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339章

宋时风韵-第339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来了、来了。”李易就像是跑堂小厮,急忙端来了杯新榨的果汁,还差点洒出来了。

    “怎能吃凉的,要温的,笨手笨脚的。”许妙娘看了眼果汁,不由地出口埋怨李易。

    李易尴尬到了极点,真的不懂妇人怀上麟儿的事,怎么在许妙娘口中就笨了。

    “好了,我来吧!”宫素素剜了眼李易,以袖掩唇轻轻笑了,转身就去砌茶水。

    “二娘,我也去。”李婉贞倒是来了精神,赶紧小跑过去帮忙,显得比谁都隐情。

    李易搓着手满脸尴尬,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应该去做什么,只是时不时嘿嘿地傻笑,引的夫人们的白眼连连。

    没过多长时间,秦大医就带着学徒过来了,李易自然是亲自降阶相迎,从厅子门外知道阁子,态度方的不能再低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俗话说厨子、剃工、医工、风水不能得罪,主人必须要和善地对待。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不能得罪厨子,就在于人家方便给你下慢毒,死都不知怎么死的。剃工就不用说了,那可是拿着锋利剃刀削发剃面的存在,你的命都在人家手上搁着呢!风水最好接了,当真是能改变整个家族运道,连天子也不敢轻易吐糟,大家你好我好就成了。

    医工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谁人能没个头疼脑热,或者是大病不起,这些人的作用就显露出来了,就像是南玥坏了麟儿,无论是诊断还是养胎,无不借重这些医工啊!

    李易的态度让秦大医非常有脸面,自然是很尽心尽力地诊断,此人也是相当有造诣的,放眼看去就点了点头,让李易的心顿时放下去,名医的“望”功基本就定性了,看来南玥怀上麟儿是必然的。

    当然不可避免还有聊城,秦大医才站起身子,古怪地扫了眼宫素素才来到外间,向李易拱手笑道:“恭喜制阃,诰命只要安心养胎就是,在下开几副养身子的药吃了。”

    “好,有劳秦大医了!”李易态度放的很低,态度是相当的谦和。

    “老朽能活命全赖学士,对了,还有一事请学士关注。”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94章 不悦

    (全本小说网,。)

    “哦,不知大医还有何事?只要我能办到的义不容辞。”李易正是高兴头里,自然是事无不可,当然还有个界定,那就是我能办到的自然义不容辞,办不到的就呵呵了。

    他作为蜀川实际最高统治者,或许是威风凛凛,却依然不能率意行事,有些势力必须要顾忌,尤其是自家名声。

    “不敢,并非老朽有事。”秦大医玩味地看了眼李易,笑眯眯地道:“虽说是不能全然确定,估摸着有六七分可能,却还要恭喜制阃双喜临门。”

    “喜从何来?”李易没有明白过来,不由地惊讶看着秦大医,这话又该怎样解释?

    “老朽看了眼宫娘子,却发觉眉宇间稍有下垂,似乎也是动了先天胎气,却没有诊断不能十分肯定。”秦大医捻须笑眯眯地道。

    “啊,当真?”李易那是又惊又喜,哪里想到宫素素竟然有喜,行医几十年的老医,那眼力头只要说了,也就是八九不离十,当即咧开嘴控制不住地笑道:“那就好,还请大医稍候片刻,我去让夫人过来。”

    不多时,羞羞答答的宫素素跟着李易而来,看到秦大医就万福道:“见过大医。”

    “宫娘子客气,请。”秦大医不敢怠慢,毕竟是李易的妇人,也是有相当身份的妇人,急忙伸手做请字。

    当宫素素坐下伸出玉臂,自然是惊喜交加,秦大医明确地给出结论,那就是怀上了麟儿。

    “这个。。。。叔叔真是福分,两位妹子都怀上麟儿,是我李家的福份!”许妙娘高兴地不知所措,自己有了李鸣,李易再有了两位子嗣,李家算是开枝散叶了,不再是单传,这几年可把她给操心坏了。

    宫素素更是惊喜交加,本以为是南玥有了身孕,自家却是落了后,却没想到到头来是齐头并进,羞涩地不好意思,急忙进了内厅子去找南玥。

    李易也没有直接进去,当然也不方便去,转身向秦大医拱手道:“多亏了大医,才知道我家娘子怀有麟儿。”

