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圈 >

第24章

三国圈-第24章

小说: 三国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啊,来自一座山!”

    李轩一昂头,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似凭吊怀古,睹物思怀,眼神朦胧,“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藏龙卧虎的断背山,终年冰风暴肆虐,却无碍此间饮食男女,日日喜宴。你道为何?皆因此间男女,虽与魔鬼共骑,却严守色戒。这是一座理智与情感之山,我愿断背今后面临抉择之时,能够想到这座山。任山外冰风暴肆虐,心中理智与情感之山在,便是心安。”

    “断背之山,心中山安,原来如此。”

    简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少时,又有些纠结,惭愧道,“亏我简宪和自诩博览群书,却真不知此山之所在。”

    “在云和山的彼端。”

    李轩负手长叹,“传说轩辕黄帝,剑陨之地。我也是在先秦列国的一卷竹书纪事上,看到过此山的记载。武帝之后,先秦竹书多散轶,倒是忘记了出自哪一诸侯国,哪一篇了。”

    “是啊,难道要让民知,是谁将舜流放到极南的苍梧之野么?”

    简雍不白给,闻言更是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暗忖果然不愧是士族门阀出来的子弟啊,家里藏书非简氏可比。

    未免李轩小觑,简雍马上接了一句,之后摆出了一副我了解的模样,却不深谈,以免露怯,转而对李安抚须微笑,“断背,切莫辜负你家主公的期许,心中有此断背山,便无封侯日,终能守一世心安。”

    “谢宪和公解惑。”

    李安恭声冲简雍一礼,又对李轩一拜,“谢主公厚爱。”

    “不用讲这些烦文缛礼,自在随性便是安。”

    李轩紧抿着嘴,眼神不太敢看李安李断背,也不敢与一副恍然之色的简雍对视,怕自己绷不住笑场,借着李安又行礼时,赶紧笑着一摆手,“行了,事情既定,就不叨扰宪和公了,随我走吧。”

    “是。”李安恭声应是,缓步走到了李轩身侧。

    李轩招呼完李安,侧过身来,对简雍恭敬的拱手一礼:“宪和公,食堂要发包子了,正缺人手,且容轩先行告退。”

    “你且自去。”

    简雍一副名士的派头,下巴一昂,轻摇扇微颔首。

    李轩闻声又是一拱手,再拜辞,之后扭头就走。

    李安亦步亦趋的跟上。

    “唉…”

    一等李轩背身而走,简雍脸庞上的傲然之色顿消,带之以一股深深的落寞。

    他本以为李轩会苦劝他入伙,起码也会大力游说他助饷才是。

    可都没有。

    此时想想,他倒是明白了李轩为何不苦劝他入伙,为何不大力游说他助饷了。

    刘备四兄弟兵不过三百,且全是乡民新训,全副身家若他所料不差,应该就是李轩随身箱笼里的百贯五铢,百匹丝帛,十斤马蹄金,与一些衣被服零碎。

    至于刘备,家底连草席草履加一起,怕还没箱笼值钱。

    而他简雍呢?简家坐拥家兵三千,佃户一发矛,可再得兵上万。

    简氏一族,仅田产,就计有水浇地,旱田,桑田六十三万余亩,五十蹑绫机二百七十余张。年收粟,麦,稻一百五十万石以上,年织绫一千六百五十匹许。

    面对家财巨万的他,人家怎么延揽?许个三百万石的官?那就不是官了,那是彻侯!

    刘备四兄弟还都是白身呢,怎么可能许他个彻侯?李轩随身的那点薄财,怕是管他简雍一月吃喝,就要见底,又怎敢延揽?

    简雍心下凄苦,有八万石田的乡间地主,能跟八百石俸禄的朝官比么?坐拥一县之土,能与一县之令比么?

    我简宪和不是那么贪的人哪,若明日真能一起开创出一番局面,今日同甘共苦又如何?

    “…卿侯阶前盈尺地,欲寻一席不可得。”

    简雍喟然长叹,愣愣的望着李轩二人越去越远的背影,眼神迷离的喃喃自语,“我简雍,自己,难道,真就不能,为自己,封侯么?”

    就在渐行渐远的李轩,要钻入食棚的刹那,简雍突然握紧了双拳,举起一臂,大声呼喊道:“小仙,且留步,我与你有事相商。”

    狂士做派要不得,邀名是假,为官是真。

    简雍想通了,前程,要就大声喊出来!

