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318章

宋时风韵-第318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易闻言不置可否,李慕白显然不赞成先打归州,等同击败蒙古军夺取巩昌,让朝廷承认现实妥协,这就和叶知秋的意见相左,也算是老成持重的策略,胜在各方面都能四平八稳,他不能轻易做出定论。

    “老六,我去夔州路,必然全歼来犯之敌。”王孝仁主动请缨,他身为制置使司判官,也算是蜀川最高军事层面人物,这也是李易和叶知秋刻意安排,毕竟除了王柏之外,他是最有希望统率十万大军的人。

    李易目光闪烁,夔州都统制司没有都统制,李庆作为降将成为副都统制官,也算是受到了重用,危难时刻却不能完全相信,王孝仁能够坐镇夔州路最好,不仅能够完全信任,还能够锻炼单独领军能力,让对方快速成长起来。

    “也好。”叶知秋点了点头道。

    李易见叶知秋支持,心下也就定了下来,喜悦地道:“既然二哥愿意担当重任,那就镇守夔州路。”

    “老二要去,也得名正言顺。”呼延信眉头微蹙,李易并没有直接授予都统制,让他有些不高兴。

    李易意识到问题所在,自家兄弟的情谊,还是需要维系的,笑眯眯地道:“二哥兼差都统制就是,大兄无需多虑!”

    这个是个重任啊!没有裁撤制置使司判官职务,等同于王孝仁依然留在决策层,又被委任地方实权,那是相当的显赫,可以说是凌驾众兄弟之上,连李慕白也颇为诧异。

    呼延信并没有任何不满,反倒是大笑道:“老二,夔州路就交给你的了,我能否顺利夺取巩州,就看你的了。”

    王孝仁却摇了摇头,他考虑的比较多些,都统制的人选可能会造成内部的不合,正色道:“大兄身负重任自不用说,我却以判官兼领都统制,似乎有些。。。。。。”话没有说下去却很明白,人家李庆也是辛辛苦苦,就奢望着成为都统制,他真去做实在了,恐怕会引起诸多不满。

    李易明白王孝仁的心情,如此安排职务用心良苦,自家大哥竟然没有看出来门道,反倒是二哥看出来,不免有几分惆怅。

    “学士用意颇深,判官是不能罢黜的。”叶知秋看着王孝仁双眼,语重心长地交代,有些话不能说的太透彻。

    李慕白豁然明了,原来是李易玩的安抚人心的把戏,要不让王孝仁带着判官职事,恐怕会让李庆等人私下不满。要是以判官职事就任都统制官,那就含蓄地表明并非夺人好处,而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应对手段,本身有着判官职事再向上就是使副,还会在意都统制官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51章 定策奇袭

    (全本小说网,。)

    〃呼延信哼哼两声没有说话,李易呵呵地笑了,温声道:“好了,大兄也别争说了,二哥去夔州路主持军务,你却要去战场上厮杀,任重道远啊!”

    既然李易说话,呼延信也无话可说,他虽称呼李易老六,却不是不识大体,李易作为蜀川实际掌控者,必须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否则任谁都说不过去,最终导致兄弟之间的冲突,他笑了笑道:“老二去我也放心,不过绝不能对那些居心叵测者手软,趁机会立威正是时候。”

    叶知秋诧异地看了眼呼延信,赞道:“都校之言大善,却还要看时机才行,更不能深入太甚,以免陷入苦战。”

    李易看了眼李慕白,淡淡地道:“不知子圭意下如何?”叶知秋的意思相当明白了,支持王孝仁在夔州路搞出点动静,甚至拿下归州也事无不可,只是不能陷入的太深。

    李慕白神色复杂,平静地道:“见机行事,不可勉强。”

    李易暗叹了口气,李慕白依旧不愿再夔州大动干戈,看来掌管方略和处理庶务财货的人,他们对战争的看法有着本质不同。叶知秋极具冒险精神,在危险中博取最爱的利益,李慕白却相对保守许多,考虑到战争的费效比,蜀川当前财力无法支撑两线甚至三线大规模战争。

    当然,叶知秋提出不要过分深入,同样也看到了财力的不足,只是在看法上不能容忍持重,机会往往是瞬间绽放,抓不住将会失去很多,甚至会渐渐处于被动状态。

    叶知秋瞥了眼李慕白,淡淡地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速战速决据守夔门,量孟珙也要望而兴叹。”

