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19章

我不求仙-第19章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郭大路至今看不透朱老村长,他总觉得,老村长虽然对自己没有恶意,但也远远说不上信任两字。

    不过,滴灌系统的建设,让朱老村长看郭大路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欣赏之意。

    这很好,郭大路也从来没想过自己王霸之气一振,朱老村长就纳头便拜,人与人的交往需要一个渐进的互动的过程,见了一面就对了眼的,那是王八和绿豆。

    先给朱老村长留下一个好印象,然后,自己再渐渐的把21世纪的一些技术透露出来,改善村民的生活,最终打造成一个村民变富了,房子变美了,卫生环境好了,经济发展起来了的五好村。

    说到卫生环境,郭大路实在是受不了那个屎桶,郭进家连个茅坑都没有,大小便就拉在一个木桶里,然后由郭大路每天早上挑到后山给倒了,更无法说出口的是,郭进家里压根儿没有手纸--这纸是读书人用的,谁听说过用纸擦屁股的,那是天打五雷轰的缺德事!--方便后,只能随手抓一把干草擦擦,要不,就是用一根小竹条刮。

    郭大路就算是被憋死也不想用干草和小竹条,如今他用的是垃圾桶传送来的面巾纸--面巾纸并不是光用来擦鼻涕的,有人拿来擦汗,擦眼镜,擦桌子,郭大路就用这些看起来还干净的面巾纸当卫生纸用。

    卫生纸还能勉强解决,那个屎桶是无论如何忍受不了了,郭大路干脆放下琢磨朱老村长的心思,悄悄拉着周木匠到了一边:“周大叔,你能帮我整个--那个厕所吗?”

    周木匠奇道:“厕所?那是什么玩物儿?”

    郭大路道:“很简单的一个玩意儿,周大叔连滴灌都能整好,这厕所只是小事一桩--”

    不说郭大路拉着周木匠往家里去,葛草地里的建设进展得如火如荼,一直到夜幕降临,村民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兴奋的期待,回了家。

    朱老村长回到家,在坑上逗了逗孙子,就又把那些铜钱、竹筹给翻了出来,在小桌子上摆弄着,嘴里不知念叨些啥,最后将手里的铜钱往桌子上一合:“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原本想将你远远的打发了,可你居然搞了这个滴啥灌的玩意儿来,咱们全村都承你的情,罢了罢了,我老朱也不是忘恩负义之辈,先容你在村里呆下来,慢慢看着吧。”

    门口有人敲门,朱老村长的儿媳忙上前开门,周木匠顶着一头汗钻了进来,朱老村长抬了抬手,阻止了他开口:“还没吃吧?来,上坑桌扒两口吧。”

    周木匠还真饿了,就着咸菜,啃了两个窝头,灌了半肚皮水,才放一碗,把布满老茧的手在桌子上重重一拍:“老朱,我可是长见识了,一个拉屎的地窝儿,也能折腾出这样大的花活儿来!”

    朱老村长虽然早有准备,知道郭大路拉着周木匠是要做什么东西,可听到“拉屎的地窝儿”,脸还是僵住了:“拉屎?”

    周木匠嘿了一声:“真是拉屎用的。郭大路这小子,把我拉到他家,让我帮他在屋后墙角挖了个坑,用竹筒做了个暗沟通到后面的小树林子里,然后在坑上,用木板搭了个前低后高的架子,前面的低架子上挖个洞,直通下面的坑,后面的高架子上做了个水斗,水斗口用绳子连着着小机关,一拉绳子,上面的水就会哗哗冲下来。”

    朱老村长细细琢磨了一会儿:“这玩意儿,还真是拉屎用的--那低架子是坐人的,这脏物儿全落到下面的坑里,用水一冲,就顺着竹管冲到后面的小树林子里的。嗯,这东西,倒比屎桶干净多了,而且没有臭气。”

    周木医重重一拍大腿:“没错,就是这个道理,郭大路还说,如今只能人工挑水给上面的水斗上水,等他再琢磨琢磨,看能不能搞个自--对,自来水啥的。”

    又是个新名词,自来水,听这意思,应该是自动上水的。

    朱老村长眯起了眼,缓缓道:“我以前也见过大户人家的做派,这拉屎也极讲究,旁边有丫环端着热毛巾伺候着,还有人点着香,用的马桶是红木的,脚下踩的是裘皮,可是,这个什么自来水的东西,却是从来没见过。”

