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333章

大明略-第333章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大明的军中监军一职,一般由御史或宦官担任,让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担任,确实有点不按套路出牌。

    此举,如同当初仲逸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前去博野县督办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又如以翰林院侍读的身份与鞑靼军前谈判、去大同核查仇鸾怯战一事。

    当然,相类似的,还有去年东南抗倭战事,仲逸‘监军协理’硬是被都察院右都御史文博远,安排为真正的监军。

    这就有点厉害了,无论之前的皇帝,还是如今的天子,都能应对自如,如不出意外,仲逸此次回京后又能升迁,而他做这个从五品的侍读学士,还不到半年。

    还是那句话,说归说,想归想,对其他人而言,不得不服啊。

    ……

    这么好的机会,戎一昶竟想起了向这位年轻的侍读学士“取经”,到底是如何做到让两位皇帝都重视、重用呢?

    善用心思之人,无论到何时、何地,都不忘‘处处用心’。

    基本可以说完全不懂兵法,更没有身先士卒的勇气,戎一昶竟能做到后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

    即便有原兵部郎中严磬的指证,他也只是从一品降为正二品,差事依旧可以当,甚至还做到了北征主将。

    戎一昶,也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他的善用心思,简直登峰造极。

    “戎将军言重了,仲某这点本事,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接连被人夸奖,仲逸也无心领会其中之意,他望望前方,干脆直言道:“不像有的人,十指沾满罪恶,罪状罗列一大筐,可人家就能逍遥法外,这才叫厉害,才叫能耐啊……”。

    一阵夜风吹过,远处火光照的整个营区都有些微微发红,胡杨林边,令人不免瑟瑟发抖,驻足而左右环顾,戎一昶这才清醒了过来。

    不知不觉,都走出这么远的距离,是到哪儿了?

    “仲大人……,这……这是哪里啊?我怎么从未来过?”。

    细细看了半天,戎一昶这才觉得有些异样:怎么连一个随从军士都不见?

    “仲大人,咱们还是先回去吧,中军大营那边,不可一日无主将啊”,望着眼前的这片胡杨林,戎一昶连说话的声音都变了。

    仲逸则不以为然道:“戎大人着什么急呢?若以中军大营为中心,此处为东北方向,待西南方向结束战事后,剩余的敌军将会从这里撤走”。

    “就是这里,你看,必须是要经过这片胡杨林,也许半个时辰后,也许更快”。

    仲逸望着火光、叫喊声传来的方向,大声说了一句:“戎一昶,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这片胡杨林,就是你葬身之地”。

    犹如晴天霹雳,戎一昶感觉整个星空都要向他砸来,简直不敢想象。

    “仲大人……,你,……我们素来没有恩怨,这……,是从何说起啊?”。

    戎一昶竟主动上前,甚至用乞求的语气说道:‘仲大人,是不是弄错了?’。

    仲逸转身而过,显然对他的言语没有多少兴趣了。

    戎一昶见状,急忙撒腿就跑,也管不了那么许多,在他概念中:仲逸就是个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文弱的文人、文官而已。

    才走出几步,戎一昶却立刻收住了脚步,竟不由的慢慢向后退去,一直退到胡杨林中。

    再看看仲逸,依旧稳稳站在那里。

    “林大人,你听我说,这都是误会,误会啊”。

    此刻的戎一昶,俨然不如一个县衙的差役,全无半点担当,他只是不停的重复着一句话:“上次,我们不是都说好了吗?你也是点过头的……”。

    与此同时,他也明白眼前的情形:身为监军的仲逸,已被林宗武‘拉拢’过来。

    至于是何种方法‘拉拢’过来的,在戎一昶看来:无非就是钱财利益交换,许你好处而已。

    这样的人,还有救吗?

