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回纥部今天来了不少人到善阳城,已经找客栈住下来了。”没来由的,尉迟宝林居然有些脸红道。
“嗯,马上就到重阳了,这几天室韦,靺鞨,霫部,都会有不少人来城里参加拍卖会,各部人马势力混杂,你勤加巡逻,管好城中治安。”
“这是公事,某可不敢忘,那个······”
“你小子有事就说,到了我这里,怎么还扭捏上了。”孙享福放下筷子,一拍尉迟宝林的肩膀道。
“呃,那个,就是,我今天来,是想约东珠姑娘去戏剧院看戏的,今天有扬州名角李香蝶排演的戏上演。”尉迟宝林有些不好意思的吞吞吐吐道。
“李香蝶也来善阳了?”
孙享福下意识的说了一句,又反应过来,这好像不是尉迟宝林说的重点,转头又看向他道,“你什么时候认知东珠姑娘了?”
“呵呵,那个,前两天嫂子带她去逛了商业街,正好在铺子碰到我,就认识了。”尉迟宝林抓了抓头皮道。
“行啊你小子,才认识几天,今天就约人家看戏去了,有想法?”孙享福闻言笑了笑,给了尉迟宝林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道。
“没,没,我能有什么想法,就是去看看戏······”
这个时代,男子十五六岁的年纪,差不多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尉迟宝林是尉迟恭长子,很幸运的没有被李世民相中,让他尚公主。是以,他的婚姻,还算自由,不过,他老爹的意思是给他找个世家女,然而,他可是真不喜欢文绉绉的那一挂,来了善阳,竟是对胡人女子起了兴趣,这不,东珠虽然只有十二三岁,但在胡女里面,确实算是面容上佳的了。
瞧他一脸像是喝了半斤酒的大红脸,孙享福心里就有底了,便招手让仆人去后堂说了这事,这个时间,东珠应该是跟虞秀儿在后堂用饭。
继续端起碗筷吃饭,孙享福又想到了一些公事,道,“宝林,铁匠铺工匠现在有多少人数了?”
“三百左右,开业之后,生意很好,每天卖好几百件铁器呢!”事情有了着落,尉迟宝林的心情大好,答道。
“才三百人?太少了,让那些师傅多收些学徒工,汉胡不限,年纪小些都没事,至少要达到千人规模,入冬之后,要加紧赶制幸福村设计的新式农具,草原上的土地要是顺利的拍出去了,农耕工具这一块,需求会非常大,少说都是数十万件······”
尉迟家除了跟孙享福在望江楼做了一些投资,就这么一门铁匠铺的生意了,听到孙享福这么说,他都打算写信回长安,找他老爹求援了,几十万农具的生意,可是超级大买卖啊!
半个时辰后,几辆马车从孙府驶出,孙享福特意安排了尉迟宝林和东珠一车,自己,则是和虞秀儿,红梅春桃三女挤在一车,向戏剧院而去,哪里,将是几天后土地竞拍卖会的现场,正好,借机会,孙享福也去现场视察一下。
“夫君,妾前些日子无事,按照你讲述的那个故事编写了几集话本,你看过没有?”
马车上,难得被夫君陪着去往戏剧院看戏的虞秀儿有些兴奋道。
闻言,孙享福一脸尴尬,这些日子他的公事太多,倒是知道书桌上有一本没有封皮的话本,知道应该是虞秀儿写的,却是没有时间翻看。
“呃,这个,为夫这段日子公事繁忙······”
“无妨,夫君是做大事的人,这些东西,妾身本不该拿来烦扰夫君的。”
看孙享福的表情,虞秀儿便知道了他压根没看,心里虽然有些失落,却也能够理解,戏剧,毕竟是小道,与治国大事比起来,不值一提。
“娘子说的是那里话,你这话本要是编好了,也是为国家效力的大好事,为夫过几日得了空,定然与娘子好好研究一番。”孙享福抱歉的道。
“为国家效力的大事?”
