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330章

宋时风韵-第330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就顺水推舟来个屠杀株连,既然你们不识像那就剥夺所有,这些抄没的钱财粮食,足够供给大军用度,还有那些大户的土地,着实让他赚了一笔。最重要的还是人心,把那些首鼠两端的人狠狠震慑,想要反抗也要掂量再三,做好付出整个家族生命财产全部的准备没有。

    “这些道理我也明白,不过你要拿出部分钱财,我也不能白干。”刘斐也不是多愁善感的人,瞬间就做出最有利的选择,既然李易提出熟练百工,还想借着他来促成,那也得拿出诚意的大头出来不是?

    李易指着刘斐那张胖脸,笑骂道:“你这厮好个奸商,我就那点钱财你还上心了。”

    “我区区商人,岂能与你相提并论,能沾点小头足够吃喝用度。”刘斐就不给李易回避机会,你要不出血我才不干。

    “行了,自然不能由你为主,放心,足够你自立家族。”李易算是做出了许诺,以刘斐和他的合作规模,足以创立富甲天下的大家族,让刘明骏看看自己的选择。

    当然,这个死胖子是为俊杰人物,更是他的好朋友,再加上相互利益深度化,买卖方面的事情可以放心交付。

    “呵呵,就知道子明仗义。”刘斐那张胖脸笑的跟花般灿烂,五官都挤成圈子了。

    “你这奸商总是占便宜。”李易歪歪嘴道。

    “何不把李子圭叫来,我们兄弟好好吃杯酒。”刘斐笑眯眯地道。

    “还是过了这段时日再说,他可是大忙人啊!”李易想到李慕白的忙碌不由地笑了,这家伙还真是有章有法,想想又笑道:“对了,我家嫂嫂倒是亲自下厨,小酌两杯如何?”

    “哦,大嫂嫂亲自下厨,那可真是有口福了。”刘斐天南海北什么没吃过,不过是应景罢了。

    李易自然明白刘胖子的恶心,也没有往心里去想,换成他也会如此说,人之常情嘛!

    “今个既然救出了宫道长,索性赶紧纳了得了,我东归前也好吃杯喜酒。”刘斐笑眯眯地道。

    李易捏了捏鼻子,好歹没有反驳这胖子。

    话说到宫素素跟随南玥回去,好歹用香汤沐浴,换了身干净的衣衫,虽说不是道袍却也爽利。

    “哎呀,妹子退去道袍,倒是为大家闺秀啊!”南玥初次见宫素素寻常人家打扮,那份清丽脱俗的靓丽,也禁不住为之赞叹。

    “二姐就不要笑了。”宫素素说话时不忘左右看看,她看惯了别家小娘子装扮,自己却从未穿过,未免有几分新鲜。

    “呵呵,我的衣衫你也能穿,还有几件男儿装,你要是穿上真能英姿飒爽。”南玥想到了自己的男装长衫,不面对宫素素有几分期待。

    “二姐取笑了,你是巾帼女杰,小妹不过是区区女冠,穿上不过是东施效颦。”宫素素自然是谦让不已,同时也明白南玥是掌兵的人,她是万万不能相比的。

    “行了,你也不要谦让,也就是便宜了官人。”南玥倒是落落大方地说出来。

    “二姐,你在说什么啊!”宫素素到底是脸皮子薄,被南玥说的粉面晕红。

    南玥看着羞涩的宫素素,心下当真是叹息不已,虽说对方在道门能够相助李易,却终究是未曾得到历练,自己还得多提醒她才是,当下轻声道:“难道你还看不出来?”

    “什么?”宫素素恢复了震惊,惊讶地看着南玥。

    “官人现在的处境?”南玥冷静地道。

    “处境?”宫素素俏脸渐渐变了,联想到今天险些丧命,自己竟然毫不惧怕。

    “内忧外患,官人身上的压力,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南玥悠悠地道。她能够感受到李易内心,能够察觉平静背后的恼怒,残酷的斩杀叛乱者震慑,恐怕只是表象,恐怕少有人能看出来内里的世界。

    宫素素显然没有想的那么深,以她的阅历和对李易的了解,不足以支撑去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

    南玥见宫素素没有说话,继续说道:“现今,只能安抚官人,逐渐平息他的暴怒。”

    联想到李易的平静,甚至还有心思玩笑,宫素素对南玥的话就不能理解,不由地问道:“二姐,我看师兄心平气和,甚至还有诸多的不在意,就像今个救我,并非暴怒之人能做出来的,甚至还在不损诺言情况下,斩杀了所有贼子。”

