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万界仙游 >

第353章

万界仙游-第353章

小说: 万界仙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比起白莲教众大举进攻天衍玉锁禁地,让九州盟的成员出手,更能出其不意,只要动摇天衍玉锁,九州禁制出现裂痕,八部天众降临九州之后,便能更好地改变天地玄理,化九州世界为白莲净土。

    只可惜婆娑罗算得再妙,也忘却了玉真子的狂妄和愚昧。玉真子只知六艺之宝的强大,却不知御器心法正是云霄对君子德行的参悟,玉真子尚且知晓自己所为有违人道常理,又怎么可能发挥六艺之宝的全部力量?封山设阵夺宝之举,恰恰是玉真子此局败笔所在。

    等众人找到玉真子时,他早已奄奄一息,连同十翼指南车一同滚落溪涧,衣衫褴褛、发冠散乱、神容萎靡,更重要的是一身修为尽废,可见人道浩然气的堂皇之威,对邪祟之辈毫不留情。

    如今的玉真子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废人了,不仅半点修为法力也无,而且神智失常,如同白痴,就算审问也问不出什么,元神已散,眼前的六合明府掌门只是一具空荡荡的肉身,待得生机枯竭,自然寿终。

    玉真子落得这样的下场,也不知道是幸或不幸了。重光没有杀他,毕竟玉真子还是六合明府的掌门,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关于六合明府的后续处理还要他这个盟主处理。

    毕竟六合明府这一门派,先有龙霄佩、后有玉真子,更别说过去与之牵连或明或暗的各路派系人马。尊长有过失,门人弟子怎么可能毫无影响?若是弟子犯错,师辈尊长也要承其责。六合明府上至宗门耄耋,下至门人徒众,恐怕都需要反省思过,乃至于重新审慎立派主旨,否则六合明府一门,恐也要从九州修行界除名。

    九州盟主重光是亲自经历过宗门覆灭的,他与云霁的关系并不是外人看来这么单纯,恩恩怨怨难以了断清楚。如果没有云霁的插手,说不定虚神谷如今也会与六合明府一同作乱,但过去的事情无法假设。以重光如今修为境界和地位,都没有复兴虚神谷的想法与作为,可见他对旧日师门持何态度。

    押送着玉真子等人回转奇岩谷,重光等人在路上便已得到消息,四方异界门户的战斗已经结束,降临九州世界的八部天众皆被消灭,其中自然是少不得云霁的功劳。

    而白莲教位于九州各地的大小分坛,也都被云海仙宗门人消灭,那些没有修为法力的教众,不过是随他人言语蛊惑便躁动作乱的凡夫俗子,其中不乏市井地痞,真要教训他们还用不着修行人出手施为,自有世俗衙署秋后算账。

    受到这些消息,九州盟众人自是欢欣鼓舞,在九州同道戮力并肩之下,血日魔潮终究难越雷池一步,护世之举非是空谈虚言,众人皆是出力践行。

    此刻的襄州城中,双日同天奇景,怀明运化一面圆光镜,如同旭日旷照大地,九州各方战况随言化境不断逼扰地底深处的婆娑罗,意图攻破他最后一丝心防。

    婆娑罗此刻心境大乱,早已不复白莲教主那庄严法相,他运起最后一丝法力,却发现大山压顶的状况突然退去,而自己则是被一股不可抗拒之力所摄出地底。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38章 川逝滚滚

    (全本小说网,。)

    当婆娑罗还想试图挣扎之际,他便飞出了地坑。此时天上再无双日奇景,六名云海仙宗门人凌空而立,朝着同一个方向躬身揖拜,婆娑罗顺着望去,只见紫气充塞寰宇,一人伫立云端,如同仙家俯瞰尘世,不是云霁又能是谁?

    婆娑罗此时身形全然不得动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且仿佛连心神念头也慢慢消散,这种陷入虚无的孤零感,让婆娑罗惊恐无比,但下一刻连惊恐的情绪也消散了。

    云霁根本不与婆娑罗废话,让他亲眼见证对手是什么人后,便将他的形神一点一滴逼出九州世界。

    婆娑罗也算得上是当世新晋之地仙,如果有机缘遁出九州世界,也不至于会化为乌有。但云霁不会给这个机会,他将婆娑罗这个独立存在,就像剥蒜一样散出九州世界,剥夺了强大的力量、剥夺了世间的权势、剥夺了一切虚幻浮华外相,属于婆娑罗的还有什么东西?

