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商人当立 >

第170章

三国之商人当立-第170章

小说: 三国之商人当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张梁一打出自己的名号,整个朝廷再次震动起来,立即派大军围剿。

    这个时候叶晨的快马到了洛阳,他声称,在幽冀边境发现两万黄巾,一番大战,俘虏万余黄巾,将他们押到与乌桓的边境做苦力,帮助对抗乌桓。

    叶晨的奏报送到洛阳,没有人敢质疑,因为张梁重新造反了,而且叶晨早在几天前就压着一队人马往辽东而去,许多消息灵通的人已经收到了消息。

    最重要的是这个消息立刻就安定了朝廷人心,甚至皇帝认为,只要有叶晨在,那么黄巾不足为虑,他可是一直记得叶晨杀张角、张宝的事情。

    不得不说叶晨的奏报来的太及时了,他事先可不知道张梁又要冒出来造反,他要是提前知道也不会阻止,也不会去参与,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这些功劳了,再去凑热闹只会给自己拉仇恨。

    辽东可是有很多的黄巾降兵和黄巾的跟随者,说不定叶晨去剿黄巾会搞得自己的领地不稳定,为了那点功劳不划算。

    他还不如去北方刷刷功劳,在北方跟少数民族死磕,这功劳可不仅仅是朝廷认同,整个大汉百姓,包括那些反对他的士族集团都会认同。

    叶晨收到这个消息也感到很诧异,他也没想到张梁会这样选择。

    当张静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情绪非常的不稳定,几次有要回去跟张梁一起的冲动,但是看到这一万左右的黄巾“俘虏”的时候她又放弃了。

    这些人没有将他们安全送到,并且安顿下来,确定不会受到叶晨的迫害后她才能够放心,当初张梁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在他们走后没多久便发动起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1章 两场战争对叶晨的影响

    (全本小说网,。)

    张梁几千人起事,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千多人,后来增加到五千多人,但是尽管如此,朝廷却吓的几万大军来围剿。

    这更加体现整个大汉朝廷的虚弱和不自信,西边有北宫伯玉等人叛乱,东边有张梁起事,朝廷的元气正被一点点的耗尽。

    而叶晨趁着这个时候实力飞涨,主要是又有很多的人逃难到辽东,尽管张梁起事实际影响的地方很小,但声势却不小,张梁的名头还是很大的,人公将军一出,各地人心惶惶。

    很多人害怕黄巾再次席卷,靠近幽州的一些地区竟然有很多举家开始往辽东而去,对他们来说,辽东有个叶晨,是黄巾的克星,只要有他在,黄巾就不管去。

    这些普通百姓只求过个安稳的日子,而叶晨能给他们安稳的日子,所以他们就去辽东。

    这是叶晨所没有预料到的,前前后后也有几万百姓去投奔他,不过这个时候整个辽东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所以很轻松就接纳了这些百姓。

    如今的叶晨,不只是一个叶家和沓县,而是整个辽东,一郡之地,加上叶家有准备,陆陆续续接纳几万百姓还真不是什么事。

    时间很快,一年又到了秋收的时候,这几个月来叶晨除了大力发展辽东各项事业外,其他的都没去管,这一年的确发生了很多事情。

    一是西羌的叛乱成就了董卓,如今的董卓已经势大,朝廷都奈何不了他,一边要靠他对付西羌叛乱,一边又怕他坐大,的确很纠结,但是最后还是任由董卓坐大。

    除了西羌叛乱,那么就是张梁造反了,张梁造反的规模并不大,最多的时候他也只有八千多的兵,但围攻他的却有将近十万之多。

    朝廷已经惧怕到如此程度,张梁一出现,朝廷就倾尽全力去对付,最后的结果就是张梁被扑灭,而这也显示朝廷的无力和惧怕。

    这两场战争中叶晨都获得了很多的好处,现在董卓还在打仗,需要的物资很多,武器基本找叶晨购买,虽然高端的全部用钢打造出来的武器装备叶晨没有继续卖他,但是普通武器需求却是大量的。

