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塞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章 大战西藩(十)
一 “千岁!千岁!”众位明军将士听到朱楧这番话,更加感奋,一个个像发了情一样,扯着嗓子高声大叫道,恨不得将来犯的每一个敌军都撕成碎片。
在距离朱楧数里之外,哈密王纳忽里命令安营扎寨,他也是久经沙场之人了,单看明军这副气势就感觉他们不一般,虽然人数不多,但哈密王不敢存一丝轻视之心。
迪丽娜扎见父王脸色犯难,知道他心存犹豫,立即进言道:“父王,我们没有退路了,沙洲王阿鲁哥失里挡不了多长时间,我们要尽快抓住朱楧,结束战斗。”
哈密王纳忽里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变得坚毅起来,双眼中也透露出了狠辣地目光,以不容质疑的口吻说道:“勇士们,我们现在跟明军争得就是时间,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打垮这股明军,生擒朱楧!”
“打垮明军,生擒朱楧!”“为陛下效劳,为公主殿下效劳!”哈密军的斗志也被瞬间点燃了起来。
哈密王纳忽里不再废话,命令自己的弟弟安克帖木儿道:“安克,本王命你为前锋,从正面进攻朱楧!”
安克帖木儿正想着立下大功,提高自己的威信,听到命令十分感奋,当即在马上抱拳,道:“王兄放心吧,朱楧的人头是我的了!”随即带了一万五千名精锐进攻朱楧的正面。其中就包括他所带来的近万名骑兵。
哈密王又派了两员大将带领着本部人马和归附于他的几个小部落的首领合力进攻朱楧的两翼,自己则率领着儿子、女儿在后面压阵,准备先看清朱楧的阵势,然后再给他迎头一击。
至于朱楧的后路,哈密王完全没有派一兵一卒把守,因为他知道,这种情况下朱楧不可能逃跑,只要他一离开那个小山坡,阵型必乱,到时候这一万明军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哈密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这一战不是攻城战,因此哈密军改变了战法,直接出动了近万骑兵突击山坡,想靠着骑兵强大的冲击力一下子冲垮朱楧的阵型,然后再将他们分割歼灭。
眼前万骑奔腾,顷刻间呼啸而至,如果不是在以命相搏的战场,这场面倒还是一副不错的景观。
朱楧的阵型最外面的是战车兵,负责阻挡骑兵的冲击,刀盾兵与战车兵密切配合,负责挡住敌军射来的箭矢。那些刀盾兵为了鼓舞士气,开始整齐划一地用刀拍打这盾牌,边拍还边大喊着:“杀!杀!”
后世的朱楧看过许多明穿小说,里面的主角不是发展火枪兵,就是发展长矛兵,而且一打起来还经常只攻不守,靠手速取胜,似乎这是百战百胜的秘诀一样。朱楧一直对这样的打法持怀疑态度,要知道,明朝的火器还没有发展到完全吊打冷兵器的地步。火枪的射速很低,两分钟打三发就很不错了,就算用了传说中的三段击也不是百战百胜的。
因为,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都不是傻子,他们都不会用血肉之躯去硬抗明军的火器,他们有盔甲、有盾牌、有蒙着牛皮的楯车,这些东西都可以有效的减少火枪的杀伤力。
况且,他们也不会硬着头皮瞎打,在推进到一定距离后,会立即放箭还击,弓箭的射速要比火枪快的多,如果你没有防御措施,几排箭射下来,你的人就会倒一片,军心就会崩溃,还打什么仗。
明朝战争的特点是冷热兵器相结合,火器还难以独挡一面,认识不到这一点,是很难理解明朝的战争的。
所以朱楧认为那些人看不起刀盾兵的观点是错误的,刀盾兵是整支军队的盔甲,为军队提供基本的防护,就像是王者荣耀里的坦克。一支没有肉的团队,还怎么跟人打团?