    “不怕他暴怒,怕就怕他太冷静了,任何事情只是压倒心里,当爆发出来时。。。。。。”南玥说到这里犹豫片刻,谨慎地道:“恐怕,恐怕是最冷静的抉择。”

    “二姐说的太艰涩了,小妹真听不懂。”宫素素有些糊涂了,怒极致静不假,只是李易并不像是怒极的模样。

    “哎,怎么说呢?总是要多体贴些就是。”南玥没有指望宫素素很快理解,只愿能够阻止李易狂暴的发泄。

    “既然二姐说了,小妹自然义不容辞。”宫素素很不理解南玥的忧虑,却没有去计较太多,能够跟李易在一起是她心愿,没有理由区推迟。

    “希望天随人愿了!”南玥意味深长地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76章 形势不错

    (全本小说网,。)

    〃就在成@都府、夔州大获全胜之际,整个蜀川都在镇压叛乱,来自北方的官塘到了。

    已经是镇压乱贼半个月了,王柏奔袭巩昌让汪世显仓促应战,六千骑大破三万蒙古军,斩首万级俘获战马三千匹,汪世显是望风而逃,几乎不敢停留,连破坏也没来得及,大量的马场陷落,良马落在王柏手里。

    这可是巨大的财富,不过王柏并没有任何停留,分兵三支马队迅速行动,扫荡整个巩州全境,尽可能夺取资源。

    三路人马又以文封所属最为犀利,他率千余骑奔袭破熟羊寨进入熙州,根本没给蒙古军反应时间,连破渭源堡、庆平堡,兵抵白石山歼灭八千蒙古军,全部斩杀殆尽,凶名相当的炙热,让蒙古将校威风丧胆。

    当然,陈敏、塔喀什也是大放光彩。

    陈敏作为王柏的副手,却率四千马步军北上,夺取通西寨再次强行军,在蒙古军败兵还没喘过气来,直接抵达定西城,汪世显急忙抛弃大军北逃,蒙古军直接就崩溃了。

    其实,蒙古军并非没有反击的力量,只是被打的成为惊弓之鸟,将士无人敢战,汪世显也心惊胆战,生怕被对方缠住脱不开身,最终结果只能溃散。

    最大的收获并非战马,而是堆积如山的风干肉,这些都是宰杀牛羊经过风干加工,变成十几斤二十几斤的肉干,小块就可以维持生存需要。每次割下小块肉干煮汤,再加上点野菜或者茶水和奶类,几乎可以补充全部营养。

    相比蜀川大军那些笨重的口粮,人家可以轻便携带,难怪能够转战千里数月。

    既然得到了大量的便携式口粮,他没有满足拿下定西城,留下步军打扫战场,自己率七百骑携带大批肉干北上,再次拿下安西城,导致会州、兰州震动,连阔端也不得不征召各部族奴隶,火速组建探马赤军。

    塔喀什倒是没有那么出彩,只是率马军跟进文封,却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当熙州、河州蒙古军反扑决战通古堡,文封已经是力不从心,他及时以千骑分两路包抄,彻底打乱了蒙古军的阵脚,那又是残酷的屠杀。

    他们没有人的心慈手软,更没有因为本族人不傻,也没有捕获俘虏,而是进行大规模的烧杀劫掠,目的就是削弱蒙古人的战争潜力。

    当今,蒙古军早就丧失成吉思汗时代气魄,随着四大汗国的建立,十余万马军早就四分五裂,东道诸王依靠的大多是探马赤军和汉军,这些人必然要人口和粮食,减少当地的人口对蒙古军也是噩梦,无法在就近征集粮草,他们就无法实施大规模战争。

    当然,王柏是点到为止,把战争控制在巩州附近,总体来说是劫掠可用的战略物质和战马牛羊,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属于那种为防御设定的进攻。

    八都鲁自秦凤南下,却遭到呼延信的迎头痛击,蜀川大军并不和蒙古军野战,而是分兵据守外围要道据点,面对关山险峻,还有完整匹配的防御体系,他是无计可施,还要应付对方小股的偷袭,境况是相当的狼狈。

    这次,蒙古人真被打惨了,哪怕阔端亲自下令也是枉然,就是无法提起精神,蒙古人显然无法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反扑。

