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江山 >

第88章

盛唐江山-第88章

小说: 盛唐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不是说自己掐指一算吗,连王鉷和李林甫的结局以及杨国忠会当宰相都知道,难道就算不出李白将来走向何方吗。”林诗悦美目直勾勾的盯着李飞,她心思通灵,总觉得李飞心里藏着什么绝大的秘密。

    李飞干笑了一声,有些秘密当真是不能说的。

    “娘子,最近岳父岳母大人催得紧,茶饭不思就想让我们生二胎,好有一个跟娘子姓林的孩子,我们不能让岳父岳母大人失望,你说是吗?”李飞环抱着林诗悦纤细充满弹性的腰肢,一本正经的看着她。

    林诗悦风情万种的白了李飞一眼,就知道李飞是在岔开话题,不过李飞不愿意说的秘密,她从来不逼问。

    “那夫君想怎么做?”林诗悦美目勾人的眨了一下,精致的玉手攀上李飞的胸膛,很诱惑。

    李飞哪里还忍得住,化身为狼便压了上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9章 大唐兵锋

    (全本小说网,。)

    唐玄宗的开元天宝盛世,除了商业的繁荣,百姓富足之外,还表现在对外用兵上。

    唐玄宗好大喜功,虽然倦政,但一直关注边境战争,对打胜仗非常赞扬,对敢挑衅大唐的诸国几乎从不妥协,唯有开战,甚至多线战争也在所不惜。

    因为唐玄宗好战,大唐边疆的诸节度使们为了迎合唐玄宗,也为了自己的前途威名,便不顾一切的屡屡找借口与周边各国开战。

    天宝六年,吐蕃国公主下嫁小勃律国王为妻,以至于小勃律国及其周边二十余国集体叛变大唐,投靠了吐蕃。

    大唐与吐蕃是老冤家了,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吐蕃国消停了五十年。

    不过,吐蕃也是处于其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怎么甘心周边势力尽归大唐,自武则天时期便一直与大唐争霸,哪怕屡屡失败也从未放弃,这次的小勃律国事件便是吐蕃国与大唐争霸的又一次尝试。

    对于唐玄宗这样强势的皇帝而言,任何背叛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小勃律国事件,大唐进入天宝年之后,第一次开启对吐蕃国的战争。

    在唐玄宗的命令下,安西四镇副节度使高仙芝于天宝七年率军万余征讨小勃律国,与吐蕃,小勃律国联军战于连云堡。

    第一战,唐军便阵斩吐蕃,小勃律联军五千人头,另俘获千余。

    经过两个月征战,高仙芝击破小勃律国,俘虏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

    凭借战功,高仙芝升任安西四镇节度使。

    大唐节度使权利非常大,可不用兵符全权调动所辖军队,并且还有自行征兵和税收的权利,还能自行判断对周边诸国开战。

    小勃律国一战,吐蕃国惨败,连和亲的公主都被大唐俘虏了,索要未果,吐蕃国皇帝大恨,怎能善罢甘休,自天宝七年底又屡次挑衅大唐。

    唐玄宗震怒,为了教训吐蕃国的狂妄,天宝八年,命令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主帅,统陇右,河西,突撅阿布斯军队,以及朔方,河东部分,共六万三千大军反击吐蕃,开启了天宝年之后,第二次与吐蕃国的大战。

    这一场大战的规模远远大于小勃律国之战,双方前后都出动了十数万大军,连月酣战,互有胜败,主要还是大唐占据上风,吐蕃国被动防守。

    哥舒翰率领唐军与吐蕃国之战激烈,刚刚当上安西四镇节度使不久的高仙芝也不甘寂寞。

    天宝九年,高仙芝明面上假装与敌对的石国修好,降低石国警惕,暗中却密谋率军偷袭石国。

    石国位于巴尔噶什湖西南,恒罗斯以南四百多里,国力只比小勃律国强一些,本来就被安西四镇压着打,放松警惕之下被高仙芝偷袭,如何能够抵挡。

    唐军在高仙芝的率领偷袭下不出意外的一举攻破,石国国王被俘,石国王子窜逃,带着石国残部激烈抵抗唐军,但面对高仙芝的唐军进攻节节败退,被灭国是迟早的事情。

    中东,陇右激战正酣,西南的南诏国当然也不安分。

    自鲜于仲通欺辱南诏国,让南诏国王不甘受辱而与大唐翻脸以来,南诏国便屡屡在边境挑衅大唐。当初李林甫便是以此事逼杨国忠离开长安城前往剑南处理与南诏国的纷争。

    杨国忠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当初南诏国闹事,害得他被李林甫以此设计,着实担惊受怕了好多天。现在杨国忠当了宰相,权利更大了,加上他仍旧兼任剑南节度使,同时也想取得一些战功,进一步巩固宰相之位,这个时候南诏国还敢闹事,杨国忠怎么能够放过。

