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血裔-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你想好以后怎么办了么?”
“自然是在大明的土地上著书立说。”
“若是你把人家孩子都教坏了怎么办?”
“草民说过了草民不指望能够开山立宗,平生所愿不过撒播种子,不论历经多少年总有开花结果的一天,而草民相信,有陛下这么贤明的天子,草民的学说也不至于被人剿灭。”他也算是打蛇随棍上,一见程孝廉松口立刻改口叫了陛下。
“你不要将朕的军,朕不吃这一套,总归你自己小心一些,若是有人打你闷棍朕可不管你,现在这种情况朕不愿也不会与儒家决裂。”
“草民明白,但请陛下安心,草民一身气功也不是吃素的,要想打草民的闷棍可不容易,要不然这么多年来早就变成了一堆白骨了。”
“朱方旦,朕再问你一句,你是怎么觉得人的脑子才是思想所在的?”
“少时村落之中有一玩伴,戏耍之时磕了脑袋,便从此开始痴傻,大夫只说是堵了心窍,那时我也是顽皮,却在一旁质疑磕了脑袋为何堵了心窍,谁知道被自家父亲一顿好打,自此之后发奋苦读,便要证明磕了脑袋便是脑袋坏了,与心窍何干!”
“你父亲。。。。。。真是一个好父亲。”
感谢书友心若何方的打赏,今日第三更送上,谢谢支持!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87章 三七分成
(全本小说网,。)
朱方旦走了,再也没在河南出现过,汝州的大儒全都出面感谢程孝廉:“若非陛下大力施压,想必那邪道定然还会在此宣传异端邪说。如今听闻他灰溜溜地走了,连他那些亲传弟子都没有告知,陛下于天下有大功!”
这些人嘴上说程孝廉赶跑了朱方旦,心中想的却是也许陛下已经暗中将朱方旦给宰了,想到陛下这么尊崇儒道,他们便深感欣慰:“陛下终究是陛下,比满清的狗皇帝手段厉害。”
程孝廉当然没心思听他们的恭维,若是给他们时间,怕是他们能在此说上一天一夜不带重样的,既然他们来了,若是不要点好处实在是对不住他们辛苦跑一趟,于是几经拉扯,陈承安又在他们手中拿到了部分利益,官府的力量无论是明面上还是暗中都算是压过了这些世家。
不久之后远在北京的康熙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只是在书房之中叹息了片刻便摇头苦笑一声:“朕还是优柔寡断了,当初既然决定了不接受朱方旦的学说,便该当即宰了他,也能得到儒家士子的心,现在白白便宜了前明朝廷,真是可恶。”
历史之上康熙也是经过了许多次反复,从一开始的尝试接触,到最后迫于儒家的压力一刀砍了朱方旦,其中足足经历了十来年的时间,现在程孝廉直接从中截断了这一可能,也算是做了点好事。不论朱方旦气功如何,他对于人体的研究绝对是走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如果有可能程孝廉也希望他能够将种子播种下去。
任何一种意识和思想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开始就一片坦途,必定要经过了无数的挫折和阻挠才能开宗立派,况且中国千年的儒家沉淀,惯性之大让程孝廉现在也不敢挑战。
但是儒家发展到现在是否是健康的,已经成为了程孝廉思考的一个问题,一门学说没有对手也得有学派,但是天底下的儒家都是孔孟一家,没有对手就不会发现自身的弊端,所以那些读过圣贤书的人,干出禽兽不如的事情来的不在少数,儒家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层外衣,有了这层外衣就能找到伙伴,但是儒家的思想究竟进了多少人的心中还是许多人为了能在世间存活不得不信奉儒家,确实是一个诛心之论。
程孝廉若是一个普通的朱氏子孙,定然会把儒家奉为圭臬,但是偏偏他是后世来的,百家争鸣或许不利于君主统治,但是利于国家,当然现在他根本不可能弄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来,也不可能推翻儒家再立别的学说,但是正如朱方旦对他说的,只要种子种下了自然会开花结果,一代不成就两代、三代,总有一天会有学说出来与孔孟之道打擂台,而这对于儒家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而这个时候吴三桂的人也赶到了汝州,使者一见程孝廉便摆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来:“明朝的皇上,我家陛下让我来问我,可否忘了灭国之恨?”
