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庆欣慰的道:“那为父就看看有什么能为兴和伯分忧的,也算是一番谢意吧。”
这时方醒已经拿起了一个陶罐,展示道:“大家都注意了,这个陶罐里面一定要清洗干净,然后用滚水煮或是蒸,再把弄好的鱼肉装进去。”
“记住了,一定要趁热装,然后就是密封。”方醒把陶罐和盖子放进边上的滚水里煮。
“伯爷,是不是用石灰桐油和白麻絮捣烂给坛子边上封起来啊?”
一个手脚粗糙的中年男子问道。
方醒点头道:“正是这个意思,不过一定要多试几次,免得做多了烂掉。”
方醒也是没招了,所以才想出这个办法来。
等了一会儿后,灶头那里直接就提前起锅了。
“来来来,大家都注意看看。”
方醒嘴角含笑的招呼着。
等那家人生疏的完成了整个封装过程后,那些渔民的脸上都浮现了不大情愿的神色。
“太麻烦了!而且加盐的话,那可要费不少钱。”
“就是,咱们哪有这般手艺,到时候弄出了差错,或是味道不好,那算谁的?”
“捕鱼倒是好说,弄成鱼干也没问题,可就是弄成这样的我家怕是不成了。”
“伯爷,小的只会打鱼,其它的怕是弄不好啊!”
一个大胆的渔民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其他人都纷纷附和,表示自己弄不来这么麻烦的事情。
“竟然这样?”
方醒一脸的遗憾道:“那……”
方醒的目光环视一周,在徐庆的身上略微停留了一下。
“伯爷,要不徐某试试?”
徐庆站出来,对着周围颔首道:“本人徐庆,估摸着在场的有人认识,要是信得过的话,徐某就和伯爷商量商量,看看用什么办法能把这事给解决了。”
“是徐先生啊,认识,小的还给你家卖过鱼获呢!”
方醒微微点头,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这样做行不行。”
“徐先生负责收购大家的鱼获,此后和大家不相干。”
那些渔民一听大喜,急忙就喧嚷道:“伯爷,这样再好不过了。”
“以前不敢多打鱼,就是怕卖不掉都臭烂了,要是徐先生能收了去,咱们害怕什么呀!”
“对,只是这钱不会拖吧?”
一个看着有些精明的渔民问道。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方醒斩钉截铁的道,然后安抚着徐庆:“徐先生大可放心,你那边也是一样,货送到金陵或是北平,验货之后马上付钱。”
徐庆含笑道:“伯爷这里徐某自然是信得过的。”
接下来就是花钱,方醒让人把那几箩筐的铜钱都买了鱼干,在渔民们的欢呼声中,带着一身的鱼腥味回去了。
回到营中,方醒和徐庆商量着以后的事。
“先试着做一小批送到金陵去,由那边售卖,后续稳定后再大量制作。”
方醒把地址给了徐庆,然后交代道:“主要是去腥,然后可以试着做做其它口味的,按照成本拉开价差。”
徐庆惊讶的道:“伯爷怎地还懂这商贾之事?”
方醒笑道:“世间万物皆有存在的道理,我在金陵开了家酒楼,倒是生意不错。”
知道方醒也经商后,徐庆心中的最后一颗石头落地了,急忙就要去收购些鱼获回去试验。
徐庆前脚才走,方醒就找来了徐方达和家丁们。
“今日我的行事你可看出什么来了?”
徐方达才到,方醒就出了个题目,让他发蒙的同时,也是在仔细思索。
十月的天气显得很是适宜,就是干燥了些。
方醒喝着菊花茶,示意方五和小刀也想想,至于辛老七,他不敢奢望。
等了半饷,徐方达还是一脸的发蒙,显然没有结论。
方五试探着说道:“老爷,您今日是有意的吗?”
小刀也说道:“五哥说的对,老爷,小的也觉得今日您是故意的。”
方醒看了一眼在憨笑的辛老七,点头道:“是故意的。”
“你们都要记住了。”
方醒告诫道:“百姓最为现实,一日三餐,生儿育女才是他们生活的重心,所以仅靠着许诺是无法驱动的。”
徐方达迷惑的道:“老师,那以往官府役使百姓时,他们可是很老实的呀!”