    其实云霁已经给了婆娑罗足够多的提示了,若他能谨守摄心之功,那或许还能保得最后一丝真灵不昧,未来托舍轮转、重修历世,未尝没有再证之机。只可惜婆娑罗惊了、慌了、怕了,他无法忍受那种除了自我心灵以外绝对虚无的境界,所以连一丝真灵也被散入无涯之间,彻底化为乌有。

    有趣的是,说是在无涯之间消散,但九州世界仍旧一分不增一分不减,因为无涯之间就是绝对的虚无,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存在,婆娑罗一身修为也是聚天地造化而成,如今不过是回归自然。

    婆娑罗的消亡就像是一阵风吹尘扬淡然,云霁朝众门人说道:“恶首伏诛,你等继续追缉逃亡余孽,掌门安排人手,开始于九州全境纾解水患。”

    说完这话,天上紫气急涌,云霁的身影很快便消失不见,怀英等人不觉得此景稀奇,毕竟云霁早已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如此方合乎仙家行止风范。

    最后云霁现身出手,将婆娑罗一举诛灭,同时也化转玄妙识念传遍九州寰宇,凡是于修行缘法上与婆娑罗有牵连之人,都会感应到婆娑罗的殒灭,而这些人大多是残存的白莲教众,这也是云霁所展现世间的威慑。

    怀英得了师尊之命,赶紧吩咐下去,襄州城内还有部分残存的白莲教余孽,都需要逐一拔除,其他散落各地的白莲教修行弟子,也都要派人追缉拿获。

    但是从云霁话中,似乎认为九州水患才是更为紧要,怀英等人仔细一想也明白过来,白莲教能够有如今滔滔之势,本就是利用灾祸未定、人心离乱的时局。如果不能纾解灾患,让世人起居重归安定,那么只会有无数婆娑罗,无非造祸大小之别罢了。

    或许在云霁眼中,大恶与小恶并无差别。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及天下众生的邪行恶障并非旦夕而成,要想挽救苍生于灾患为难,也并非弹指之功。

    如今以怀静为首的水族弟子参与治水,那不过是诱使白莲教仓促行事的楔子而已,真要纾解九州灾患,哪里就是这十几人能够料理得完的?恐怕整个云海仙宗都参与其中,也未能尽解灾患。而是要天下人一同参与其中,为自己与后人开拓生路。

    云海仙宗并不会妄图驱使世人,而是推己及人、亲身践行,真要治水,便不要空谈而让大众奉献出力。如同上古禹圣,为治水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以置万方。

    当白莲教、北道盟余孽基本被肃清,以及六合明府门户整治之后,九州盟也开始从守护异界门户,转为治理九州水患。这个过程也少不得世俗大众的参与,一时间万民戮力同心。

    除此之外,一支自北荒而南下的劳工队伍,数以万计浩浩荡荡,也参与到治理灾患当中。这便是由咸瑜所率领的劳工队伍。

    在整合了北荒各地矿场劳工之后,咸瑜决心率领众人南下参与治水。毕竟对于北荒劳工而言,九州才是自己的故土家园,如今乱象已毕,更应该用心于治理灾患、重建家园。

    如果遭逢灾患便逃之夭夭,那万一哪天北荒也遭受灭顶天灾呢?难道继续逃难?逃到最后总归是无路可去的,不如回头纾解灾患、改天换地。若是人人只知坐享前人成果,而不知自己营建开拓,那么人道文明恐将此断绝!

    咸瑜如今已经脱胎化龙,能御风云水汽,有时候干脆遁入江河之中,翻江倒海冲破堰塞,重塑河道、疏通水流。

    由于接连交替的水旱灾害,九州水脉变化严重,甚至黄河一度决堤溃坝,下游无法形成一条固定的河道。有如扇面散开的新河道,有的干脆变成沼泽地,绵延方圆数百里,甚至掩埋了大量乡村。

    如此一来,在江河下游往往形成了大片堰塞,河水积聚成湖。若堰塞不破,待得水位上升压破堰塞,就会引发二次水患,如此层层叠叠,已经形成大片堰塞带,堵住了正常的江河入海流向。