陈承安笑了一声:“贵使何有此问,大明与满清不共戴天,前些日子更是抢了满清五百万两银子和两府一州之地,倒是你们大周,打了这么多日子毫无寸进,我们朝廷也在怀疑你们是不是在出工不出力,想要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何来此言,我们与满清已经打得血流成河,现在每日阵亡的将士都以千计,我们大周何曾有一日松懈?倒是你们,那份发往天下的布告文书是怎么回事?”
陈承安可以说是深谙诡辩之道,一上来就以势压人,顿时就把吴三桂使者的气势给压住了,这一句发问也显得十分无力。
“满清朝廷的人无耻之尤,说要给我们五百万两银子让我们不再攻打河南府和开封府,骗我们写下了文书,却拓了我们的大印另发了一份文书,布告天下,这其中挑拨离间的意思你们看不出来么?”
“我们,我们陛下圣明无比,怎么会看不出来,只是让我们来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而已,我家陛下说了,你们既然与满清发了布告还收了人家的银子,定然要补偿他在江浙牵扯满清主力的损失,银子咱们两家也该三七分成。”
“你们家皇上也太贪心了吧,竟然要分三成?”
“三成是你们的,我家陛下说了,他要七成,若是没有这七成,我家陛下就要撤军,到时候满清大军必定倾其国力来攻,怕是你们根本挡不住。”
陈承安呵呵一笑:“大人可是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
“那份布告是满清发往天下的,你说若是他们真的倾其国力来攻,岂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你们。。。。。。”
贾胥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当然咱们大明和大周都是汉人,同气连枝,五百万两银子拿出一百万两支援大周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湖广那边看起来你们也没什么兴趣,我们人口有点多了,最近土地有些不够用,咱们俩家既然是同气连枝,划分给我们一两个府县没什么问题吧?”
使者脸色涨得通红:“你们这是无赖行径,鄂中已经割让给了你们,你们若是再得寸进尺,难道当我们大周的军伍都是摆设么?”
“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又不是白要,我们不还是给银子了么,况且满天下你去数,用一百万两银子买一个府的,除了我们大明为了给你们几分薄面,谁还会做这种事?”
贾胥接着陈承安说道:“不是我们不愿意给,这银子当初都给军中的弟兄们看过了,他们都觉得银子是自己一刀一枪砍出来的,若是就这么拿了其中的一百万两白白送给你们,军中的士卒们打仗必定士气大落,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怕了你们,不敢不给你们银子以求你们谅解呢。”
使者摆摆手:“不论如何这件事都行不通,我们的国土也是将士们一寸一寸打下来的,若是就这么白白送了人也没法交代。”
“这位大人你又想错了不是,若是那些将士知道自己打下的一府之地竟然值这么多银子,必定会欢欣鼓舞,以后作战也注定会更加勇猛。”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88章 蒙古叩边
(全本小说网,。)
吴三桂的使者无可奈何之下只得请示吴三桂,他们这次来倒是拿到了吴三桂的底线,但是可没有说卖地的事情,况且这又不是一亩两亩地,他们可不敢做主。
待这些使者走了之后,程孝廉看着贾胥和陈承安便笑了:“你们两个一唱一和,把人家都给说蒙了,我看以后这种坑蒙拐骗的事情就让你们两个出马了。”
“陛下此言差矣,这可不是坑蒙拐骗,两国交往本就该互利,要不然咱们为什么非要和吴三桂合作?”