朱元璋在长期实战的基础上,已经将明军的多兵种配合协调到了最完美的比例,那就是:刀盾兵(坦克)二十,长枪兵(战士)四十,弓箭兵(adc)三十,火铳兵(也是adc)十。朱元璋的部队还是以近身肉搏为主要战法的,火器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而且朱元璋北伐打败元军靠的不是骑兵,而是强大的步兵,根据《明实录》、《鸿猷录》、《皇明通纪》记载,当时朱元璋的部队主力还是步兵,毕竟他是在江南起家,短时间内搞不出大量的马匹。
但是话说回来,骑兵并不是一定可以打败步兵的,秦朝时蒙恬北击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靠的就是大秦横扫前下的步兵。诸葛亮治理蜀国时,就是靠步兵打的曹魏的骑兵不敢出战。
骑兵的主要威胁是他的冲击力,然而步兵可以靠盾牌阵、战车来进行有效的抵挡,你将铁盾和战车横在前面,再用一排长枪指着他,看他还怎么冲击?
朱楧也很很多明穿主角不一样,他虽然很佩服戚继光,但没有看过他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没有办法向其他小说主角那样,依靠戚继光的办法,练出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
但好在他有一个好爹,老朱征战天下,练兵的能力自然不是盖的,早就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训练体系,根据《明实录》记载,将其摘录如下:
老朱念及天下已定,害怕他的军士荒废武艺,因此命令中书省同大都督府、御史台以及六部官员制定训练条例。
条例规定:每一个卫所将士,都应该刻苦训练武艺。骑兵必须骑术精湛,擅长射箭及用枪。步兵必须善用弓弩和枪。
射箭的考核标准是:没人发十二支箭,只要有六箭到达远处或者射中近处的目标就算合格。所谓的远处是指将领要射到一百六十步以外,士兵要射到一百二十步以外(不管中不中,射到即可);所谓的近处是指,射中五十步以外的目标。
射弩的考核标准是:同样每人发十二支箭,只要有五箭到达标准即为合格。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一章 大战西藩(十一)
一 标准如下:如果用脚蹬开弩机,射到八十步以外即可,不管中不中,或者是射中四十步以外的目标。
如果是用车弩,射到一百五十步以外即可,不管中不中,或者是射中六十步外的目标。
用枪的标准是以进退习熟为合格。不讲究花式套路,也不会让人只攻不守。
卫所军每年都要抽调一部分人来京城考核,成绩好的升官,成绩差的降级。如果你是一个军官,那光你自己成绩好也不行,手下的人成绩都要好,如果有一半的士兵不及格,那你的武艺再好也要被降级。
正是因为有着一套严格的训练体系,所以洪武永乐年间的明军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横扫千军如卷席。
哈密军的骑兵冲到了两百步以内,朱楧手按重剑,面色凝重的大喝一声:“开炮!”一门门神铳车炮和攻戎炮开始居高临下的发出一阵阵怒吼,将一枚枚带着仇恨火焰的铅弹射向了敌军的骑兵阵营中。哈密王也不是富得流油的土财主,没有财力给他的每一个骑兵都配上重甲,只能给少数军官装备。哈密的骑兵基本都是穿的皮甲,对火炮的防御力有限,因此在朱楧的密集火力打击之下,迅速伤亡了数十骑。
由于大将军炮这样的火器实在是太沉重了,携带十分不便,所以朱楧这次没有带来,否则场面更加壮观。
剩下的骑兵不顾伤亡,依然大呼大叫地冲向朱楧的阵地,冲到一百步时,朱楧的抬枪开始发挥威力了。
抬枪是古代杀死力很强的一种兵器,俗称九头鸟,需要两个人才能操作,一人将抬枪固定在三脚架子上,另一人瞄准射击,同样报销了不少哈密骑兵。
朱楧的人虽然少,但是胜在占尽地利,在一个小山坡上居高临下的射击,杀人如点名,十分方便。前面的骑兵虽然躲过了神铳车炮和攻戎炮的火力范围,但他们还可以攻击后续的敌军,形成覆盖火力,让哈密的骑兵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血的代价。
哈密王纳忽里想要赶在明军的救援部队到达之前拿下朱楧,因此心急了一点,没有考虑骑兵攻击山坡上的明军是仰攻,十分难受,而且目标太大,容易变成活靶子,就都派了出去,这下子尝到了苦头。还没摸到敌人的边,就在朱楧一千多门火炮抬枪的轮番打击之下,伤亡了数百人。
按照老朱的部队编制,朱楧的一万人中是没有这么多火炮的,只不过是因为瞿能害怕王爷殿下有闪失,就多留了一些火器兵给朱楧。
安克帖木儿见己方损失严重,气的嗷嗷大叫,他本来想着靠着这一仗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以便为将来的事情做准备,没想到打成这个样子,这让他脸上颇为无光,挥舞着马刀大喊道:“勇士们,都给我冲,他们的火炮射速很慢,只要冲过去我们就赢了!”
