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不求仙 >

第124章

我不求仙-第124章

小说: 我不求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有了这钢制农具就不一样了,可以大大提高开荒的效率,如果来得及的话,如今还能下些种子,在秋收来临前收一茬,撑过今冬明春,失地农民的日子才能好过起来。”

    浩哥儿满面羞愧,低头道:“郭大哥,是我错了,你说得对,这天下失地农民千千万万,咱们村里的高炉虽然日产一吨精钢,可也不够用的呢。郭大路,我这就回村,找李大眼,咱们再多建几座高炉!”

    郭大路一把拉住浩哥儿:“你看你,又毛燥了不是?在通往封神山矿石脉的铁路没有建好前,因为原材料接济不上,我们只能暂时维持一座高炉的生产。其实,我现在也没有余力将精钢农具售到全天下,暂时先供应鄞县以及周边一带的农民,慢慢推广开来。”

    郭大路安抚住浩哥儿,对傻大个道:“傻大个,把咱们预告好的铁丝拿出来,给乡亲们表演一下削铁如泥,让大伙儿瞅瞅,什么乌兹钢,在咱们的后隆钢前,就是碴!”

    傻大个应了一声,抓起桌子上的一把铁丝就要出门,不用说,这锄头断铁丝又是郭大路想出来的花样儿,他小时候看到有人在孤儿院门外摆摊,销售上好的菜刀,其中一手绝活就是拿菜刀剁铁丝,面对一截截剁下来的铁丝,阿婆们总虽会蜂拥而上,抢购菜刀。这手活儿,就由郭大路传授给了傻大个,让他现场耍宝去。

    就在傻大个准备从店铺后院出门时,前头传来一阵粗声大气地嚷嚷声:“干啥呢?干啥呢?你们在这儿可是聚众谋反?!”

    听到这个熟悉的逗逼声音,郭大路一口水喷了出来--是汤和!县衙门的汤和跟郭大路也算是“老朋友”了,只是他喜欢“诬人谋反”的性子依然没改。(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九章 汤和赌刀(一)

    (全本小说网,。)

    郭大路唤住傻大个:“等等,汤和这家伙最喜无事生非,先等他闹一场再说,咱们有黄县太爷撑腰,倒不怕汤和闹,没准这厮还能闹出些意想不到的名堂呢。”

    店铺外的高台下面,汤和带着几个快手挺胸凸肚撞进人群,嘴里嚷嚷着:“我可都听见了啊,你们刚才嚷嚷着什么神兵利器,嘟,这兵器乃是朝廷管制之物,你们谁敢私下受授,莫非是想造反?”

    这时,一个快手抬头看到了店铺招牌,吓了一跳,忙一扯汤和的袖子:“汤老大,这、这是后隆村的铺子!你在这儿胡言乱语,小心惹后龙先生不快。”

    汤和这时也注意到了店铺,吓得一缩脖子:“啊,该死,你们怎么不早提醒我?县太爷吃我挂落,你们也讨不了好处。”

    几个快手一咧嘴:“汤老大,是你说这儿人多,必有什么好玩的,来瞧瞧热闹。再说,这后隆村的店铺一向只买雪糖、卫生巾、酒精等杂物,什么时候改卖兵器了?”

    这时,旁边有村民道:“这位差爷,这店铺卖的不是兵器,是农具。刚才有位客官说,这农具是什么乌兹钢做的,我们大伙儿都在笑话他胡咧咧呢。”

    汤和虽然嘴大没有把门的,却多少有些见识,他一眼看到高台上的农具在阳光下灿灿生光,倒也吃了一惊,可等听到这是乌兹钢所制,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你们这群没见识的乡下人,知道什么是乌兹钢吗?那可是真正削铁如泥的神兵!我太爷爷以前就有一把乌兹钢做的解手尖刀,那可是一等一的锋利,寻常铁器和那尖刀相磕,一磕就崩一个口子!乌兹钢做锄头钉钯?说出这话来的人,可不是失心疯了!”

    汤和此话一出,却让刚才那嚷嚷出乌兹钢的外地客人不快了,他不服气地嚷嚷道:“这农具是不是乌兹钢所制,这位差爷一试便知,拿你家祖传的乌兹钢尖刀,与这台上的农具对劈一下,看谁磕个大口子!”

    那台上的耍弄农具的愣头青一听乐了,他也是个喜欢闹事的,招手向汤和道:“汤老大,你也别回家翻那什么祖传的乌兹钢宝刀了,就拿你腰里的镔铁刀试试这农具好了。”

    汤和受不得激,跳上台去:“试试就试试!要是这农具崩了口,我就治这店家制售劣货,伤本害农!”

