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塞王-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云琦随手拿了几张扑克牌翻了翻,看着上面的奇奇怪怪的图案,疑惑道:“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奇怪?”
此时的扑克牌是经过朱楧改进过的,之前用的是厚纸,但再厚的纸也是纸,用红黑毛笔画上一些图案,十分容易在背面看到。朱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地让工匠用薄竹片做了一副,虽然拿着有些费劲,但凑合着也能玩。
朱楧从后面搂住爱妻的双肩,将胸膛紧紧地贴在她的后背上,道:“这就是本王制作的扑克牌,下面本王就交你们四个人玩的游戏——双升。”
朱楧将双升的玩法简单地讲给了三位老婆听,好在三女都十分聪明,一学就会,四人随即展开大战。朱楧和黛昱竹一组,孙云琦和蓝幼澄一组。
“幼澄,你怎么能放k呢,你不知道王爷没这个花色了吗?”一向有母仪之美的孙云琦略有些不高兴地说道。
蓝幼澄十分惶恐地说道:“对不起,姐姐。妾身以为姐姐能大过王爷呢。”
孙云琦嘟囔着嘴把牌一扔,略有些赌气的说道:“再来一局,本妃就不信了,今晚还过不了这个五十k。”
四人都是十五六岁的年轻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精力,一直战斗到深夜,还没有倦意。
孙云琦的兴致越来越浓,道:“王爷是从哪学来的这么有意思的游戏?”
朱楧笑道:“天机不可泄露,这下子你相信本王的话了吧。”
孙云琦放了一张牌,道:“看王爷说的,臣妾什么时候不相信王爷了,只是臣妾以为,有这么好玩的东西,我们怎么能独享呢?王爷何不给父皇、母亲、母妃还有太孙送去?”
经她这么一提点,朱楧才发现自己浪费了多么重要的资源,皇帝也是人,也想着开心,自己做儿子的有了好玩的东西,怎么能不想着父皇呢?再说了,把这东西送给朱允炆,可以向他显示自己沉迷玩乐,没有进取之心。虽然这一招历史上用的实在是太多了,朱允炆熟读诗书,多半是不会相信的,但有了计策就要去施行,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本王真的是娶了一位会搞关系的贤明王妃啊,朱楧心里美滋滋地,笑道:“王妃所言极是,若不是王妃提醒,本王都忘了这一节了。”
孙云琦又放了一张牌,笑道:“王爷太客气了,为王爷分忧是臣妾的本分。”怎么说她也是肃王的正妃,夫妻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怎么能不殚精竭虑地为王爷着想呢。
四人一直玩到了后半夜,最后倒是朱楧先扛不住了,倒在床上呼呼大睡。有孙云琦在这里,蓝幼澄和黛昱竹自然很识趣的退了出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十四章 谋划收割
一 此时是洪武二十六年的春季,这个季节正是小麦需要浇水的时候,中国北方自古就有春旱一说,春天的降水量很少,导致正需要水的小麦得不到有效的灌溉,从而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但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发生在肃藩的,因为来自后世的朱楧从来都不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人,他一直都相信,凭着人类的智慧和努力,完全可以弥补先天自然条件的不足。后世的许多发达国家,都是面积狭小,没什么资源的国家,他们的劳动人民正是凭着过硬的技术来克服了自然条件的短板,从而站在了世界前列。
朱楧举全藩之力兴修的水利系统此时发挥了重大作用,河流沿岸无数的大水车将河流里的水提取上来灌溉到田地里,距离河流远的地方也有手压机这种灌溉利器,虽然费点力气,但也还能满足田地的需要。
更为重要的是,朱楧已经将前代修建的水渠全部疏通,只要将闸门打开,就会有源源不断地水流被输送的农田里。
为了更为有效的利用水利灌溉农业,朱楧还效仿前代专门设立了管理水利的官员,由他们统一协调分配灌溉资源,保证每一亩田地都有充足的河水灌溉。
朱楧带着三位老婆在张掖城附近的农田中视察,看着那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和源源不断的流到麦田里的水,朱楧和他的三位老婆全都笑的合不拢嘴。
孙云琦早就听说了朱楧在肃藩的所作所为,说实话之前她还持怀疑态度,但在今天看到朱楧做出的成绩后,不禁对自己的丈夫十分佩服,用一种略带崇拜的语气跟朱楧说道:“王爷,这就是你在肃藩变法的成果啊,实在是太厉害了,今年我们肃藩肯定是大丰收,以后再也不用靠别人的接济过日子了。”
朱楧颇为自得,笑道:“那是自然,没有把握的事情本王怎么回去做呢?我看那些人今后还怎么在父皇跟前乱嚼舌根?”
