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农圣 >

第305章

大唐农圣-第305章

小说: 大唐农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你们把酒欢歌,为开辟大唐盛世流汗出力的你们,庆功。”

    李世民每说一句,都会停顿一下,让合声团重复他的话,只是这么简短的一段话说完,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一阵,而在这一阵时间里,工人百姓们都已经领会了他话里的意思,原来,自己在工地上做工,也是对于国家的一种贡献,等皇帝东征打了胜仗,还要还给我们庆功,真希望皇帝能马上打个胜仗回来。

    资治通鉴上有记载李世民说过的一段话,“朕今征高句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讨,皆曰:不求县官勋赏,唯愿效死辽东。”

    可见历史上的李世民就把群众的思想工作做的很好,让大家都很拥护他的决策,在如何跟老百姓打交道上面,孙享福,只是提前激发了他的这种天赋。

    讲完了话,李世民就下了舞台走到了工人中间去,又是一番握手,慰问,然后和工人们一起在舞台下的草垫子上坐定,面朝舞台。

    众多大臣们也以李世民的位置为中心,向四周坐开,今天来的武将很少,因为十六卫的士兵,现在都在龙首原校场冬训,各卫的大将军都需要在现场盯着,只有确定会留守长安的秦琼,尉迟恭两人一左一右的在李世民身侧,而且,两人都并未穿铠甲,只是一身棉衣,将一把仪刀,藏在怀里,别人压根看不到,倒是给了工人们一种皇帝完全不对他们设防的感觉。

    可别小看了这种感觉,它能无形中增加皇帝与这些工人们的亲近感,再说了,这些能在最先开工,现在差不多要完工的冶炼厂和煤炭厂做工的人,都是去年李世民去贫困村庄走访的时候,亲自拍板迁过来的百姓,早已受过李世民的恩惠了,他们感激李世民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加害呢!

    天色偏暗,数十面银箔,金箔等粘黏成的大圆锅状的东西,将四周点起的火光反射到了舞台上,顿时,舞台上便充斥了耀眼的彩色光芒。

    被摆放在空旷的车间四周的大鼓,在舞台一侧指挥师的令旗下,骤然敲响,架子鼓,数十个高举索呐的乐师一起鼓着腮帮子吹响了喜庆的节奏,音量响彻现场。

    此前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穷苦百姓们,哪里见过这种千人级别演奏的场景,顿时只觉头皮发麻,心跳加快,一些人,竟然只是被这开场的乐曲就刺激的流起了眼泪。

    “歌声嘹亮惹人醉,大红灯笼翩翩飞,欢腾的风儿吹,吹出幸福滋味。”

    “我把马儿扬鞭催,驮着丰收从不累,饮一口清甜的水,唱一曲家乡的美。”

    第一首歌,肯定要喜庆,锣啊,鼓啊,索呐的节奏和歌声里洋溢的情绪,都是喜庆和开心,一瞬间就让劳累了一天的工人们忘记了身体的疲劳,嗨的不要不要的。

    “此歌唱的好,乃是何人所唱?”

    舞台上,一男一女在对唱,左右两侧,五百个和音在无限放大他们的声音。

    “这两人是姚大家最近调教出来的新人,一个叫张阿宝,一个叫王凤霞,声音都很亮,适合走这种音乐路子。”

    孙享福就坐在李世民的后排,李世民一转头,就能看到他,这也是他为了方便李世民询问,故意安排的,并且,在李世民看过表演之后,孙享福还有正事跟他说。

    “朕看这些工人们听的很享受的样子,这样的慰问演出,咱们以后要多做啊!”

    没想到李世民比孙享福想象中的还上道,于是,他顺势道,“陛下,好的文艺演出对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军心的士气提升,政策的宣传,执行,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臣建议将礼部主管音律的太乐司改革扩大,在其下成立一个专司文化宣传的部门,启用表现杰出的艺人为主官,将这些作用放大,使朝廷的各方面政策,执行起来更加顺畅,高效。”

    李世民闻言,眼睛一亮,他连工人,商贾,都敢直接开科取士,启用为官,对于这些于国家治理有用处的演艺人员,自然也没有什么偏见。

    “此事你可以写成奏章,拿到朝堂上议一议,朕觉得,还是比较可行的。”

    “诺。”

    取得了李世民的初步同意,这事基本就成了八成,文艺演出往往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信息,从古丝绸之路建立起来之后,中原和西域两地人民的语言和生活习惯或许仍旧不同,但各种乐器,舞蹈表演方面,却是先语言和生活习惯一步,在两地人民之中相互影响,融合。

    孙享福犹记得自己小时候因为喜欢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而去学英语的事情,虽然到最后也没有学会几首歌,但这个经历让他想到了,通过音乐,加快各族人民融合的策略,让那些西域人民喜欢上汉族音乐,喜欢上汉族语言,从而学习汉族语言,对于大唐的扩张统一计划是有好处的,至少,要让那些平时没事干,有条件学习的权贵阶层先学习上,之后,再推广到平民,难度就会降低很多了。

    而要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官方比较大力度的支持了,最好能让这个官方组织的大型表演团队,在西域诸国加大表演量,无限圈粉。

    李世民知道孙享福从来不做无谓的建议,在看接下来的表演的时候,他便多留了一个心,而这时,舞台上,正好由姚红袖亲自领着大家唱起了《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刀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很简单,很直白的歌曲,却是给李世民带来了许多许多的画面。

    同样有画面的还有所有在场的工人,大臣们,此刻,他们心中莫名的升起想要守护这个国家的愿望。

    看到工人以及好多大臣们不自觉涌出的泪水,李世民明悟了,这种文化宣传的力量果然强大,将它有效的发挥起来,起到的作用不下于百万雄兵。

    “正明果然高才。”