    台下的几个快手一捂脸,得,汤老大又口不择言了。

    愣头青也不多话,捞起锄头,还在手里耍了个花,一个力劈华山,向汤和当头锄了下来,汤和正废力地从刀鞘里拔出生锈的腰刀--鄞县民生安定,他身为衙役,不知多少年没动用过这腰刀了,成了吓唬百姓的样子货--这时,手忙脚乱来了个举火燎天式,就听到铛啷一声脆响,接着又是叮的一声,店铺外一时鸦雀无声,忽地,众人齐齐声喊:“好利的锄头!”却是汤和的镔铁刀被一锄头劈成两截!那截刀尖,远远地飞到了台下,撞在青石板上,出一声脆响。

    众人惊叹莫名:“乖乖,这些农具居然如此锋利!连朝廷打制的镔铁腰刀都砍断了!真正是削铁如泥啊!”

    但也有人识货,冷笑了一声道:“朝廷打制的兵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些工匠惯会缺斤短两,以次充好,你看汤衙役手里的腰刀,都生锈了!那锄头势头猛,一下子砸断了,算不得真正的锋利。”

    这时,有好事者嚷嚷道:“汤爷,你家里不是有正宗的乌兹钢尖刀吗?拿来和这锄头再对砍一次,看看究竟哪个是真正的神兵利器。”

    汤和站在台上,手里拎着半截刀,脸一阵青一阵白,与他对擂的愣头青笑道:“汤老大,你担心什么?如果你家祖传的乌兹钢宝刀是真的,那是最好不过,如果是假的--那你还留着那西贝货做啥?干脆让后隆村拿这打制农具的好钢,帮你再打造一把真正传世宝刀就是了。”

    汤和一跺脚:“中!就是这个理儿!小子,你等着,爷爷回家请来宝刀,再和你过过手!”

    说着,跳下高台一溜烟就向家里跑去。

    衙役汤和与人比斗,要拿家祖乌兹宝刀与农具对砍一事,很快传了开去,顿时哄动了整个鄞县城,好事者纷纷赶来观看,甚至有人当街设赌,就赌是乌慈宝刀胜出,还是农具再次让汤和铩羽而归。

    不少人跳上高台,小心翼翼抚摸着精钢所制的农具,啧啧赞叹:“好钢!好钢!汤和的腰刀输在这等好钢之下,着实不冤。”汤和那半截刀尖也被人拿上高台和农具比较,这一比较高下立判,那熟铁刀内部都是碴子和气孔,怪不得一磕就断。

    汤和终于怀抱着一个锦盒气喘吁吁跑了回来,众人忙让开了一条路:“乌兹宝刀来了,乌兹宝刀来了!”

    汤和一改以往的大嘴胡咧咧,此次甚是严肃,他郑重地打开锦盒,双手捧出一把尖刀来,众人一看那刀,都是倒抽一口冷气,只见那刀身如云纺,雪也似地亮,自有一股无名的寒光。

    最先嚷嚷农具是乌兹钢的处地客官惊叫一声:“乌兹钢!这真的是一把乌兹宝刀!”

    汤和意气洋洋,高举宝刀:“怎么样?你们这群乡下人可开了眼吧?瞧着,看爷把这几把破铜破铁做的农具都劈碎了。”

    愣头青大叫一声:“来来来,我俩再来试刀!”举起锄头又要对砍。

    “住手!”一个人影从店铺里窜了出来,一把托住了汤和挥动尖刀正要与锄头对砍的手腕,来人正是郭大路。

    郭大路哭笑不得,他对汤和道:“汤和,你糊涂了!这解手尖刀再利,又怎么能和锄头对砍?要知道这乌兹钢虽利,却是坚而脆,与硬物相撞,很容易断裂。而我这些农具,只是刃口用钢做的,身子却是上等的精铁,既坚且韧,重量又是你手里的尖刀数倍。这尖刀与农具对砍,怎么也是你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章 汤和赌刀(二)

    (全本小说网,。)

    汤和见拦阻自己的是郭大路,忙收起了尖刀,哈了哈腰:“后龙先生,不是小的莽撞,早知道这农具是后龙先生所制,我也不敢来显丑了。只不过,我也想明白了,如果我这家传宝刀真的输了,那就请后龙先生拿这做农具用的好钢,给我打造一把真正的宝刀,左右我都不吃亏。”

    台下众人纷纷怂恿道:“没错,没错,比比看,比比看!”

