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88章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88章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路是艰难的,与大自然博斗。一路向东,根本就是一部磨难史。

    阳关。

    这个大汉王朝关口,曾一度是人们恐惧的所在。阳关之外,曾是流放罪大恶极之人的场所。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之外,西域化外之地。民风不通,语言有碍。一出阳关,偌大的环境顿变,一切都得重来。

    年久失修,此刻的阳关有些破败。荒草残存,述说着岁月斑驳。这是历史的象征,站在其前,一股厚重感迎面而来。

    有大秦帝国的煊赫峥嵘,有边疆战士的铁血杀伐,更有班定远经略西域的孱孱足迹。一步一个脚印,踏出了大汉的煌煌盛世。

    “驾。”

    脑海里念头纵生,嬴斐催马而过。一瞬间,阳关便落在了其身后。

    大军浩荡而归,浑身上下一股自信爆发。一时间,仿佛其脱胎换骨,新生了一样。

    特别是汉人,军中汉人。

    一种特别的意味,在充斥。那是归家心切,那是踏上故土的安心。对于汉人而言,西域三十六国,地虽大,却非其家。

    汉人最是恋家,故土难离,根植于灵魂深处。那怕嬴斐也是一样,踏入汉土,一股游子归家的感觉,自心底而发。

    眼眶微微泛红。

    进入阳关,距离敦煌县,不过百里之地。两天行程,旦夕而至。一路无言,大军继续东向。

    敦煌郡。

    没有了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再加上阎象妥善治理,敦煌郡散发着勃勃生机。百姓脸上有了笑容,民心安定,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主公。”

    大军旌旗招展,斗大的大都护旗与嬴字帅旗,一目了然。敦煌县,自是接到了消息。

    阎象今日早早出城,率领城中文武于十里之外相迎。

    “阎长史。”

    两人点头寒暄几句,大军浩荡而归。郡守府内,嬴斐立于上首。眸光有神,浑身充斥着,一股大威严。

    “大都护,得胜而归,当贺之。”

    “此战,长史当记首功。”

    阎象世故圆滑,极会说话。一脸笑容,对于众人之间,拿捏恰当。一番寒暄,众人皆欢喜之。

    ……

    “进城。”

    嬴斐手一挥,大军徐徐而入。威武的大军,气势汹汹。精兵强将之气,四散。给城中百姓注入一股强大的信念。

    这是敦煌的守护者,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可以为他们抵御一切风和雨。在这一刻,百姓目露欣喜。

    他们受到了太多的苦难,渴望平静的生活。对于生活有了向往,百姓们向心力飙升,对于嬴斐多了一丝认可。

    这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认可。

    嬴斐的郡守府,得到了拥护。百姓就是如此现实,如此淳朴。想要得到他们拥护,很简单。

    民以食为天。

    给他们一个安定的环境,可以自耕自足就足以。这一刻,嬴斐心生感触,对于此,多了一些明悟。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句话在乱世,是一句真理。眸子里射出一道光芒,嬴斐看了一眼阎象。一时间认识到了一个其才的强大。

    各有所长,这是一个治国安邦之才。

    郡守府。

    “长史,本官不在,敦煌安好?”

    一群人各自落座,嬴斐居于上首。开始了询问。离开三月,敦煌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更显的生机勃勃。

    闻及嬴斐的话,阎象眸子一闪,掠过一抹精光,道。

    “大人赎罪,属下逾权,擅开杀戒。望大人惩处之。”

    阎象抱拳,神色恭敬。其脸上镇定无比,根本就无一丝异常。

    “哈哈,敦煌郡繁华异常,百姓安居乐业,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三月余,当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能如此,皆乃汝之功,何罪之有。”

    嬴斐语气宽容,根本就不欲追究。在他心中,大功可以掩小过。只要不是背叛,都是小事情。

    “大人,属下整顿吏治,安置百姓之际。杀了几家出头鸟,做警示之用。一时间,敦煌大治。”

    “杀的好。”

    点了点头,嬴斐赞,道。这种害群之马,杀之何惜。他不介意杀戮,不介意属下越权,但,就怕他们不作为。

    乱世到来,一切权力都是虚的。太祖曾言,枪杆子里出政权。在这个大争之世,只有军队在手,才有绝对的骨气。

    有枪就是草头王。

    一切规则被破灭,一切秩序都将被打乱。这一次,是暴力在作祟,是血腥大行其道。

    “子歇,马钧至乎?”