孙云琦猛地一回头,看着朱楧说道:“王爷慎言。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王爷今日之举一定会震惊天下,将来我们富有了,一定会有人想方设法的打我们的注意。今后怕是还有新的麻烦。”
朱楧倒是不以为意,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先把眼前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再说,之后若是有了麻烦,再想办法解决就是,总不能因为怕之后的麻烦而不干眼前的事情吧。
不过,当着众人朱楧也不好驳王妃的面子,笑道:“王妃所言甚是,本王今后一定注意。”
蓝幼澄和黛昱竹是滕妾,自然不敢像孙云琦那样犯言直谏。蓝幼澄一手拉着黛昱竹,一只手向着前方指指点点,道:“姐姐,你看。咱们的庄稼长得多好。”
黛昱竹自然知道她是拐着弯儿夸王爷,喜笑颜开地顺着她的话往下说道:“是啊,怕是江南的上等好田,也不过如此吧。”
朱楧看了她俩一眼,嘴角挂起一丝笑意,心道:这俩小妮子真是会哄本王开心,但他不会被小老婆的夸赞冲昏头脑,道:“你们两个拍马屁也靠点谱,江南的上等田地都是两熟的,算下来亩产可以达到四石,你们看这些田地能到四石吗?”
蓝幼澄和黛昱竹被他骂的咯咯直笑。蓝幼澄跑到朱楧身边,挽着他的胳膊,撒娇道:“妾身和姐姐哪是拍马屁啊,江南气候温热舒适,哪里是西北所能比的?王爷要是经营江南的田地,亩产能到八石。”
朱楧捏了蓝幼澄的鼻子一下,笑道:“你这个小丫头,嘴巴几时也像是抹了蜜一样。”
蓝幼澄嘟着小嘴,道:“妾身可是只在王爷跟前这样,在常人跟前,妾身可不爱多说话。”
孙云琦看着这一望无际的麦田,心头又有了一丝担心,道:“王爷,这么多麦子将来怎么收割?就凭我们这点人手怕是不够吧。”
朱楧满眼爱意地看着自己的爱妻,一家人一同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觉是最好的,笑道:“爱妃放心吧,本王早就想好怎了做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朱楧在进行变法之前,早就有了通盘的计划。
所谓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朱楧已经派宣传队将河西之地的丰收景象传达到了距离河西之地较近的四川、陕西、湖广一带,并许诺那里的百姓,若来河西安家,不仅可以收获现成的小麦,将来还可以成为王府大农场的庄丁,若是想要自己种地,河西走廊闲置的土地很多,可以任由他们开垦。
这个灵感来自于美国的《宅地法》,与老朱强迫移民的手段不同,朱楧采取的是利诱的方式,用巨额的利益来引诱外地的百姓来河西生活。虽然我国的农民安土重迁,但是是人都想过好日子,都说河西之地即将大丰收,去了有金山银山等着,与其窝在自己老家的山沟里穷死,还不如去外地闯荡一番。
但是,这个办法尚需老朱的首肯,因为明初是严禁人口自由移动的,出个村都要开路引,否则就有可能被官府抓了去。老朱不开这个口子,怕是就算有大批的外地百姓想要来河西,也没人敢行动。
对于这件事,朱楧最想要感谢的是他的王妃孙云琦,若不是她高瞻远瞩,拉拢了郭宁妃,那老朱身边真是连个给自己说话的人都没有。
京城紫禁城内,老朱、郭宁妃还有另外一个妃子,正在玩朱楧交给他们的斗地主。扑克牌和斗地主的玩法说明是朱楧派人送过去。
老朱边出牌边道:“这个老十四,懂得稀奇百怪的事情真不少。你们还别说,这个什么扑克牌还很有趣。”
郭宁妃磕了一个瓜子,笑道:“关键是肃王还很有孝心,有了这么好的东西不忘进献给陛下。”
朱元璋的眼睛始终盯着手里的牌,没有看郭宁妃,似乎很随意地说了一句:“肃王给了你多少好处?你怎么尽向着他说话?我可听说,肃王回藩后,还经常派人去你宫里送东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十五章 大丰收(二合一)
一 这话要是搁在一般嫔妃身上,那人早吓得跪在地上连连认罪了,但郭宁妃还是一副从容不迫的表情,道:“什么事都瞒不过陛下,说实话,臣妾还真是喜欢上他们两口子了。”到底是患难夫妻,感情就是不一样。
朱元璋没有接她的话,一边看着手里的牌,一边略有一丝担忧地思索道:“这东西好是好,但总归属于玩乐之物,而且还容易滋生赌博。朕最恨的就是赌博,什么都不干,总想着一夜暴富,若我大明朝的百姓人人都有这副心理,那谁还给朕种地纳粮?”