    “呃,陛下,您突然这样夸臣,臣会不好意思的。”

    “有才就能当得朕夸,像这样的歌曲,若是能在民间传唱,对于国家的好处不少。”

    “这正是臣建议改革太乐司的原因。”

 第406章 雷人的建议

    好的音乐作品能将人们拉入到各种美好的画面中,除了能提升人们爱国情怀的《我的祖国》,李世民还听到了很多好的作品。

    李香蝶接下来演唱的《大地飞歌》,就让李世民见识到了,什么叫唱功,她用简单的歌词,却是让各种田地丰收,鲜花盛开,牛羊成群的画面,展现在人们的脑海里,无形中,让人们对于未来的生活有了很多美好的向往,有了美好的向往,百姓的心,就会安定下来,这对于国家来说,同样是有益的。

    类似的例子,多不胜举,直到长达一个多时辰的演出全部结束,所有的工人们一脸兴奋却又有些遗憾的离场,李世民对于这台慰问的演出的效果,才有个直观的认识。

    孙享福通过艺人们的歌声,在工人们脑海里建立了很多个美好的画面,让他们相信,只要他们坚持劳动,为这个国家出力,这些画面就将会在他们的面前实现,这种精神上的力量,就这么通过一场演出,注入到了工人们的身心之中,李世民现在已经可以想到,明天渭南的工地上,根本都不需要派监工,工人们就会很自觉,很努力的干活。

    工地上有很多已经建设好的工棚可供人居住,官衙也是最先建立起来的房屋,李世民今夜就会在官衙的房间歇息,不过,即便是有些晚了,他还是召集了众臣到到衙房里议事。

    “今日之慰问演出,众卿看出了什么?”

    李世民让人给大臣们上了一碗羊肉羹,就算做是大家伙的宵夜了,大家吃完之后,全身暖活了许多,便围在衙房的暖炉前,开始讨论起来。

    衙房里聚集了十几个人,尚书中,除了兵部尚书侯君集不在之外,包括执掌礼部,年纪比较大的虞世南都在,再加上左相房玄龄以及武将班子的秦琼和尉迟恭,也算是朝堂顶尖要员的一次班子会了。

    “臣以为,这样的慰问演出,可以在各个行业多举办,要激励的可不仅仅是工人,农民,士兵,医师,包括商人,没有那一个行业,不需要激励,在受到了鼓舞之后,他们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和做事情的时候的干劲,都会有所提升,这种文化宣传,是国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必须要建立起来的体系,只有不断的用各种方法,让咱们国内的各个阶层力求进步,咱们这个国家,才能日趋强盛。”

    孙享福早已取得了李世民的初步同意,自然是出来抛砖引玉的给这次议论定个调子,说完这些话的时候,他的眼神很自然的往杜正伦和尉迟恭身上看了一眼,两人顿时心领神会。

    “陛下,孙都督说的有理,这渭南新城,按理,应该是由工部来监管督造的,但大战在即,工部有督造军械的任务在,陛下您将其临时交给我商部管理,也在情理之中,工商不分家嘛!不过,臣这些日子通过管理工人,却是摸索到了一些管理商人的法子。

    商人不同于工人,他们不需要像工人那般,按部就班的干活,自由度很大,经营的时候,可用的手段也很多,追求利益至上,如果保证他们在经商的过程中,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利益,而不是伤害呢?

    臣以为,思想教育很重要。

    咱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培育他们的爱国精神,像这种文艺演出,就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当然,主要还是要出台激励他们的政策,把一些爱国,为国家做贡献的商人,树立成为榜样,给予他们荣誉,并大力宣传,让所有商人们都争相效仿这些爱国商人,如此一来,咱们管理起来商人这个群体来,就简单的多了。”

    杜正伦是非常喜欢这台慰问演出所宣扬的爱国精神的,由于五胡乱华以来,朝代更替频繁,这个时期的人们,心目中还没有形成国家的概念,对于国家的向心力不足,这也是历史上李唐立国之后,发生了那么多叛乱的原因,而那些反叛势力为什么那么轻易的就煽动民心?

    因为此时大众百姓心中,并不爱国,而这种文艺宣传演出,却是能够让百姓们更加爱国,那么,它就是对于朝廷非常有用的东西,可以说是稳固国家根基的一个良方。

    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建议,也是因为看过了孙享福写的陈条,以及看到这台慰问演出起到的效果了之后,产生的一些感悟。

    有良方自然就要用了,正当李世民点头认可杜正伦的言辞的时候,尉迟恭也开口道,“连商人和工人都需要荣誉和激励,那我们军人就跟需要了,陛下,这个歌舞演出,对于咱们军人的作用应该是最大的,回头,就应该去十六卫的军营多演演,从右武卫开始。”

    “你这老货,什么好处都想争,且跟朕说说,为何要从你右武卫开始演?”

    “当然是我右武卫作战勇猛,最需要歌颂啊!”尉迟恭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道。

    此刻,孙享福已经确定,他已经把自己所提的建设文工团的事情给搞忘了,于是开口道,“陛下,您还记得,贞观元年,长安阅兵,太子在皇城门口率军演唱的《咱当兵的人》么?

    还有,《精忠报国》《男儿当自强》等歌曲,都是能给军心士气带来益处的好歌曲,但是,光有这几首,还是不够的,如果能有更多针对提升军心士气所作的歌曲,一定会让咱们大唐的军士,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在作战的时候,士气都得到更好的提高。”

    即便是在训练体系相对成熟的后世,在日常训练的时候,也会大量的使用军歌来提升士兵的士气,这不仅是一种训练手法,还是一种传播思想文化教育的很有效的方式,唱着爱国歌曲成长起来的士兵,是很难背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