    他简宪和对时下虚弱不堪的刘备等人,如大旱之望云霓。可李小仙个竖子,居然见云不求雨,也不怕渴死。

    你个竖子不来求我,我自去找你便是。

    旱地既为我所润,地里的收成,我简宪和就要分润。

    这他妈就是个生意!

    “又是一头驴,上磨喽。”

    李轩闻简雍之喊,没听见似的脚步不停,钻入食棚,少许,才在棚外乡民的提醒下,复又钻了出来,一脸诧异的抬手,向紧步走来的简雍,挥手以应。

    他笑着挥完手,目光越过了越走越近的简雍,渐渐昂首望向了清冷的天空,深呼了一口气,喃喃道:“刘虞呀刘虞,我才,兵,马,粮,钱,五驴皆全,待我磨好面,你就能尝到白面的滋味了,那酸爽,简直不敢阻挡……”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十三章 连锁反应

    (全本小说网,。)

    幽州是边地,却是大州,乃轩辕黄帝宅幽之潜邸,传说中战九黎祖蚩尤之地,古九州,汉十三刺史部之一,自古便是军州。

    由于是军州,幽州下辖的十一郡国,九十余县,乡邑,侯国,非但兵户占比极高,且军械粮马保有量,不下司隶。

    更为难得的是人口。

    在凉并幽三边州中,幽州仅涿郡、广阳郡、上谷郡、代郡、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玄菟,乐浪十郡,人口就达到了二百五十万口。

    这仅是郡,国,县乡亭里在册人丁口数,不计豪族隐荫,兵户,吏户,与不在册的隐户流民。

    而同为北方三边州的并州,郡县人口不足七十万,凉州更是不足五十万口。

    由于是军州,实际人口要远高于在册人口,这是由秦汉全民戍边,边地屯田政策决定的。

    戍卒与屯田兵,连带家属,为兵户,不入民籍。

    一戍卒拖家带口,一户平均四口人多些。

    仅幽州就有戍卒与屯田兵三十余万,连带受汉廷管辖的乌丸,诸胡部,兵户人口不下百万。

    异族兵马,同样是大汉兵户,幽州是乌丸与东胡诸部骑兵。并州北部是内附大汉的南匈奴诸部,凉州是诸羌部。

    内附的诸胡部盟,就是大汉子民了,为大汉征战就等于服徭役,缴纳赋税了,与哥萨克一样。虽名为胡骑,实同为汉军,归大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与边军护匈奴校尉,护乌丸校尉统帅。

    此时,于北方并、幽、翼、青,徐五州,镇压黄巾的骑兵,就有汉军胡骑。

    凉州胡骑没镇压黄巾,是因为凉州饥荒,边章,韩遂等人拉着诸羌部,自己造反了。

    凉州之所以可以起事成功,义军蜂起,就是朝廷把凉州边军的机动兵力抽调走了。

    一部由何进调入司隶,拱卫三辅,其余由皇甫嵩,朱儁等调入内地,平翼,兖,青,徐等地的黄巾了。

    前脚刚走,身后就反了。

    连锁反应!