“那是威胁。”
方醒淡淡的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百姓若是不从,轻则破家,重则灭门,明白吗?”
徐方达震惊之后就是默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第398章 人心趋利,苛捐杂税
“伯爷,饭菜做好了,现在上吗?”
这时门外探出个人来,方醒笑道:“多弄些来,今日大家一起吃。”
此时家丁们的地位还不是明末时那么高,那时候的家丁和主将同吃,主将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只是到了战场上,这些优渥的待遇就需要用生命去保障。
摆好饭菜后,方醒指着那些各种做法的鱼干道:“来,大家都尝尝,看看拿到内陆去有没有前途。”
红烧带鱼,油煎跳跳鱼……
看着大家都吃的酣畅淋漓,方醒就不管什么食不言的规矩,说道:“想要百姓信从你,强硬的方式不可持久,所以今日我先提出让他们自家做,然后统一收购,可后来你们都看到了。”
小刀咽下一块带鱼,“老爷,您这是给他们设了陷阱啊!”
“可以这么说。”
方醒不讳言的道:“这种罐头对条件要求比较高,若是分散于各家各户去加工,最后出来的东西参差不齐,做不大,也做不好。”
方五眼睛一亮,道:“老爷,那您就是先以利诱之,让他们心动之后,再用徐先生出场来收尾,正好让那些百姓心服口服。”
方醒微微点头道:“不利诱,百姓就不会动心。不布局,没人会理会你,这就是人心。”
徐方达懵懵懂懂的道:“可是老师,弟子怎么觉得还是那几箩筐的铜钱起的作用最大呢?”
“正是如此。”方醒点头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好处谁会听你忽悠!”
看到几人在思考,方醒却在想着另一个问题。
吃完饭,方醒回到书房写信,不但是写给家中,还有朱瞻基等人。
在信中,方醒把倭寇的来历和沿海百姓的情况一一道来,最后一句是:若不肃清底层吏治,则倭寇不绝!
在后面,方醒附上了地方所征收鱼课的内容。
沿海地区的鱼课分为本色和折色,这几年由于战事的原因,本色较多,也就是鱼鳔之类的东西。
可地方官府在征收了本色之余,还要求其它的杂税。
杠解、水脚、耗羡……
这些杂税加起来,渔民们真是苦不堪言,多有弃业者。甚至有铤而走险者,直接出海去寻倭寇,从渔民摇身一变,就当了海盗。
“伯爷,这几年好在是本色课税,不然更苦啊!”
大明的课税分本色和折色,本色就是你自身的产出,折色就是你得掏银子,或是去购买官府要求的东西纳税。
折色课税让地方官府有了更多的杂税项目,百姓更加的难熬。
黄钟叹道:“在下这些时日走了多地,发现地方小吏如狼似虎,巧立名目搜刮民财,正如伯爷所说的那样,不肃清底层吏治,则倭患不可除!”
方醒接过黄钟的记录册子,翻看着各种名目收取的杂税,以及各种编外的杂役……
“车脚钱,口食钱,竹篓钱,沿江神佛钱……”
“哈!”
方醒抬头,郁闷的呼出一口气,摇头道:“人心本贪,太祖高皇帝杀了多少贪官?当今陛下又杀了多少?杀之不绝,前赴后继啊!”
想起以后漫长的‘前赴后继’,方醒苦笑道:“这是痼疾,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消失,最多也就是从督查上多下功夫而已。”
其实方醒的心里话是:不但要督查,而且还要形成全民监察的态势,这样才能延缓基层腐烂的蔓延速度。
黄钟想起朱元璋杀贪官的狠劲,不禁也是摇头无语。
方醒重新写了一封信,封住封口,交给了辛老七,然后说道:“快马送去。”
军中自有渠道,按照方醒的级别,自然可以要求加快传递。
两人正在感叹着,小刀进来说道:“老爷,黄先生回来的时候有人跟着。”
黄钟一怔,愕然道:“在下不过是孑然一身,他们为何跟着?”