    本来董卓可以自己打造,也可以向周边购买,但是最后被叶晨给吃了下来,叶晨通过贸易掌握了董卓的一定情况,所以叶晨用较低的价格让董卓觉得自己造还不如买。

    叶晨可以大规模开工,并且养了那么多的铁匠,并且一部分用流水线作业,成本比一般打造武器装备低了很多,所以价格低了叶晨仍然有钱赚。

    最重要的是他要打击董卓自己生产的动力,只要董卓觉得自己造比向叶晨买还要贵,那么他就愿意用买,而且叶晨开口,普通装备需要多少有多少。

    这样董卓果然放弃了自己造,所需要的物资都向叶晨购买,就连粮食都向叶晨买,叶晨当然不会将自己的粮食卖给他了,他自己的粮食都是囤积起来,卖给董卓的粮食都是在洛阳周边地区收购的。

    从远处运送粮食回辽东就非常不合算,如今没必要如此,但是就近收购卖给董卓却没问题。

    其实粮食贸易赚不了多少钱,主要是叶晨想垄断对董卓的贸易,粮食贸易在古代无疑是一项大生意,很有赚头,关键是叶晨在别的地方买,不是自己的地盘做起事情来就没那么方便,找人家买粮食买不了便宜的。

    加上叶晨卖给董卓的粮食是比市场上稍微便宜一点,所以这样算下来就没赚,但是这成功的绑住了董卓,通过各种物资的交易,叶晨也能够了解董卓军队的情况。

    董卓为了贪图便宜和方便一切也都向叶晨采购,叶晨趁势要求董卓帮忙召集治下的所有铁匠,举家迁到辽东,在辽东帮忙打造装备。

    对于这,董卓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铁匠对于董卓来说根本没有一点作用,送给叶晨就送了,还能从他那换一些好处。

    叶晨这是在釜底抽薪,将铁匠都挖了,有一天董卓要是买不到武器,想要自己打造,那么就会发现是有多缺铁匠。

    虽然铁匠的技术不是很高,但是不是拉一个人来就可以打,就算真的打出来了,那么质量也不好,且速度肯定跟熟练的铁匠没法比。

    这就是后世美帝对付我大中华的招数,让我们认为造不如买,看我们打飞机要造出来了,他就大量向我们出售飞机,结果我们的飞机项目下马了,受制于人,重新上马的时候要花更高的代价。

    垄断等于暴利,叶晨对董卓贸易中的确获取暴利,但是对于董卓来说也合算,因为他不管是自己造还是向别人买都不会是这个价格,要高许多。,o

    别人这样卖或许赚不了什么钱,因为还要帮运过去,要知道路上的消耗是巨大的,要运送一大批后,就要一大批的人员,每天就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但是叶晨用水运,虽然消耗也大,但是运量大了之后就非常合算。

    而在张梁造反的这场战争中叶晨除了最开始跟张梁交易外就没赚到什么钱,但是这战争一起,就产生了很多的流民,这些流民很多都来投奔了叶晨。

    所以这场战争中,叶晨赚了很多人口,人口就是资源,当然现在还没有人意识到,没人跟叶晨抢,还一劲的骂他是傻帽。

    叶晨从董卓那边赚来的钱几乎都用在了安置难民上,另外赚的钱除了一部分花在储备粮食武器上,其余的都用在了发展辽东上。

    大头是给难民们发放农具和种子等,这些流民只有能够自产自足之后才对领地有作用,他们只有生产了,才不用继续要叶家投入,才能为叶晨生产出粮食来。

    对于这方面的投入叶晨是非常舍得的,因为投入多了,今后收获才能多,投入多了,开垦的土地多了,收的税收也就多了。

    除了对土地的投入外,叶晨其他方面也投入很多,一切为了辽东的发展和自己实力的增长。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2章 郑玄

    (全本小说网,。)

    “少家主,那蔡琰小姐又来找您了。”冬雪走进叶晨的书房,看到他在写写算算,轻声的跟他说。

    冬雪及不愿意来,但是蔡琰来找叶晨她不敢阻拦,因为叶晨吩咐她过,蔡琰若是来可以直接带来见他,只是蔡琰也不好意思直接进来,而是让冬雪去禀报。

    冬雪不愿意带她来见叶晨不是因为嫉妒最近叶晨跟蔡琰的关系非常亲密,而是因为最近叶晨实在太忙了,这已经开始秋收,叶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实在忙不开。

    “哦,雪儿,快带琰儿进来吧。”叶晨头都没有抬,还在写着。

    “佑国哥哥,不好意思,又来打扰你了。”蔡琰甜甜一笑,不好意思的说道。

    “没事,凭咱们俩的关系说这些生分了。”

