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15章

我不求仙-第15章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日子还要过,浩哥儿拉起郭大路:“走,我带你去你家的地里去,村里乡亲只能帮你家给葛草浇水,实在是没时间打理你家的地了。”

    郭大路哼哼着:“我家的地?这不就是我家的地吗?哪里还有别的地?”

    浩哥儿道:“郭大哥你说啥呢,这是葛草田,可不是种粮食的地,你家的粮田在山后呢。”

    一袋烟后,郭大路跟着浩哥儿来到了后山,这才看到,后山都是一块块坡地,已经有不少村民在打理庄稼了,郭大路抓起一把泥土,这泥土可比葛草地里的差多了,土里夹杂着不少石块。

    “田里种的是啥?”郭大路问。

    “高梁,小米。”浩哥儿道:“后山没有水源,种不得稻麦。”

    郭大路看着蔫蔫的高梁杆,沉默下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村民们把肥沃的农田,去种什么葛草,而自己的口粮却只能从这样的薄田挣出来,怪不得村民们个个这样穷。

    郭大路突然想到一个念头--啊,自己明白了,这些村民,一定是某个大地主,大贵族的佃农,那些种葛草的良田,是地主家的地,后山的薄田,才是村民们的口粮田。

    村民们要先种好地主的葛草--这葛草想来是一种值钱的经济作物--这并不是郭大路瞎猜,在21世纪的甬城,农民们种在田里最值钱的,不是水稻,不是蔬菜,而是草、蔺草。

    这蔺草人不能吃畜生不能嚼,喂猪猪都不啃一口,却是做榻榻米的上好材料。小日本国土狭小土地金贵,当地的蔺草价格极贵。90年代时,就有日本人看上了甬城的肥沃农田,引进了蔺草。于是当地的农民把大片大片最肥活的土地来种草,自己的口粮还要到外地买。最可恶的是,蔺草极伤地力,要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种过蔺草的地,来年就不能再种别的庄稼。

    想来这所谓的葛草,同样是一种用来供富豪贵族把玩的作物。

    郭大路耸了耸肩,自己如今只是个最普通不过的乡民,也无力改变什么,种草就种草吧,反正自己有垃圾桶在,饿不着郭进和自己。

    郭大路不知道种高粱小米该注意些什么,他根本没心思在后山的薄地里折腾,满脑门子只想着一件事--怎么应付明天的浇水。

    郭大路的视线扫过后山,看到被风一吹哗哗直响的竹林,突然眼睛一亮:“浩哥儿,这山上的竹子是谁家的,砍一些没事吧?”

    浩哥儿道:“这竹林是野生野长的,怎么,郭大哥想砍些竹子做些家具?稍微砍几株没人管,但如果砍多了,被上面知道,少不了又是一阵责罚。”

    上面?嗯,应该是指官府吧。

    郭大路笑道:“我就砍几株小竹子。”

    果然,郭大路爬上山去,挑了几株比拇指粗不了多少的小竹子拖下了山,和浩哥哥儿招呼了一声,先行下山走了。

    大妞走到浩哥儿身边:“郭大哥砍竹子做什么?这样细小的竹子,连竹笛也做不了啊?”

    浩哥儿也摇了摇头,他觉得,郭大哥身上处处透着古怪,不过,自己的命是他救的,他并不想多嚼嘴。

    郭大路拖着竹子回到了家,郭进已经做了窝头等他,郭大路哪里吃得下这个,翻出了昨晚阴干的米饭,做了两碗泡饭,又削了个萝卜,用盐水浸了,就权当是下饭的菜,父子两人相坐而吃。

    郭进扒了一口饭,就顿住了--这是上好的米饭,家里--不,就算是村里,也难得有人家不过年不过节的时候吃白米饭,但他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把自己碗里的饭分了一半给郭大路。

    郭大路想推让--这饭郭进都扒了一口了,再让给自己,不是让自己吃郭进的口水嘛。你老人家又不是十八岁的大姑娘,我可没兴趣尝你的口水。

    却听郭进道:“田里的活要下苦力,你多吃点,我就在家憩着,不饿。”

    郭大路心想一碗饭,有啥好推来让去的,可不知为何,鼻子有些酸酸的,应了声,大口扒饭。

    吃了饭后,郭大路用烧红的铁钉,在竹子上钻了一个个小洞,又把竹节都打通,然后,在垃圾堆里一阵翻找,寻出了几根橡皮管。(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八章 立足(五)