    周木匠摇了摇头:“还有你没见过的呢!郭家小子还问我,能不能用陶瓷做屎桶,甚至连地下的竹管也用陶瓷的,那陶瓷屎桶下面还可以搞上弯头,这样水冲干净后,会留一点水在弯头里,可以挡住下面坑里的臭味--我的个天爷爷,这还是拉屎吗?就是拉金子也没这讲究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十五章 立足(十二)

    (全本小说网,。)

    朱老村长眯着眼睛,久久没有言语,他瞟了眼坑桌上散乱的铜钱和竹筹,突然道:“周来雨,今后郭大路有啥东西要你打制的,你就尽管去做,缺少料子,你和我提。”

    周木匠一怔,他知道当朱老村长叫自己的全名时,就代表他是极认真的说话,他想了想:“中。如果那个滴灌真好用,我倒是轻闲了不少,就陪着郭家小子折腾吧。”

    送走周木匠后,朱老村长匆匆出了门,到村中央的祠堂转了转,这才回了自己的家。

    次日一大早,都不用老村长招呼,村民们就匆匆来到了葛草田,继续搭建竹管子,硬是在浇水时辰到前,将所有的葛草田全都铺设完毕。

    “浇水喽!”随着朱老村长拖长着嗓子的吆喝声,村里几个最壮实的小伙子哗哗地踩起了水车,水车不止一架,沿着溪边足足架起了四座水车,水车的轴瓦和钉销也全都是铁制的。

    当然,用的并不是郭大路的不锈钢,这些不锈钢成了李大眼的宝贝,谁要碰一下他都跟谁急,而官府的铁料老村长还来不及正式行文讨要,所有的铁料全是村民自发献出来的,把自己家的铁锅什么的全送到了李大眼处。

    哗哗哗,一股一股溪水沿着明渠奔涌着,经过水槽,灌入竹管,再一一滋润着骄气的葛草。

    周木匠和李大眼前后忙活着,不时替换下渗漏的接连部件,调整一下卡住的闸门,除了这些小故障,整个滴灌系统运行得非常顺利。

    当朱老村长禁不住带着点颤抖大声宣布浇水停止时,田间地头再次欢腾起来,浩哥儿蹦着高儿在姐姐和妹妹前嚷嚷:“郭大哥的点子真是绝啦!哈哈哈,当初在封神山刚刚和他相遇时,我就知道他不是凡人。”

    细妹也挺高兴的:“哥,那我以后不用再用勺子浇水了吧?”

    浩哥儿将小木勺远远一扔:“再不用这劳什子的勺子了!”

    村民们欢腾了片刻后,立刻收拾农具,向后山匆匆而去,那儿还有自己一家老小的口粮田等着自己收拾呢,葛草浇水这大麻烦是解决了,但并不意味着就整个人可以松快下来,庄户人家就是劳碌命。

    郭大路跟着大伙儿也向后山行去,他其实是不在乎那几亩薄地里的高梁小米的,反正垃圾桶里的食物够他和郭进吃的,但是却架不住郭进在他耳朵边念叨,地是庄户人家的命根子,就算是郭进眼瞎了,也放不下田,一直叮嘱郭大路要收拾好后山的田地。

    郭大路来到后山,遇到的村民都热情地向他打招呼,很多村民郭大路都叫不出名字,却从他们赤红的脸上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感激,一个村民挑着两个水桶跑了过来,粗声大气地道:“郭哥儿,我看你家的田力有点不足,给你挑些人肥来,你尽管用吧,要是不够,再给你挑些去。”

    郭大路只瞅了一眼,就是一咧嘴--这位憨厚的村民巴巴当好东西送来的,居然是两挑大粪--这就是人肥!

    郭大路面对臭气冲天的两挑大粪,还得连声道谢--这古代又没有化肥,人便畜便就是最好的肥料了,用21世纪的话说,这可是正宗的有机肥!就连这人肥,在农村也是很宝贵的,节俭的农户大小便都要拉在自己家的田头,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其实一直到21世纪,郭大路有时到陪小女友到乡下玩时,还能偶然看到田头的积肥缸,那些大缸都半埋在田头,粪便要在里面沤熟了才能施用--

    咦,沤熟了--郭大路扭头四顾,并没有在田间看到积肥缸,他一把拉住了那位好心送自己肥料的村民:“大叔,这粪便,你是从哪儿弄来的?”

    那位大叔道:“还能哪儿弄来--当然是自家人拉的,郭哥儿,你放心,我们家人多,拉的也多,你要是不够用,我再给你拉去。”

    郭大路忙道:“够用了,够用了--我是说,这粪便,你家里拉下来,就直接送到田头用吗?”