他手下的哈密骑兵也持相同的观点,在他们的认识里,步兵完全就是骑兵的下酒菜,只要骑兵冲过去,突破他们的阵型,那这些步兵就会立即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因此不顾伤亡,口中“乌拉乌拉”地喊着各种口号,拍着马向前冲去。
冲到五十步的时候,朱楧的弓箭手和弓弩手开始发威了,按照老朱的编制,弓箭手和弓弩手占全军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朱楧的一万人中,有三千名弓箭手和弓弩手。朱楧在正面部署了一千五百名弓箭手和弓弩手。
他们躲在战车和盾牌的后面,齐刷刷地向敌军射出了一排排弓箭,弓箭的射速要比火炮快的多了,顷刻间就给哈密的骑兵造成了数百的伤亡。
骑兵骑在马上,无法使用步兵常备的大弓,只能使用骑射专用的角弓,这些角弓的威力很弱,要在三十步以内才有杀伤力,因此哈密的骑兵们还需要再加一把劲儿。
在付出了一成的伤亡之后,哈密的前排骑兵终于杀到了距离朱楧三十步之内,他们开始愤怒地大叫着,弯弓搭箭,将复仇的弓箭射入明军的阵中,好让对方也吃吃苦头。
然而,接下来他们就发现,这并没有什么卵用,首先他们是仰攻,从下往上射箭,十分不方便,很多箭矢都被明军的战车和盾牌挡住了。
其次,他们的骑兵虽然有一万骑,但冲到三十步以内的也就是最前面那一排,所以箭矢并不是很密集。
最后,明军的身上是有盔甲的,根据《明会典》记载,老朱规定自洪武十一年起,全国的兵工厂每年都要给他生产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套盔甲,这个数据一直持续到景泰二年。
依照这个速度算下来,到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一共生产了二十多万副盔甲,加上之前明军就有的,就算扣除折旧,明军的披甲率还是不低的。
这些盔甲肯定是首先装备了为大明防御蒙古的八十万边防军,而作为朱楧的护卫亲军,他们的装备肯定是要比一般的卫所军还要豪华。
由于没有查到有关于明初藩王护卫军的披甲率的史料,因此笔者在这里杜撰一下朱楧的护卫军的披甲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果有哪位大神查到了准确的数字,请一定给我留言,谢谢。
百分之五十的披甲率,再加上战车和盾牌的保护,以及地形的优势,使得明军对哈密骑兵用角弓射出的箭矢的防御力大大增强。哈密骑兵一排箭射下来,并没有对明军造成多大的伤亡。
反观他们,骑马爬坡本来就十分不便,使骑兵的速度大大降低,再加上暴露在野外,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使他们不得不以血肉之躯硬顶明军的火器和弓箭,在如此近距离的情况下,明军的火铳手也能对他们造成很强的杀伤力,因此哈密骑兵的伤亡率陡然增加。
安克帖木儿十分不甘心,依然挥舞着大刀督促着骑兵猛冲,势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图破明军的阵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二章 大战西藩(十二)
一 然后当最前面的骑兵冲到明军的战车前面的时候,令他们绝望的事情发生了,战车后面突然伸出一排排长枪,让明军迅速变成了一个刺猬,顷刻间便将安克帖木儿的骑兵刺了个人仰马翻。
骑兵的马刀太短,有长枪在前面顶着,别说冲进去堪里面的明军,就连战车的边都摸不到。
明军的火铳手又趁机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抵近射击,一时间马斯鸣,人咆哮,哈密军的骑兵们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负责正面进攻的主力都吃了瘪,攻击两翼的敌军就更没有什么进展了。有几个小部落的头领眼见伤亡惨重,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出工不出力,死活不往前面冲。
哈密王纳忽里看的一阵阵肉疼,那些骑兵可都是他的宝贝啊,就这么一片片地糟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