    他们心里都清楚,从这一刻开始,杨七将会变成他们的衣食父母。

    他们以后的前程富贵,那都是由杨七一眼决断。

    沈伦在台上讲了几句后,邀请杨七为学子们训话。

    杨七也不客气,他站在台上,看着台下了学子,笑道:“大同书院的学子们,你们好,我是杨延嗣,也是你们的师兄。

    在你们心里,最崇敬的沈伦沈夫子,正是我的授业恩师。”

    一句话,就拉近了杨七和学子们的关系,并且还衬托了一下沈伦的高大形象。

    学子们一瞬间就觉得跟杨七亲近了不少。

    杨七乐呵呵的笑道:“很高兴,你们能够成为大同书院第一届毕业的学子。你们是最庆幸的一代,也是最不幸的一代。

    庆幸的是,你们赶上了好时候。现在西北四府境内的官员紧缺,这代表着你们将会有一个很好的机遇和前程。

    只要肯努力,高官厚爵近在眼前。

    不幸的是,你们赶上了一个最坏的时候,这注定了你们,从一开始,就要在一条浑浊的河流里,摸着石头过河。

    西北四府需要你们帮百姓们摸索出一条适合他们的法令,百姓们需要你们帮助他们摸索出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有些被派往东晟府或者西夏府的学子,甚至要从零开始。

    要一个人,带领着十几个人,甚至只有他一个人,慢慢的建立起一个繁华的村镇、城市。

    我希望你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气馁,不要害怕,要咬牙坚持下去。

    因为在你们的背后,有我,有西北四府,还有西北四府千千万万的百姓。

    你们的父母妻儿,你们的以后的子孙后代,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就要看你们够不够努力,能不能吃苦。

    等你们老了以后,看着自己曾经治下的府县,你们可以骄傲的告诉你们那些锦衣玉食的子孙后辈。

    小兔崽子们,你们能过上今天这种好日子,都是老子当年咬着牙,一砖一瓦的弄起来的。”

    杨七最后一句话很接地气。

    学子们一瞬间像是被点燃了一样高声呼喊。

    杨七笑着看他们闹够了,才继续开口道:“好了,下来就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了。也许你们不知道,早在你们入学的时候,我就派人注意着你们的一举一动。

    你们每一个人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

    我也会根据你们每一个人的才学,赐予你们一定的官位。

    但是我希望那些拿到好官位的学子们不要骄傲,也希望那些拿到最坏的官位的学子们不要气馁。

    做官的,高低不一,但是这并不代表你一辈子都要比别人高一头,或者一辈子比别人矮一头。

    在西北四府做官,光有才学是没用的,还要看你有没有本事。

    有本事让治下百姓吃肉的人,那你就该升官发财吃肉。

    没本事让治下百姓吃肉的,那你就活该吃糠咽菜,活该一辈子待在原地不动。”

    “吼!”

    台下的学子们更加沸腾了。

    量才的标准将不在以学问为基准的时候,这代表着无数的可能。

    更代表着无数的机遇。

    有志难伸这种事情,会被避免掉很大一部分。

    那些没学问,但是有本事的人,将不会再因为没办法升迁,而另投别国。

    所有人,只会卯足劲,一个劲的往前冲。

    杨七要的就是这种劲头。

    趁着台下的学子们沸腾的时候,杨七也毫不迟疑的让彭湃宣布的对学子们的任命。

    一共三百六十四名学子,分别被派往了各府各县。

    他们的官位无一例外,担当的都是副手。

    让一群初出茅庐的小崽子们去担当一把手,杨七干不出这种事儿。

    先给他们一个副职,让他们先学习学习如何为政。

    然后再作任命,才是正途。

 第0679章 封王?

    (全本小说网,HTTPS://。)

    一步登天的事情,在西北四府很难发生。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若不是新建的官制实在缺人,杨七很有可能让这一批人从小吏起步。

    贪官是很难避免的,历朝历代的不缺乏贪官。

    即便是科技发达的后世,依然是贪官林立。

    但是让这些官员们从小吏做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这些人不知道民间疾苦,凭借着自己的脑洞和圣人文章治世。

    大宋的官员就是这么干的。

    许多官员治理地方,凭借都是圣人文章和想当然的想法。

    这种治理地方的方式很可怕。

    九成九的百姓一直处在被压榨的状态。

    还有些官员,连政事都不懂。

    整日里风花雪月捞银子,偏偏人家的官升的溜的飞起。

    杨七是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在西北四府发生的。

    由彭湃宣布了任命,由杨七亲自出具了任职文书。

    大同书院第一届毕业的学子,算是彻底了脱离的平民阶级,正式的买进了士的行列。

    除了极个别的学子外,第一批进入到大同书院的学子,基本上都完成了这个蜕变。

    一下子,大同书院变的炙手可热,许多人都把大同书院当成了晋身的阶梯。

    短短半个月,西北四府境内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

    头悬梁锥刺股屡见不鲜。

    百姓们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讨论教育家中子嗣的心得。

    彭湃在把他打听到的这些东西告诉杨七的时候,杨七明显都有点懵。

    看来望子成龙还真是个传统。

    不过这对西北四府而言,是一件大好事。

    杨七只是派彭湃去给吕端和寇准传了口信,让他们好好引导此事。

    好的东西需要引导,不然很容易发展成畸形。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多月,另一件大事的发生,彻底了盖过了这一阵风潮。

    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

    一则流言在西北四府掀起了一阵更高的浪潮。

    朝廷要给虎侯杨延嗣封王,还准备准许虎侯杨延嗣开府建衙。

    这一则流言一出,西北四府的百姓们彻底沸腾了。

    封王、开府建衙。

    一旦这两件事落实,就标志着朝廷真正认可了杨七坐拥西北,裂土封王的事实。

    也标志着西北四府的政权,在名义上真的落到了杨七之手。

    西北四府的百姓们也不傻,大宋百姓过着什么日子,他们过着什么日子,他们能够清晰的感觉到。

    不说别的,光是那些商人一个劲的往西北四府搬家,就足以证明西北四府的日子远比大宋的日子要好过。

    跟着杨七有肉吃,这句话很粗俗。

    但是百姓们很认可这句话。

    现在的西北四府,在杨七的治理下,基本上很难有饿肚子的人。

    在全民服兵役制度下,家中很难出现懒汉和败家子。

    再懒的人,扔到军中磨练一段时间,都会变的勤快起来。

    偶尔有一些冥顽不化的,官府会直接上门带走,送到农垦兵团去搞建设。

    如今东晟府、西夏府,两府之地,开垦了上百万亩良田。

    需要的劳力缺口很大。

    陈江陵这个家伙,甚至开始暗地里勾结了殇倾子,让殇倾子去西北以外的地方帮他抓山野之人当劳力用了。

    总而言之,跟着杨七才有好日子过,这是西北四府百姓们的共识。

    所以杨七被封王,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天大的喜讯。

    而作为主人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