虞秀儿不解,孙享福此前只是讲了故事的开头部分,倒像是一个江湖游侠复仇的故事,却不想还能牵扯到国家大事。
“是啊!在为夫的构思之中,这个主角郭靖可是要成为为国为民的大英雄的······”
说罢,孙享福又将《射雕英雄传》的改编版大纲给虞秀儿讲了讲。
和原版差异较大,首先是时代背景变了,郭靖被他设定成了前隋的人物,大致是父亲被奸臣所害,母亲带着他逃亡关外,在突厥可汗帐下放牧为生,其父的生前好友,一个武林人士,千里寻故交,在大漠中将他们母子找到,传授了一身武艺给性格憨厚的郭靖,并告诉他杀父仇人是谁,让他武艺修成之后去报仇。
在大漠受师傅教导长大的郭靖凭借一身武艺,帮助突厥可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大功,被其赏识,封为金刀驸马,然而,郭靖却想着去大隋寻找杀父仇人,报了仇之后才回草原,与青梅竹马的突厥公主完婚。
然后,这一去,他自然是遇到了另一个心爱的女子,然后喜欢上了汉人的文化,想要认祖归宗,期间,穿插了他与女主角黄蓉之间的爱情故事桥段,在黄蓉的帮助下,他与已经身居高位的杀父仇人对抗,还学得了各路武林高手的绝世武功,而当他的仇人终于被他杀死的时候,回去完婚的承诺却是到了要履行的时候。
最终,在突厥可汗的威逼利诱下,郭靖准备完成当初的婚约承诺,然而,正当他要忍痛割爱,决定与突厥公主成亲的时候,却得知了突厥可汗要南下侵略中原,然后郭靖不干了,苦劝突厥可汗无果,打算出逃,郭母也认为儿子做的是对的,为了支持儿子认祖归宗,她选择了自杀,不做儿子的负担,最终只身逃回了大隋边地的一个小县城善阳。
在善阳城,他竟然遇到了被他伤透了心的黄蓉,原来,黄蓉到这个边陲小城,就是想离他近一点。最后,郭靖毅然决定和黄蓉成亲,从此做汉民。
然而,此时隋朝内部大乱,各路势力造反,所有军阀都选择了去争夺皇位,没有人愿意来对抗胡虏的侵略,不忍看到善阳生灵涂炭的郭靖最后选择挺身而出,带领自己招募的义士在善阳对抗突厥。
然而,隋朝军阀梁师都占领了朔州之后,想要投靠突厥,对郭靖这股化外势力,一再打压,面对两面的攻击,郭靖即要与昔日的好兄弟作战,又要与军阀梁师都作战,看尽了战争的残酷的同时,也悟出了一些道理,觉得两个民族的人本质其实是一样的,不应该为了虚幻的权力欲望而相互残杀,应该和睦相处,才能共同走向美好的生活。
后来,在聪明的黄蓉的帮助下,他屡屡化解危机,努力以善阳为中心,推动民族和解,一直坚持到了李唐立国,唐军最终拿下叛逆梁师都,收复了善阳城,他将自己的理念,讲给了善阳县候孙正明听,并且得到了高度认同。
孙享福就是想通过虚假的戏剧故事,潜移默化的化解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仇视,整部剧里面,要大篇幅的讲述两族人民相互攻伐,产生的恶果,同时告诉大家,两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努力,能有什么样的成果,当然,如何把孙享福讲的这个故事想要表达出来的核心意思在舞台上刻画出来,就是虞秀儿需要努力的事了。
故事只讲了个大致,马车便已经到了戏剧院,这里的业主虽然是孙享福,但他自己没有组织歌舞艺人表演,只是出租场地给别人演出,毕竟,蜀中的望江楼分店开业之后,长安,洛阳,扬州三店的艺人都分流了一批过去,目前,孙享福手头上没有足够多的艺人,却是让这方面人才较多的扬州世家趁势把这个行当推动了起来。
有了此前望江楼上演的白蛇传作为模板,大唐的艺人也不都是傻子,不断摸索中,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从原先的山寨,走向了原创的道路,音乐造诣很高的李香蝶自己找人写话本,谱曲之后唱的这出《狐仙》,倒是获得了不少扬州百姓的喜爱,也算是继《白蛇传》之后,大唐又一个流行起来的戏剧故事。
不过,故事里面的剧情和唱段,还是脱不开白蛇传的一些影子,舞台上也没有加什么炫目的效果设计,和望江楼上演的《白蛇传》还有很大差距,卖点就是一个新而已。
孙享福才走入了戏剧院,一堆莺莺燕燕便在管事的带领下前来迎接,他现在的身份可是善阳城一哥,都不需要交待,管事的人就将他们一行人安排在了正中央,最好的隔间。
“孙都督,咱们又见面了。”