    村民不解地看着郭大路:“那是当然的啊,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施肥多,收成才好啊。郭哥儿,你家只有郭大叔和你两个人,这粪便肯定不够田里用的,这后山的土力薄,全靠多施肥才有好收成。没说的,以后你们家的肥料我们家全包了!”

    面对村民的送粪上门的热情,郭大路却若有所思,嘴里低低念叨着:“奇怪了,这人畜肥要沤熟后才好用啊,直接用新鲜的人肥,会烧坏庄稼的。”

    新鲜的人畜粪便会烧坏植物,还是郭大路从孤儿院的一个老师那儿学来的,那位老师喜欢种些花花草草,结果几个孩子好心,把自己的尿尿直接尿花草上,说是帮老师施肥,结果直接把那些花草给烧死了,把老师弄得哭笑不得,也正是从那位喜爱花草的老师处,郭大路才知道原来粪便要沤熟才能当肥料用。

    后来,郭大路看一些杂书,才发现,华夏农民利用人畜粪便当肥料的历史很长久,但是,一直到宋代,都是直接用新鲜的肥料,元代以后,才懂得积肥沤熟。这样说来,自己所穿越的这个古代,还没有正确施用人肥的经验。

    郭大路对那名村民一招手:“大叔,我还要更多的人肥,越多越好,你能不能帮我收集起来?”

    那村民一咧嘴:“郭哥儿,你家就几亩地,这两挑人肥足够用了。”

    浩哥儿一直守在郭大路身边,这时插嘴道:“大叔,郭大哥要你办的事必定是有道理的,你先别问为什么,快去挑肥吧,越多越好。我先把我们家的人肥送过来。”

    周木匠正在给自己家的田铲草,就见到郭大路匆匆赶了过来:“周大叔,能不能帮我找几个大水缸来,越大越好。”

    周木匠直起腰:“郭大路啊,你又要折腾什么?不会是想在这后山也搞什么滴灌吧?那可不成,山坡田不比溪边的水浇地,光上水就能折腾死你。”

    郭大路道:“不是滴灌,这水缸我要用来煮粪便。”

    吧搭,周木匠手里的锄头掉落到了地上,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郭大路:“你、你说什么?!煮粪便?就是那给庄稼施肥的粪便?”

    郭大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没错,如果大叔你能找些草灰、豆渣、骨粉、人头发,和粪便一起煮就好了,那可是上好的肥料。”

    周木匠呆了半天,突然想起朱老村长的叮嘱,让自己尽量配合郭大路,他重重一拍大腿:“好,我这就给你找大缸去!”

    周木匠也不含糊,带着几个村民,从山下的村子里抬上来了四口七石的大水缸,这可是人家正在用的水缸,周木匠直接将水倒空了,抬上了山。

    郭大路指挥周木匠和浩哥儿等人,依着山势,将四口缸并排安置,然后在下面掏出了一排浅坑,又叫来村民,将挑上山的粪便、草灰、人头发都倒了进去,豆渣这东西可是用来吃的,不舍得当肥料,至于骨粉--上次被吃掉的巨蟒的骨头这下可派上用场了,原本已经被村民埋了,现在重新挖出来,用石磨磨成了粉。

    一把火在水缸下面点燃了,随着温度越来越高,水缸里的粪便咕嘟咕嘟冒起泡来,郭大路早就站得远远的了--臭,真是能臭死人的臭啊,光看看就恶心死了人。

    郭大路正在做的,是煮粪法,也是民间流传的农家肥的一种。一般使用的窖粪法需要沤熟数个月乃至半年才可以使用,现在郭大路时间紧,只能用煮粪法。

    只不过,这活儿真不是人能干的,看着浩哥儿拿着一根长木棍,正在卖力的搅拌正在沸腾的粪便,郭大路都要吐了。果然,自己是没办法真正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的,怕脏怕累怕苦,小资产阶级作风严重。

    但村民们却挤在粪缸旁,正在七嘴八舌议论着:“这又是在整啥事啊?哎呀,好好的水缸怎么用来放粪便,这还煮上了。”

    “你懂什么,这叫煮粪,郭哥儿刚才说,我们以前施肥的法子都错了,这生肥啊,容易伤庄稼。”

    “那这煮过的粪便,就是熟肥了?嘿,新鲜,这天底下,还从来没听过粪便还要煮熟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