“陈承安,你可别得意太早,听说台湾那边回信了,你未来的老岳丈要从东洋过来见见你,朕看你到时候怎么应对。”
最终在得到吴三桂的指示下,大明与大周的交易顺利进行,吴三桂割让一府之地,大明送上白银一百二十万两。
胡国柱听闻这个消息十分不忿:“父皇,咱们何必要割地给明朝,他们若是不给银子咱们直接撂挑子不干了,满清这些精锐到了河南非得把他们打得伤筋动骨不可。”
吴三桂摇了摇头:“金梁,你做事还要多过脑子,你说要是给满清一个机会,他是会跟咱们拼命呢,还是会跟大明拼命?咱们占据着天底下最富庶的江浙,更何况满清的皇帝恨朕入骨,若是有机会他定要将朕千刀万剐的。大明要的地方朕也看过了,给他们便给他们了,他们所求的不过是安心罢了,咱们让他们安心,他们也就能更好地和满清作战,最好把满清的主力全都引过去。”
程孝廉倒是让吴三桂失望了,他安心开始恢复生产,借助河南的这次粮食丰收,重新分配无主的田地,而川蜀之中的新兵训练也完成了一个阶段,这些新兵被送到了鄂中,毕竟无论怎么说,防人之心不可无,要是吴三桂真的打大明,也不能措手不及。
三个月之后,天气已经入冬了,一般这个时候若是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基本都不会发动战事了,这种时候打仗很麻烦,不光要吃饭还要保暖,估摸着再过些日子,手碰到兵刃都得冻得粘上,程孝廉倒是不怎么着急,满清在恢复生机,大明也没有闲着,再加上有一个吴三桂在一旁虎视眈眈,满清未必能够讨了好去。
说起来满清朝廷就生气,本来以为给了大明银子,就能专心对付吴三桂了,谁知道兵力刚要往那边调,大明的军伍就开始集结,这边去了使者质问,人家说不过是练兵而已。
这样河南的兵力可就不敢妄动了,若是河南的兵力空虚,他们真的撕毁条约把河南给占了,拿着这文书怕是讨要不回来一分领地。
对此满清的使者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我朝既然已经支付五百万两白银,贵朝就该守信,若是言而无信,怕是要失信天下人。”这银子是在他们手里送出去的,康熙要找人麻烦自然是找他们了。
“朕可从来没有撕毁盟约的意思,不过是练兵而已,再者说了,你们若是出兵江浙,这河南府空虚,万一出了什么乱子,你说朕是帮你们平定叛乱,还是不帮你们?”
消息传回了北京,康熙大怒,立刻决定摆驾河南,朝臣当然是不愿意皇上去险地冒险,康熙倒也理直气壮:“大清以弓马平天下,如今前明的伪帝都在河南,朕又如何去不得,况且这次去又不打仗,朕就站在洛阳的城头,看看前明是不是敢言而无信。”
自从图海事件之后,朝堂文武对康熙的制约大大的下降了,如今听到了这话都是沉默不语,不少人心中却都在盘算退路。
只是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事让康熙不得不老实待在北京,蒙古人来打草谷了,这是传统了,但凡是中原的朝廷武力不足的时候,蒙古那边很容易过来劫掠,况且这个阶段正是小冰河时期。
据后世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约在清顺治七年到康熙三十九年这段时间,是中国最冷的时候。
天气一冷草原就没有吃的,若是清朝兵强马壮他们自然不敢起打草谷的主意,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却是最好的机会了,很快宣府一线便开始告急。
不过蒙古人打草谷也有自己的打算,很少去宁夏甚至西域那边,这些地方打草谷的性价比太低,用后世出租车司机的一句话就是,我跑着一趟油钱都挣不回来,所以除非是没有别的办法了,他们不愿意去贫穷的宁夏,而是选择了宣府、大同一线。
大同还好说,宣府若是突破进来可就直逼京师了,这种时候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让自家皇上跑到河南去。
康熙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只能叹息一声:“听闻当初楚霸王屯兵垓下,四面楚歌,朕如今的境遇也差不太多了吧。”
跪在跟前的明珠知道这个时候决不能让陛下失去了信心,咳嗽一声:“奴才们无能,让主子费心了,不过奴才以为,所谓蒙古不过是疥藓之疾,当初图海将军领着一帮奴才都能打败他们,如今又有何惧,奴才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稳住吴三桂,然后抽出兵力一举击破蒙古!”
“也快要入冬了,吴三桂这个逆贼和前明都没有心思再交战了,打了一年了,下面的将士估计也都该休息了,京师之中立刻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