    “嗯,佑国哥哥这次我爹和郑伯父又带了狠多问题过来。”说着蔡琰拿出一叠的纸张来。

    这样的事情,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

    当日蔡邕离开辽东后带着算术的书籍直接去找郑玄,郑玄看了蔡邕带去的书籍立即就如痴如醉,他是儒学大师,同时也是经学大师,是东汉少有对数学有深入研究的一位学者。

    他是儒学大师,底下弟子数千人,党锢之祸起,遭禁锢,之后闭门著述。

    蔡邕找上他后不用多言,将书籍拿给他研究,可是里面的一些东西,他研究后半懂不懂的,这下让他非常着急,又研究了几天,很多问题始终困扰着他。

    他立即向蔡邕提出,要去见这位著书的大师请教,当蔡邕告诉他这本书是叶晨牵头写的时候,他除了感到诧异,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当蔡邕说叶晨哪里还有更多的东西的时候他坐不住了。

    简单的收拾一下东西,带着几个弟子就跟蔡邕到了辽东,他们到了辽东后直奔在沓县的高级书院,这个时候叶晨早就离开了。

    不过叶晨又将书籍重新编撰了一遍,里面的内容更加丰富,蔡邕和郑玄立即就沉迷其中,只是研究数日之后他们发现,又有一大堆的问题困扰着他们。

    郑玄提出让蔡邕去找叶晨,向他请教,可是蔡邕抹不开这面子,郑玄也一样,毕竟叶晨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少年。

    最后他们提出让蔡琰去问,就这样,蔡邕亲自将女儿送入了“虎口”,两人时常接触,蔡琰佩服叶晨的学识和爱民之心,旧了自然生出情愫,而叶晨也很喜欢这个善良、美丽,又多才多艺的姑娘。

    对于蔡邕和郑玄的到来,最兴奋的就是叶晨了,自己的领地里有两尊大佛,都是东汉有名的大师,蔡邕学生不多,但影响也非常大,而郑玄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教育家,学生多大数千人。

    两人研究的不仅仅是数学,其他的学问也研究很多,叶晨趁机派了几个聪明的学生跟着他们,他们所研究的成果自然第一时间让叶晨他们受益。

    他们的研究成果倒也不用保密,研究之后直接教给了学院,而学院消化之后就在学堂之上教学,不懂还能就近去问。

    蔡邕和郑玄不在乎这些,学问研究出来就是要传播,而且叶晨给他们提供的条件实在太好了,纸笔任由使用,在其他地方虽然也有纸张,但是纸张非常珍贵,哪里可以让他们随便取用。

    蔡邕也息了到处考察,为大汉寻找出路的想法,不是他不想,而是此行之后他知道整个大汉再也没希望了,所以开始醉心学术的研究。

    不过蔡邕的愿望还是要写汉史,而那些必要的典籍都在洛阳皇宫内,所以蔡邕最终还是要走的,叶晨知道他的想法后就想办法将蔡邕留下来。

    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将皇宫的典籍给搬到洛阳来,别人想要搬有难度,但是叶晨却是没有,叶晨上书,说皇宫里的典籍都是竹简,保存不易,他愿意派人将所有的书籍都抄写到纸张上。

    所有的人员和纸张全部由叶晨出,对于这个要求,朝廷立刻就同意了。

    就这样,叶晨派人到皇宫抄书的时候一抄多份,一份运回辽东,他可不希望这些珍贵的典籍最后被董卓一把火给烧了。

    他抄多分除了要将典籍保留下来外,还要传播出去,许多典籍通过他流到了民间,对于这些朝廷根本没人管,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典籍就是废物。

    有了大批珍贵的典籍,蔡邕自然不用到洛阳去,本来他就算到了洛阳也没那么容易可以随意使用这些典籍,但是在辽东,他随时可以查用,非常方便。

    蔡邕留下来了,蔡琰自然不会走,于是叶晨和蔡琰两人的接触自然就多了,接触多了,两人的感情自然越来越好,现在就差一个机会了。

    只是蔡邕醉心学术,女儿的心都被拐走了他还不知道,所以叶晨也没机会去提。

    现在的蔡邕已经接受了叶晨,因为他发现整个辽东的百姓都过得很好,之前还水深火热的其他辽东百姓,自叶晨接手辽东之后生活也越来越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