    这个时候,便是修行高人们各显玄通。那些参与治水工程的劳工们,偶尔抬头就能望见,在一片青草蔓长的沼泽滩涂上,或是一条金龙、或是一头巨鳌,裹浪挟风钻凿淤塞。有时候,高人并不现身,万道剑气从天而降,硬生生从堰塞地带中撕出一条鸿沟来。

    因为此间种种仙家景象,自然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传说,烧香祈福不曾稍减,也就难免会有各种歪风邪气滋生。一些受灾百姓听信谣言,以为能一见龙王爷行云布雨,乃至于接一杯龙王甘霖,便能百病痊愈、长命百岁。

    九州盟各派修行人听闻见状后也是哭笑不得,但并没有直接现身干预。咸瑜知道此事之后,勒令李二哥等人调查谣言来历,竟然查出这些谣言多数出自当年九龙岭中的劳工之口。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39章 金鳌伏波

    (全本小说网,。)

    这些劳工散布谣言,其目的无非就是想趁人心离乱之际,好藉此搜罗财物。因为修行高人施展大法力的地方,为了避免波及生灵,往往都需要事先将普通百姓迁离,而这些事又不可能全部又修行各派弟子来做。

    咸瑜如今手下得力干将不少,一些经过教导培训的劳工,被分派到各地参与治水工程,而疏散民众、安置新居等事务,大多安排给这些干部。

    但一支队伍总是难免会滋生腐化败类,咸瑜只是稍不留心,一些负责疏导民众的干部就开始搜罗财物,更为此编造各种谣言,甚至把咸瑜说成是救苦救难的龙王爷。

    眼下百姓流离失所、人心动荡,修行高人渡世救苦,难免被奉若神灵,其实古往今来类似情形也不少,有时候乡野村民敬奉的神灵,很可能只是一些偶尔路过行善的修行人或山精水怪,但大多难成气候,这也是为何各派高人并不在意此事的原因。

    可咸瑜不同,他之所求并非世外超脱,人间大道并非独私修行,而是要教化与指引世人如何面对自我与整个世间。如果非要树立一个受万民膜拜的偶像,咸瑜宁可不是他自己,因为这种偶像存在的强烈煽动,将会使得世人更加盲目,失去自我心灵的独立与自由。

    咸瑜也有自己敬仰的对象,从齐德仲、云霄,到云霁、怀静等尊长,都是咸瑜所敬仰的人物。但咸瑜自己非常清楚,他所崇敬的,是这些前人尊长的超脱境界、求道之心,而不是一个经过种种浮华表象加工的偶像。这一点也是修行各派弟子应有的素质。

    咸瑜也明白,眼下就要让百姓明白这种崇拜的谬误并不容易,甚至需要不止一代人的长久教化,既如此,那便从眼前之事做起。

    那些制造与散布谣言,借此搜罗财物、贪渎徇私的干部,一律被严格处分,并且公之于众。咸瑜明白,此举定然寒了不少最早跟随自己那批劳工的心,可是他要让众人发自内心深处明白,这支队伍并不是那种得势之后便“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山贼土匪,必须要有不断的自我反省与拷问的素质,如此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

    至于那些被谣言煽动的百姓,咸瑜总不可能处罚他们,最好的方式便是让他们一同参与治水。只有在自己手中重建家园的经历,才能够明白,自我意志便是对自我存在最好的诠释与解放,而不是某个虚幻伟大的偶像。

    ……

    九州治水前后总共延续了九年,各派修行人主要参与了前三年重整河道的那部分,后面的工程大多是世俗百姓自力更生,一些荒芜废弃的土地上也重新开垦成田,渐渐恢复过往人气。

    而九州寰宇天文气候之变也渐渐平缓下来,起码最激烈的那段日子已经过去,在未来一两百年之内,气候会较之过去更为温热,这也说明北荒广漠之地的开垦会比过去更容易一些。

    经历了这些年的灾劫动荡,九州寰宇浮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修行界也暂归平静。仅有的几件大事,一是六合明府再度分崩离析,以射、御、数为首的三部门人,虽然避过昔年纷乱,可是再无心力传承宗门道统,打算借云海仙宗渡海法舟之力,前往元始界清修,从今往后不再复返。

    六合明府六部离散,六艺之宝也随之分家。尚存九州世界的三部,为了争取本脉所属,导致明府彻底分裂,一些门人成了江湖散人,各寻修行福地。只剩下书部握有明宗玉典,维持六合明府最后一丝门面,但也不复当年龙霄佩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