郭宁妃和另一个妃子都不约而同的不说话了,她们太熟悉老朱的脾气了,知道老朱这个雷厉风行的人肯定不会只是吐吐槽这么简单。
果然,朱元璋将手里的牌一放,道:“传旨意,这种扑克牌仅在皇室宗亲勋贵中流传即可,不可使之流落到民间,民间若有人借此赌博者,一律斩手。”
老朱真是霸气啊,若是后世也能效仿他的这个法令,何愁赌博不禁?
郭宁妃眼珠转了一下,趁机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这道旨意下的好,若想要发家致富,必须依靠脚踏实地的苦干,总想着投机取巧怎么行?”
朱元璋何其睿智,怎么会听不出她话里的用意,嘴角微微动了一下,道:“你又想替肃王说什么好话?干脆一口气都说出来吧。”
郭宁妃莞尔一笑,道:“瞧你那急脾气,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
朱元璋也被她的话逗乐了,脸上挂起了难得的笑意,道:“要是连你的心思都猜不出来,那这个大明天子朕就不要做了。”
郭宁妃换了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说道:“其实啊,肃王这孩子也挺不容易的,母亲不受你的宠幸,他从小也就没有得到多少关爱。但是这孩子上进啊,不管你觉得他做的对不对,他是个肯干事的人。反正我是觉得他比那些只会残害百姓的藩王强多了。”
朱元璋没有答郭宁妃的话,以他的聪明自然听得出郭宁妃说的是谁,他的那几个儿子,秦王、晋王等都是骄横残忍出了名的。但老朱对他们的处罚除了训诫还是训诫,丝毫没有采取其他的措施,可见老朱的护犊之情。
郭宁妃没有理会朱元璋的心理活动,接着说道:“据我所知,他们肃藩的小麦就要大丰收了,可是他手里的劳力不够,若是收不上来,好好的粮食都烂在了地里岂不是可惜?这孩子请自强的,就藩之后,什么都没跟你要,就要了一群囚犯就把封国建设的富庶起来,这样的儿子你不去疼,你还要疼什么样的儿子?再说了,你的宗旨不一直都是积极肯干的人要多鼓励吗?怎么到自己儿子这就行不通了?”
朱元璋被她说的没了脾气,笑着摆手道:“好,好,好。朕说不过你。其实朕也有意助他一臂之力,不说别的,就说那么多粮食浪费了多可惜,若是都能收上来,那北方的运粮压力就会骤然减轻。我儿也算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郭宁妃双手放在桌子上,笑道:“那可不,若是每个藩王都像肃王那么能干,那你得省多少心?”
朱元璋嘿嘿一笑,并没有答话。因为他心里清楚,肃王的那个搞法,在其它的地方是行不通的。肃王之所以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河西之地地广人稀,他可以大面积的圈地,搞大农场运动。但到了内地,田地基本都被民众分光了,从他们手里面拿地,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需要支出的成本,肯定是远远大于河西之地的,说不定会直接吓退圈地的人。再者说,老朱并不希望朱楧这种生产方式遍布全国,因为那意味着大明朝的地方上会出现无数的豪强,他们将会把国家的土地、人口等资源吸附一空,使大明朝重蹈东汉的覆辙,最后落个群雄割据的下场。
朱元璋将扑克牌全都放下,站起来道:“立刻拟旨:陕西、四川、湖广等地的民众若想要去河西的,一概予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