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走进修仙 >

第1136章

走进修仙-第1136章

小说: 走进修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仙盟没有放弃“信息化技术”这个大方向,那么它就必然被铭记。

    如果地球人不想放弃信息时代后一切科技成果,那么它就必然被铭记。

    所谓“永世传颂”,不外如此。

    这是一个时代的命脉。

    能在“实用性”上与这篇论文角力的东西,史上罕有。毓族的风花雪月?王崎不信。

    但是,这毕竟是专业论文。不是每一个码农都会去读哥德尔的原文。如果论“易读性”与“传播性”,那么身为科普文的《大·音·希·声》远胜前者百倍。

    两者并列,便能够说明,文道的评判标准,绝非“技术性”,也非“传播性”。

    其实想想也是。若论传播性,下里巴人的戏曲远胜经义。而这个世界依旧以“经义”为主导,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那么,这两者所说明的问题,就很明显了……”

 第四十三章 真实标准、文论与科举

    “师弟,你已经有眉目了么?”

    当天晚上,宋史君再次去寻王崎。

    由于王崎第二次书写经义,文成三星,所以又引来一批文人道贺。但王崎似乎依旧没有出来的样子。在按照礼法回敬了所有访客之后,宋史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找王崎,却意外的遇见了出关的王崎。

    “嗯。”王崎点了点头:“至少,我能够明白一点。”

    “什么?”

    “文道判定文气多寡的标准,既不在于文章本身的‘实用性’,也不在于文章的‘传播度’。”

    “这也算不得什么新成果了吧?”宋史君摇了摇头:“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怀疑了。”

    “不,绝非如此。”王崎摆了摆手:“实际上,这两点是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客观标准’。如果‘客观标准’都被否决了,那么,文道的标准不就很耐人寻味了吗?”

    “客观标准……”宋史君沉思片刻,道:“也未必是所有客观标准都不行。”

    “一篇文章,能够涉及到的客观标准也就那么几个了。知名度——也就是传播度,技术上的实用性,然后还有信息量,以及文章长度。”

    “最后一个,算长度明显不可能,不然文道世界就会变成水道世界了,只需要拼命往文章中注水就能变强,那谁还会去挖空心思写作呢?”王崎指了指外面:“外面那些毓族,应该不蠢吧?”

    宋史君点了点头:“自然是的。”

    “也就是说,能够作为客观标准的,也就只有‘实用性’,‘知名度’,‘信息量’三者。”王崎取出了自己翻译的两篇作品:“然后你看看这个。”

    “《试论&;lt;万法算藏&;gt;卷一算术篇中形式上不可判定之陈述及相关系统》……”在以毓族语言读完了标题之后,宋史君震惊的抬起头,道:“这……”

    “喏,你看,任何一个万法门弟子,只要看到这个标题,就能够意识到它的非凡作用。在‘实用性’上,这一篇文章史上罕有,你没意见吧?”

    宋史君摇了摇头。谁都知道,这是王崎登临绝顶的一文。

    而第二篇文章的名字,宋史君却未曾听说过。

    “你再看这个,不过是我随手而作。可读性强,传播广。”王崎双手分别按在两份书稿之上:“但是,这二者所换来的文气,基本相同。”

    “这……”宋史君沉思,然后摇头:“我没明白。”

    “这也就是说,‘实用性’和‘知名度’就不可能是文道做出判断的标准了。”王崎道:“那么,信息量呢?”

    诚然,信息量确实可以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一个标准。但凡是优秀的诗歌,都能以极为精简的语句描述纷繁的意象,构筑风景——这就是“信息量”。而不追求文学价值的小说,则自然都处处是水分——这也是“信息量”。

    微言大义,说的还是“信息量”。

    但是,在这两个数学家面前,“信息量”这个标准依旧不可靠。

    因为,“论文”是自有一套语言逻辑的。一篇论文信息量的多寡,任何学者都能有数。

    《试论&;lt;万法算藏&;gt;卷一算术篇中形式上不可判定之陈述及相关系统》完整的叙述了不完备定理,而《大·音·希·声》的第一篇,则不过讲述了集合、等式、逻辑之类的概念,而且并未深入。

    这二者的信息量,同样不可同日而语。

    宋史君思考,然后叹息:“确实如此。一时之间,倒也想不出其他标准了。”

    “也就是说,文道判定文章好坏的标准,十有八九是一种‘主观’的标准。也正是因为这个标准偏向于‘主观’,所以说,才必须有‘传播度’这个纠错机制?”