    “制阃无须客气,不过是老朽本份。”能被称为大医者,无不是别人公认的有道德之人,秦大医自然不会居功,淡淡地说道:“制阃家的大娘子症状凸显,却并无大碍,倒是要关注二娘子,平素多多走动才是。”

    “叔叔,听到吗?”许妙娘郑重地交代李易,叔叔这些日子忙里忙外的,很少往内宅过来。

    “是、是,嫂嫂说是。”李易也算明白过来,南玥历经战乱岁月,在忠孝军中必然得到锻炼,没有几下真本事能让别人服气?显然是不可能的,光是策马疆场的本事就了不得,身子骨自然是挺壮实。

    相比之下宫素素就娇弱很多,多才多艺必然是柔弱的体质,平素要不就是琴棋书画,要么是打坐静诵黄庭,对于怀有麟儿生产时困难的,平素加强锻炼非常必要。

    “也无需那么刻意,每天走上几里路就是,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秦大医好人做到底,自然是知无不言。

    “多谢大医指点,在下感激不尽。”李易非常郑重地作揖行礼。

    “不敢,不敢,老朽就先告辞了。”

    让人拿出两块重三两的官银,待送走了秦大医,李易那真是满面红光,两位夫人都怀上麟儿,他也是有了子嗣的人。

    许妙娘看着乐不可支的李易,打趣道:“叔叔可要安稳些了,专心陪伴你家娘子生产才是。”

    李易自然事无不可,连连点头说道:“这是自然,嫂嫂说的是正道理。”说着话心里却起了波澜,不日就要出征了,这个真是无法取舍的难题啊!

    叶知秋最先得到了消息,缘由他恰好来到制置使司衙门办事,当听到李易欣喜地告慰时,也不由地愣了几个呼吸,当下破颜笑道:“恭喜学士喜得麟儿,后继有人啊!”说真的,他还真有点看不上李鸣,毕竟是侄子不是儿子,就算继承爵位也不是名正言顺。

    “呵呵。”李易情不自禁地大笑,欢快地说道:“实在是出人意料,当然要好好庆祝了!”

    “嗯,两位夫人同时得喜,自然是要好好庆祝,却未尝不是我们的机会。”叶知秋玩味地笑道。

    “先生有话要说?”李易眉头微蹙,心中有些明白叶知秋的打算,对于利用此事有几分抵触,那可是未出生的子嗣。

    叶知秋看李易的脸色,自然明白对方有些不爽,将心比心而论,换成谁也不想利用子嗣做文章,不过事情太急断不能有妇人之仁,当下正色说道:“学士好生考虑,首战才是最为紧要,断不能有任何的犹豫。”

    李易陷入了沉默,不能否认叶知秋说的正确,东征的首战最为重要,他们面对是不仅是京湖、荆湖地面二十万大军,还有精锐的武卫军,开局能否顺利关乎士气。

    能够让敌人认为他不会出战,甚至是小规模告诫行动,那就成功了大半,王柏率领的偏师出击,完全能达到出其不意效果,极大地振奋忐忑不安的士气,毕竟是和朝廷彻底撕破脸的征战,还要长驱东下数千里,谁心里能有十足底气?

    叶知秋仔细观察李易,发现其脸色渐渐缓和下来,谨慎地说道:“学士大可不必问心有愧,只要策划得当的话,数月内完全可以席卷荆湖北路,后面的战事无需太过担忧。”

    李易并不认同这话,千里远征非同儿戏,任何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惨败,历来顺流而下成功自不说了,反是失败者无不是细节上的得失,往往辎重损失殆尽。

    虽然,他对东征有几分把握,甚至有自己隐含不发的策略,却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叶知秋的话太满了!更不了解他的心思,反倒是认为循序渐进。

    “当然了,前期的奔袭战事,学士完全可以不去亲临节制。”叶知秋也并非不近人情,还是委婉地退了步,反正他是要亲自上前线的,有王柏担任偏师还有把握。

    “此事还要再议,我并非不能外出。”李易也不是愚顽不明之人,轻重缓急还是明白的,公私掂量的清楚。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95章 出行

    (全本小说网,。)

    叶知秋明显赞叹地颔首,轻松地道:“学士能明白这点,正是我蜀川士人之福!不过,还有件事不得不说。”

    “先生请说。”李易不免有几分不解,还有何事没有计较到的?