    鲜于仲通虽然卸任了剑南节度使,但仍居副使。

    天宝十年八月,杨国忠授意仍为节度副使的鲜于仲通率领剑南八万唐军进攻南诏国,打算给南诏国一个教训。

    南诏国小力微,八万唐军,光是吓都能把南诏国吓死。南诏国王本来只想挑点争端,出一口心里的恶气,没想真和大唐开战,却弄巧成拙,慌得差点没病倒。

    好在有臣子献策,吐蕃国正在和大唐激烈交战,可请求吐蕃国的援兵。

    小勃律国一战惨败,公主被俘,吐蕃皇帝深以为耻,加上陇右唐军进攻吐蕃,吐蕃军节节败退被动防守,心里正憋着一口气呢,听闻南诏国求救,二话没说便派了四万吐蕃军援救南诏国。

    鲜于仲通可不是高仙芝,哥舒翰那等打出来的悍将,统兵才能有限,加上不知道吐蕃援兵到来。

    八万唐军于西洱河一带被南诏,吐蕃联军夹击,惨败,损失六万士兵,西洱河水被染红,飘满了尸体。

    鲜于仲通毕竟和杨国忠交情极好,当初有恩于杨国忠,并且进攻南诏国也是在杨国忠的授意下进行的,为了避免这场惨败连累到自己,杨国忠隐瞒了鲜于仲通惨败的消息,呈给唐玄宗的只是一场小败,损失人数也降低了数倍。不过唐玄宗依然震怒,撤销了鲜于仲通的副节度使一职,虽然丢了官,但鲜于仲通命却保住了,非常感激杨国忠。

    南诏国击败唐军之后,知道大唐不会善罢甘休,索性直接臣服吐蕃,接受了吐蕃皇帝的册封,号称‘东帝’。

    也不知道是吐蕃国皇帝阴险,故意而为还是怎么的,总之他这一举动犯了唐玄宗逆鳞了。

    小小南诏也敢称帝?唐玄宗震怒,只觉得是南诏国背叛了大唐,奇耻大辱。

    大唐在西域,陇右都是接连大胜,打得吐蕃节节败退,如何忍受在南诏国方向惨败,小小南诏背叛大唐,又岂能看着它逍遥。

    唐玄宗震怒之下,下旨征召河南,河北之兵,要再一次征伐南诏国。

    南诏国虽然小,但地形独特,丛林密闭,加上有吐蕃国做为依靠,大唐虽然强大,但毕竟新败一场损兵六万,一时半会想击败南诏国也不容易,与南诏国之战也将是一场长达数年的大战。

    杨国忠毕竟兼任着剑南节度使,剑南与南诏国之战惨败,虽然大事化小被压了下去,又有鲜于仲通顶罪,可若不找回场子,他这个剑南节度使及宰相的面子往哪搁。

    所以,不仅唐玄宗重视征伐南诏国之战,杨国忠同样重视。

    而因为谋划南诏国之战,又要帮唐玄宗处理许多政务,以及宰相本身的事情,杨国忠忙得都没时间找李飞和李白的麻烦,倒是让李飞和李白逍遥了一段时间。

    李白春风得意,常常被唐玄宗召见,美酒佳肴好不快活。

    李飞则安静多了,杨国忠不找他的麻烦,他更懒得去挑衅杨国忠,每日上朝,去京兆尹审审案,在家摆弄摆弄一些小玩意,逗逗儿子李睿,与两位娘子商量着‘造人’,生活非常舒坦。

    西域,陇右,南诏国三个方向打得这么酣,做为唐玄宗末期的大主角之一的安禄山怎么能没有自己的动作,他的野心可比任何人都要大。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70章 养寇自重的安禄山

    (全本小说网,。)

    靠着连续对奚族,契丹族的作战的战功,安禄山此时已经身兼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权势非常大。

    刚开始的时候,安禄山只是范阳节度使,奚族和契丹族势力有限,远不敢和大唐做对。

    不过,安禄山做为范阳节度使,周边只有奚族和契丹族,若不攻击奚族和契丹族,哪来的战功讨好唐玄宗,怎么平步青云。

    为了逼迫奚族和契丹族,安禄山示意手下的将领辱骂奚族和契丹族首领,同时派遣心腹深入奚族领地,大肆杀戮奚族部落老幼,并且隐隐将罪责嫁祸到朝廷头上,生生将奚族首领逼反。