    没错,哪怕是基于“有限前知”的“预判”,也必须有标准。

    因为,就算是不需要经过思考的“预判”,也是“针对某件事的判断”,是一个“答案”。

    而任何“答案”,都有其对应的“问题”。

    如果根本就没有“问题”,那“有限前知”就相当于无中生有出了一个无因之果。这不对,有限前知下,因果只是不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发生,而不会有“无因之果”。

    那么,铸造文道的天眷遗族,究竟选择了哪一个“谜面”呢?

    “若以‘文章’而论,那么第一个想到的‘主观标准’,应该就是‘精神’,或者文章背后所蕴含的‘美’——各种各样的‘美’的概念。”王崎说道。

    宋史君再一次点头:“兴许是这样吧?”

    “那么,问题来了。”王崎直接站在书桌上,高深说道:“美的标准是什么?”

    “嗯?这……”宋史君摇了摇头:“若要问我什么东西美,我倒是能够说一说,但是若要问我‘美’是什么,我反倒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

    “那么,我就姑且来做一个定义好了。”王崎清了清嗓子,道:“‘美’,是能引起智慧生物某种思维活动的特定结构——这个概念,你有什么问题吗?”

    宋史君摇了摇头:“不甚精确,但是一时之间也想不到更好的了。”

    “那么,‘美’的标准,实际上是在肉体上咯?”王崎说道:“最近闹得很大的化身逆主,其实就是说明,思维其实很受物质肉身的限制。光是不同的肉身,就能将对于异性的审美彻底改写。”

    “那么,这个‘文学的美’,到底是个什么标准呢?”

    说到底,“美与丑”,也不过是智慧生物自己创造出的一种相对概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不会亲自动手为每一个“刍狗”都打上一个“美”或者“丑”的标签。自然规律中,根本没有写明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之丑奴彼之美人”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那么,文道若是以“美”为评判标准,那它又是谁的“美”呢?

    实际上,王崎在心想事成之中,也面对过类似的思考。“好与坏”,“美与丑”这样的概念,很容易就会因为身份、种族、立场的区别而立刻逆转。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就可以代表不同审美的对峙了。

    宋史君道:“那么……兴许是以‘毓族’这个族群为对象的?”

    “不可能啊,宋师兄。”王崎摆手:“哪怕是同一个文明同一个文化圈,在不同的阶段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对同一个的评价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乱世与治世,精神面貌就截然不同。”

    见宋史君仍旧有疑惑,王崎道:“那么,师兄,我来做个说明好了。神瘟咒法这个歹毒咒术,您应该知晓吧?心魔大咒对于暗部也不应该是秘密。而心魔大咒和神瘟咒法配合,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一整个文明的思维进行改造。只要我愿意,我甚至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整个毓族的思维方式,这样……”

    “王崎师弟!”宋史君站起来,表情有些愤怒:“这种玩笑,开不得!”

    “我只是说明一下罢了。如果你不喜欢,那我们可以换个说法。”王崎道:“对于真正强大的仙人来说,让整个星球的人陷入幻境也不是不可能。而兽群种尤其如此——比如说,天萳事件报告中提到的‘蚁族’。而你觉得,一个幻术大师,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某个个体的志趣?”

    宋史君坐下,默默不语。

    “换句话说,这种只要是厉害仙人就能彻底玩崩的标准,我想文道缔造者,应该不至于说想不到吧?”

