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75章

我不求仙-第75章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碎屑争斗一样,可如果事关修行大业,哪个修行者不会心动?在修行界,杀人夺宝的事并不少见!

    现在,楼岑之就已经打算夺宝了--当然,他还不至于杀人,他要夺的宝,就是郭大路发明的滴灌法!

    区区一个下界凡人,怎么可能发明滴灌法?这滴灌法是我楼岑之发明的!反正自己也已经用一粒固本培元丹酬谢过郭大路了,他身为一个五行不全的凡人,根本修不了仙,要这功劳作什么?

    楼岑之的云团一直飞到一处山峦前,才停了下来,这山峦一片青翠,山下是一个极大的湖泊,名为东湖,楼岑之下了云团,走到湖泊前,手在腰间的一片竹牌上一拍,竹牌突然亮起银光,湖泊上如同薄纱一样的轻雾缓缓散去,露出了浮在东湖上的一片建筑群落。

    马头墙,青瓦房,这典型的江南民居群,就是天一阁。

    一处处小院围绕着最中央的一座大院子,那大院中自有亭台楼阁,最中央有座七层小塔,那就是天字号藏书楼了。

    天一阁的创阁人,三千年前就已经飞升的范青子,原本只是个前朝的小官员,只是一生喜爱藏书,将俸禄全都用来购买书籍,爱书如痴,在分割家产时,两个儿子面对的分别是藏书楼和家族堆成小山一样的金银房产田籍,范青子对两个儿子明言,藏书楼和金银房产田籍只能取其一,结果两个儿子全都争藏书楼,而置金银财宝于不顾。

    正因为一生痴于书,范青子在晚年时从一本书中突然悟道,从而开创了天一阁这一修行门派--天一者,天一生水也,因为书楼最怕火,所以范青子在这东湖上建了天一阁,取以水灭火之意。

    三千年来,天一阁已经发展得极为兴盛,门下的修行者都是爱书之人,原本是慕天一阁藏书之名而来求教,范青子成仙后,有许多爱书人就势拜在了他的门下。

    天一阁有个规矩,那就是藏书向所有人开放,但只能借阅不能带走,而且借阅者必须也要赠送书籍给天一阁,日积月累,天一阁藏书居天下之首,如今在天一阁门下修行的,都是阅书而悟道的。

    楼岑之踏波而行,沿途经过天一阁本阁外围的小院--那都是修行者的宅子,不时有人和他打招呼,但更多修行者则是埋头书间,或大声诵读,或皱眉沉思,希望能从典籍中悟出大道来。

    人人都说修仙好,哪里又知道修仙的难处,不知有多少修行者,得窥大道后,却又多少年难有寸进,最后身死灯灭,也不过比凡人痴活几年。

    自身悟性不足,只得依靠外力,所以在天一阁,除了藏书,修行者最看重的另一要物就是仙丹灵药--其实不仅是天一阁,哪一个修道门派不是如此?典籍、灵药、法器,三者缺一不可,当然,下界妖魔又不同,他们同类相残相食也能增进法力。

    天一阁门下的修行者看到楼岑之满带笑容而还,就知道今年凡界的仙草收成不错,很快自己就能分到属于自己名下的药草用于练丹,所以不少修者者都面带笑意向匆匆而过的楼岑之点头致意。

    楼岑之一直来到东湖中央的一座小岛,这小岛有百来亩大,上面灵气极足,是周边四明山脉的灵脉所在之地,上面种着众多仙草灵木,那浓得散不开的灵气,光是嗅上一嗅,都让人有飘飘欲飞的感觉。

    楼岑之在岛外柴门外停下脚步,他知道虽然小岛看起来一片祥和,其他有无数的禁制法阵,自己如果乱闯,必将万劫不复。

    他清了清嗓子,行了个礼:“于青师叔祖,天一阁外门弟子楼岑之自下界收取葛草丹而还,特来缴命。”说着,从怀里掏出那自行收取葛草丹的小瓶,捧在手上。

    小岛上有一草棚,里面传出一个稚嫩的声音:“小楼吗?把丹瓶放下自去吧,我这儿正忙着配丹药呢。”

    楼岑之知道每当草药收获季,是天一阁主管药圃的于青师叔祖最忙的时候,他要将数十种仙草一一按方配好,既要准备自己炼丹所用,又要准备好上百份供给上下门修行者的仙药配方,还得准备来年需要种植的仙草灵木,忙得一团乱。