    所为人逢喜事精神爽,就在王柏捷报传来三个时辰,夔州路官塘也到了。

    随着王孝仁收拾了陈隆之没多久,李庆节制万余人顺江而下,其中主力是四千宣毅军将士,他们首战大亚寨击溃武卫军两千余人,直接兵抵巴东县,孟璟不得不仓促应战。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经过两个时辰的激战,孟璟所部再也坚持不住,他们被宣毅军强悍的战斗力所震撼,一军败各军皆散。所幸的是,李庆并未曾赶尽杀绝,而是把营寨大肆搜刮一番,召集各地乡老,宣扬一通贼人冒充官军,蜀川大军奉王学士令,出川协助孟制阃平乱,如今贼人溃散,蜀川大军散发贼人粮草,救济各处生民。

    就这样,孟璟囤积的几万石粮食,竟在一日内被分发一空,李庆率领蜀川大军并未退却,而是打通了进入荆湖道路,孟璟无力阻止反扑,只能就地组织防御。

    对于李庆的胜利,李易倒是颇感惊讶,他还真没看出来,李庆的风格竟如此强悍,平素里不显山不显水,真打的孟珙没有脾气。想起当年,他在成州、天水作战,迫使李庆率部投降,却没有把他们当成主力,对方做事也很低调,之所以让其成为夔州副都统制,主要是安抚降军的人心,反正夔州背后有三支精锐的军司,真没想到这支部队让他刮目相看。

    不要认为有四千宣毅军为主力,其实近万夔州都统制司兵马,打的也是相当的顽强,至少各级将校能令行禁止,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些还是小事,让他吃惊的是叶知秋竟然回来了!按照他们的计划,叶知秋应该去阆州调度各方征战。

    “先生怎么突然回来?”李易在制置使司衙门接见叶知秋,两人就在防备最森严的节堂。

    叶知秋品了口茶,目光落在李易的脸上,淡淡地道:“前方无需我问事,倒是学士这里纷争复杂,所以回来了!”

    “先生担心李子圭?”李易敏锐地提出疑问,却又觉得有些不妥,李慕白做的尽善尽美无可挑剔。

    “学士不要妄自揣测,李子圭倒是有志向之人,当然也是有底线的士大夫!”叶知秋淡淡地道。

    李易听出叶知秋的味道,有志向和有底线说的精辟,排除对临安的失望,可以说蜀川给了对方施展才华的好机会,说到有底线那就有意思了,看来叶知秋认为李慕白能够支持他形同割据,恐怕这就是对方的底线了!

    “这次他们做的太隐秘了,事前完全没有征召,看来学士还要适当关注内部才是。”

    “先生的意思是。。。。。。”李易意识到了叶知秋的本意。

    “应该成立专门的衙门,专门负责风闻才行。”叶知秋说的很直白也很文雅。〃(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77章 给朝廷点颜色看看

    (全本小说网,。)

    〃不就是跟皇城司那样的衙门嘛!李易并不十分排斥,只要别出现超出控制的衙门,他还是比较赞同的。

    就拿皇城司来说,虽说刺探内外的民情言论,直接对天子负责,却又受到两府的管辖,皇城司的吏士不敢恣意妄为,他要真的成立内部风闻衙门,必然也要仿照皇城司为例。

    “这些都是往后考虑的事情,当下还有件大事,需要学士来乾纲独断。”叶知秋脸色变的几位严肃。

    “愿闻其详。”李易见叶知秋难得正经,明白此事绝对非同小可。

    “朝廷做的太过份了,已然突破了底线。”叶知秋眉宇间稍显激动,却很好地压制下去,沉声道:“既然陈隆之入川,孟璟屯兵归州,再加上这番乱局,恐怕忍让下会让他们得寸进尺,蜀川再无宁日,最险恶是有可能形成南北勾结。”

    “南北勾结?”李易的双眼顿时瞪大了,忽然意识到这不是叶知秋梦呓,而是现实存在的可能,赵家是宁愿对外屈膝求和,也不会让重臣得势。

    就不说南迁以前的那些破事了,拿南迁后来说,无论是高宗皇帝还是孝宗皇帝,本质上都秉承祖宗之法,岳飞的被杀,虞允文的郁郁而终,还是毕再遇的怀才不遇,都是这种体制下的牺牲品。

    “学士对北方用兵,恰好是南北暂时妥协的关键,他们内外用兵正说明耐心用尽,图穷匕首见啊!”叶知秋的口气颇有回味,却并没有太多的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