    “仲大人,你可要为我说句公道话啊,你放心,到京城后,我亲自到贵府来,到时定会备上一份厚礼,‘厚’到保证仲大人满意”。

    戎一昶望着仲逸,竟直接开口道:“要不,待会儿回到大营,就兑现,只要能说句好话,毕竟你们翰林院是文人聚集的地方,在这荒郊野外的,万一我遭遇不测,你定是拖不了干系的……”。

    表面一副乞求的样子,戎一昶慢慢开始抛出他的把柄来:“至于林大人嘛,你也知道,自己的出身……,当然……,想必你们在中军大营出来时,有些事情,也是明白的,我的属下亲随、哨兵,都看到了……”。

    求生欲驱使之下,人的本性就会无限暴露出来,转变之快、或悲或喜、或智或愚,都只在一念之间,根本来不及细细考究。

    戎一昶所说的把柄,无非就是林宗武非军户的出身,还有当初他与仲逸离开大营时,说是四周‘走走看看’,哨兵军士确实都亲眼看到了。

    同理,林宗武带人说要找戎一昶,也是被当时在场的军士听到了,若是戎一昶出了闪失,无论仲逸,还是林宗武都脱不了干系。

    这就是戎一昶所说的“把柄”,在他看来,有了这些把柄,他至少是能保得住一条命的。

    有矛盾自不用说,但毕竟还不至于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对手,若是智商不在线,该有多么的可怜?

    一个将死之人,竟然连眼前站着的是谁?都不得而知。

    “之前,很鄙视你这样的人,现在看来,我还是太高估你了,你连被人鄙视都不够格”。

    仲逸冷冷的说道:‘怎么说,你也在都督府做过从一品的都督同知,不管眼前发生什么,总该是挺起腰板、直起脖子来,天塌下来、脑袋掉了,也无非一条命而已’。

    仲逸指着远处的火光与喊叫声:“若阵前将士们,都像你一样忧虑生死,那何必要从军?又如何能挺过这一场场的战事?还要交战吗?还要冲杀吗?为何不投降呢?”。

    “噌……”一声清脆之声,是长剑与剑鞘摩擦的声音,林宗武拔剑而出,直面而来,戎一昶瞪大了眼睛,双脚不由的向后退去,由于速度太快,被脚下的数根绊倒,掉在了地上。

    “师弟,这种人,你还与他讲什么道理?”。

    见仲逸制止,林宗武急忙收住长剑,不由的说了一句:“直接杀了得了,吴风的事儿,你忘了吗?这些人,除了死,是不会被改变的”。

    同为凌云山、凌云子的弟子,师兄与师弟的风格不同,仲逸无奈的摇摇头,向林宗武解释道:“师兄,如今,戎一昶已经是死人了,你又何必急于一时呢?除兵书以外,此人染指兵器、战马等军备造假,同伙不在少数,大多都未被揪出……”。

    林宗武缓缓将长剑入鞘:‘好吧,我就知道,只要有你在,一定不会杀的痛快,为配合演这么一出,连阿帖木儿都放过了’。

    说到这里,仲逸只得搬出师父来:“师兄,出京之前,我师姐去凌云山请示师父,她现在都没有回信呢,今晚突遇战事,我也是临时起意,戎一昶之死,只能是鞑靼所为”。

    这么一说,林宗武终于是不再着急了。

    仲逸笑道:“戎一昶要死,而且不能是被‘战’死,否则,他还立功了,方才来的路上,我想出一计……”。

    “人为刀殂、我为鱼肉”,活了一辈子,戎一昶终于尝到了这句话的滋味。

    仲逸?竟然是林宗武的师弟,换句话说,朝廷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正是凌云子的弟子。

    知道此事的,还有吴风,不过当他知道后,再也无法告知戎一昶了。

    至此,戎一昶才知道仲云寒另外一个名字——凌云子。

    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戎一昶,事已至此,我们也不必隐瞒,你贪图富贵、觊觎兵书,就是与我凌云山为敌;你丧尽天良、军备造假,是与天下为敌;你上窜下跳、左右逢源,逃过朝廷律法制裁,却躲不过罪恶必要受罚”。

    仲逸郑重其事道:“与吴风、严磬一样,祸不及家人,只要你如实说出其他参与染指军备之人,仲某保证他们的安全”。

    “你没得选,快说”,林宗武轻蔑一笑:“你,早该死一百次了……”

 第503章 换将(下)

    夜色中,火光冲天,照的通亮。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厮杀声、叫喊声时远时近,后来,渐渐变为一阵急匆匆的马蹄声。

