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第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楚韩如果分进合击,那我们自然可以从容应对,而当年对齐一战给他们留下的阴影,他们也不太可能选择分进合击。”
“如果魏楚韩合兵,那么进攻方向只能是……”
伸出手指,点了一下地图上睢水、丹水的方向道:“只能是诸侯合兵于大梁方向,沿着丹水睢水向前推进。”
“宋国皆平原,唯有如此才能支撑大军决战所需辎重。”
“以各国对我们的了解,这一次若真的想要和我们打一场大仗,他们合兵之力至少要十万战兵。十万战兵,又需要近二十万后勤,需要动员卫、陈蔡、雍丘、河东之民,方可以达成。”
“就算有心出兵,会盟勾心斗角、动员农兵准备,都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可以做好充足的准备。”
“施政上,可以快速地在宋完成土改,使得民众得利,心向我们。”
“军事上,他们准备的同时我们也在准备,楚国不敢出全力,因为我们的舟师强于楚人,楚国在淮水长江一代定要采取守势。”
“菏泽方向,我们修筑了极多堡垒,而且距离楚地太远,后勤不易且一旦攻击不利我们反攻陈蔡,楚国都不会允许主攻方向是菏泽、陶丘一线。”
“种种原因,他们能够选择的进攻方向,能且只能是沿着睢水、丹水,夺商丘、桑林,逐步靠近沛邑、彭城。”
这一点既是六指的想法,也是参谋部的想法,更是墨家上层一致的看法,各种复杂的局势以及诸侯不可能齐心的前提下,合兵一处不会出现把背交给别人。
后勤压力之下,沿着睢水、丹水向东推进,算的上是最稳妥的办法。
分兵合进,且不说害怕泗上利用机动优势各个击破,就是楚魏韩齐之间要是卜互相掣肘就鬼了,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这才是诸侯联盟的常态。
六指再度指着商丘异动、沛邑以西的方向道:“参谋部的意思,就是我们在南线坚守砀山、符离;北线坚守菏泽陶邑一线。”
“诸侯联军出动,耗费巨大,必求速战速决,否则明年就要闹大荒。我们便利用这种心态,放弃富庶的商丘一线,诱使诸侯联军突入到单父以东。”
“一则宋国城邑不可坚守,二则节节抵抗只是徒增伤亡,倒无意义。”
他的手在菏泽、单父、砀山一线略微一划,说道:“诸侯看似是平推一线,实际上却已经陷入了我们以退为进的陷阱。”
“诸侯联军主力进至单父,则我们只需要将主力跳到北线,沿济水直扑黄池、大梁,利用空间换来的时间,以及我们的行军优势,只要兵锋直抵大梁,那么诸侯必退。”
“其一,黄池、济阳渡,那是韩、卫两国补给重地,两地一破,后勤不足。”
“其二,若诸侯合兵,大梁必为诸侯后勤给养调拨之地,大梁城当年是我们帮着修的,极为好破,只要攻取大梁、截断鸿沟,那么诸侯的整个后勤都要被我们切断。”
“届时他们必要退兵,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攻城手段,也知道砀山数日就被攻破的事实,顺带着当年子墨子守城之术天下无双,墨守成规之名依旧在,他们定会退兵。”
“参谋部的意思,大致就是这样。以退为进,造出两翼的机会……”
适点点头,六指看了一眼适,犹豫了片刻,说道:“但……但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太过保守。这样一来,实际上是让各国退兵,只能小败,不能伤及他们筋骨。”
“既然早晚要战,不如趁此一战,彻底打断他们的脊梁骨。”
小心地看了一眼适,见适还是笑吟吟,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六指便道:“拖而行险。单父之谋,给我们留的缓冲地太大了,诸侯联军也不足够深入,战线拉得也不足够宽……”
“我们可以继续往后退,依托沛邑、沛泽、啮桑组织防御,诱敌更深入百里。”
“届时,不扑大梁逼其退兵,而是利用我们在内线后勤补给容易;动员更为效率以及我们征召制度的优势,从方与侧翼直扑单父,集结主力,将诸侯联军围困在单父、砀山、萧、沛邑、方与之间。”
“届时,诸侯军心必乱,十面埋伏,一战定中原。”
“诸侯联军若覆,中原再无阻挡我们的力量,连接郑国,直取河南地,包括齐之西南。归还郑为魏韩所侵之城,扶郑为傀儡附庸,盟秦以趁机夺西河。”
“如此,则中原大局可定。”
这战略必有风险,比之参谋部制定的那个逼各国退兵小胜和解的计划,风险更大。
不过一旦成功,却也的确如六指所言,一战定中原。
适问道:“按你的计划,我们一共需要多少人?”