    了解敦煌郡的大概,嬴斐星目一挑,道。出征已过三月,满打满算,马钧也该早到敦煌了。

    今日十里相迎,其却未见马钧。高坐其上,嬴斐心生疑窦。马钧之才,堪比一个魏武卒。

    在这个时代,他就是钱学森,是邓稼先。

    “月前至,言大人至,其方出。属下置府而待之。”

    “嗯。”

    嬴斐点了点头,阎象不亏是大才。处理事务,人情世故皆顾及。这样的人,嬴斐突然生出一抹不舍。

    瞅着阎象,嬴斐眸子闪了闪,挥手,道:“大军跋涉,一路劳苦。斐有些疲惫,诸位回去吧。”

    “诺。”

    “子歇留下。”

    众人皆走,大殿之内,只留下嬴斐与郭嘉,阎象三人。一时间,气氛沉默,三人皆未言。

    顿了片刻,嬴斐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本官于西域设立楼兰郡,子歇收拾一下,出阳关,担任郡守之职。”

 第174章 我有一个梦想

    人才。

    这一刻,嬴斐心里烦躁。看着窗外,目光如炬。阎象离去,都护府长史空缺,这是一个大问题。

    善于内政,这样的人才。综合三国上下几十年,也挑不出来几个。

    而且敦煌郡,太偏远了。中原繁盛,人才其多,嬴斐根本无法求之。

    这一刻,嬴斐终于正视自己。

    领军冲锋,可为帅不可为将。坐镇一方,可为王而不可为官。其可以制定大政方针,引领天下走向。然而,其对于落实,并无心得。

    阎象离去,庞柔朝洛阳。整个偌大的敦煌郡,可为长史者,就郭嘉一人耳。

    “哎。”

    摇了摇头,喟叹一声,随之作罢。郭嘉为军师,不可擅动。再加上,历史有记载,郭嘉身体虚弱,常服五石散。

    曾于赤壁之前,在远征乌恒时,中途而死。这样一位奇才,绝代鬼才,就如此英年早逝。

    就连拥刘反曹的罗贯中都言:“中原栋梁倾。”

    郭嘉此刻,虽未服食,但其身体不佳。担任军师足以,嬴斐不愿其太过操劳。

    思来想去,毫无办法。

    嬴斐眸子闪烁,其中掠过一抹精光,呢喃自语,道。

    “以其主兼之。”

    他没有办法了,这一刻其极其渴望徐庶。只要徐庶在,这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徐庶,这个三国时期,少有的全才,十分的惊艳。其不仅是一流的统帅,二流的谋士,还是一个三流的政治家。

    纵观三国历史,曹操,徐庶,周瑜,陆逊,邓艾,这些才是上马可征战天下,下马了治理邦国的绝世大才。

    嬴斐没有办法,只能自领长史一职。

    ……

    天朗气清,整个敦煌郡,充斥着一抹欣欣向荣。压力如山,其决定外出走走。嬴斐行走于人群,心里泛起一丝的涟漪。

    无关散心,无关压力。

    只是为了发散思维,认真的看一看,这一片天地,这一片城。这是他的地盘,是他的基业。

    “奉孝。”

    “公子。”

    嬴斐莞尔一笑,对于郭嘉的称呼不置可否。公子,这是一个尊称。也是家势地位的象征。

    此时此刻,他配的上公子二字,而公子配不上他。

    “这偌大山河,每一滴汗皆为我等所流,吾等当守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生活,平淡而长久。一刹那,嬴斐有些恍惚。这样的生活,与他,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一个忙碌,一个清闲。一个在生与死的边缘,博取功名。一个在田间不断劳作,求一家三口温饱。

    “天地开泰,万物象分。人生而有伦,死亦有别。其,圣人自定之。”