    “好,先集中兵力观望再说,他们要是无理取闹,那就速战速决,只打孟璟的荆湖兵马,只要陈隆之不动,就把他放放,不能让人说我无义。”李易不想发生明面上的争执,任何事点到为止就成了,当下转变话题道:“还有,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杀不足以定民心,但要处处小心,万不可过份杀灭,引起大族恐慌。”

    王孝仁闻言脸色严肃,明白此事干系重大,正色道:“我将谨慎从事。”

    李慕白闻言翻个白眼,看来李易还是倾向于惩戒,只要不要大动干戈,大量消耗蜀川有限的财力,他也就忍下来算了。不过依旧是腹诽不已,分明打人巴掌还不留手指印,典型地既当婊子又立牌坊,打你孟璟是荆湖兵马犯境意图不轨,陈隆之可是正儿八经地制置副使,若是打了那可真要和朝廷公然撕开脸了。

    “那些不知量力的人,就看紫马如何处置了!”叶知秋笑咪咪地看向李慕白。

    李慕白回过味来,淡淡地说道:“凡事敢危难时刻乱来的,自然不会放过。”

    “不要怕搞得大,除恶务尽。”叶知秋淡淡地口气,透露出无限的杀机。

    “那就这么办,大兄还要尽快回去,具体事项你和老十商量着办,务必最稳妥地拿下巩昌。”李易并不干涉前方将帅,应该说他过了亲自领军征战岁月,成为节制全局的人物,对前方战事随意指挥弊端很大,最好不要轻易介入为好。

    呼延信自信地笑了笑,按照他们的既定策划,由他率左右军和中军、踏白、选锋各部防备八都鲁,掩护侧翼安全。

    王柏则负责出牛尾道进攻巩州,参战人马为云骑军、云翼军、神机军两将、羽林军一将和都统制司前后军,征召五万壮丁乡卒担负辎重粮草押运。别看出征接近十万人,真正前方人马不过四万,能够实施突击的马军和步骑兵万人,其它那都是负责后勤辎重转运,或者是对北方的防御。

    “此战不在人多,关键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汪世显绝不会相信出牛尾道,只要把握好时机和时间,就断八都鲁反应过来,也只能看着我们横扫落叶。”叶知秋凝重地道。

    李易明白叶知秋的慎重,这仗就在于出其不意,要和时间来赛跑,说是出动十万人不假,却不会缓慢地征集调迁,而是按照设计好的方略,以百余名勇士为军锋,秘密解决牛尾道西部的烽火台,云骑军、云翼军跟进,再以马军进行突击,突然出现在巩州腹地,迫使汪世显被动应战。

    看起来环环相扣,运作起来千难万难,各部也不是整军投入,而是各有职责交替掩护,核心就是云骑军和羽林郎,要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可就出大麻烦了。

    当兵进牛尾道才是各处壮丁汇集之日,他们要分批火速把粮草器械运过去,时间必须要掐算好,因为首批冲出去的各部,只能维持三天高强度战斗,后续各部携带物资也不算多,要是粮草辎重转运出现问题,结果不言而喻。

    “首战,老十亲率马军突袭,你尽管可以放心。”呼延信郑重地道。

    “算了,我也不多问,你们自己决断,拿下巩州就是,是否还有余力发展,就要便宜行事了。”李易当即拍板决定,他对王柏的信心还是很大的。

    李慕白翻个白眼,什么叫还有余力?蜀川哪有财力发动持续性进攻,要是王柏真的打顺手了那还了得。

    “可有信心守住?”叶知秋已经问了第六遍,却依旧不能全然放心。

    呼延信相当的不痛快,明显的不放心他和王柏能力,没好气地道:“叶先生放心,我和老十筹划良久。”

    “任何筹划都不是完美,随机应变才是王道。”叶知秋苦口婆心,毫无往日的潇洒诙谐。

    李易干咳两声,看着呼延信说道:“大兄,叶先生是重视西北,万不可大义。”

    眼看兄弟说话维护,呼延信也不好再说,只能点了点头道:“放心,我们自然会谨慎再三。”

    “先生,我看事情就这么定了。”李易用商量的口吻询问,他还是非常敬重叶知秋的。

    叶知秋看李易打了秋千,也就不好再叮嘱别的,摇了摇手上的泥金扇,淡淡地道:“学士安排就是。”