六指早有方略,回道:“沛邑彭城,是我们的内线,又有水路补给相连,后勤足以保证。”
“全面征召,全面动员,我们一共可以动员十万士卒,届为可战之兵。”
“五年前我们得到了莒城和沂山,齐军必不敢全军出动以策应魏楚韩,必要留重兵以防我们从沂山长城直扑临淄,莒城方向只需要两师之力,配合民众,足以威慑齐人。”
“靠近沛邑沛泽,我们便可依泽、城而守,民众动员,诸侯联军虽多,但战线被拉长,要防备我们侧翼反击,其实能够攻城的也就最多六万众。”
“待敌军疲惫,我帅沛邑军团直扑单父,截断丹水,则诸侯大军为瓮中之鳖。一旦要退,巨子便亲帅军团后面追击,他们必要夺回单父,以求退路,我却据城而守,以他们的攻城能力,难以破城。”
“一旦一鼓作气不能破城,军心必溃,定要南渡丹水而逃,我军追击,他们必要逃入商丘以为依托。”
“一旦入城,则为死路。因为外无援兵,军心已溃,商丘民众心向我等。”
“不入商丘,溃军心惊胆战,无法集结再战,却也不得不入城才能重整集结。”
“一旦城破,则如当年吴起之大梁,魏楚韩都要胆战心惊,无兵可用,只能做好防守,以防我军势如破竹直抵洛邑。”
“我军却联络郑人,主力北上,齐西南民众心向我们,直取齐西南,便即和谈。届时,魏楚韩必要卖齐以自保。”
“魏值此大败,西河必丢;韩值此大败,郑人必可夺韩数城。如此,三晋弱矣,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兵临洛邑以观鼎之轻重。”
“赵虽强,高柳云中亦可自保。秦临西河,则南郑无忧。魏韩齐则彻底被我们废掉,如砧板之肉,日后我们想怎么割就怎么割。”
“楚人战败,国内因为变法积压的矛盾必要爆发,楚国必乱。淮水在我们手中,楚人便再无北上之力。”
六指说完,笑道:“只要他们出兵,就必要沿着这个方向进军。因为我算过,就算诸侯之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同义同心,想要一举解决我们,至少需要战兵辎重农夫共八十万余,方有可能。”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处处都有自保之力,沿着莒、菏泽、丹水、睢水、符离、淮水共六个方向进军,才有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然而……各国诸侯能集结的起这么多军队吗?集结的起这么多军队能撑一年的后勤吗?”