“去,跟着那人,看看是谁的手笔。”
方醒交代道,等小刀走了之后,他冷笑道:“方某来此看来是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啊!他们害怕了!”
黄钟略一思索,也明白了事情的来由。
方醒处理倭寇和通倭人的手段让人心惊,而且他暂时还没有离开台州府的迹象,那些人大概是担心这位太孙的老师是带着某种目的下来的。
方醒起身,看着外面洒满庭院的金黄色,负手道:“心底无私天地宽,心中无鬼,何必行此鬼祟之事,我倒要看看,这些人究竟是在害怕什么!”
第二天,小刀就带来了跟踪人的消息。
“老爷,那人最后进了税课司。”
“一个税课司绝不敢私下如此!”
方醒想起了大明奇葩的税收政策,商税被朱元璋定为三十税一,这个起因是为了恢复因为元末战乱被沉重打击的商业。
可到了永乐时期,朱棣不敢改动他老子的政策,依然是超低税率。
“都靠农民来养着这个偌大的国家,若是有个天灾人祸,大明如何?”
方醒叹道:“市舶司也是如此,禁止民间贸易,只许纳贡贸易,关键是还不收税,额滴神啊!看看前宋的商税吧!”
黄钟久在苏州府,自然知道这些弊端,他劝道:“伯爷,这些都得缓缓图之,毕竟……殿下还年轻啊!”
方醒诧异的看了黄钟一眼,点头道:“是啊,我们都年轻,不过这事我是不能不管!”
静默了一会儿后,黄钟躬身道:“伯爷放心,在下亦是有一番胸怀!”
刚才黄钟突然表露心迹,方醒只是含糊应对,这次他不能再这般了,否则黄钟必然离心。
定定的看了黄钟一刻,方醒缓缓的道:“此路风险不小,非坚忍不拔不可为,非心如铁石者不能当,你可想清楚了?”
黄钟肃然拱手道:“伯爷,在下不悔!”
方醒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起来,如刀般的刺向黄钟:“伯律,你可知晓这个话的后果?一旦你有异动,方某有一千种方法能让你死的无声无息!”
黄钟坦然的道:“若是如此,任凭伯爷处置!”
方醒点点头,然后说道:“好,此后你可到我的书房来。”
方醒的书房在方家就是个禁地,除非是他叫你去,否则靠近者都会被家丁们当成奸细。
黄钟在方家的这段时间里,看到过方醒的行事。从朱瞻基对方醒的态度,到学堂中教授的那些内容,都在昭示着一个意思……
——我们不是儒家!
第399章 几十万两银子的大生意
金陵城中,皇宫内。
朱棣看着手中的奏折,摇头道:“方德华的这手字真是让朕……”
胡广在下边笑道:“陛下,兴和伯毕竟忘却了许多事,可依然能独当一面,可谓是我大明的传奇了。”
这时朱瞻基拿着一封信走进来,一脸怒色的道:“皇爷爷,下面的小吏当真是无法无天,真是该治治了!”
看到胡广后,朱瞻基下意识的收起了怒色,把手中的信件收起,然后向朱棣行礼问安。
朱棣在看着方醒的奏折,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良久,朱棣放下奏折,表情看似很平静,可熟悉他的大太监一看就知道,这位大佬要发火了。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朱棣缓缓的念出了后蜀孟知祥的话,就在下面的人面面相觑的时候,没有任何征兆的,一块玉镇纸就被扔了下来。
“呯!”
玉镇纸粉身碎骨,大家噤若寒蝉。
“御史下去,马上下去!”
杨荣看到朱棣怒不可遏,就壮着胆子问道:“陛下,御史下去……何人为首?”
御史下去,那就是后来民间传说中的八府巡按,只是谁做主,这是个大问题。
朱棣看了朱瞻基一眼,“台州府吏治不明,为一网打尽,着兴和伯查清,尽数锁拿回京!”
胡广的脚颤了一下,躬身道:“陛下,既然是兴和伯做主,那御史还下去吗?”
杨荣的眉心一紧,朱瞻基握紧了双拳。
朱棣冷冷看着外面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