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山贼系统-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三水关,我们可以排出一支人马联络程大雷,与我军互相配合,必能击溃戎族。”
李行哉脸色缓缓沉下来,道:“西北距东海颇远,一来一去不知要浪费多少时间。等程大雷在西北展开行动,怕我们这里的事情已经结束。”
“陛下勿忧,臣已有考虑。”宋游渠款款道:“走水路的话,不用半月时间便能抵达西北,选派一匹精明能干之人,当可以联络上程大雷。”
“现在兵荒马乱的世道,路上还不知会出什么意外。一直将希望寄托于外人,反倒会令我们自己失了算计。”
“陛下……”
“好啦。”宋游渠还准备再说什么,却被李行哉一言打断:“诸位,此战关乎帝国气数,由我们开始,必将由我们结束。朕意已决,不许再议,大家该考虑的是如何凭自己打赢这一仗,而不是只想着求助外人。”
宋游渠有些困惑,不知自己那句话说错了,惹来李行哉发这么大脾气。现在于程大雷联手,方才是上上之策,为何李行哉一意孤行,偏偏不这么做呢。
李行哉自然有李行哉的考虑,但他心中的想法,是不会令外人知道的。
半生颠沛流离,李行哉经过许多事,心里也是想做些事的。但他走到今天,多得程大雷相助。当初被困凉州城,是程大雷施以援手,北地诸侯抗击戎族,也是程大雷麾下关鱼出力。
直到今日,这已是关乎天下的一场大战。李行哉已不想求助程大雷,他想凭自己打赢这一仗,不愿和程大雷扯上什么关系。
胜,是属于我一人的胜利。败……最好不要有失败。
这心思怎么能让外人知道,即便李行哉内心深处也不愿承认这一点。可若不是因为这一点,他早就该与程大雷取得联系,那这场大战,对他来说也轻松些。
可既然选择独立承担,就不能埋怨肩上的担子太重。李行哉决心已定,当是靠自己的本事与野原火较量的时候。
第938章 孤军深入
(全本小说网,HTTPS://。)
第940章
帝国与戎族交战多时,总的说来是输多胜少,鲜有胜迹。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之所以如此,还是源于帝国军畏戎成风,一般避免与戎族正面作战,选择据城池而坚守。
如此一来,却是将主动权拱手交给戎族,一无粮草接济,二无援兵帮助。只是窝在龟壳中,等着戎族过来打。
话说久守必失,戎族多年征战,也积累一些攻城的经验。在这种形势下,帝国很少城池捱得过戎族的强攻。
北地诸侯所犯的错误,李行哉不会再犯。这一次,他不会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敌人。
戎族大军屯于落凤城外,但只围住了西面和北面。东面和南面尚在李行哉手中,李行哉仍旧掌握着扬州到落凤城的通道。
凭借这一点,粮草与援兵可以源源不断抵达落凤城。野原火想要攻破落凤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切断落凤城到扬州的粮道,便成为野原火的当务之急。
从江南运来的粮草,先存放在六瓶湖,再由六瓶湖中转,送抵落凤城。
夜半时分,戎族大将怒雷目率领一支戎兵埋伏在官道两侧。等没有多时,前方忽地出现一阵铜铃声。怒雷目顿时打起精神,口中轻轻道出两个字:“来了。”
这一刻,不知有多少双手握紧了兵器。
这声音刚刚落地,前方不远处的道路上便出现一队人马。
“这只是敌人的先头部队,运粮队仍在后面,且勿打草惊蛇。”
戎族埋伏在密林之中,各自屏息静神,看着这支巡逻小队通过埋伏地。
巡逻队与运粮队大概拉开五里地,过不得多时,官道上出现一支骡队。
眼见对方已进入埋伏圈,怒雷目大吼一声,率领士兵冲杀出来。
这支运粮队由花木兰负责,当地上掩杀出来时,她不见丝毫慌乱。长枪握在手中,口中道了一声杀,向敌人冲杀过去。
在黑夜里,双方展开厮杀。仗打到这个地步,粮草自然是重中之重,对于戎族的行动,李行哉不会没有防备。
派花木兰亲自押粮,便显对此事的重视。甚至已料到戎族会有所行动,在李行哉心中,眼下运粮是小事,杀敌是大事。