    (全本小说网,。)

    郭大路用橡皮管将竹管一根根连了起来,然后拎起水桶往竹管里倒水,很快,水滴滴答答从洞眼里漏了出来。

    郭大路仔细观察着漏出来的水,低声自语着:“渗透量的大小应该和压力成正比,洞眼还可以再小一些,距离太长会影响前后端的压力大小,不过没关系,这样一点水量的变化,还不至于影响到葛草的生长,我看着就算用小勺子浇水,匆忙之间,一勺子浇下去,水也有多有少呢。”

    郭大路正在折腾的,是滴灌。

    滴灌这种技术,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在水源缺失的地方比较常用,在21世纪,使用滴灌技术最牛逼的是以色列,人家硬是在沙漠里,用滴灌技术种出了大批农作物。

    郭大路所在的甬城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原本是用不上什么滴灌技术的,农民们种水稻什么,都是大水漫灌,水管够。

    后来不知是哪个领导脑洞大开,说要引进以色列农业技术,搞生态农业,请了以色列专家来搞什么滴灌技术推广,媒体上还大鸣大放,可劲儿宣传,所以郭大路通过媒体上也了解了一二。

    滴灌技术在甬城农村最后是无疾而终,但是郭大路照猫画虎,在这古代也用上了滴灌。

    当然,正宗的滴灌还是需要不少配套设备的,比如电子阀门、自来水管、压力表、自动控制软件,但是,华夏农民最擅长的就是活学活用,郭大路就见过,有农民啥配套设备都没用,就是在橡皮长管上扎一排洞眼,往自来水龙头上一套,那就是滴灌了。

    化腐朽为神奇--不对,是化阳春白雪为乡里巴人,华夏农民就是这样牛逼,不服不行。

    郭大路手里用来连接竹管的橡皮管不多,七弄八弄,也就弄了一亩地的滴灌,就这,已经把他累得够呛。

    不过,郭大路暂时也没想大面积施用滴灌,先得小面积试用一下,等成功后,再全面铺开也来得及,要不然,真的造成自家近百亩葛草绝收,所谓的“上面”大地主,肯定不会饶了自己这个小佃农。

    郭大路叫来浩哥儿,帮自己抬着竹管来到葛草地里,沿着田垅,将一根根竹管挨着葛草,每个洞眼都对准葛草的根部,然后一一连接起来。

    浩哥儿陪着郭大路折腾,满脸不解,几次想开口问,却又想起了姐姐大妞对自己的叮嘱。

    浩哥儿前儿带着糖回到家里时,大妞告诉他,家里几个姐妹都吃过这甜到心里的糖了,剩下的全都收了起来,准备到了逢三的集市时,去换些米粮。

    浩哥儿一听,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他在郭大路家里忍不住嘴馋,一口气吃了三粒,这能换多少粮食啊。他忙把剩下的糖全交给了大妞。

    大妞把浩哥拉到屋角,细细叮嘱他:“浩哥儿,你这条命是郭大哥救的,咱们庄户人家,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今后郭大哥有啥事吩咐,你都要紧着给他办了。”

    浩哥儿连连点头:“我知道咧,咱爹咱娘也这样说呢。”

    大妞迟疑了一下,轻轻咬了咬唇:“还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记着,无论郭大哥拿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你都不要乱打听,更不能刨根问底。”

    浩哥儿本来就机灵,立刻明白了大妞的话,心里说,姐你只知道奶糖、衣服,还没见过那杀了巨蟒的神奇丝线呢,连连点头:“我知道。姐,郭大哥能孤身一人在外生活10多年,必定有什么奇遇,我不会乱打听的,不该问的话我不问,不该说的话我不说。”

    正是因为浩哥儿心里早有了这主意,所以看到郭大路用橡胶管连接竹管,并不多问一句。

    一开始,他还以为那是什么鸡肠子、猪肠子什么的,但等郭大路塞给他几根橡胶管,让他帮着连接竹管时,他用手一捏,就知道那绝对不是什么鸡肠子。

    浩哥儿强忍着好奇,一句话都没问,只是帮着郭大路忙碌,总算将一亩地的滴管全都弄好。

    为了避免因为距离过长,造成管道两头的压力相差太大,浇灌的水量相差太多,郭大路在前后中多设了几个灌水口,以这个粗制滥造的竹管系统,如果只设了一个进水口的话,郭大路一桶水倒进去,竹管里的水没有流到尾部,就已经在前段流光了。

    但即使如此,也比弯着腰一勺子一勺子浇轻松多了。

    浩哥儿打量着连在一起的竹管子,隐隐看出,这似乎应该是用来浇水的,但他倒也忍得住,并没有多问一个字。

    郭大哥拍了拍手里的泥土,突然想起一事:“浩哥儿,我看后山有大片的杂林,为什么咱们村就没想到砍了杂树,在山上种些杏子、桃子等林子,也好拿果子到集市上换些粮食?”