    时下的幽州,李轩等人所在的涿郡,就正在遭受黄巾连锁反应的波及。

    受战祸荼毒,由翼青徐等州北上幽州的流民,正与日增多。

    农历三月之时,且不过零星精壮,同村同邑结伴北上求活。

    一入四月,初夏清合,来自翼青徐三州拖家带口的流民,推车赶骡,牵猪抱羊,人马牛驴汇聚成流,南北窝棚连绵,几竟塞淤道边。

    这都是翼青徐等地误了春播,情知熬不过今岁的乡民,干脆家底一收拾,带上最后的口粮,北上闯命祈活。

    乡民随身携带的口粮,就是辛苦的一粒粒选出来,本要作为种子的农家唯一希望。

    如今,希望破灭了。

    种下难熬青黄不接,秋收时战祸若不止,官府强争,义军逼捐,黄巾裹挟,小民只要碰上一次,就熬不过寒冬。

    除了老实巴交,原地求神等熬的外,想自己挣命?要么入黄巾,要么投充豪族为仆,要么北上边地为戍。

    边地贫瘠,却有屯田政策。

    平日庶人拒绝服役戍边,要罚钱要充军。此时从南部诸州北上的乡民,却都是冲着屯田来的,希望能在边军的保护下,安稳的种口吃的。

    此一现象,被李轩正在整合的情报网侦知。

    简雍所在的简氏一族旗下店铺货栈,隶属苏双与张世平的牛马贩卖网络,各地坐探发回的情报一经汇总,再由探马抽样反馈。

    零散的情报被归纳,各地的数字变成了一张张k线图表。待前出至翼州,青州,兖州,徐州的探马,将当地乡间实时情况回馈后。

    李轩终于确认,这一现象不是临时,而是将持续很长时间。

    起码今年之内,北上人口将呈逐月扩大之势。

    春播已误,农田已经抛荒,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

    初步探明,兖冀徐青四州,粮田抛荒面积普遍在两成以上,翼青徐三州最糟,黄巾烽起,豪强结寨自保,乡间大片土地无人理会。

    最迟夏末入秋,来自徐州的流民,就将与青,兖二州北上的人流,在翼州合流。

    如翼州不阻断这一趋势,不尽快分流。聚集的流民面临北方入秋后,逐步转冷的天气,将有可能滞留翼州。

    如此,翼州持续动乱的可能加大。且无论翼州发生什么,流民北上的现象只要不趋缓,流入幽州的流民数量只会加大。

    且幽州由于是边地军州,每年要接受翼州与青州两亿钱,与一定的布匹,盐糖等生活物资拨给。

    幽州有大片屯田,牧场,马驼羊等牲口多有,河系渔获与猎物又多,粮可自给,且粮价仅为内地州一半。

    李轩八钱一碗的雕胡饭是买的饭,且菰米不是粟米麦主粮,他当初眼中的焦点是点,是摊上的一碗,而不是大宗粮食价格。

    他与简雍熟了才渐渐明白,幽州的粮价算低的了,米栗麦不足三十钱一石,合十二斤三个钱。

    幽州缺的是布,盐,糖,纸,酒,陶等手工业制品与生活用品,更缺给边军兵卒发的五铢钱。

    可时下青州,翼州已成战场,贸易流通连带铜钱输入都大受影响。

    太平道总舵就在翼州钜鹿郡,早打成了一锅粥,加上要应付汹涌北上的人潮,即便平了黄巾,乱不会平。

    因为翼州,青州,徐州等地,粮不够。

    粮食承载的极限都不足九成,那剩余的一成人口,无论是亡于饥荒,还是死于战祸,终会飞灰飘零。

    投降都收不了,没粮,明年春播前降卒无法还田,收了谁养?养不了再乱?

    为了不让乱子扩大,多余的人口只会被封在原地,损耗在原地。

    当十人中要饿死一人的时候,十个人都不会想做被饿死的那人。

    当十人去抢九份活命粮,就会把粮再朝下折,抛荒田继续增多。人再朝下死,人口再减。

    只有人死的比粮减的快,到了粮比人多,余七人剩七份多活命粮,余四人剩四份多活命粮时,大乱才会趋向稳定。

    至于让各州郡有粮的诸侯勋贵,士族门阀,豪族富户开仓放粮,那就是想当然了。

    自家比邻家富的小民小户,愿舍钱粮与邻家贫户么?小民且善财难舍,让门阀豪族舍钱粮予难民?

    乱世一临,豪族招兵保家,趁火打劫,起兵从龙还来不及,哪有功夫顾及不相干的人?能看到破家之忧,豪族或会输款给堵门鼓噪的黄巾,但不会理路旁求讨的可怜之民。

    当意识到粮不抢不得时,本跪着求讨等赐的可怜之民,会越来越多的站起来,揭竿削矛,用命挣命,变为朝廷最可恨之人。

    反贼!

    按刘备的话说,这就不是百姓了,是不事生产,蝗虫一样的蛾贼。

    无论是何原因,导致了种地之民,变成了蛾贼。总之,民已成蛾,要解决的是怎么把蛾变回乡民?怎么阻止民继续变蛾?

    蝗灾一起,若不能阻,那趋势就直奔赤地千里,十室九空去了。

    要阻断这一趋势,要么,从外州调一份以上的粮,入青徐翼等缺粮州。要么,调一支能镇压一人起的军队来,露头就压下去。

    否则,这一趋势不可逆。

    可大汉满共十三州,八州俱反,凉州河套粮仓都饥荒了,哪来的粮?

    边军都抽调入司隶,保卫洛阳了,哪来的军?

    李轩由此判断,这一趋势,起码三年之内,不可逆。

    那么,大概率,幽州动乱在即。

    连锁反应下,失去铜钱输入与生活必需品来源的幽州,流民涌入又必将呈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