花木兰早就准备着这场战斗,她也需要一个立功的机会,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这场厮杀,双方几乎都没讨到便宜。花木兰没保住粮队,被戎族一把火烧了。但戎族大江怒雷目却死在花木兰手中,花木兰绝地反击,算是为己方捞回一局。
不过,此地发生的事,只不过是今夜发生的所有事中微不足道的一件。
野原火亲率大军奇袭六瓶湖,要一举捣毁李行哉的存粮地。此战若能够成功,便可对落凤城形成合围。
粮草送不到,援兵到不了,李行哉只窝在落凤城,等待他的结局也只有一个。
宋游渠负责此地的事,提前便在此地屯下重兵。
当野原火打过来时,宋游渠一面列阵坚守,一面通知李行哉,令他派人过来支援。
戎族不通水战,六瓶湖的地理位置又是水源居多,戎族擅长的骑兵被限制住。双方只能面对面的展开白刃战,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宋游渠据阵坚守,挡住了戎族一轮又一轮的强攻。最后付出了极大牺牲,却守住了六瓶湖的阵地。最后在援兵赶到之前,野原火见无法竟功,选择暂时撤退。
此战,野原火虽然没有攻破六瓶湖的阵地,但也对江南军造成极大伤亡。至少,他证明了一点,他有能力威胁到李行哉的要害。
而于此同时,李行哉也展开了他的行动。
大船入海,引一支精兵从海路进入中原腹地,在戎族背后来上一招。
这次任务极其重要,所以由马超负责。
夜里,岸边海风呼啸,大船已经入海,为了不走漏风声,只调三千人入海。
李行哉深吸一口气,道:“此战事关重大,万不容有失。等功成之日,我在长安为马将军庆功。”
马超单膝跪地,道:“陛下放心,臣此去绝不辜负陛下所托。”
李行哉身上背负着奇耻大辱,一心一意想要做些事。马超何尝不是忍辱负重,他有一身本事,却仍未得到施展的机会。心心念念是找个机会,给戎族一些颜色,将丢掉的颜面找回来。
他带三千人进入戎族腹地,没有后援,没有粮草。任何人都知道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战斗。无非是尽可能的折腾,杀伤更多的敌人。
马孟起的任务短时间内收不到反馈,几乎也不可能有反馈。粮草、后勤都需要马孟起自己来解决。
如今大战尚未开启,现在也不过是小范围的摩擦。也无非是互相给对方下冷刀子,为大战做准备。
在战事稍缓的这段时间内,李行哉与野原火几乎同时收到对方的书信。
书信虽然来自不同人之手,所表达的却是一个意思:和谈。
野原火的信递到李行哉面前,信上说大家打来打去,受苦的也不过是天下苍生。两家何不放下刀兵,划江而治。
看着面前的信,李行哉有些头疼。因为这几乎和他送去的信一模一样。
仗打到现在,双方互相接触过几次。大规模的作战尚未展开,可小规模的冲突时有发生。
双方也算交过手,硬碰硬的掰过手腕。
可是,为何对方的作战风格如此熟悉。
一样卑劣,一样狡猾,能打闷棍的时候,绝不正面开战。在背后耍花招,下绊子。重视情报,擅长偷袭……
现在李行哉颇有种照镜子的感觉,对方无耻的风格很有自己年轻时的风韵呐。戎族不是重诺轻生,好战成风,能拼命的时候绝不玩心眼。
怎么现在,戎族作战也变得如此狡猾。
“野原火……”
李行哉口中念叨着这三个字,直到现在,他也没和野原火照过面。只不过这个名字对他而言,似乎很熟悉又似乎很陌生。
心里稀里糊涂,也得不到答案。李行哉立刻着手给野原火回信,商量和谈的事情。
应该会有见面的机会。
李行哉暗暗想。
第939章 西北战事
(全本小说网,HTTPS://。)
第941章
有人说一个人最讨厌的存在往往是自己。(全本小说网,https://。)
如今李行哉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与作战风格如此相似的对手作战,当真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不过,李行哉已有不少奇怪的对手,今次也不差一个更古怪的。
在收到野原火的书信后,李行哉立刻着手行动,亲笔给野原火回了一封信。