    郭大路苦笑摇头:“那好吧,不过,我只准你用尖刀砍那些农具,不得对劈,以免误伤。”

    汤和来了劲儿,冲着台下众人抱了抱拳,把自己当成走江湖卖艺的一般:“各位父老乡亲,都看好了,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呀,嘿!”

    只见汤和一声吼,手举乌兹解腕尖刀,一口气不停,就向立在高台上的一众农具锋口剁去,只听到叮叮铛铛一阵响,汤和终于停住了身影。他捧起家传宝刀,低头只看了一眼,就心痛得差点吐血--那乌兹钢精心打制的尖刀锋刃处,全是大大小小的口子,小如米粒,大如指甲,传了数代人的汤家宝刀,算是彻底毁了!

    更让汤和的心头滴血的是,那愣头青跑到一众农具前,细细一番端详,手舞足蹈:“没事!没事!一点事都没有!一个裂口都没有!哈哈,这农具比劳什子乌兹钢还厉害!”

    台下人声如沸--天爷爷,这天下居然有农具,用比乌兹钢还锋利的精钢制成,这、这、这实在是太过荒唐,太过匪夷所思!

    但很快又有消息在人群中流传开来,这精钢所制农具,乃是出自后隆村后龙先生之手,那雪糖、标点符号、酒精等奇物都是出自他的手,这精钢农具问世,显然又是后龙先生的大手笔。

    郭大路拍了拍汤和的肩膀:“汤和,你用不着难过,我让李大眼帮你做把上好的刀,就当是赔礼了。”

    汤和眼睛一亮:“两把刀,一把解腕尖刀,一把腰刀--我的腰刀也断了,那可是朝廷制器,坏了这刀,我可是要受县太爷责问的。”

    郭大路失笑道:“好好,依你,依你。”区区两把刀不算什么大事,难得的是汤和这一闹,却将现场气氛烘托得极是热烈,效果可比傻大个断铁丝好多了。

    这时,那外地客人已经跳上高台:“这些农具我都要了!”

    呵,这是个机灵的。这些农具与乌兹刀对砍而丝毫无损,只要买下来,将钢重新冶炼成兵器,那可不成了天下数一数二的神兵了吗?

    只不过,鄞县的乡亲们可也不是傻的,当下就有许多人嚷嚷道:“这农具是我鄞县后龙先生所制,哪里轮得到你一个外人前来争抢?后龙先生,这些宝贝你尽管开价,我们乡亲们全包了!”

    郭大路抱了抱拳:“大伙儿不要急,从今儿起,我后隆村名下店铺天天都有大批上好的农具出产,专门面向农户销售,尤其是失地开荒农民,购买农具可享受贷款等优惠,详情请入店内面谈。”

    顿时,哄一声,人们纷纷挤进店铺:“店小二,店小二,我要一把锄头--”

    “所有样式的农具我都要一份!”

    “咦,这店里除了农具还有斧头、锯子、刨子等家什,好好好,都是上好的精钢所制!我也要!”

    李波、浩哥儿、傻大个等人忙着接待,李波拉过一个衣着有些破旧,小心翼翼摆弄着一把锄头,却不敢轻易开口问价的大叔:“这位大叔,你可是要买农具去开荒?”

    那大叔操着一口外地口音道:“是咧,我们全家刚刚流浪到鄞县来,好不容易官老爷在海边划了块地让我们安居,可开荒手里却没有合适的家什,正愁得慌呢。”

    李波笑道:“这位大叔你尽管放心,咱们这农具啊,用来开荒最好不过,一把精钢农具顶得上好几把粗铁农具呢,而且如果锋口用钝了,你可以送到我们各处店铺,由我们免费修理。”

    外地大叔搓了搓手:“这精钢农具好是好,可是,就不知道价钱咋样?我们拖家带口流浪到鄞县,兜里早没有钱了。”

    李波正色道:“大叔,你放心,我们后隆村也是下苦人出身,哪里不知道穷人的苦?咱们这农具不仅不贵,甚至比市面上常见的生铁农具还要便宜几分。更重要的是,你在咱们这里买农具,可以贷款,等明年收获后,拿粮食来抵货款就是。”

    外地大叔一怔:“贷款?这、这是不是高利贷啊?这高利贷可是吃人的老虎,利滚利,驴打滚,卖儿卖女都还不起啊,我们小老百姓,可不敢借。”

    李波笑道:“大叔,你误会了,咱们后隆村才不整高利贷这种生儿子没屁眼的脏事呢,咱们这贷款只有本金,没有利息。”

    外地大叔呆住了,他甚至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只有本金?没有利息?这位小哥,你、你莫是在哄我吧?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李波回头一指墙上的一张告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