    郭嘉有感心情变化,逐言之。其出身寒门,自幼受人诟病。自是向往纵横天下,一展胸中所学。

    这个时候,中原文化。受董仲舒影响太大。根本无丝毫开疆拓土之心,中原人热血与勇武正在消退。

    嬴斐所要做的,就是唤醒中原人,骨子里的疯狂。

    刀马所至,皆我疆土。

    届时,带领百万雄师,虎视天下。自中原大地出发,以中原物力之繁荣。打一场攻坚战。

    温顺许久的中原人,蛰伏在地的黄河文明。也将发出惊天怒吼,露出铮亮的獠牙,席卷整个天下。

    华夏族人,也该疯狂一回。领着百万大军,作一次碾路机。自中原九州出发,压过八荒六合,在太阳照耀的土地上,插遍大秦黑龙旗。

    攻下一地,捣毁其神庙,断其信仰,灭其文化。其后,组织儒家士子,出阳关以教化。

    中原文化,只授儒家。令其明君臣之道,辩三纲五常之伦。奇巧淫技,一律严禁。天下书籍,首调忠君,以华夏九州为圣土,引其向往之。

    与此同时,修改律法。明确规定,秦人特权。天下诸族,皆低其一等,形成极其明显的对比。

    建立功勋制度,只有特大功绩者,方可申请加入秦族。这种荣誉一旦形成,将会根植于灵魂深处,世代相传。

    更以天下诸族妇女,以赐大功者。如此不出三代,天下皆秦矣。届时,众人皆着中原服饰,言秦语。信仰相同,以秦为荣。

    “呼。”

    吐出一口气,嬴斐眸子里精光暴涨,脸颊微微潮红。脑海里的画面,太过于激动人心。

    按照其策,兼其后世所见,这一计策,可行之。一旦功成,则天下虽浩瀚,却以秦为主。

    这是一场暴行,一旦发动。必将有无数文明消亡,无数种族灭绝。

    为了大秦,一切在所不惜。嬴斐,眸子里掠过滔天自信。

    只要自己将之刻入法令,置于祖训。同时画下,七大洲手绘图。这一切,终有一日必将达成。

    “公子。”

    陷入极端意、淫的嬴斐,目光呆滞,嘴角露出一丝口水。在敦煌城,如此明目张胆,显然是有伤风化。

    “额。”

    回过神来,其尴尬的一笑,道:“奉孝,何事?”

    郭嘉眸子一闪,将不解置于心底。指着前头,道:“敦煌郡治下,一郡六县,再加楼兰郡四县,辖下民三十五万。”

    “今有大军三万五,十比一。”郭嘉眸子一缩,语气少有的郑重。对着嬴斐,道:“民兵之比,少于十五比一,即为穷兵黩武。”

    “《孙膑兵法·威王问》曾言:“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且,我军多异族,其内纯汉者,唯有魏武卒与重骑兵。”

    “嗯。”

    嬴斐闻言不语,神色难明。郭嘉之言,甚有道理,直指本心。他还记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的一句话。

    “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者,穷兵之祸也。”

    而且,目前最大的问题并不于此。西域所掠,足以支撑嬴斐大兴杀伐五载,穷兵黩武反倒谈不上。

    而汉异兵力之比,差距太大。这成了目前嬴斐等人最担忧的问题。一旦天下有变,其只能带汉军入中原。

    顿了片刻,嬴斐叹了口气,道:“迁民而至,当即征兵,以魏武卒为基,选拔铁鹰锐士。”

    这一刻,嬴斐有些目无余子。铁鹰锐士,其都敢直言。方才意、淫,其心生大气魄。

    嬴斐眸子里射出一道锋锐,指着蓝天,道。

    “斐有一个梦想,蓝天之下,皆吾土。”

    感谢醉有型100币,郭嘉大大100币,书痴大家100币,morningair晨光200书币打赏。感谢红影湿幽窗一张月票打赏。

 第175章 战车的设想

    蓝天之下,皆吾土。

    其野心之巨,令人咋舌。反汉之心,昭然若揭。

    郭嘉眸子一闪,半响无言。这里是敦煌郡,嬴斐此言并无不妥。而他已经踏上了贼船,走上了不归路。

    太阳光下,少年如金甲天神,有着凌凌神威。一举一动,就连一个表情,都有着致命吸引力。

    这是一种魅力,一种发自内在的气质。多少时间的锤炼,时至今日,嬴斐的个人魅力四射,无限耀眼。

    “奉孝。”

    良久之后,心思收敛。嬴斐眸子一动,心里有了一个决定。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