隔间之中,李香蝶欠身行礼之后,第一句台词就吓了孙享福心里一抖,老婆虞秀儿可还在他旁边呢!李香蝶一个青楼女子,说的好像自己跟她有旧似的,被虞秀儿误会了可不好。
不知道为什么,孙享福见到她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她那对诱人的胸器,虽然没有伸手去摸过,但是那种被蹭来蹭去的感觉,还是让他有点怀念的,略微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孙享福笑道,“呵呵,李姑娘能来善阳演出,本督当然是欢迎之至的,这位,便是本督的夫人,名满长安的白娘子虞秀儿,在演戏方面,你们平时倒是可以多加交流。”
李香蝶全程看过《白蛇传》,自然是没有不认识虞秀儿的道理,欠身见礼之后,才请几人在隔间里上坐,虽然这戏剧院是孙享福的产业,但她却摆出了一副主人家的姿态,显然,对于自己的新戏,她是很有信心的。
第243章 王浩来访
客套的话李香蝶都不够资格跟虞秀儿多说,因为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待孙享福夫妇坐定之后,李香蝶便以请教的语气向虞秀儿道,“在戏剧方面,我等都是后学末进,不足之处,还望夫人指导一二。”
虞秀儿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快之色,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香蝶才道,“李姑娘闲暇,倒是可以来府上做客。”
一个青楼女子,到县公府上做客,在这个时期,其实是说不通的,还是身份地位的原因,只能说,虞秀儿有些太过抬举她了,倒是叫李香蝶有点受宠若惊的看向了孙享福。
“呵呵,我孙府的大门,永远对戏剧界的艺人开放,李姑娘,时间不早了,可别因为本督的到来,误了这好戏的场。”
“如此,就请几位稍坐,我这就安排艺人开场。”
李香蝶退了出去,虞秀儿的一双美目却是看向了孙享福,至于尉迟宝林,则是跟着四处看稀奇的东珠在戏剧院里乱逛去了。
“夫君何时认识的这李姑娘?”
孙享福闻言心里一咯噔,但随即想了想,哥又没干什么坏事,怕个啥?便大大方方的道,“去年下岭南的时候,在扬州与这位李姑娘有过一面之缘,她是王麟的人,后来被指派到了扬州朱家门下,现在,咱们善阳的青楼业半数由扬州几大家经营,想来这李香蝶是被朱家调派过来的吧!”
“原来是这么复杂的一个人,妾身思虑不周,不该请她到府上做客的。”听孙享福提到王麟的时候,虞秀儿才知道李香蝶的来路,有些后悔道。
“无妨,我孙府就应该是个大熔炉,对于所有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改正的人,都不应该放弃,这个李香蝶的背景既然被为夫知道了,她就对咱们没有什么威胁了,此女乐曲方面的造诣了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娘子闲来可以与她多多探讨。”
孙享福并不知道李香蝶现在的立场,也不知道她跟王麟的纠葛有多深,不过,他单纯的认为一个乐曲造诣高深的人,应该不会坏到那里去,他还是希望将这个社会所有有用的人都利用起来,为大唐的繁荣添砖加瓦的。
“原来,夫君还是比较欣赏她的,也罢,别家权贵到了夫君这个地位,家里多少也会养些戏子小妾的,闲暇时把玩,倒是夫君,从来没有这样的爱好,只怕外面都在说妾身是妒妇了,不如······”
“打住,这什么跟什么,男人跟女人,就一定要发生点什么?可不能用歧视的目光看任何行业的人才······”
在这个时代,青楼女子,能够被权贵把玩,那都是她们的福分,所以,虞秀儿的提议,是大唐贵妇做出来的一个很正常的决定,却是跟孙享福的思想有些冲突。
真当虞秀儿准备再劝的时候,却有戏院的管事将两本《狐仙》的话本送了进了隔间。
孙享福不想就这事跟虞秀儿深聊,便拿起了话本翻看起来。
“这本子写的很套路,只是不知道唱出来会怎么样。”
话题被孙享福引到了话本上,虞秀儿拿起另外一本认真的看了起来。
或许是信息太过匮乏的原因,这个时代的人们的创新能力都不怎么地,这个所谓的《狐仙》,基本是走了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