信中说他本宅心仁厚,也不愿妄动刀兵。大家能够放下争端,从长计议当然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这封信刚寄出不久,便收到了野原火的回信。心中表达的意思大概差不多。野原火表示愿意停止纷争,两家化干戈为玉帛。
既然双方都有休战的心意,大家立刻便着手执行这件事。李行哉派出和谈队伍,向戎族提出自己的诉求:既然大家都要谈判,戎族便该立刻撤兵,以示诚意。
戎族方面满口答应,不过撤兵需要一定时间,且容我们做一些准备工作。
戎族方面也提出了他们的诉求,大家打算从水路退兵,还请李行哉放开大江之上的通道。
当双方你来我往,吐沫星子横飞时,李行哉亲率大军,摸黑搞了戎族一把。
野原火自然也没闲着,派精兵截断落凤城的运粮通道。李行哉方面伤亡惨重,丢失了大批粮草,花木兰负伤而还。
对于野原火的所作所为,李行哉大发雷霆,在去信中狠狠呵斥了这件事:你们不是要谈判么,抽冷子下闷棍算怎么回事。
戎族方面放低了姿态,声称这件事不过是一场误会,是小部分人的擅自行动,绝代表不了戎族大多数的意思。
除此之外,戎族还反问李行哉:你方偷袭我军大营是什么意思?
李行哉同样声称这是一场误会,绝不代表李行哉的意思。
戎族方面称,有人亲眼见到了领兵的李行哉。
李行哉回信称,大概是你方看错了,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双方浪费着口水,一封又一封信你来我往。在谈判桌上吹胡子瞪眼睛,最后往往能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可互相心底都是明镜一般,这一战绝无缓和的余地,双方都有战至最后一人的决心。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彻底击败对方。
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时,双方手底下也是没闲着,各自给对方的要害下刀子。彼此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想在正式决战前锁定胜局。
大概在这个时间,程大雷在西北方面已展开属于他的行动。
在这场大战刚露出些苗头前,程大雷已经出兵三水关,攻占了汝南城。
为防范程大雷进攻的脚步,野原火在西北屯下一道重兵。现在野原火几乎是两线作战。一方面要攻打李行哉,一方面要防范程大雷。
当然,相比之下还是江南的战事更重要些。江南破,则程大雷孤木难撑大局。无法攻破江南,防御程大雷也无多大意义。
所以,野原火亲自赶到江南,戎族精锐也尽在江南。而西北防范程大雷的军队,多是戎族攻破各路诸侯时俘虏的降兵。
他们的指挥官是罗艺罗成父子。
相比李行哉,程大雷这边要轻松许多。他只是在京州冒了个头,身后有凉州大后方可以周旋。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完全可以退回凉州。反正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击溃戎族防线,大军涌入京州。而是在此地吸引戎族兵力。
程大雷亲自领军,时不时给戎族一闷棍。当罗艺摆出决一死战的姿态时,程大雷却是闭城坚守。
西北江南两道战线,要说最憋屈的便是罗艺父子了。
程大雷手下也不是没有兵,双方兵力几乎持平,有同戎族打一场硬仗的准备。可他没表露出任何决一死战的意思,只是不停下冷刀,耍闷棍,有阴谋诡计的情况下,绝不正面开战。
大帐内,罗艺罗成父子聚在一起议事。
“程大雷如此狡猾,是想把我们拖死在此地。”说到这里,罗成便气愤莫名:“愧他还是成名多年的人物,怎就没有半点风度。”
“有风度便不是山贼了。”罗艺悠悠道:“我儿,你不必心急。我们的目的是拖住程大雷,不让他进军江南,程大雷不想打,我乐得不与他动手。大家便如此耗下去,看谁耗得过谁。”
“父亲,不是这个道理。”罗成着急道:“程大雷时不时搞一次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