    不知过了多久,阿帖木儿率兵后撤,向黄沙镇方向而去,不足一千兵马的样子。

    月色之下,偶有零星火把点缀,骑行的速度也慢了许多。

    英勇千户所千户谭辽率兵追了上去,但仅仅‘雷声大雨点小’,做做样子而已,林宗武早有吩咐:若敌军后撤,万不要真追。

    兵法有云‘穷寇莫追’,然而对于阿帖木儿率领的这支不足千人兵马,无论如何也算不到‘穷寇’的范畴,绝对不能追。

    北漠一带地形复杂,尤其夜行,鞑靼明显具有优势。而继续向北而行,有黄沙镇,还有附属的西沙城、东沙城,那里驻守的是敌军八万之余的兵力。

    若鞑靼在沿路设伏,亦或诱军深入,贸然追兵是兵家大忌,即便举朝廷大军两万的兵力,也断断不可有此举动。

    既如此,何不‘擒贼先擒王’?

    当然,在林宗武看来,阿帖木儿从来都不是那个所谓的‘王’,无论谋略、带兵之道,他还差的很远。

    从危险指数来看,阿帖木儿远不如一个军师——魏书办难对付,或许有他在,鞑靼类似的贸然出兵,还会有下一次。

    见后面的大明将士没有继续追来,阿帖木儿不由的笑出声来。

    他所认为的是前方有八万大军在城中,这才是英勇千户所等兵马,没有追上来的关键原因。

    至于自己是不是那个真正的头领,倒是其次的,他确实也没有想过。

    前面一片胡杨林,阿帖木儿驻足而立,吩咐属下:“稍作休整,再次检查兵甲、弓箭、战马……”。

    以百户所为单位,各自统计,传令兵汇总,很快便有了结果。

    “启禀将军,将士共计九百六十人,每人一骑,兵甲有所折损,弓箭齐备,可发之箭,大约五千余支……”。

    很明显,这些弓箭作最后逃亡时用的,在北漠作战,尤其两样最为关键:马匹、弓箭。

    来时五千之余的兵力,如今不足一千,阿帖木儿此次损兵折将惨重,若是回到黄沙镇,想必魏书办又要责罚了。

    至少,不会有好话、好脸色。

    ‘此次我折损四千之余的弟兄,他日,我要你们加倍奉还’。

    阿帖木儿一声高喊,双眼发出两道亮光,似乎要气炸了。

    经此一战,原本在大明与鞑靼之间形成的默契,或许会被打破,真正的决战也或许就此拉开。

    至于原本是为和谈而让双方都有一个台阶下,但当真正刀剑相向、阵前对峙起来时,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

    “嗖”的一声,胡杨林中传来一阵急促的声响,一名鞑靼军士应声而倒。

    阿帖木儿命人搜寻,火光之下,马匹团团相围,众人盯着躺在地上的军士:他的胸前是一支箭、暗箭。

    “不好,胡杨林中有大明的伏兵,大家不要贸然出击”。

    一名随军将领喊了一声,阿帖木儿立刻命人摆好架势,众人开弓搭箭、直指眼前的那一片胡杨林。

    “放箭”,片刻之后,传令官一声令下,箭如雨下。

    紧接着,又是一拨。

    “撤……”,箭雨之后,阿帖木儿挥剑北向,敌军所有残留人马直奔黄沙镇而去。

    胡杨林地面上,如雨后春笋,又似根根倒立的钢针,黑黑的箭头深深嵌入沙土之中,密密麻麻的。

    ……

    次日一大早,朝廷驻军大营简直要炸锅了:昨晚来偷袭粮仓的敌军被击退,斩敌四千之余,粮饷分毫未动,这本是该庆贺的。

    可结果呢?主将戎一昶,竟然不见了。

    “你最后一次见戎将军,是什么时候?”。

    “不对啊,我怎么听说,他一直在营帐里,就没有出来过”。

    “好像也不是,有人说他曾到中军大营,后来到两军阵前,观察战况”。

    “监军仲大人有锦衣卫的人守护着,闲杂人等连见都不见到,英勇千户所兵分两路:一路出击偷袭粮仓的敌军,另一路则去截住企图来增援的阿帖木儿部”。

    “这些,还得要问林大人,他身为副将,又指挥英勇千户所,应该是最清楚的了”。

    ……

    戎一昶不见了,众人七嘴八舌,可说来说去,事情总归还是要解决的,眼下北方的战事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