    “真是拿下临安,学士当如何自处?”叶知秋意味深长地看着李易,双目充满了探寻光芒。

    李易瞳孔紧缩,这才真是个不小的大事,绝对值得他认真思考,就算是成功发动了变革,没有合适的身份和恰当应对手段,恐怕也会是昙花绽放。当年高宗时代的刘正彦、苗傅斩杀王渊挟持赵构,明明是大好的局面,却因为他们拿不出妥善的策略,又没有打动外面大将的条件,最终兵败身亡。

    “以先生的意见来说,我当如何是好?”

    “那就看学士如何想了!不过,那也是多年后的事了,学士可以慢慢算计。”叶知秋风淡云轻地道。

    双方并没有明说,全都保持心知肚明状态,李易对外宣称两位夫人坏了麟儿,同时流露出纳妾的念头。

    这些重磅消息在成都府内外流传,引起了轩然大波,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心人自然能总结出某些事情。

    既然两位夫人身怀麟儿,李易就不可能打动干戈,也就是在利州两路采取防御战,短期内形成不了对朝廷的威胁,又和几位望族结成联姻,说明对方在实施拉拢分化策略。

    这件事却引起了许妙娘的不满,找到李易说是太贪心了,不该刚刚新婚燕尔就想着纳妾。

    李易是哭笑不得,直接说了自己的苦心,纳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处于政治上的考虑。

    南玥对李易的决定抱有尊重态度,还劝慰宫素素想开些,以她的话来说:“官人身在其位不得已,必须要团结能团结的力量,联姻未尝不是上策。”

    最终,宫素素也表示理解,反正李易没有说明纳妾的时间,只是表示自己不反对,更没有对她们弃之如敝履。

    李易总算是松了口气,家里算是安稳了,现在要把目光转移到外界。当然,他不能暴露出真实的目地,夔州路和利州东路驻扎了大量的兵马,显然不可能直接针对蒙古军,这就需要周密地计划,来迷惑外界的眼神。

    他采取就是混淆视听的办法,公然传出整个四川建立三条防御线,并加强侧翼防御的力量。

    内行人看了就明白,李易的策略不能不说很高明,以关外五州和巩州为第一道防线,再用大安为支撑点,利州两路北部为第二道防线,也是决战的战场,剑阁则是第三道防线,敌人打到这里那就是生死之战了。

    夔州路和利州东路东部驻扎,可以说是精妙笔画,能够从侧翼或截断或支援,让南下的蒙古军不得不分兵应对,李易的目地算是达到了。

    就在好言安慰南玥和宫素素,得到了许妙娘的谅解,李易公开离开成都府去了阆州。

    阆州靠近利州,属于蜀川五路甲仗库所在,也是仅次于成都和利州的辎重仓储地,选择此处就在于最大限度迷惑别人,北方有事可以火速抵达大安,成都府有事能够很快回去,唯独少有人去向东部方向,可以顺着嘉陵江直接进入大江抵达夔州前线。

    为了隐蔽东征的目地,造成战略战术上的突然性,宣武、宣毅两军主力,依旧驻扎在阆州境内,这可是主力核心力量。

    王柏作为偏师的主帅,早就秘密抵达夔州做最后的调整,王孝仁则坐镇成都府,负责整个制置使司的运行,苍进也没有跟随出征,而是协助李慕白、王孝仁震慑那些宵小。

    阆州都统制、副都统制吴天佑,宣武军统制官梅殷自然面见李易,叶开作为背嵬军统制官,自然也来到阆州,成轩、明皓两人分别节制云骑、神机军主力抵达前线。

    神机军可不是寻常的部队,全军八千六百人将校士卒,另外还能随时征调上万乡卒丁壮,装备重型克敌弩、床子弩和神臂弓,甚至有架设在马车上的轻型抛石机,放到在场上是相当恐怖的,没有任何人愿意和他们远战。

    不过,这支部队并不能全然独立作战,最有效的方式是配合其它军司作战,掩护主力进攻防御。

    明皓作为这支部队的统制官,地位是相当高的,当他面见李易的时候,首先说道:“六哥,我部重械太多,再不开拔夔州,恐怕无法赶上战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