    宋史君叹息。他第一次感叹自己身为算家的局限性。他看着王崎,道:“这些事,我终究不是专业的……或许毓族文论之中,有比较精深的探讨。另外,你若是有意,我也可以为你找来一些毓族学者解惑。”

    王崎点点头,从书桌上下来,道:“正要请师兄推荐一些文论作品。”

    “你还挺上心。”宋史君指了指书架:“第二个书架,从第二层一直到最上一层,都是。其中,《文典》乃是毓族文论之首,不得不看。这也是赫学名家所做,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毓族主流。之后,台学名家的《文品》也是一流,但终究稍弱。之后还有《文气赋》、《心问》、《原文》、《穹叶诗品》、《一夜词话》、《天下曲》……”

    王崎点了点头,依言找出了第一本《文典》。宋史君看着王崎,见王崎确实没有放神瘟咒法的意思,松了口气,笑道:“若要说起来,这《文典》的作者,便是你之前见过的宙弘光的师祖,也算是一脉相承的了……啊,师弟你慢慢看便是,我不打扰了。”

    之后,又一个月,王崎便完全呆在书房里看书。

    作为一个学者,王崎是很有看书的能力的。

    一个月后,王崎才再一次走出房门,一言不发的向着城里走去。

    宋史君的弟子赵传恩见状,急忙跟了上去。他说道:“王道友,没多长时间,那边毓族就要科举了。这对于人家来说是头等大事……这……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

    “不必不必,我就是思考到了最后一步,非要解开一个疑惑不可。”王崎道:“我自己去就行。”

    “解惑……”赵传恩一脸疑惑。

 第四十四章 问道左相

    王崎没有动用身法,而是信步走着,似乎一点也不在意时间。他出门的时候还是下午,而走进城里之后,“天央”就渐渐滑向地平线了。

    淡金色的日光洒在京城之上,倒似真为这座城池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

    由人族所在的庄园出发,顺着乡间小径一路走,进入城门,就是毓族京城的中轴了。中央大道的彼端,皇城高高在上,若是倾覆,足以掩盖下半个城池。但是,任何一个人看到了,都不会觉得皇城有倾覆的危险。它就应该千秋万世,永远高高在上。

    但是,王崎的目标也不是毓族皇城。他在中央大道走了一段之后,就拐入另一条东西走向的大道上。

    这条大道,就是毓族有名的“文昌大道”了。这条路之所以以“文昌”为名,便是因为科举的考场“中天贡院”,就在文昌大道的中央地段。而中天贡院的南门正对面,就是百子圣庙。而它的北门正对面,则是皇城。

    百子圣庙、中天贡院、皇城三栋建筑,正排成一条直线,象征文人自从诸子门下而出,至贡院,进贡天家,以成全社稷与文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文昌大道周围可谓是真正的寸土寸金。在这里,寻常人家也渴望沾得文坛气运,商家希望做得状元宴的生意,高档的客栈每年做这一次生意就稳赚不赔,达官显贵更是以这里的宅子为荣。

    是以,也就造就了文昌大道沿道各个坊市的异常繁荣。

    此时,已经是快日落西山,央元好似就要沉落到文昌大道的西端。这长达二十多里的大街上,依旧熙熙攘攘,挤满了来应试的举人。

    王崎这才想起赵传恩说的“科举”一事。

    也就是说,这满大街的文人,都是前来科考的。

    “原来如此,我说为什么修士……不对,为什么文人的密度一下子就变得这么大。”王崎失笑。

    其实,他不知道,这一次的科举之所以如此鼎盛,就是因为毓族幼帝的事情。

    幼帝虽然尚未亲政,但平日谈吐,隐有雄主风范,恐怕是文帝世家不可多得的“变法者”。而他喜好异端学说的事情,也天下闻名。一方面,赫学诸人都因为领袖宙弘光教出一代明君而荣耀,誓要开辟千古盛世;另一方面,其他百家学派诸人,也认定了幼帝喜好异端是一个机会,定要在这一朝这一代翻身。

    而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幼帝亲政前的最后一次科举之中选出人才,供明年便要成年的幼帝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