    “大兄,定要果断决然,二哥,要谨慎万分。”李易语重心长地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52章 二女妥协

    (全本小说网,。)

    要说谁家最为欢喜,许妙娘算是一个。

    当她得知南玥和宫素素达成妥协,愿意共同辅助李易时,当真是欢喜过了,还为自家小叔叔由衷地祝福。

    原来,经过南玥的提醒,宫素素终于明白自家的长短。短处那就是不能和南玥相比,无法对李易吸引真正的士林支持,南玥恰恰有着某种程度的影响力,可以引起士大夫们的同情和支持,至少也让他们消停。

    长处就是她身在道门,又是出自神霄道黄龙女观,在蜀川道门有天然优势,是可以号召相当部门道门力量的。

    千万不要小看四川各地的道门力量,就算是佛门大行其道,士大夫占据正统地位,却无法完全压制当地道门,那就牵扯到自先秦以来,蜀川地区从鬼神祭祀到鬼道发展,势力盘根错节。

    要知道蜀川是道教发源地,汉代张陵以蜀中多名山,有利于修炼,到大邑鹤鸣山立了创教根基,奉老子为教祖,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五斗米道,也被称之为天师道。

    五斗米道和当地巫术辩论青城山,把巫术势力赶了出去,彻底树立五斗米道的蜀川的权威,张陵的孙子张鲁在东川建立****的政权,哪怕被曹操所击败不得不归顺,却让道门实力渗透各个方面,融入了当地百姓的生活里。

    晋代道士范长生更是劝李雄自立,割据蜀川建立大成,再次巩固了道教在四川的地位,道门两度建立政权,其威信可想而知,实际上范长生,李雄执行清静无为与民生息的政策,蜀川成为安宁的乐土,人们对道是相当信服的。

    先不说张天师、陈抟老祖他们,就是成@都府的青羊宫也是大名鼎鼎,传说太上老君曾降生于此,并在此为关尹喜解说《道德经》,地名相差十万八千里,真假先不说别的,光是道祖的名头就了不得。

    当今,神宵道更是道教的大道统,虽说在南迁前声名狼藉,经过数十年的恢复再次有了元气,影响力不容忽视,哪怕讲究鬼道的蜀川,也有不少神宵道信徒,甚至有了交集合流的势头。

    宫素素明白这些积淀,就是她帮助李易的积累,而李易恰恰是道门出身,又是神宵道太乙宫的真修,想要运作起来无疑是得天独厚,门道就在其中,她不由地谨慎地问道:“师兄是神宵高真,却不知怎样去说?”

    南玥见宫素素开了窍,心下不免很满意,平静地说道:“蜀川有两次道门统治,却不妨碍第三次。”

    话没有说的太透彻,意思已然表达清晰无比,冷静下来的宫素素自然明白,南玥的意思是要从道门入手,让李易的统治更加稳固,却不知到怎样运作才是,毕竟帝王将相是不同的,塑造的手段也不尽相同,细声说道:“看来要清净道君降临浊世。”

    要说清净道君四个字平平无奇,放在后世也就是形容某个神仙,只是今日今时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道君那绝对是仙真之王的称呼,能够被承认的道君也就是三清,外加那位被北狩的徽宗皇帝。清净二字自然是她的别样心思,想要探听南玥心中底线,不能对外人道。

    南玥深深看了眼宫素素,玩味地笑道:“妹子说的好,就是人心不齐观望多,落个济世的仙真也无妨。”

    宫素素听明白南玥的心思,不由地展颜而笑,轻声道:“二姐说的也好,贫道自然会竭力而为。”

    “你我姐妹当共勉!”南玥笑容中颇有复杂,却依旧有着某种程度的解脱。

    当许妙娘得知自然大为欣喜,趁着李易刚回来急忙寻到了,当面就喜笑颜开地道:“叔叔,可真是大喜事啊!”

    李易刚刚送走呼延信,正准备吃杯茶休息,却被许妙娘说的莫名其妙,不由地放下茶盏说道:“嫂嫂,有何喜事?”面对欣喜若狂的许妙娘,他忽然觉得有几分心虚。

    “还不是叔叔的家事。”许妙娘心情颇好,难得地剜了眼李易,打趣地道:“想是叔叔成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