“六个方向,只要任何一个方向人数少了、出现了纰漏,我们利用内线的行军优势和民众的支持,只要破开一处,他们还是要败。”
“况且真要是集结这么多军队,我们不需要打,只需要拖,一年之内,诸侯国内必然崩溃,饿殍满地。”
“倒是我们主动进攻,反倒是麻烦些,困难些。”
“巨子不想现在打,但宋国出了事巨子却立刻选择出兵,便是源于此吧?主动打他们我们要再准备数年,可他们要是失了心疯来打我们,宋国一战便有可能使得中原震动。”
“屯兵边境不打,后勤要拖死他们,因为屯少了没用,少说也要屯十万。”
“出兵入宋,只要我们不选择在边境野战决战,后退诱敌拖长战线,抓住机会两翼包抄,就可以彻底让中原局势改变,魏韩崩溃。”
第八十七章 布局难变
适看着地图琢磨了片刻,墨家高层对于这一次万一不能避免的战争的战略构想基本一致,那就是不在宋国对抗,而是放弃宋国,拉长对方的战线和补给,诱敌深入,抓住机会从两翼跳到外线,夺回战略主动权。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如果要打,那么肯定是魏楚韩三国先攻,那么战略主动权最开始在他们手中。
如果只是屯兵边境,少了没用,多了的话魏楚韩都要被拖死。
六指判断的没错,魏楚韩如果真心想打,那么至少这一次三国以及附庸们要集结至少十万的战兵主力,这对于尚未完全变法的各国而言,只要输了那就是伤筋动骨。
这么多士卒囤积一处,后勤补给会把各国拖入深渊,他们必要求战,求速战速决。
用整个宋国的平原,依托砀山和菏泽陶邑为两翼,诱使敌人深入。
原本泗上和宋国的局面是这样的:宋国突出于墨家控制的菏泽以南、彭城以北,是一个凸起的肚子。
一旦墨家放弃宋国,诱使诸侯联军向前推进,那么这个凸起的肚子就会被逐渐拉平,甚至于出现凹形的半月。
原本无法支援中心的两翼,在退守泗上的时候,便可以自然地变为突出部,从而在两翼绕后创造战机,这是夺回主动权的好办法。
六指的想法有些弄险,但弄险之余一旦获胜就是大胜,正如六指所言,只此一战,中原可定。
各国能够动员的兵力还有不少,但能够野战的军团也就那些人,打掉了野战集团,攻守之势便易手。
即便有些弄险,但其实成功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至于六指判断的各诸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击溃泗上根绝墨家至少需要六十万包括民夫的推论,适也是认同的。
甚至觉得六指说的少了。
想要每一路都能野战保持至少不败、拖延到其余各路会和会战以多击少,每一个方向都诸侯联军需要至少有一支两万到三万的野战部队。
而除此之外,齐墨战争和墨家与越国的泗上霸权之争,都让各国学到了一点,那就是跳到外线攻敌之所必救。
如果敌方的主帅是草包,倒也简单,不需要考虑这么复杂。
但若不是草包,想要分进合击,毕其功于一役,那就要提防泗上义师的这个常用且擅长的手段。
最起码,济阳渡、商丘、桑林、黄池、大梁等几座关键城邑,要按照砀山的样式修筑起来棱堡式城邑。
一旦泗上义师跳到外线,依托这几个城邑的城防拖住,只要泗上义师不能快速破城,那么夺回主动权的战略就会失败。
而要做到这一点,那就不只是需要六十万,可能要动员整个魏国河东、韩国东部、楚国陈蔡师的全部力量,才能完成。
修一座这样的城邑,花费巨大,不是说只有人就能修起来的。
人的吃,农兵体制下修城就不能稼穑,稼穑就不能修城。
然而不修城,四面合围泗上,只要有一丁点机会,泗上义师就可以跳出外线,攻破济阳渡、商丘等城邑中的几座,就可以扭转战局,调动各诸侯之军。
这还在其次。
前线对抗,以墨家善于守城的手段,一旦攻到了泗上,就得堡垒对堡垒、围城对守城,可论及炮兵工兵优势却在墨家这边,这种战术得靠人命堆。
况且一次性出动倾国之力,就算是变法之后的秦国,打完长平之后都已经无力再战,数年之内几乎没有再主动进攻的能力,甚至于差点闹出饥荒,况于现在的诸侯国?
适虽然觉得在政治上泗上这边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在军事上也最好再等几年,但各国真要是出兵宋国非要打的话,他倒是也不怕。
只不过一旦开战,泗上的教育体系就无法支撑,财政不允许,而现在泗上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可用之人,还不足以完全控制中原地区,最好是再等个三五年。
适等墨家高层对于泗上局面的判断,认为自保绰绰有余,但是进攻不足。
攻守不是一回事,如果诸侯不联合、诸侯不互相救援,诸侯的主帅非要邀战于边境,那倒简单。
可就怕有些善于用兵之人,拖着墨家的主力往后退,墨家的战线和补给线都拉长,其余诸侯抓住机会捅一刀,那泗上就要出大事。
所以对于将来的战略,适和墨家的上层一直在等一个“天下有变”的机会,利用菏泽、宋、泗上等方向的堡垒城邑区防御,集结野战主力在此方向之外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