    往年这个时候,楼岑之自然很识相地放下瓶子就走,不再打扰于青师叔祖,只是,这一次他有要事相告,甚至还指望着能凭此见上天一阁阁主一面,当下掏出盛放葛草丹的小玉瓶,提声道:“于师叔祖,今年的葛草收成与往年不同--”

    他的话音未落,草棚子里窜出一个小小的身影,急三四火嚷嚷道:“今年的葛草收成怎么了?可是欠收了?!糟糕!糟糕!今年阁里好几位配丹急需葛草丹,如果欠收了,可怎么得了!难道还要我这老不死的拉下这张老脸到七塔寺那些老贼秃那儿讨要吗?”

    只见这个口口声声自称老不死的,只是个垂髫小童,穿着短裤小褂,腰里插着一枝牧笛,这小童,正是天一阁的于青师叔祖,别看他外表如同未长大的孩童,其实辈份却极高,他乃是第一代天一阁阁主家的牧童,经常在放牛时,偷偷跑到藏书楼外,听主家诵读书籍,主家得道时,他也灵光一显,悟了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夺天功为己有(一)

    (全本小说网,。)

    只不过,于青虽然很早就悟了道,在进一步修行中,进步却极缓慢,一身法力甚至在后进的修行晚辈之下,不过,因为他早年间务过农,种仙草灵木却是一把好手,更对天一阁忠心耿耿,所以历代天一阁阁主都把灵药圃交给他打理。

    于青因为辈份极高,所以除阁主外,其他的门人子弟都尊称他为师叔祖,并没有因为他的外貌和法力底微而有所不敬。

    楼岑之还没来得及答话,于青手一招,他手里的玉瓶就飞了过去,于青一把拔开瓶塞,里面的无数葛草丹就飞了出来,聚而不散,在于青身周飞舞,于青一怔:“咦,今年的葛草丹收成不错啊?小楼你瞎嚷嚷什么?”

    楼岑之也有几百岁了,但在于青面前,还只能乖乖当小楼,他苦笑--自己何曾说过葛草丹欠收了?明明是于师叔祖你老人家活了几千年还是性子毛燥好不好,也就是因为这性子,你的修行才难有所进。

    楼岑之咳嗽了一声:“于师叔祖,我正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呢--”

    他刚开口,于青突然一抬手:“等等,这、这枚葛草丹有古怪!”他手指一弹,浮在身周的无数葛草丹中,突然有一枚直飞到他的指尖,在上面滴溜溜打着转。

    于青上下看了几眼那葛草丹,大呼小叫起来:“这粒葛草丹的灵气好足!居然不比我在灵药圃里精心种出的葛草差!小楼,难道这枚葛草丹是你从七塔寺那些老和尚处讨来的?不能啊,那帮子贼秃可不知有多小气。”

    楼岑之又咳嗽了一声,刚要开口解释,于青突然将葛草丹凑到鼻子下,细细嗅了嗅:“不对不对,这葛草丹并没有七塔寺的香火气,不是那些贼秃整日价念经催大的,这味儿、这味儿--咦,这味儿好熟悉,应该是鄞县城一带种出来的!我的老家就在鄞县姜山,那儿的地灵气息,我一嗅就嗅得出来!不可能!不可能!这凡间怎么可能种出灵气如此充足的葛草丹?!”

    楼岑之终于抢到了说话的机会,他一口气不停地道:“于师叔祖,这葛草丹是出自鄞县城后隆村的田里,之所以灵气如此充足,是因为我教导村民用了一种叫滴灌的方法。”

    于青一怔:“滴灌?这是什么东西?”

    楼岑之将滴灌法细细解说了一遍,其实这法子并不复杂,说穿了不过定量定时给水而已,于青一听就明白了,一拍大腿:“嘿,小楼,你行啊,这滴灌法实在是妙不可言!我在灵药圃里也可以施行小周天行云布雨,给葛草定量定时浇水,可是花这样多的灵力实在是不划算得很,你用几根竹管就解决了这法子,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好好好,年轻人后生可畏,这脑瓜子就是比咱们这些老家伙灵活!”

    楼岑之坦然接受了于青的夸奖,含笑道:“于师叔祖,这滴灌法是我无意中想出来的,也不知成不成,所以只在那后隆村试行,原本想着,就算是失败了,也不会对今后天一阁的葛草收成的什么大的影响,所以并没有告之您老人家。现在这滴灌法行之有效,你看看是否在全天下推广?”