    奚族反叛,安禄山便率军与奚族作战。

    奚族势力比契丹族小一些,与大唐更是不可比较,虽然安禄山只领着范阳兵力攻击奚族,但背后有整个大唐做后盾,力量同样比奚族强大。

    安禄山打得奚族节节败退,战功一个接着一个的传到唐玄宗面前。

    安禄山非常的奸诈,他控制着打胜仗的时机,每半个月一场小胜,但个月一场大胜。如此一来,唐玄宗经常听闻安禄山打胜仗,好似安禄山打的胜仗比高仙芝,哥舒翰两个人加在一起还多得多似的。

    唐玄宗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安禄山这样经常打胜仗,唐玄宗自然而然的对安禄山印象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看重和信任。

    安禄山的野心那么大,光是一个范阳节度使怎么可能满足得了他的胃口。

    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利,安禄山不断将战争的规模扩大,把契丹族也拉到了战争当中,同时攻击奚族与契丹族,也让奚族和契丹族联合在一起。

    奚族和契丹族单一势力可能有限,但两族相加,势力可就大了,拥兵达到将近二十万的地步。

    两族联合,如此强大的实力当然不是范阳一镇就能抵抗的,为了抵挡奚族和契丹族的联合,唐玄宗只能给予安禄山更大的权利,所以安禄山领着范阳节度使的同时,又兼任了平卢节度使。

    如此一来,安禄山便领河北幽州,和大半个齐地,势力膨胀了一倍多,对奚族和契丹族作战便能势均力敌,不断击败奚族和契丹族联军。

    奚族和契丹族实力有限,哪里经得起安禄山这般连续打击。

    安禄山背后有整个大唐做后盾,兵员粮草器械源源不断,而奚族和契丹族人口部众有限,这般连年大战下去,损失人口太大了。

    与安禄山打了一年多之后,奚族和契丹族妥协了,纷纷向大唐低头求和,祈求休战。

    奚族和契丹族想要休战?这怎么可以!若奚族和契丹族臣服休战,那安禄山还有什么借口身兼范阳平卢两地节度使,还怎么不断取得战功讨好唐玄宗?

    安禄山当然是不可能同意两族求和的,不过安禄山阴险,奚族和契丹族求和,安禄山表面上同意了,背地里却并不把消息告诉长安城朝廷,他打算烧一把更旺的火,一把浇不灭的火。

    因为假意接受了奚族和契丹族的求和,安禄山和两族暂时罢兵休战,为了表示臣服,两族给了安禄山大量战马和牛羊想让安禄山送往长安城,以表示两族对唐玄宗的敬意。

    可惜,安禄山根本不打算让唐玄宗知道两族求和的消息,把所有两族敬献的战马和牛羊都扣了下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两族不知道安禄山的恶意,还以为大唐已经接受了两族的求和,他们可以休养生息了,便放松了警惕。

    安禄山诱使奚族和契丹族,为他们举办宴会,请两族的人喝酒吃肉,实则酒内掺有迷药成分,来喝酒的人纷纷被迷倒。

    安禄山将被迷倒的奚族人,契丹人全部斩首,并把他们的首级送往长安城谎报战功,一次至少也有两三千人,算得上一场小胜。

    安禄山前前后后总共坑害了四批奚族和契丹人,斩杀万余颗首级。

    这么多首级送往长安城报成战功,就等于安禄山不费一兵一卒便‘连打了四场‘胜仗’’。

    安禄山这边爽了,奚族和契丹族却损失惨重,因为被诱骗去喝酒杀掉的大多数是年轻力壮者,这都是两族精锐士兵就这么白白被杀掉了。

    “欺人太甚!”两族首领怒发冲冠,气得想要癫狂。

    安禄山虽然心狠手辣的以无耻的方式坑害两族,但却又不想背上恶毒的骂名,他另有自己的盘算,便想方设法把黑锅扣在了大唐朝廷头上,让两族人误以为是大唐朝廷指示这么干的,大唐想要彻底灭亡两族,并不接受两族的求和。

    灭族啊!大唐竟然这么狠,如何还能再忍?哪怕拼尽最后一兵一卒也不能让大唐如愿啊。

    两族首领毫无意外的带着两族再一次兴兵,并且直接是不死不休的那种,疯狂的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