    浩哥儿略带惊讶地道:“这天下山林都是有主儿的,我们砍些柴禾,摘几枝竹子编个箩筐什么的,倒是没人追究,可这种林子就不一样了,非把原本的杂树砍光,烧了树根,才能新种林子。这可不成,谁也没胆子这样干啊。”

    郭大路悄悄翻了个白眼,我靠,这个“上面”的大地主,可也太厉害了,不仅拥有成片成片的良田,连整座整座的山都是他们家的!

    嘿,自己还是小看了古代大地主啊,以前看历史课本,说有的大贵族大地主拥有上万亩良田,湖泊山林骑着马儿都跑不到头,没想到这是真的。

    这可真应了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这句话了。

    郭大路点了点浩哥儿:“你当时带着傻大个他们进山打猎,胆子也够大了,那上面的主儿连树都不让村里人随便砍,想必更不会同意你们打猎吃肉了。”

    浩哥儿嘿嘿笑了笑:“那还不是饿极了嘛。山里的树砍了会留下树茬、树根,可要是打几只小兽,又没人会发现。只不过,那深山里有凶猛的野物,大人们才不准我们进山。”

    郭大路道:“你是说那巨蟒吗?好家伙,那蟒蛇是够大的,连好莱坞电影里的--”他一时口快,好莱坞都冒了出来,赶紧闭上了嘴。

    浩哥儿居然没留意到郭大路的无心之失,他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脸上隐隐有了些惧意,暗地里咽了口口水:“唉,说起来,也是我大意了。我一直以为大人们不让我们进山,只是吓唬我们,可没想到,山里居然真有巨蟒那样的凶兽。这样说来,我爹和我说过,封神山里有--有那妖物儿,也是真的。幸好我们那天遇上了郭大哥你,要不然--”浩哥儿连连摇头,心有余悸之余,更多的是庆幸。(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九章 立足(六)

    (全本小说网,。)

    郭大路心里奇怪“那妖物儿”?什么是那妖物儿?除了巨蟒,难道封神山里还有比巨蟒更可怕的?老虎还是豹子?就算是老虎,也斗不过巨蟒,只要被巨蟒缠住了,就算是吊额白晴猛虎,也会骨裂筋断。

    郭大路有心想问,却又怕暴露了自己不通世事的马脚,就在迟疑间,浩哥儿挠了挠头:“郭大哥,当初在封神山里,你是不是早就发现我们一伙人了?当时我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窥视我们,难道就是你?”

    郭大路哈哈大笑:“我只是偶然经过封神山,正好和你们相遇,怎么可能跟踪你们。就我这粗手笨脚的样子,在林子里走路跟个黑瞎子一样,一走动的磕磕绊绊的,老远路就能被人发现喽。”

    浩哥儿暗中点了点头,的确,这几天和郭大哥接触下来,虽然他个子高大,有点子力气,但却根本不是一个练家子,他不可能在封神山里隐瞒过自己的耳目。

    郭大路和浩哥儿各怀心思,没有再深入攀谈下去,郭大路现在也无法试用滴灌,胡扯了几句,就各自告别回家。

    郭大路脚步匆匆,急着回家照顾郭进,虽然说郭进如今已经能熟练在家里转悠,做各种家务,但毕竟双眼全瞎,免不了有时还会磕着碰着,虽然他从来不支声,但郭大路从他额头的乌青和手上的红肿,还是能看得出来。

    郭大路突然自失地一笑,什么时候,自己居然有了这样急着回家的感觉,以前自己对家根本没有概念,孤儿院也好,卫技院也好,那只是宿舍,不是家。原来,企盼牵挂家人,就是这样一种滋味吗?

    郭大路跨进家门--门并没有锁,因为原本就没有锁头,想来郭进这个穷得耗子也呆不住的家,实在没什么好偷的--只扫了一眼,就一怔。

    房间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两张床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