    于青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这可是有益天全天下修行者的大好事啊,哈哈,今后各门各派都欠了我们天一阁一个大大的人情,尤其是七塔寺的秃驴,看他们今后看到老夫,拿什么脸见我。”--于青得道前,曾经赶着牛吃草背书时,不小心让牛跑到七塔寺的田里吃了人家的庄稼,被七塔寺的和尚追得乱跑,所以虽然天一阁与七塔寺关系甚好,他却一直左一个贼和尚,右一句秃驴。

    于青一把拉住楼岑之的手:“走,我带你去见阁主,这件喜事可得由你当面告诉他。”于青心善,这是楼岑之在阁主面前大大露脸的机会,本来楼岑之这样的外门弟子是根本见不到阁主的,内阁核心藏书楼内有种种法阵,楼岑之身上的低阶竹腰牌根本进不去。

    于青化成一道彩虹,带着楼岑之直向天字号藏书楼飞去,那七层高楼上,现任天一阁阁主范冲之正在翻阅着一本古籍,家祖以书得道,历代阁主也不例外,个个都是嗜书如命,手不离卷的,突然眼前一花,窗外飞进一道彩虹,一落地,就显出于青来,他手里还拉着一个低阶弟子。

    范冲子连忙放下古籍,笑道:“于师叔,你老人家怎么来了?这几日正是凡间仙草灵木收获之时,正是你最忙的时候,可是有什么要事?”

    于青哈哈笑道:“不仅是要事,还是大喜事,来,小楼,把你发明的这个什么滴灌法,告知阁主。”

    楼岑之按压住心中的激动,一五一十将自己编的所谓滴灌法向阁主说明了,于青在旁再次取出那枚采集自后隆村的葛草丹,以做为佐证。

    天一阁阁主范冲子道法高妙,却也并不是不通俗务之人,他也立刻明白这葛草丹产量一增加,对天下修行者的好处。

    他修道重在道心,对外物仙丹倒不怎么看重--因为仙丹灵药毕竟不是正道,到了他这一层境界,后天丹药已经没什么用处,除非是传说中的先天仙草人参果--不过,对各门各派低阶门人而言,则是天大的喜事。

    别的不说,今年各门和各派招收门徒就可以多招几个,用增产的仙丹帮助他们突破初步的修行障。

    于青倒没想过将这滴灌法秘而不宣,只让天一阁一门使用,他先祖创藏书楼,就是愿天下人人人有书读,套一句21世纪的话说,这范氏一族颇有公益心。

    于青点点头:“楼岑之,你创滴灌法有大功于世,这儿有一卷《阳明心经》,你收着细细参阅,对你修行大有好处。”

    于青大喜,《阳明心经》是天字号藏书楼里第一等的秘藏,阁主这赏赐不可谓不重,他连忙接过从书架上临空飞来的一卷古籍,小心翼翼收在怀里。----------------------------------------------------感谢幽圣天使、伟厷孒ˊ的打赏。(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夺天功为己有(二)

    (全本小说网,。)

    于青道:“阁主,弟子想以天一阁的名义,给当今天子发一道仙札,命他在全天下推广滴灌法。”

    阁主范冲子得点道:“可。”大袖一扬,一道玉符飞到于青面前,这玉符有天一阁独门印记,见玉符如天一阁范冲子亲临。

    于青在旁道:“阁主,还得麻烦你通过千里传音,将这滴灌法告知各门各派,行这滴灌法倒不怎么费事,就是需要从山上砍些竹子、木头,如果制做水车,还需要做些铁器。整这些东西,就需要各门各派开放山禁了,要不然,那些凡间村夫,也没那个胆子上山乱砍乱伐。”

    于青出身民间,对民间疾苦深有体会,这天下所有的良田山林乃至湖泊大川,都是修行者所有,民间不得胡乱染指,如果不通告各门各派行这个方便,滴灌法一时无法推广。

    范冲子闻言,在心中一笑,他知道,于青此话在情在理,但也有些小心思,那就是想借此让天下百姓能改善一下生活,各门各派如果开了山川之禁,那百姓就能取用山川的产物,至于这产物是用在滴灌法上,还是用在百姓自己家里了,那谁说得清,神仙虽然无所不能,可也不能管天下亿万生民的家务事去,罢了罢了,只要葛草收获大增,各门各派也不会在乎这点子小利。

    范冲子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